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园这片孕育希望与梦想的神圣之地,全校师生之所以能够安心地在安全舒适的环境里生活、学习与工作,背后离不开学校那群默默奉献、毫无怨言的后勤人员。
学校的保安员、清洁工、花工以及维修工人等,他们拿着微薄的薪资,从事着繁重、脏乱且颇具风险的工作,却始终以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态度,默默践行着敬业精神的深刻内涵。
冬哥,仅是学校保安队伍中的一个缩影,他们恰似坚固无比的钢铁长城,时刻守护着全校师生的安宁。
在不少人的固有观念里,保安员这份职业似乎微不足道,总认为唯有学历不高、能力欠佳或是年事已高者才会选择从事。
因而,许多人对保安员心存轻视,极不尊重,甚至觉得他们不过是普通的 “看更人”,连正眼都不屑给予。
学校的保安员时常会遭遇蛮不讲理的家长,承受着来自他们无端的恶意诽谤、谩骂与攻击。
作为校园安全的守护者,保安员们深知严格把控校门,阻止任何不良分子踏入校园,是他们不可推卸的神圣责任。
所以,他们始终一丝不苟地执行外来人员进校管理制度。然而,正是由于他们对职责的高度坚守,也使得他们常常遭受诸多不公平的对待。
当有些家长受老师邀请前来学校了解孩子情况时,在学校门口便会面临保安员严谨细致的询问流程:“请问您找哪位老师?能否打通被访老师的电话?麻烦您说明一下具体事由。另外,请出示相关证件进行登记。”
面对这一系列规范程序,个别家长往往表现出极度的不耐烦,觉得自身未获信任,认为保安员的做法纯属多此一举,甚至抱怨道:“明明是老师邀请我来的,为啥还得办这么多手续?这不是明显的脱裤子放屁 —— 多此一举嘛!瞧我这样子,像是坏人吗?”
紧接着便怒气冲冲地指责:“你们管得也太宽了吧?怎么这么麻烦?你看我像坏人吗?”
面对家长的指责,每一位保安员始终保持着耐心与温和的微笑回应道:“实在抱歉,这是学校为保障校园及孩子们的安全而制定的规章制度,我们只是在履行自身的职责,还请您多多配合。”
那些家长犹如一拳打在棉花上,最终也只能无奈地乖乖接受检查。
当有些家长进入学校给孩子送东西,或是接孩子回去看病时,有时会因保安员看似 “不通情理” 的要求而引发矛盾。
家长们心急如焚地想要尽快进校找到或接走孩子,而保安员却坚持要求家长先打通老师电话进行确认,同时还需出示证件完成登记后方可入校。
于是,部分家长便会对保安员大发雷霆:“你们这些人怎么就这么死板呢?我孩子都病得这么严重了,你们还在这儿耽误时间。要是因为你们耽误了我孩子的病情,你们可吃不了兜着走!”
面对这些紧急特殊情况,每一位保安员丝毫不敢放松警惕,坚决不让任何一个不良分子有机可乘进入校园。
但他们并非不知灵活变通,对于那些急于带孩子看病的家长,他们会迅速开启 “绿色通道”:若确实来不及打电话,便会安排一位保安员陪同家长一同进入教室寻找孩子,并一路护送家长和孩子直至出校门。
倘若遇到病情严重的孩子,他们还会主动伸出援手,帮家长将孩子背下楼梯,一直背到门卫室。
在他们热忱服务的感染下,不少家长往往会为自己之前的鲁莽行为感到愧疚并主动道歉。
而保安员们总是谦逊地回应:“我们只是做好本职工作而已,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学校总务处领导常常提醒保安员,遇到熟悉的上级领导前来学校检查工作时,进校流程可灵活处理,相应地免除出示证件与登记手续。
然而,一旦碰到陌生的上级领导进行突袭检查,保安员们就难免会 “莫名其妙” 地遭受总务处的一番 “批评”。
那些从未在学校保安员面前出现过的上级领导,在进校时总会遇到阻碍。
尽管他们反复表明自己的身份,强调是来校检查工作,无需检查证件和登记,但保安员们依旧坚守原则,“铁面无私” 地礼貌回应:“麻烦您还是联系一下我们学校校长,让校长确认一下会更好。这是我们的工作职责所在,请您多多体谅。”
大多数心胸豁达的领导,都会对保安员们的尽忠职守表示赞赏,竖起大拇指。
但仍有极少数领导觉得被保安员拦住有损颜面,威风扫地。
虽然他们表面上不会直接呵斥保安员,却会暗地里向 “我” 或后勤副校长含沙射影地抱怨:“你们学校的保安员架子可真大呀!根本不把人放在眼里!”
“我” 自然明白保安员们的坚守并无过错,不会对他们加以批评,只是出于无奈,不得不 “装模作样” 地向领导致歉,转过头便会对保安们的尽责表现给予高度赞扬。
而后勤副校长则如同夹心饼干一般,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无奈之下,只能带着恨铁不成钢的语气对保安员们说道:“你们就不能机灵点吗?上级领导难道就那么难认出来?要是得罪了他们,你们和我都得遭殃。”
“是,请领导放心,我们以后肯定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对了,请问黄副校长:上级领导难道是长着两张嘴,还是四条腿呀?
