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谢昭说要贴贴我脉搏,可这次是他
书名:及笄日拒绝战神后,他蹲在我院子里哭着要贴 作者:羽化柔眸 本章字数:2711字 发布时间:2025-08-12

那夜的桂花香,甜得有些腻人。

       我靠在谢昭肩头,他圈着我的手臂终于不再颤抖,稳得像一堵墙。

       他问我会不会有爱吃甜的孩子,我答会。

       可我没告诉他,我撒了谎。

       我根本没想过要有孩子。

       这江山是我从父兄手里夺来的,是我踩着无数白骨和阴谋坐稳的。

       我是大周的女帝,不是谁的妻子,更不是谁的母亲。

       我的后嗣,只该是这万里河山。

       谢昭的安稳,是我用一把无锋玉尺和“贴身监国”的名头换来的。

       可这份安稳,在其他人眼里,却是滔天的荒唐。

       第二日早朝,我刚坐上龙椅,御史大夫就第一个站了出来,捧着玉笏,声如洪钟:“陛下,臣有本奏。”

       我懒懒抬眼:“讲。”

       “臣闻,陛下昨日于桂花园中,册封谢昭将军为‘贴身监国’,赐无锋玉尺,监管陛下起居饮食?”

       “确有此事。”我语气平淡。

       他声调陡然拔高,花白的胡子气得直抖:“荒唐!自古以来,监国之位何其重要,或为太子,或为亲王,皆是为君分忧,总理朝政。陛下竟将此重任,交予一武将,令其监管起居,形同内侍!此乃置国之重器于私情,视朝堂礼法为无物!老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他话音刚落,太傅也颤巍巍地出列,老泪纵横:“陛下,谢将军乃国之利刃,当为国征战,马革裹尸。如今陛下将其困于内廷,无异于折断利刃,自毁长城啊!此举寒了天下武将之心,更令百官非议,求陛下三思!”

       “求陛下三思!”

       乌压压跪下了一大片,都是朝中德高望重的老臣。

       我冷眼看着他们,手指轻轻敲着龙椅扶手,一声,又一声,清晰地回荡在寂静的金銮殿上。

       直到他们额头冒汗,我才缓缓开口:“众卿说,谢将军是国之利刃?”

       “正是!”御史大夫答得斩钉截铁。

       “那朕问你们,一把已经有了裂痕,稍一碰撞便会碎裂的利刃,朕是该继续用它,直至它彻底报废,还是该将它好生供养起来,让它的威名永远震慑宵小?”

       我的声音不大,却字字诛心。

       满殿死寂。

       他们都知道谢昭身体有恙,却不知严重到了何种地步。

       我站起身,目光扫过每一个人:“朕再说一遍。谢昭,十年平定西疆,三年荡平南蛮,大小战役上百场,为我大周开疆拓土,他流的血,比你们在朝堂上吵架喷的口水都多。如今他身子不堪重负,朕不过是让他歇一歇,你们倒是一个个跳出来,说朕折断利刃?”

       “是你们想让他死,还是觉得,朕离了他谢昭,就守不住这江山了?”

       最后一句,我几乎是吼出来的。

       帝王之怒,如雷霆天威。

       满朝文武,噤若寒蝉,再无一人敢言。

       我拂袖而去,只留下一句:“朕意已决,谁再多言,与这些折子一个下场。”

       殿外的林七立刻会意,捧着一摞昨日反对册封的奏折,当着所有人的面,投入了焚烧炉中。

       回到寝殿,谢昭正站在窗边,手里拿着那把玉尺,一丝不苟地量着窗台上一盆兰花的叶子。

       阳光透过窗棂,在他身上镀了层金边,让他那身玄色常服都显得温柔起来。

       他见我回来,立刻放下玉尺,迎上来接过我脱下的朝服,又端来一碗温热的参茶:“今日早朝,累着了吧?”

       我接过茶,却没有喝,只是看着他:“他们都说我荒唐,说我自毁长城。谢昭,你呢?你也这么觉得吗?”

       他沉默片刻,伸手探上我的脉门,指腹的温度熟悉而安稳。

       “昭昭,我的命是你救回来的。”他垂着眼,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出一片阴影,“以前,我为大周而活。现在,我为你而活。只要在你身边,是做将军,还是做内侍,又有什么分别?”

