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如金色的丝线,轻柔地透过村委会的窗户,洒落在王有为伏在办公桌前的身影上时,他已经沉浸在工作中足足三个小时了。桌上摊开的图纸,宛如一张神秘的地图,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标注,仿佛是他为乡村发展绘制的蓝图。旁边,几本翻开的《水利工程基础》和《现代农业灌溉技术》静静摆放着,书页微微卷起,记录着他无数个钻研的日夜。
他缓缓揉了揉发酸的眼睛,那疲惫的动作仿佛在诉说着一夜的辛劳。端起已经凉透的茶水,轻轻抿了一口,那苦涩的滋味在口中散开。
“王哥,你该不会又是一宿没睡吧?”清脆的声音打破了清晨的寂静,小雨推门而入,手里拎着两袋热气腾腾的包子。她今天扎了个利落的马尾辫,随着她轻盈的步伐轻轻晃动,身上穿着件浅蓝色的工装外套,整个人看起来精神抖擞,宛如清晨绽放的花朵。
王有为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那笑容中带着一丝腼腆和坚定:“睡不着,就起来把预算表再核对一遍。”他接过包子,狼吞虎咽地咬了一大口,那急切的模样仿佛在与时间赛跑,“县里的补贴申请材料都准备好了吗?”
“都在这儿了。”小雨从背包里取出一个文件夹,动作干脆利落,“我昨晚熬夜把可行性报告写完了,还让李铁柱帮忙做了3D效果图。”
王有为翻开文件,眼睛瞬间一亮,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这效果图做得真专业!”图纸上清晰地展示了水库建成后的全貌,那宏大而美丽的景象仿佛就在眼前,连周边的绿化带和灌溉渠道都标注得清清楚楚,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
“咱们得抓紧时间。”小雨看了看手表,那专注的神情如同一位严谨的指挥官,“县农业局的张科长说今天上午十点有空,可以当面听我们汇报。”
两人匆匆吃完早饭,骑上摩托车往县城赶去。一路上,风在耳边呼啸而过,小雨紧紧搂着王有为的腰,那温暖而坚实的依靠让她感到无比安心。风把她的马尾辫吹得高高扬起,仿佛是一面飘扬的旗帜。
“王哥,你说县里能批多少补贴啊?”小雨在他耳边大声问道,那声音中带着一丝期待和紧张。
“我打听过了,像我们这种小型水利工程,最高能申请到总投资的40%。”王有为提高声音回答,那沉稳的声音如同定海神针,“剩下的钱,我想找信用社贷款一部分,再发动村民集资。”
到了农业局,张科长热情地接待了他们。这位四十出头的中年男子戴着金丝眼镜,那镜片后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说话慢条斯理但切中要害,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智者。
“你们的方案很新颖啊。”张科长翻看着材料,不时点头,那赞许的神情让他们心中充满了信心,“特别是这个自动排水系统,在咱们县还是第一次见。”
小雨立刻接话,那自信的语气如同一位专业的学者:“这是我在大学时参与过的一个项目,技术很成熟,维护成本也不高。”
“不过...”张科长推了推眼镜,那严肃的神情让气氛瞬间紧张起来,“你们预算里的人工费是不是算少了?现在工价可不低啊。”
王有为早有准备,那从容的姿态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我们打算组织村民成立施工队,按工分计算报酬,这样能省下不少钱。”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讨论,那激烈的交流仿佛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张科长终于拍板:“好!这个项目我们支持。先批给你们20万启动资金,等工程过半再拨剩下的30万。”
走出农业局大门,王有为激动得一把抱起小雨转了个圈,那兴奋的举动仿佛是对努力的最好回报:“太好了!第一步走通了!”
小雨红着脸捶了他一下,那娇羞的动作如同春日里的微风:“快放我下来,让人看见了多不好!”
回村的路上,两人商量着下一步计划。小雨提议,那敏锐的思维如同明亮的灯塔:“施工队的事得抓紧,最好今天就联系几家比价。”
“我已经让李铁柱打听过了。”王有为说,那胸有成竹的样子仿佛已经胜券在握,“县里有家‘兴隆建筑’口碑不错,老板是我高中同学的表哥。”
下午三点,兴隆建筑的老板赵大勇带着两个技术员来到村委会。这是个皮肤黝黑的壮实汉子,说话带着浓重的本地口音,那朴实的话语仿佛带着泥土的芬芳。
“老王啊,你这项目可不小。”赵大勇看着图纸直咂嘴,那惊讶的表情仿佛看到了一项伟大的工程,“光土方工程就得干一个月。”
王有为给他倒了杯茶,那热情的举动如同对待亲人一般:“赵哥,你看这活能干不?工期和价格都好商量。”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那激烈的谈判仿佛一场商业博弈,双方最终敲定了施工方案:总工期三个月,分两期付款,施工队负责主体工程,村民配合辅助工作。
送走赵大勇,王有为立刻召集村民开会。村委会院子里很快挤满了人,连平时不爱凑热闹的老人都来了,那热闹的场景仿佛是一场盛大的聚会。
“乡亲们!”王有为站在台阶上高声说,那洪亮的声音如同激昂的号角,“县里的补贴已经批下来了,施工队也联系好了。现在需要大家伙儿一起出力!”