哈哈哈” 保安员们表面上虚心接受后勤副校长的批评,甚至还半开玩笑地调侃上级领导。
可一旦再次遇到类似情况,他们依然会坚守原则,“旧病复发”,仿佛全然忘记了之前的经历与告诫。
踏入乐和镇中心小学的校园,仿若步入一座如梦似幻的花园。
四季更迭间,这里始终洋溢着生机:春,草绿如毡,繁花似锦,似大地铺开了绚丽的织锦,鸟儿欢歌,芬芳四溢,令人心醉神迷;
夏,绿草如茵,郁郁葱葱,繁花争艳,恰似一场盛大的视觉盛宴;
秋,金黄的树叶随风飘舞,仿佛是大自然洒下的金色音符;
冬,虽寒风凛冽,但腊梅傲雪绽放,青松翠柏坚毅挺拔,给校园增添了一抹别样的风采。
校园里,办公楼、教学楼、功能室的地面光洁如镜,能清晰映照出人的身姿;每一间办公室与教室皆窗明几净,纤尘不染。
如此优美宜人、整洁有序的校园环境,背后凝聚着学校花匠与清洁工无数的辛勤汗水。
学校聘请的两位花匠 —— 英叔与权叔,皆已年逾六旬。因学校薪资有限,难以聘请到年轻花工。
然而,别看他们年事已高,无论是体能还是专业技术,丝毫不输年轻人,尤其是那份吃苦耐劳的精神,更是让年轻人自叹弗如。
他们自幼在农田劳作,历经岁月磨砺,练就了坚韧不拔的体魄,对各类农活更是驾轻就熟。学校能聘请到他们照料花草树木,实乃幸事。
他们将校园视作自家花园,对每一株草、每一朵花、每一棵树都呵护备至。工作时的自觉性、积极性、专业性与细心程度,着实令人赞叹不已。
初来乍到之时,总务处负责绿化管理的李主任,担心他们无法胜任校园绿化工作,怕他们出工不出力,便打算制定详尽的管理制度,对工作时间、要求及奖罚制度等一一明确。
英叔与权叔听闻,连忙摇头摆手:“我们都是没什么文化的老农民,最怕这些条条框框,说了也弄不明白。
要是领导信得过我们,就放手让我们自己干。要是信不过,那您另请高明吧。”
李主任小心翼翼地试探:“那总不能毫无要求吧?要是工作没做好,该如何是好?”
两位花匠斩钉截铁地回应:“您定个最高标准,要是做不到,我们立马走人!”
李主任说道:“好,既然你们如此干脆,我也不拖沓。具体工作你们自行安排,但务必保证学校的花草树木每日不缺水、不缺肥,茁壮成长,修剪得整齐美观。
咱们是优质学校,常有上级领导视察,兄弟学校参观。绿化如同学校的门面,绝不能有丝毫马虎。你们能做到吗?”
“领导爽快,就这么定了!哪天您检查不合格,我们即刻卷铺盖走人。”
李主任担心自己擅自采用这种 “放羊式” 管理方式会引起不满,便第一时间向我汇报。
我听完,爽朗一笑:“李主任,你做得对!管理制度固然重要,但针对特殊工作与特殊人群,管理方式亦需灵活变通,切不可陷入教条主义。
有时,信任比制度更具力量。我坚信花匠们定能出色完成工作!
放心,无论结果怎样,我都支持你这种创新管理思维的大胆尝试。”
两位花匠果然不负众望,工作安排得井然有序。何时修剪、淋水、除草、施肥、杀虫、移植、越冬……
每项工作都精准无误,节奏把握得犹如乐曲中的精妙鼓点。
在他们悉心打理下,校园里的花草树木每日都焕发出勃勃生机,仿佛被赋予了灵动的生命。
李主任每次检查,都不禁由衷赞叹,最后索性全然放心,不再过多干涉。
英叔与权叔不仅严格落实学校的绿化标准,还积极为学校的绿化、美化工程出谋划策。
他们指出,学校所种花卉品种单一,季节分布不均,多集中于春夏,导致秋冬时节,校园内鲜见花朵,满眼皆是枯枝败叶。
于是,他们建议依据不同季节,种植适宜校园的各类花草,让校园四季皆有繁花盛开,营造四季如春的美妙氛围。
此建议一经提出,便获得一致支持与赞赏,他们随即大张旗鼓地展开行动。
在他们的努力下,校园四季宛如变换着多彩的画卷。春天,杨柳依依,似少女轻舞的发丝,桃李芬芳,如青春绽放的笑颜;
夏天,紫薇花热情似火,芙蓉花娇艳欲滴,宛如夏日里的璀璨明珠;
秋天,金桂飘香,仿佛为校园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秋景如画,让人沉醉其中;
冬天,梅花傲雪凌霜,恰似冰清玉洁的仙子,青松翠柏傲然挺立,守护着校园的宁静。
他们还觉得学校的花圃设计单调,缺乏美感。经学校授权,他们如同技艺精湛的艺术家,为花圃精心设计出新颖独特的造型。
原本千篇一律的方形、圆形花圃,经他们巧妙构思,心形、龙形、马形、星形、月牙形等造型栩栩如生地呈现于全校师生眼前。
师生们面对这些独具匠心的造型,常常驻足观赏,赞叹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