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记忆长城与裂隙之眼
记忆长城的第一缕光,来自凯伦那枚未完成的齿轮涂鸦。当铁峰将数据碎片注入裂隙边缘的空间壁垒时,那道银色的齿轮纹路竟在虚空中生长起来——原本只有指甲盖大小的图案,此刻像藤蔓般沿着光轨蔓延,每个齿牙都绽放出细碎的光屑,落在壁垒表面便化作新的符号:人类的“忆”字、光翼族的共振纹、晶体族的十二面体……这些符号相互咬合,形成第一道闭环的防御圈,圈内流动着泽塔基地食堂的香气(铁峰数据库里残留的味觉记录),连虚空都染上了晶体面包的微甜。
沈砚的骨笛声突然卡壳,第七个音符在舌尖凝固成冰。她猛地按住徽章,冰蓝的光芒中,悖论标记正以一种新的频率闪烁——不是警报,而是某种“同步”。徽章表面浮现出记忆长城的全息投影,那些新生成的符号正在排列组合,最终定格为一只眼睛的形状:虹膜是超基因链的光轨,瞳孔是旋转的记忆碎片,眼白处流淌着暗影宇宙的黑暗纹路。
“这是……裂隙之眼?”苏明的星髓眼镜突然自动聚焦,镜片将那只“眼睛”放大了三千倍。瞳孔深处,无数记忆碎片在旋转:玛雅文明的历法石、机械族第一台情感处理器的设计图、光翼族长老用翼膜写下的星歌……最外层的碎片却泛着黑色,那是被暗影侵蚀的记忆残片,像贴在眼球上的翳障。“它在……读取我们的记忆防御体系?”光镜边缘泛起细密的红纹,“结构参数正在被解析,速度比模拟时快了47%。”
话音未落,记忆长城突然震颤。不是来自外部的冲击,而是内部的“排斥”——一块刻着石肤文明符号的星晶突然迸裂,碎片化作银色的粉末,在空中拼出扭曲的文字:“非我族类”。铁峰的能量手指抚过裂痕,指尖传来刺痛:“是暗影的‘排斥场’,他们在干扰不同文明记忆的兼容性。”他调出星晶的内部结构,原本紧密咬合的齿轮纹路间,多了无数黑色的细线,“这些暗物质丝会放大记忆的差异性,就像在一锅汤里强行加两种相冲的调料,最后只会变成毒药。”
在虚空宇宙的“永恒基石”旁,影的族人正用记忆光束修复一段断裂的数据流。那是水蓝文明的海洋图谱,此刻却像被墨水污染的画,蓝色的洋流正被黑色吞噬。一个年轻的记忆守护者突然发出痛苦的嘶鸣,反向基因链组成的手臂开始崩解:“他们的探测波能穿透保护膜!这些记忆……在被篡改!”他指着图谱上的一个岛屿,那里原本标注着水蓝文明的诞生地,此刻却变成了暗影飞船的停泊港,“连备份数据都在被污染,就像有人在你的日记本上,偷偷把‘出生’改成了‘死亡’。”
地球的七维护盾上,《欢乐颂》的旋律突然走调。沈砚的骨笛在掌心发烫,第七个音符始终无法吹出——那是人类记忆中“希望”的频率,此刻却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幼儿园里,那个忘了名字的小女孩正看着墙上的世界地图,手指划过南美洲时突然说:“这里……应该是黑色的。”她的眼睛里闪过一丝不属于孩童的阴冷,仿佛有个声音在她脑中低语。
“必须找到所有文明的‘共通记忆’。”融合体的残响在白光中凝聚成实体,这次不再是模糊的轮廓,而是有着沈砚的侧脸、铁峰的机械臂、莉娜的光翼的混合形态。它指向记忆长城的裂痕,那里正渗出黑色的雾气:“暗影排斥场的弱点,是所有智慧生命共有的原始记忆——对温暖的渴望、对死亡的恐惧、第一次仰望星空时的好奇……这些刻在基因里的印记,连暗影都无法篡改。”
融合体展开手掌,掌心浮现出一团跳动的光:那是所有文明的“起源火花”——人类第一次钻木取火的火焰、机械族第一台处理器启动时的电流、光翼族破壳时的第一声啼鸣……这些火花的频率完全一致,都在5.2Hz(大脑θ波的范围),像沉睡的心跳。“把这些火花注入长城的节点,就能中和排斥场,就像用同一种语言沟通,再陌生的人也能理解彼此的意图。”
沈砚的骨笛突然发出清亮的音,第七个音符终于冲破阻碍。这次不再是《欢乐颂》,而是更古老的旋律——那是河姆渡人在篝火旁哼唱的调子,没有歌词,只有起伏的音阶,像风吹过芦苇荡。当旋律触及记忆长城时,那些崩裂的星晶开始愈合,黑色的细线在火焰般的光中蜷曲、消失。小女孩的眼睛恢复了清澈,她捡起地上的蜡笔,在纸上画了个歪歪扭扭的太阳:“老师,这是光!”
