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楼的铁门在身后哐当一声关上,将保安阿强的身影和校园的夜色彻底隔绝。
李砚几乎是逃回了自己的寝室,反手锁上门,整个后背紧紧贴着冰冷的门板,大口喘着粗气。
寝室里一片漆黑,只有窗外透进来的微弱月光,勾勒出室友们熟睡的轮廓和轻微的鼾声。
这片刻的死寂,反而让李砚脑海中的轰鸣声愈发清晰。
盛唐的酒香,李白的狂歌,长亭古道上的挥手作别……一切都像一场光怪陆离的梦,可掌心那枚温润的玉片却在灼热地提醒他,那不是梦。
他小心翼翼地摊开手掌,玉片上的纹路在黑暗中仿佛流动着微光,那句“诗魂贯通之人,终将照亮古今”的临别赠言,如同惊雷,在他心海深处反复炸响。
照亮古今?自己一个普通的历史系学生,拿什么去照亮?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狂跳,蹑手蹑脚地走到床边。
他没有开灯,只是借着手机屏幕的微光,将那枚神秘的玉片从掌心取下,郑重地、仿佛对待一件稀世珍宝般,塞进了枕头最深处。
指尖触碰到枕芯的棉花时,他才稍稍感到一丝心安。
躺在床上,李砚双眼圆睁,毫无睡意。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那枚玉片就隔着一层枕套,安靜地躺在他的头下,像一颗沉睡的心脏。
他甚至有种错觉,只要自己侧耳倾听,就能再次听到那跨越千年的诗句吟唱。
这东西,绝不仅仅是信物那么简单。
它是一把钥匙,一把能打开时空之门的钥匙!
一夜无眠。
第二天清晨,当李砚顶着两个浓重的黑眼圈走进阶梯教室时,感觉整个世界都有些不真实。
周围同学的谈笑声、书本的翻页声,都像是隔着一层厚厚的毛玻璃,模糊而遥远。
历史课代表苏绾正抱着一摞新印的古文练习册,从第一排开始分发。
她穿着一身简单的白色连衣裙,长发束成马尾,干净利落。
她的动作很快,直到走到李砚的座位前,脚步却忽然顿住了。
周围的喧嚣似乎在这一刻静止。
“你昨天晚上……真的在图书馆?”
苏绾的声音很轻,平静得像一潭秋水,但李砚却从中听出了一丝不容错辨的探寻。
她的眼神清澈明亮,仿佛能看穿他所有的伪装。
李砚的心猛地一沉,昨晚被保安盘问的画面瞬间闪过脑海。
他不敢去看苏绾的眼睛,只能含糊地点了点头,发出一个几不可闻的“嗯”声。
他以为接下来会是刨根问底的追问,或是作为课代表的严肃警告。
然而,苏绾什么也没说。
她只是将练习册轻轻放在他的桌上,一同落下的,还有一张折叠起来的便签。
她的指尖白皙修长,与古旧书香气的便签纸形成鲜明对比。
“好好休息,你看上去很累。”她丢下这句话,便转身走向下一位同学,仿佛刚才的停顿和问话从未发生过。
李砚愣在原地,满心疑窦。
他缓缓展开那张便签,只见上面是一行娟秀的字迹:“《李太白全集》批注页有‘天生我材’四字朱批,字迹非今人所为。”
没有署名,没有多余的解释。
李砚的瞳孔骤然收缩!
《李太白全集》?
朱批?
他猛地抬头看向苏绾的背影,那个看似普通的女孩,此刻在他眼中却变得无比神秘。
她怎么会知道这个?
