第69章 稻田复查与排水改造商议
书名:不会种田的农民 作者:一个老农民 本章字数:4652字 发布时间:2025-08-08

  当第一缕晨曦悄然划破夜幕,王有为便缓缓睁开了双眼。昨晚回到宿舍,他几乎是一头栽到枕头上就沉沉睡去,可睡梦中,倒伏的稻子仿佛一片荒芜的战场,村民们焦急的面孔如同一幅幅沉重的画卷,不断在他脑海中浮现。


  他轻轻揉了揉酸痛不已的胳膊,仿佛想要揉去一夜的疲惫与不安。随后,蹑手蹑脚地起身,生怕那轻微的声响会惊扰到还在沉睡中的队员们,他们同样为了稻田的事操劳了许久。


  推开窗户,一股清新的晨风如调皮的精灵般扑面而来,裹挟着泥土那醇厚的芬芳。远处的山峦宛如羞涩的少女,在晨雾的轻纱中若隐若现,给人一种神秘而朦胧的美感。几只早起的麻雀在屋檐下叽叽喳喳地欢唱,仿佛在迎接新一天的到来。王有为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那清新的空气如同甘露一般,缓缓流淌进他的心田,让他浑身的疲惫似乎都被这股清新之气冲淡了几分。


  “这么早就起了?”赵明的声音从身后悠悠传来。王有为回头一看,只见赵明正坐在床边,不紧不慢地系着鞋带。赵明微微抬起头,目光中带着一丝关切,“我猜你昨晚没睡好。”


  王有为苦笑着点了点头,眼中满是忧虑:“脑子里全是稻田的事。今天得去复查,也不知道情况究竟怎么样了。”


  “放心吧,昨天的药剂应该起效了。”赵明站起身,缓缓走过来,轻轻拍了拍王有为的肩膀,那动作仿佛在传递着一种坚定的力量,“不过你说得对,排水系统确实是个大问题,不解决它,稻田始终难以安宁。”


  两人正交谈着,门外突然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紧接着,小雨那清脆悦耳的嗓音如同银铃般响起:“王队长,赵技术员,早餐准备好了!”


  走进食堂,队员们三三两两地围坐在一起,低声交谈着今天的工作安排,那严肃的神情仿佛即将奔赴战场的战士。小雨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粥,迈着轻盈的步伐走到王有为身边坐下,粥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开来。她微微皱了皱眉头,轻声说道:“我查了天气预报,今天下午可能有阵雨,我们得抓紧时间,不然这场雨可能会让我们的努力功亏一篑。”


  王有为接过粥碗,热气腾腾的雾气在他眼前氤氲升腾,透过这层雾气,他看到小雨眼下淡淡的青色,那是熬夜留下的痕迹。他关切地问道:“你也没睡好?”


  小雨抿嘴一笑,那笑容中带着一丝疲惫却又充满了自豪:“画了一晚上的排水系统草图。”说着,她从包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张折叠的图纸,轻轻展开,“你看看这个初步想法。”


  图纸上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各种数据和符号,犹如一幅神秘的密码图,让王有为看得有些眼花缭乱。小雨见状,伸出纤细的手指,轻轻点着图纸,耐心地解释道:“发病最严重的那片田正好处在低洼处,就像一个天然的蓄水池,雨季时积水能滞留三四天,这对水稻的生长极为不利。我建议在这里挖一条排水沟,就像给稻田打通一条血管,让积水能够顺畅地连接到村外的小河。”


  “工程量不小啊。”赵明凑过来看了一眼,眉头微微皱起,“得动用挖掘机才行,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长远来看是值得的。”小雨的眼睛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看到了未来稻田丰收的景象,“不仅能防治病害,还能提高产量,让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王有为仔细端详着图纸,眼神中透露出深思熟虑的光芒。突然,他的手指停在了图纸的一处,眼睛一亮:“这里是不是可以加个闸门?雨季排水,旱季蓄水,这样就能更好地调节水量,让稻田始终保持适宜的湿度。”


  “对啊!”小雨惊喜地拍了下桌子,那清脆的声响引得周围队员纷纷侧目。她兴奋得脸颊泛红,“我怎么没想到!”说着,她立刻掏出笔,在图纸上快速地修改起来,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仿佛奏响了一曲希望的乐章。


  吃过早饭,三辆农用三轮车再次发动起来,那“突突突”的声音仿佛是前进的号角。这次路上安静了许多,大家都在默默地保存体力,准备应对一天的劳作。王有为坐在车斗里,望着道路两旁迅速掠过的田野,心中如同波澜壮阔的大海,不断盘盘算着今天的复查重点。


  车子刚一进村口,李村长就带着几个村民匆匆迎了上来。老人家的脸色比昨天好了许多,脸上的皱纹似乎都舒展开了,仿佛一朵绽放的菊花。他快步走到王有为面前,激动地说道:“王队长,昨晚巡视时发现病斑扩散速度明显慢了!”