莉娜展开翼膜,将光翼族的“破壳共鸣”注入裂隙之眼。那是新生雏鸟第一次扇动翅膀的频率,与人类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机械族处理器的初始电流完美共振。记忆长城上的文明符号开始同步闪烁,像无数跳动的心脏。影的族人则将所有文明的“星空记忆”投射到永恒基石上:人类石器时代刻在岩壁上的星图、晶体族记录的超新星爆发、机械族计算出的第一组黑洞参数……这些星图在虚空中重叠,最终形成一幅完整的宇宙全景图,连暗影宇宙的黑暗区域都被标注出细微的光点——那是被吞噬文明的最后星光。
“排斥场在减弱!”铁峰的能量躯体与记忆长城融为一体,数据库里所有文明的共通记忆正在生成新的防御代码,“看那些齿轮!”记忆长城上的咬合处,多出了无数细小的“缓冲齿”,这些齿牙由共通记忆构成,能自动调节不同文明符号的频率差异。当一块新的记忆砖石(光晶族的翼骨雕刻)嵌入时,缓冲齿瞬间转动,将差异频率从37%降到了0.1%,黑色雾气在接触的瞬间就消散了。
裂隙之眼的瞳孔突然收缩,黑色的虹膜上浮现出暗影飞船的轮廓——不是攻击阵型,而是某种“镜像防御”。732艘飞船的剪影组成与记忆长城完全相同的结构,只是所有符号都是反向的:人类的“忘”字、机械族的“非逻辑”门、光翼族的“沉默纹”。它们的噬忆核心同步亮起,射出0.001Hz的“反记忆波”,这频率恰好能抵消5.2Hz的起源火花,像用冷水浇灭篝火。
“他们在模仿我们!”伊格纳斯的齿轮关节发出愤怒的摩擦音,他刚锻造的星晶护盾突然变得透明,上面的十二面体符号正在反向旋转,“反记忆波能让共通记忆‘失效’,就像把‘火是热的’改成‘火是冷的’,你的本能会瞬间混乱。”他的学徒托尔金突然抱着头蹲下,金属手掌捂住齿轮耳坠:“师傅,我……我觉得锻造是错的,应该摧毁星晶才对。”
沈砚的骨笛突然脱手飞出,在虚空中与莉娜的翼膜、伊格纳斯的星晶、铁峰的能量流、影的反向基因链缠绕在一起。五种物质融合成一把新的武器——杖身是骨笛的形态,却刻着机械族的逻辑纹路;杖头是星晶的十二面体,却流动着光翼族的共振光;杖尾是反向基因链,却闪烁着起源火花的暖光。这把“记忆之杖”在空中划出金色的弧线,弧线经过的地方,反向符号纷纷正转,反记忆波的频率被强行拉回5.2Hz。
“这是超基因链的‘终极形态’。”融合体的声音带着欣慰,它的形态正在逐渐消散,化作光点融入记忆之杖,“当所有文明的独特性与共通性融合,就能形成连暗影都无法模仿的防御——因为他们只有‘否定’,没有‘创造’。”
记忆之杖刺入裂隙之眼的瞳孔,那里的暗影飞船剪影开始崩溃。一艘飞船的反向符号在接触杖光的瞬间,突然浮现出被吞噬文明的真实符号——那是硅雅星的晶体文字,此刻正发出求救般的光芒。杖身突然射出无数光丝,像渔网般缠住那些剪影,每个光丝的末端都连着一段记忆:硅雅星的晶体雨、水蓝文明的潮汐歌、光晶族的翼舞……这些记忆像钥匙,正在解锁暗影飞船里被囚禁的意识。
一艘暗影飞船的剪影突然显形,露出内部无数透明的茧——每个茧里都裹着一个文明的意识体。当光丝触碰到茧时,茧壳化作星尘,意识体们纷纷飞出:硅雅星人举着晶体柱欢呼,水蓝文明的人鱼展开鱼尾,光晶族的翅膀重新绽放虹彩。他们没有攻击,而是飞向记忆长城,将自己的文明符号刻在空缺处,那些黑色的疤痕瞬间被填满,长城的光芒比之前亮了十倍。
裂隙之眼开始收缩,虹膜上的暗影纹路正在消退,露出底下闪烁的星光。732艘暗影飞船的剪影化作黑色的粉末,被记忆之杖的光芒烧成灰烬,只留下732颗透明的珠子——那是被净化的噬忆核心,此刻正散发着与起源火花相同的频率。
