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 穷人和富人教育子女的扎心之处 I
书名:两性的真相 作者:灵雪衣 本章字数:1446字 发布时间:2025-08-11

穷人和富人,是在对立面的两个群体,之所以他们身处对立面,是因为他们的思想观念、认知、信息完全不同。就像是草原上的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本身就是两个不同的物种。


这种情况下,教育出来的孩子自然也会大不相同,对待父母的态度也会大不相同。有一个逻辑是这样的:有钱人、上层人散播“谣言”,散播“各种有利于他们的观点、概念、认知”来忽悠穷人,忽悠底层人。于是,底层穷人把这些观点、概念等信以为真,并且牢牢遵守,拼命遵守。


有人问了,这些“谣言”(真相),这些观点、概念从哪里散播呢?很简单,只要大众能够接触的所有信息都可以传播。


举个例子,我记得之前电视上面经常放一些广告,那些广告上面的画面大概是这样的:那个衰老的父母在家里什么都不干,然后焦急的等待孩子回来吃饭,甚至在门口望着远方,背景音乐放的是:“时间都去哪了”。还有一些广告喜欢站在母亲的角度进行道德绑架:孩子的生日就是母亲的受难日。我想大家应该都听过或者见过这样的广告画面和广告语。


有些人可能会被带入进去,然后觉得他们非常不容易,心生愧疚,难过,觉得自己没混出个人样来,没有出人头地,是自己的问题,是自己不好……于是,也开心不起来,也感觉自己不配开心,也不能开心,每每想起父母就会感到难过,感觉他们受了很多苦,是自己的原因,是自己……很多老年人(父母)看到了那些广告画面广告语也只会觉得心里更加悲伤难过,他们总觉得为了孩子辛苦了一辈子,总觉得孩子一定要“补偿”自己,一定要给自己养老……他们因为“妄想”孩子会给自己养老,所以在付出、培养方面,才会愿意下血本(比如砸锅卖铁、掏空钱包给儿子买车、买房、付彩礼等等)。


所以,即使到了2025年的今天,还是有相当多的父母指望儿子会给自己养老。


而对于女儿呢,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那些家长在培养女儿的过程中是相当随意的,就是说,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在知道是女儿之后,就会立刻觉得肩上的压力轻了很多,甚至连奋斗的动力都会少很多。


因为生男孩的话,将来还要准备车、房、彩礼等一大堆支出,而生女儿就全免了,只要能嫁出去就可以了。


那句话怎么说的:生男孩就是建设银行,生女孩就是招商银行。在我看来,家长其实没有义务给孩子买房买车,但是如果仅仅因为自己的孩子是女儿,就觉得买车买房都由男方承担,那你就太坏了。这样的家长压根就不爱自己的女儿。女儿长大后,你不在她身上投资一分钱,却逼着她去相亲,指望通过婚姻让别人给她提供住处和关爱?而且还要通过女儿从别人身上获得一笔金钱。这根本不是为了她的幸福着想,而是把她单成商品在出售。


另一种是把女儿当成儿子来养。其实想要判断一堆父母到底爱不爱自己的女儿,判断方法很简单:看他们是否把女儿当成儿子一样培养、投资。如果是,那你就知道了。


要知道,中国和其他国家不一样,就业率和人均收入都是极低的,一个年轻人过得好不好,基本就是由父母决定的。如果父母仅仅是因为你是女孩,就认为能给自己省很多钱,或者还要通过女儿再获得一笔,那么本质上就是在卖你,根本不爱你。


在底层,这样的家庭不在少数,甚至在多数,在我们那个老家,有非常多这样的例子。以上,都是穷人常见的对待孩子和对待老人的思想或者观念,其实,负熵认为,这都是非常毒的文化和思想,而且富人压根不会持有这样的理念和认知,他们和穷人都是反着来的。


那么问题来了,对待穷人(尤其是传统父母)应该保持什么样的态度呢?应该如何拒绝内耗,拒绝他们的“显性控制”和“隐形控制”呢?富人在对于孩子的思想认知、观念上,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尤其是对待孩子,该用什么样的策略进行培养呢?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两性的真相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