  这个消息如同一声春雷,让所有人都精神一振。王有为兴奋地跳下车,迫不及待地问道:“有没有新发病的田块?”


  “西头老张家有两亩新发现的。”李村长指着远处,那手指的方向仿佛是希望的方向,“不过症状很轻,应该能很快控制住。”


  队员们迅速分成三组,如同训练有素的军队一般,展开了紧张的工作。王有为带着小雨直奔昨天发病最严重的区域,他们的脚步坚定而急促,仿佛带着使命前行。赵明则去检查新发病的田块,其余人负责全村巡查,他们的身影在稻田中穿梭,如同勤劳的蜜蜂。


  田埂上的泥土还有些湿润,踩上去软绵绵的。王有为小心翼翼地蹲下身,轻轻拨开一株昨天喷过药的水稻,仿佛在揭开一个神秘的面纱。叶片上的病斑边缘已经出现了干枯的迹象,这是药剂起效的明显表现,就像黑暗中的一丝曙光。


  “看来三环唑的效果不错。”小雨也仔细检查了几株,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的阳光,温暖而明亮。“不过你看这里——”她指向稻株基部,眉头微微皱起,“积水还是太严重了。”


  王有为顺着她的手指看去,只见稻株周围的泥土明显比其他地方潮湿,甚至能看到细小的水珠在闪烁,仿佛是稻田在哭泣。他掏出手机,迅速拍了几张照片,那“咔嚓咔嚓”的声音仿佛是记录希望的音符:“这正好印证了你的排水改造想法。”


  两人沿着田埂一路仔细检查,不时停下来认真记录情况,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书写一部关于稻田的史诗。走到田块中央时,王有为突然停下脚步,眼神中透露出敏锐的洞察力:“小雨,你发现没有?这片田的稻子倒伏方向很一致。”


  小雨环顾四周,微微皱起眉头,若有所思:“都是朝东南方向倒的...是风向!稻瘟病菌孢子靠风传播!”


  “所以我们还应该在迎风面设置防护林带。”王有为兴奋地说,那兴奋的神情如同发现了宝藏,“双重防护!这样就能更好地阻挡病菌的传播,保护我们的稻田。”


  中午时分,队员们如同归巢的鸟儿,聚集在村口的晒谷场吃午饭。李村长特意让媳妇煮了一大锅土鸡汤,那浓郁的香气在空气中肆意弥漫,仿佛是对大家辛勤劳作的犒赏。王有为捧着碗,静静地听着各组汇报复查情况,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聆听一场重要的会议。


  “新发病的田块已经控制住了。”赵明一边扒拉着饭,一边说道,“不过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靠近水渠的田块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地方。”


  “因为水渠年久失修,渗漏严重。”李铁柱插嘴道,那话语中带着一丝无奈,“我爹说这水渠还是大集体时候修的,几十年没大修过了,就像一个年迈的老人,已经不堪重负。”


  王有为和小雨交换了一个眼神,那眼神中仿佛传递着一种默契。小雨放下碗,清了清嗓子,声音清脆而坚定:“各位,我和王队长有个提议。”


  她从包里掏出那张修改过的图纸,轻轻铺在桌上,那图纸仿佛是一幅宏伟的蓝图。“我们建议对李家村的排水系统进行全面改造。”


  图纸一展开,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大家的眼神中充满了好奇和期待。李村长戴上老花镜,凑近细看,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研究一件珍贵的文物:“这是要挖新沟?”


  “不止是新沟。”小雨指着图纸,耐心地解释,那声音如同潺潺的溪流,清澈而动听,“我们计划重新规划整个排水网络,把低洼田的水引到主渠道,就像给稻田建立一个畅通的交通系统,同时在迎风面种植防护林,为稻田筑起一道绿色的屏障。”


  王有为补充道:“还可以利用挖沟的土方加高部分田埂,防止外水倒灌,让稻田更加安全。”


  晒谷场上顿时议论纷纷,大家的声音如同沸腾的开水。李铁柱挠着头,脸上露出担忧的神情:“这得花多少钱啊?”


  “钱的问题可以想办法。”王有为坚定地说,那声音仿佛有着无穷的力量,“关键是大家觉得这个方案可行吗?”