“他们撤退了?”林小雨的生物实验室里,亚马逊河豚的记录正在恢复,屏幕上的解剖图旁多了一行字:“会用声纳唱情歌”。她看着窗外,地球的七维护盾上,孩子们的蜡笔画、老人的皱纹、年轻人的笑容正化作新的符号,与其他文明的记忆融为一体。
沈砚握住记忆之杖,杖身传来无数文明的低语。她知道这不是结束,裂隙之眼虽然暂时闭合,但深处的黑暗依然存在。记忆长城的光芒中,仍有7个灰色的节点在闪烁——那是尚未找回的文明,石肤文明的标记旁,多了一行新的记录:“他们的皮肤能吸收星光,用来书写历史”,这是从一颗净化的噬忆核心里提取的碎片。
“下一步,”沈砚转身看向联盟代表,记忆之杖在她手中旋转,杖头的星晶投射出星图,其中7个坐标正在闪烁,“找回所有被遗忘的文明。从石肤文明开始,他们的星光文字,一定藏在某个星系的岩壁上。”
莉娜的翼膜轻轻扇动,共鸣光与记忆之杖同步:“光翼族的星歌能定位星光文字的频率。”伊格纳斯的齿轮发出轻快的转动声:“晶体族的星晶能解读任何岩石上的印记。”铁峰的能量流注入杖身:“机械族的数据库会记录所有发现,确保不再丢失。”影的反向基因链缠绕上杖尾:“虚空族会提供被吞噬前的最后坐标。”
苏明的光镜投射出第一条航线,终点是一个代号“石肤”的未知星系(临时坐标:x=734,y=-91,z=2001)。光镜边缘的数据流显示,那里的恒星辐射频率与净化的噬忆核心完全一致,像在发出邀请的信号。
记忆之杖突然指向那个坐标,杖身的符号们同时亮起。沈砚知道,修复记忆断层的旅程,现在才开始。而记忆长城上,那只由所有文明符号组成的眼睛,正平静地注视着裂隙的深处,像在说:我们记得,我们存在,我们终将找回一切。
星舰群在跃迁通道中拉出幽蓝色的光带,七艘主力舰呈北斗七星阵列,记忆之杖的辉光顺着超基因链的光轨流淌,在每艘舰桥的控制台上映出跳动的星图。沈砚站在“启明”号的舷窗前,看着石肤星系的轮廓在视野中逐渐清晰——那是个被暗红色星云包裹的单恒星系统,主星是颗处于演化末期的红巨星,表面的耀斑像正在剥落的痂片,将行星照成诡异的赭石色。
“辐射强度超过安全阈值3倍。”陈默调出行星大气层分析图,屏幕上的红色警报线像蚯蚓般扭动,“第二行星的大气成分90%是氩气,地表温度57℃,但有稳定的液态水层——在地下17公里的岩石裂隙里。”他指向三维模型中闪烁的蓝点,“那里的压力能让水在高温下保持液态,像被岩石捂住的眼泪。”
莉娜的翼膜突然剧烈振动,共鸣光呈现出不安的紫色:“星歌在这里会失真。红巨星的磁场干扰了共振频率,我的翼膜……像被塞进了杂音发生器。”她试图吹奏定位音阶,发出的却是刺耳的颤音,光翼族的星图投影瞬间变得模糊,“星光文字的频率被扭曲了,我们可能会找错方向。”
铁峰的能量躯体突然分解成无数银色粒子,像蒲公英般飘向舷窗外。这些粒子在行星轨道上重新聚合,化作一张覆盖整个大气层的能量网,网眼处流动着机械族的逻辑符号。“我用分布式传感器构建了‘频率过滤器’。”铁峰的声音从控制台的扬声器传出,能量网突然亮起,将红巨星的干扰波转化为稳定的绿色光束,“现在共振频率能保持在±0.1Hz误差内,就像给嘈杂的房间装上隔音板。”
莉娜的翼膜重新绽放出嫩黄色的光,这次的星歌清晰如水晶风铃。随着旋律流淌,第二行星的地表浮现出无数发光的纹路——那些纹路并非天然形成,而是由无数细小的光点组成,在赭石色的地面上勾勒出类似血管的网络,最终汇聚向地下17公里的蓝点。“找到了!”莉娜的声音带着兴奋,“这些是石肤文明的‘星路’,用来引导他们在地下迁徙。”