难道她也……
一整个上午,李砚都如坐针毡。
教授在讲台上讲着枯燥的史料考据,他的思绪却早已飞到了图书馆。
那张便签像一根无形的钩子,勾着他所有的好奇心与焦躁。
终于熬到午休,他以“补作业查资料”为由,第一个冲出了教室,直奔图书馆。
凭着记忆,他在古籍区的角落里找到了那本厚重的《李太白全集》。
书页已经泛黄,散发着一股陈旧的霉味。
他屏住呼吸,指尖颤抖地翻开书页。
一页,两页……终于,在目录后的扉页上,他看到了一张明显比其他书页更古老的批注纸。
那张纸的边缘已经磨损,颜色深沉,上面用朱砂写就的一行小楷,瞬间攫住了他的全部心神!
“天生我材必有用——此子可教。”
字迹苍劲,笔锋凌厉,入木三分!
每一个笔画的转折都带着一股狂放不羁的傲气,那熟悉的风骨,与他在盛唐幻境中所见过的李白亲笔,如出一辙!
就是他!真的是他!
李砚的心脏疯狂地擂动起来,血液冲上头顶,让他一阵眩晕。
这行字不仅证明了他的经历是真实的,更像是一份来自千年前的认可!
李白不仅见到了他,还留下了对他的评价!
“此子可教”,这四个字的分量,重若千钧!
他正想凑近了,仔细研究那朱砂的痕迹和纸张的质地,一个严厉的声音却从身后传来:“同学,午休闭馆时间到了,请尽快离开。”
是图书管理员。
李砚心头一紧,像做贼一样猛地将书合上。
他不敢有丝毫迟疑,只能恋恋不舍地将书放回原位。
就在他把书塞回书架的缝隙时,指尖却触碰到了一个异物。
他心中一动,不动声色地将那东西夹在指缝里,快步走出了图书馆。
回到空无一人的教室,他摊开手心,那是一张被折叠得极小的纸条,比苏绾给他的那张更薄、更旧。
展开后,上面只有一行龙飞凤舞的毛笔字:“梦中未完之事,岂能轻弃?”
而在那行字的末尾,盖着一枚指甲盖大小的微缩印章。
印章的图案,赫然便是他枕下那枚玉片上的神秘纹路!
李砚倒吸一口凉气,浑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
如果说苏绾的便签是引子,那这张纸条就是一道催命符!
“老周”……这熟悉的称呼,这狂放的字迹,还有这枚印章……除了李白,还能有谁?
他不是在唐朝给自己留了信,而是在自己身处的这个时代,通过这本古籍,再次向他发出了讯息!
“未完之事……”李砚喃喃自语,目光投向窗外。
暮色已经开始笼罩天空,教学楼的轮廓在昏黄的光线下显得模糊而深沉。
他脑中乱成一团,玉片、幻境、朱批、纸条……无数线索交织成一张巨大的网,而他,就身处网的中央。
李白所谓的“未完之事”,究竟是什么?
难道与“诗魂贯通”有关?
那枚玉片,是否还有自己尚未解锁的秘密?
而答案,似乎就藏在那本《李太白全集》里,藏在玉片与书页的某种神秘联系之中。
一个大胆到疯狂的念头,在他心中破土而出,并且迅速占据了他的全部思想。
等不了了,一刻也等不了了。
他必须把玉片和那本书放在一起!
夜幕,是最好的掩护。
李砚下定了决心,今晚,他必须再进一次图书馆。
他将那两张纸条收好,目光变得前所未有的坚定。
当他从靠窗的座位上站起,准备离开教室时,眼角的余光不经意地扫过窗户的玻璃。
玻璃上,除了反射出他自己的身影和教室里昏暗的灯光,似乎还在远处的教学楼阴影里,捕捉到了一个一闪而过的人影轮廓。
他猛地回头望去,可那片阴影下空空如也,只有几棵随风摇曳的冬青。
是眼花了吗?
李砚皱了皱眉,将那瞬间的异样归结于自己精神紧张。
然而,一股莫名的寒意,却毫无征兆地从他脊背升起,让他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冷颤,仿佛有一双看不见的眼睛,正在某个阴暗的角落里,无声地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