       他顿了顿,抬眼看我,眸中是化不开的认真:“而且,他们都错了。我不是裂了缝的刀,我是你的刀鞘。刀锋太利,总要入鞘,才不会伤到自己。”

       我的心,在那一刻,被狠狠撞了一下。

       刀鞘……

       原来,他什么都懂。

       他懂我的回护,也懂那些老臣的忌惮。

       他甘愿收敛所有锋芒,只为做我最安稳的鞘。

       我将参茶一饮而尽,拉着他的手,走到书案前。

       “既然是我的刀鞘,那便来帮我看看这些。”

       案上堆着如山的奏报,全是关于北境匈奴异动的。

       他接过奏报,一目十行。

       不过一炷香的时间,他便将十几份奏报尽数看完,然后拿起朱笔,在一张空白的宣纸上画了起来。

       不是地图,而是一张张人脸。

       “北境守将王毅,勇猛有余,谋略不足,可用,但不可为帅。”

       “副将李存,看似沉稳,实则贪生怕死,战时必会动摇军心。”

       “粮草官张显,是太傅的远房侄子,为人贪婪,需立刻彻查。”

       他一边画,一边说,将北境的军中人事剖析得淋漓尽致,仿佛他此刻就身在军帐之中。

       那把无锋的玉尺被他用来压着纸张,可他指点江山的模样,比手握天下兵马时还要摄人。

       我这才真正明白,谢昭的可怕之处。

       他真正的武器,从来不是那把饮血的战刀,而是他这颗能洞察人心、运筹帷幄的脑袋。

       我封了他的刀,却给了他离我最近的位置。

       这到底是护住了他,还是……给了他一把更锋利的,无形的刀?

       我不敢再想下去。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

       谢昭的“贴身监国”做得尽职尽责。

       我批阅奏折,他就在一旁研墨。

       我用膳,他必亲尝。

       我睡下,他便守在殿外。

       他用那把玉尺,量我每日的睡眠时辰,量我每餐饭菜的温度,甚至量我蹙眉的次数。

       裴九每日来请脉,看到我的气色一日好过一日,总会对着谢昭吹胡子瞪眼:“抢我饭碗!”

       谢昭便笑得像个偷了糖的孩子。

       他甚至真的跟着裴九学起了医理,整日捧着厚厚的医书看,说是要亲自为我调理。

       朝堂上的非议渐渐平息。

       因为所有人都发现,女帝虽然日日与谢昭“厮混”,但处理政务却愈发雷厉风行,决策也更加精准。

       没人知道,许多看似由我乾纲独断的决策,其实都出自旁边那个沉默研墨的男人之手。

       他就像我的影子,我的另一颗大脑。

       我们之间形成了一种诡异的默契和平衡,朝堂内外,也达到了一种微妙的安宁。

       我几乎以为,日子就会这样一直过下去。

       直到小满那天,林七送来了那封来自北境的,用血写成的密信。

       “你母后死前说,‘昭儿若活,必成燎原之火’。”

       这封信,来自北境被策反的一名匈奴贵族。

       他说,匈奴单于身边突然出现了一位神秘的国师,那人自称是“故人”,还带去了一句据说是大周先皇后遗言的谶语。

       而那位国师,正在用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整合原本四分五裂的匈奴部落。

       他们的新旗帜,是一团燃烧的火焰。

       我将信纸凑到烛火上,看着它一点点化为灰烬。

       燎原之火。

       我母后,那个温柔似水,却用一根簪子结束了自己性命,逼得我父皇不得不传位于我的女人。

       她临死前,竟然还给谢昭留下了这样一句谶语。

       她究竟是谁?

       她和我父皇,和谢昭的父亲之间,到底有过怎样的纠葛?

       我转身,谢昭正立于窗前,手中捏着一颗他刚为我裹好的糖霜枣。

       见我脸色不对,他走过来,将那颗枣子递到我唇边:“怎么了?又是谁惹我的昭昭不高兴了?”

       他声音温柔,手臂习惯性地环上我的腰。

       这一次,我却没有像往常一样靠过去。

       我看着他,看着这张我熟悉到闭上眼都能描摹出的脸,心中却涌起一股彻骨的寒意。

       他是一团火。

       一团足以燎原的火。

       而我,却亲手将这团火,拢在了我的身边,日日取暖。

       我究竟是在养虎,还是在养患?

       “谢昭,”我听到自己的声音,平静得可怕,“你还记不记得,你父亲是怎么死的?”

       他环在我腰间的手臂,瞬间僵硬。


上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