星舰群在第二行星的同步轨道停泊,登陆舱像银色的雨滴坠入大气层。沈砚握着记忆之杖,靴底踩在发烫的沙砾上——这些沙砾并非硅酸盐,而是某种结晶化的皮肤组织,表面还保留着类似指纹的纹路。伊格纳斯用星晶锤敲下一块岩石,断面处立刻渗出金色的液体,接触空气后迅速凝固成闪烁的晶体:“是星光凝固而成的血液,他们的身体能将恒星辐射转化为能量储备,就像行走的太阳能板。”
沿着星路前进三公里后,地面突然塌陷,露出一个直径五十米的圆形洞口。洞壁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星光文字,这些文字会随着红巨星的耀斑明暗变化,组成动态的叙事画面:石肤人用皮肤吸收星光,在岩壁上书写历史;他们的孩子在星雨中奔跑,皮肤会留下永久的光斑纹身;他们的长老能将记忆注入晶体,埋入地下形成“记忆窖”……最后一幅画面却被黑色的雾气笼罩,只能看到无数石肤人举着晶体柱,向地心深处迁徙,仿佛在躲避某种灾难。
“这是他们被吞噬前的最后记录。”影的反向基因链在洞壁上流动,那些被黑雾笼罩的文字开始显形,“他们发现了暗影宇宙的探测波,试图将文明记忆封存在地心的‘星核’里——那是颗天然形成的巨型水晶,能抵抗暗物质侵蚀。”他指向画面中最深的位置,那里有个跳动的光点,“星核就在地下17公里的液态水层旁边,与我们探测到的蓝点完全吻合。”
记忆之杖突然插入地面,杖身的光芒顺着星路蔓延,像给血管注入血液。洞壁上的文字开始脱落,化作金色的光粒组成石肤人的虚影:他们有着岩石般的灰色皮肤,身体表面布满能开合的星光毛孔,手指是五根可伸缩的晶体探针。一个手持水晶杖的长老虚影走到沈砚面前,用星光组成的声音说:“外来者,你们带着‘存在’的气息。请帮我们找回被封印的记忆,否则……星核的能量将在百年后耗尽,我们会彻底变成星尘。”
虚影消散时,洞口突然喷出黑色的粉末,落地后化作暗影生物的雏形——它们有着石肤人的外形,却长着反向的星光毛孔,皮肤是吸收所有光线的纯黑。这些生物没有眼睛,却能精准地扑向记忆之杖,张开嘴喷出0.0001Hz的“湮灭波”,所过之处,星光文字纷纷褪色。
“是暗影残留的‘记忆守卫’。”铁峰的能量躯体化作盾牌,挡住湮灭波的冲击,能量表面瞬间浮现出无数细小的裂痕,“他们被赋予了阻止我们找回记忆的指令,就像守墓的幽灵。”他的数据库里,石肤文明的参数正在快速减少,刚刚记录的星光血液成分数据突然变成乱码,“湮灭波能直接删除我们对石肤人的认知,再这样下去,我们会忘了自己要找什么。”
沈砚挥动记忆之杖,杖头的星晶射出十二道光束,在地面组成晶体牢笼。当暗影生物被囚禁其中时,牢笼的内壁突然浮现出石肤人的记忆碎片:孩子们的笑声、晶体敲击的音乐、长老的教诲……这些碎片像硫酸般腐蚀着暗影生物的身体,它们在痛苦的扭曲中化作金色的粉末,融入洞壁的文字中。
“他们害怕被记住。”沈砚看着重新明亮的文字,“只要我们持续唤醒石肤文明的记忆,这些守卫就无法存在。”她带头走进洞口,洞壁的星光文字自动组成照明光带,照亮通往地心的螺旋阶梯——这些阶梯是用凝固的星光血液铺成的,踩上去会发出水晶般的清脆声响。
深入地下17公里后,液态水层的反光在黑暗中闪烁。那片水洼呈现出奇异的银蓝色,水面漂浮着无数细小的星光晶体,像倒悬的星空。水中央的岩石基座上,无数六边形晶体拼接而成的不规则几何体,每个晶体单元都封存着一段流动的记忆光轨。当红巨星的耀斑透过岩层缝隙照射进来时,星核便会折射出彩虹般的光谱,将周围的液态水染成七彩的绸缎。最外层的晶体上,布满了与记忆长城同源的符号,只是这些符号正以极慢的频率闪烁,仿佛陷入沉睡的心脏。
