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很多北齐功臣都在同一时期拥有相同的爵位。
六年春……丙申,帝至自晋阳。封世宗二子孝珩为广宁王,延宗为安德王。
高洋在天保六年封高延宗为安德王,但此前高洋已经封功臣韩轨为安德王,韩轨去世后,由他的儿子韩晋明继承爵位。
又诏封功臣厙狄干为章武王,斛律金为咸阳王,贺拔仁为安定王,韩轨为安德王。
但韩晋明却直到天统年间才改封为东莱王。
子晋明嗣。天统中,改封东莱王。
也就是说,从天保六年一直到天统年间韩晋明改封东莱,在这一阶段里,北齐有两个安德王。
而段韶、斛律光、高肃同时拥有别封长乐郡公。
段韶:世宗还,赐女乐十数人,金十斤,缯帛称是,封长乐郡公。
斛律光:又别封长乐郡公。
高肃:前后以战功别封巨鹿、长乐、乐平、高阳等郡公。
与之相似,段韶和斛律光都有武德郡公的别封。
段韶:世祖嘉其功,别封怀州武德郡公,进位太师。
斛律金:秋,除太保,袭爵咸阳王,并袭第一领民酋长,别封武德郡公,徙食赵州干,迁太傅。
段韶受爵在大宁年间,斛律光受爵在天统年间,两者时间相近。
两者稍有不同的是,段韶所得别封为怀州武德郡公,而斛律光所得爵位为武德郡公,但北齐封爵向来以郡名为前缀,所以这一点小小的差异可以忽略。
无独有偶,高肃与斛律光都拥有巨鹿郡公的爵位。
高肃:前后以战功别封巨鹿、长乐、乐平、高阳等郡公。
斛律光:皇建元年,进爵巨鹿郡公。
同时,北齐还有一地封多爵的习惯,高百年受封乐陵郡王,高百年死后,其爵位由高白泽继承。
诏以襄成王子白泽袭爵乐陵王。
但与此同时,段韶所得的最后一个别封爵位是乐陵郡公,与高百年/高白泽的封地相同。
另外,由于分封的爵位太多,北齐有时还会以北周、南陈所控制的地区为封地,例如王琳受封巴陵郡王,而当时的巴陵郡明显不在北齐领土控制范围之内。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有时北齐还会杜撰一个根本不存在的郡名,以此为封地进行封授爵位,例如杨愔受封的开封郡王,其开封郡在杨愔受封前便已经被撤裁。
九年,徙尚书令,又拜特进、骠骑大将军。十年,封开封王。
高洋于天保七年有过一次合并州县,开封郡就是在这时被撤销,而杨愔获爵时已是天保十年。
于是并省三州、一百五十三郡、五百八十九县、二镇二十六戍。
最有意思的是,在高延宗希望获封冲天王时,杨愔以“天下无此郡名”为理由推脱,结果杨愔却被高洋封了一个真的“无此郡名”的开封郡王。
问欲作何王,对曰:"欲作冲天王。"文宣问杨愔,愔曰:"天下无此郡名,愿使安于德。"于是封安德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