底下立刻议论纷纷。有人问:“王队长,这工钱怎么算啊?”还有人担心:“我家地里的活还没干完呢。”
小雨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表格,那有条不紊的动作仿佛一位训练有素的秘书:“大家放心,参与施工的按天记工分,年底从合作社分红里扣。家里农活忙的可以轮班,不影响自家生产。”
老支书拄着拐杖站起来,那坚定的身影如同一位德高望重的领袖:“我老头子虽然干不动重活了,但可以帮着看材料、记工分。”他这一带头,不少人都纷纷表示愿意参与,那热烈的响应仿佛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会议开到天黑才散。王有为和小雨留下来整理报名表,统计出有六十多个青壮年愿意参加施工。
“比预想的要多。”王有为满意地说,那欣慰的笑容如同冬日里的暖阳,“这样进度能快不少。”
小雨却皱起眉头,那担忧的神情如同一片乌云:“王哥,我担心安全问题。这么多没经验的村民参与施工,得做好培训才行。”
“你说得对。”王有为点头,那果断的动作仿佛是对责任的担当,“明天我就让赵大勇派个安全员来,先给大家上几堂课。”
接下来的几天,两人忙得脚不沾地。白天要监督施工队进场做准备工作,那专注的眼神仿佛在守护着一项神圣的使命;晚上还要挨家挨户解答村民的疑问,那耐心的讲解仿佛是温暖的春风。
最让他们头疼的是村西头的刘婶。这位五十多岁的妇女死活不同意水库选址,那固执的态度仿佛一堵难以逾越的墙:“那块地是我家祖坟的风水宝地,动了要坏运气的!”
王有为和小雨连续三个晚上去她家做工作,那坚持不懈的努力仿佛是一把打开心结的钥匙。最后答应请风水先生来看过,并在水库边专门留出一块地作为村民祭祖场所,刘婶才勉强点头。
开工前一天晚上,王有为独自来到水库选址处。月光下的洼地静谧安详,宛如一位沉睡的巨人,四周的虫鸣声此起彼伏,仿佛是大自然演奏的夜曲。他蹲下身,抓起一把泥土在手里搓了搓,那细腻的动作仿佛是在与大地对话。
“爸,妈,我要开始干一件大事了。”他轻声说,那低沉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坚定和敬畏,“虽然不知道能不能成,但我会尽全力。”
身后传来脚步声,小雨不知什么时候也来了。“我就知道你在这儿。”她递给他一瓶矿泉水,那温柔的举动仿佛是心灵的慰藉,“紧张吗?”
王有为接过水喝了一口,那舒缓的动作仿佛在释放压力:“说不紧张是假的。这么多人的期望都压在这上面...”
“别想那么多。”小雨在他身边坐下,那温暖的陪伴仿佛是黑暗中的明灯,“咱们已经做了最充分的准备,剩下的就是一步步往前走。”
夜风轻拂,两人肩并肩坐着,望着满天繁星。那璀璨的星空仿佛是未来的希望,明天就要正式开工了,新的挑战就在眼前,但他们心里都充满了坚定的信念,那信念如同磐石般坚固。
“对了,”小雨突然想起什么,那灵动的眼神仿佛是一颗闪烁的星星,“我联系了省农科院的同学,他们答应派专家来指导我们做生态养殖规划。”
王有为眼睛一亮,那惊喜的神情如同绽放的花朵:“那太好了!水库建成后,养鱼、种莲藕都能增加收入。”
“不止这些。”小雨兴奋地说,那激动的声音仿佛是一首激昂的乐章,“还可以发展观光农业,城里人最喜欢这种原生态的体验了。”
两人越说越起劲,不知不觉聊到了深夜。最后王有为坚持送小雨回去休息,自己则又回到村委会,把明天的开工仪式流程检查了一遍,那严谨的态度仿佛是对未来的承诺。
躺在床上时,王有为的脑海里已经浮现出水波荡漾、鱼跃鸟飞的水库景象。他相信,这个工程不仅会改变村里的生产条件,更会改变每个人的生活,那美好的憧憬仿佛是一幅绚丽的画卷。
明天,新的篇章就要开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