“星核的能量场正在衰减。”伊格纳斯将星晶锤贴在晶体表面,锤头的十二面体符号与星核产生共振,发出蜂鸣般的警示音,“暗影的排斥场虽然被阻挡在外,但其残留的暗物质粒子仍在侵蚀晶体结构——你看这些裂纹。”他指着一道发丝宽的缝隙,里面渗出与记忆长城上相同的黑色细线,“再这样下去,不用百年,星核就会崩解成宇宙尘埃。”
莉娜展开翼膜,试图用共振光唤醒星核,却发现翼膜的光芒一接触晶体就被吸收。“它的频率被调成了‘静默模式’。”她焦急地扇动翅膀,光翼上的碱基纹路因能量消耗而变得黯淡,“石肤人在封印记忆时设置了双重保险,必须用特定的‘唤醒旋律’才能激活,就像给宝箱加了两把锁。”
沈砚的记忆之杖突然自发悬浮,杖身的骨笛部分开始自动吹奏。这次不是河姆渡的古调,而是由星光文字转化的旋律——每个音符都对应着一个石肤符号,组合成复杂的三重奏。当第一个音符响起时,星核最外层的晶体突然亮起,封存的记忆光轨开始缓慢流转:石肤人用晶体探针在岩壁上刻下第一行文字,内容是对红巨星的观测记录,精确到秒的耀斑周期与现代仪器的测量结果完全吻合。
“是长老虚影留下的线索!”影的反向基因链顺着星核表面的裂纹游走,那些黑色细线在接触基因链的瞬间纷纷退缩,“唤醒旋律就藏在最后一幅迁徙画面里,黑雾掩盖的不是灾难,而是音符符号。”他的族人立刻用记忆光束投射出修复后的画面,画面中石肤人举着的晶体柱上,刻着的正是与记忆之杖此刻吹奏的相同旋律。
随着旋律推进,星核的晶体单元层层激活。第二层晶体展现的是石肤文明的社会结构:他们没有固定的国家形态,而是以“记忆窖”为中心形成部落,每个部落的长老负责保管不同领域的知识——有的记录天文历法,有的研究晶体锻造,有的传承艺术诗歌。画面中,一个年轻的石肤人将自己的光斑纹身拓印在岩壁上,纹身的图案竟是光翼族的共振纹,旁边的文字记录着:“与天空的使者交换记忆,他们的歌声能让星光更明亮。”
“他们与光翼族有过交流!”莉娜惊喜地发现,那段共振纹与自己翼膜上的某组纹路完全一致,“这就是为什么星核会吸收我的共振光——它在等待同源的频率!”她调整翼膜的振动频率,与记忆之杖的旋律完美融合,星核第三层的晶体应声而亮,露出石肤人与光翼族共同绘制的星图,图中标注着7个与记忆长城灰色节点对应的星系坐标。
当旋律进入高潮,星核最核心的晶体终于激活。这里封存的不是历史,而是石肤人对暗影宇宙的研究记录:他们早在一万年前就探测到了维度裂隙的能量波动,并发现暗影生物的“湮灭波”存在0.00001Hz的频率盲区。画面中,长老们正在锻造一种特殊的“反暗影晶体”,这种晶体能放大盲区频率,让湮灭波失效,其原料正是星核周围的银蓝色液态水——石肤人称之为“记忆之泉”,每一滴水都包含着文明诞生以来的所有记忆碎片。
“这才是关键!”铁峰的能量躯体化作数据洪流,将反暗影晶体的锻造方法传入联盟数据库,“有了这个,我们就能在记忆长城上加装‘反湮灭屏障’,让暗影的任何记忆攻击都失效。”他的数据库里,石肤文明的参数正在飞速恢复,从生理结构到科技水平,甚至包括他们的晶体诗歌,都以每秒300条的速度被记录存档。