  李村长盯着图纸看了许久,仿佛在思考着一个重大的决策。突然,他一拍大腿,那声音如同响亮的鼓点:“好!就这么干!我们村这些年被水害苦了,是时候彻底解决了!”


  下午,在王有为的建议下,村民们和队员们如同齐心协力的战友,一起召开了现场讨论会。大家扛着锄头、铁锹,迈着坚定的步伐来到田里,那身影仿佛是一群无畏的勇士。


  “这条老沟可以拓宽加深。”李村长用拐杖指着一条几乎被杂草淹没的旧沟渠,那拐杖仿佛是指挥的旗帜,“直接通到河里。”


  小雨蹲下身,仔细测量坡度,那专注的神情如同严谨的科学家。“这里落差够,可以自然排水。不过需要在这里加个沉沙池。”她在笔记本上快速记下位置,那笔尖在纸上的滑动仿佛是在记录历史。


  王有为则带着几个年轻人在田块间来回走动,如同探索未知世界的探险家。他们用竹竿认真标记出拟开挖的新沟路线,汗水顺着王有为的脸颊滑落,滴在泥土里,仿佛是奋斗的汗水在滋养着这片土地。但他浑然不觉,全神贯注地思考着每个细节,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这片稻田。


  “王队长!”一个村民突然喊道,那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你来看看这块地,年年积水最深!”


  王有为快步走过去,只见这片田确实低洼得厉害,甚至能看到去年的水渍痕迹,仿佛是岁月留下的伤疤。他环顾四周,突然眼前一亮,有了主意:“我们可以把这里改造成蓄水池,旱季用来灌溉,就像给稻田建了一个储蓄罐。”


  “这个主意好!”李铁柱兴奋地说,那兴奋的神情如同孩子得到了心爱的玩具,“还能养点鱼呢!”


  夕阳西下,那绚烂的余晖如同金色的纱幔,洒在大地上。此时,改造方案已经初步成型。晒谷场上,小雨用红笔在图纸上做着最后修改,那红笔仿佛是希望的色彩。王有为则认真列出需要的材料和设备清单,那清单仿佛是开启改造大门的钥匙。


  “挖掘机至少要租用三天。”王有为仔细计算着,那专注的神情如同精打细算的管家,“还需要水泥、管道...”


  “树苗我可以联系县林业局。”赵明插话,那话语中带着一丝自信,“他们正好有防护林项目。”


  李村长抽着旱烟,那烟雾在空气中缓缓弥漫,仿佛是岁月的痕迹。他突然问道:“王队长,这工程不小,你们能留下来帮忙吗?”


  王有为看向队员们,大家纷纷点头,那坚定的眼神仿佛是对使命的承诺。他郑重地对李村长说:“我们一定负责到底。不过需要村里出些劳力。”


  “这个没问题!”李村长拍着胸脯,那声音如同响亮的誓言,“全村老少都能上工!”


  晚饭后,王有为独自走到村口的小桥上。月光如水,静静地洒在流淌的小河上,那波光粼粼的水面仿佛是一条银色的丝带。身后传来熟悉的脚步声,小雨拿着一叠文件走了过来,那身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轻盈。


  “改造预算做出来了。”她递给王有为,那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比预想的要节省,因为很多材料可以就地取材。”


  王有为借着月光翻看文件,突然笑了,那笑容如同夜空中的星星,璀璨而温暖:“你还考虑到了用挖沟的土方修路?”


  “一举两得嘛。”小雨靠在桥栏杆上,那姿态如同优雅的舞者,“对了,我今天查资料时发现,排水改造后还可以尝试稻鱼共作模式,能增加不少收益。”


  “你懂得真多。”王有为由衷地说,那话语中充满了敬佩,“要不是你提出排水问题,我们可能只会治标不治本。”


  小雨摇摇头,那动作如同温柔的微风:“是你先注意到地势问题的。而且...”她顿了顿,眼中闪烁着羞涩的光芒,“是你让村民们愿意尝试改变。”


  夜风吹拂着两人的衣角,那衣角如同飘动的旗帜。远处传来几声犬吠,仿佛是夜晚的守护者。王有为望着月光下小雨的侧脸,突然觉得胸口有什么东西在轻轻跳动,那跳动仿佛是爱情的萌芽。


  “明天就开始准备吧。”他移开视线,声音有些发紧,仿佛是在压抑内心的情感,“争取在下一场大雨前完成主体工程。”


  “嗯。”小雨轻声应道,那声音如同轻柔的呢喃,“会好起来的。”


  月光下,两人的影子在桥面上拉得很长,渐渐融为一体,仿佛是命运的交织。王有为知道,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农田改造,更是一次改变的开始——对李家村是,对他自己也是。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不会种田的农民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