就在星核完全激活的瞬间,周围的液态水突然沸腾,黑色的暗影守卫从水底涌出。这次不再是石肤人的外形,而是化作纯粹的暗物质团,表面流淌着反向的星核符号,接触到记忆光轨就会使其瞬间熄灭。732个暗物质团组成与星核相同的六边形结构,将众人围在中央,湮灭波的频率精准锁定在0.00001Hz的盲区之外,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
“是裂隙之眼的反击!”苏明的光镜投射出暗物质团的内部结构,发现每个团块中心都嵌着一颗微型噬忆核心,“它们在吸收星核的能量,再转化为湮灭波——就像用你的心脏供血来毒害你。”他快速计算出防御公式,π与e的曲线在空气中交织成防护盾,暂时挡住了暗物质团的推进,“必须摧毁核心,但它们的外壳能免疫物理攻击。”
沈砚举起记忆之杖,杖头的星晶与星核产生共鸣,将反暗影晶体的锻造方法转化为能量波。莉娜的翼膜立刻捕捉到这一频率,与记忆之泉的液态水共振,激起银色的涟漪。当涟漪接触暗物质团时,那些微型噬忆核心突然发出痛苦的尖啸,外壳像玻璃般碎裂——原来记忆之泉的水滴能直接溶解暗影物质,就像阳光融化冰雪。
“用记忆对抗遗忘!”沈砚高喊着挥动杖身,记忆之泉的水化作无数银箭,穿透暗物质团的外壳,击中噬忆核心。每个核心在解体时都释放出被吞噬的石肤人意识,这些意识与星核的记忆光轨融合,化作金色的铠甲覆盖在众人身上。当最后一个暗物质团消散时,星核突然爆发出耀眼的光芒,将所有记忆光轨投射到记忆长城的方向,石肤文明的灰色节点瞬间亮起,比其他节点更加璀璨。
“我们做到了。”林小雨的通讯突然接入,她的屏幕上显示着地球生物数据库的新条目:石肤文明,皮肤含星光转化晶体,以记忆为传承载体,与光翼族存在文明交流……条目下方还附着一段晶体诗歌的翻译:“星光是宇宙的文字,记忆是文明的墨,只要有人书写,黑暗就无法翻页。”
沈砚望着星核中心浮现的石肤长老虚影,对方用星光文字在她掌心写下一串坐标:“下一个是‘回声文明’,他们能听见宇宙诞生时的第一声爆炸,藏在类星体的吸积盘里。”虚影化作光粒融入记忆之杖,杖身从此多了一组石肤符号,在黑暗中会自动发出微光。
离开第二行星时,红巨星的耀斑恰好爆发,将地表的星光文字照得通体透亮。那些文字开始向宇宙广播石肤文明的记忆,形成一道金色的信号束,与超基因链的光轨交汇。铁峰的数据库里,托尔金发来新的通讯:“师傅,我重新记起了锻造的意义,正在为记忆长城打造新的星晶砖石。”
莉娜的翼膜上,多了一组石肤人赠送的星光纹身,能在共振时增强星歌的穿透力。影的族人则将星核的防护技术应用到永恒基石,使备份数据再也不怕暗影篡改。苏明的光镜里,七维星图上的灰色节点只剩下6个,每个节点旁都多了石肤文明提供的线索。
“回声文明……”沈砚握紧记忆之杖,杖身指引的下一个坐标在视野中闪烁。那是位于宇宙边缘的类星体,其吸积盘的旋转速度接近光速,周围的时空被扭曲成麻花状,连光都要绕着它走。“他们能听见宇宙的第一声爆炸,或许也能听见暗影宇宙的弱点。”
星舰群再次跃迁,记忆之杖的光芒在舷窗上投下石肤符号的影子。沈砚知道,找回7个文明只是开始,裂隙之眼虽然暂时蛰伏,但暗影宇宙的核心仍在维度深处窥伺。当所有被遗忘的文明都回归记忆长城,或许才能真正理解这场战争的本质——不是存在与虚无的对抗,而是记忆与遗忘的永恒博弈。
在红巨星的光芒无法触及的深空,一块被暗影侵蚀的星核碎片突然闪烁。碎片上残留的石肤文字正在反向重组,最终形成一行新的符号,飘向维度裂隙的方向。那里,732颗被净化的噬忆核心突然同时变暗,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