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到家时已近中午饭点,这天是星期天,他见家里只有我一人,有些奇怪地问:“儿子呢?”
“儿子去买他喜欢的东西了,你先吃饭吧。”我把刚出锅的热乎水饺摆上餐桌。
他刚吃了几个饺子,儿子拎着一兜排骨进了门:“我买了33元的排骨,晚上够咱三个人吃吗?”说着把排骨放进冰箱。
“够了,我晚上不想吃。”我实在不想再由着性子吃了,生怕过多的食物把自己催成“移动肥肉罐”。
“你在哪儿买的排骨?”老公边问边招呼儿子坐下吃饭,“晚饭我给你做,清蒸、红烧、糖醋,想吃哪种?”
儿子笑着说:“爸爸,做红烧排骨吧!”
“好。”老公看着儿子笑,眼里满是宠溺。
转眼到了下午,快七点时老公才忙完手里的活,我本就不是那八面玲珑的女子,帮不上他什么忙,儿子又临近高考,老公舍不得让他分心干活。
我在沙发上惬意地玩手机,儿子在房间安静学习。老公略显疲惫,却一声不吭地系上围裙做饭——同样的食材,他做出来的味道总让儿女们赞不绝口,我也爱吃。
突然变天了,风“砰砰”敲打着紧闭的门窗,雨也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正纳闷它们哪来的“怨气”,房间里的灯竟齐刷刷灭了——老公的饭还没做完,黑暗就这么不请自来了。
他摸出手机照亮锅灶,继续做饭。我下楼查看时,楼梯道的灯随着开门声骤然亮起。邻居家却灯火通明,唯独我家浸没在黑暗里。生活有时就爱这般无端“刁难”人,哪管你身心俱疲。
液化气灶上的小火还煨着排骨,老公把食材收拾妥当后,下楼找停电原因。
我起身走到厨房,掀开锅盖一看,排骨在汤汁里咕嘟咕嘟地翻滚,香味直往鼻尖钻。见水量充足,一时半会熬不干,我便放心下楼,想看看老公需不需要搭把手。
电工已到,正和老公一起排查故障。奇怪的是,老公竟比专业电工还熟稔线路,只见电工拿着手电筒给他照明,他握着电笔这儿敲敲、那儿测测。两人折腾半天,愣是没找出症结。
电这东西,还真是个麻烦的“难题”!两人停下来,对着线路直犯愁。
我相信老公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记得他第一次接单安装开关插座时,特意找了位专业师傅观摩。等师傅走后,他竟把装好的插座全卸下来研究,一遍就记住了所有安装流程。
于是我先上了楼。锅里的排骨已炖得软烂,我关掉火,笑着问沙发上的儿子:“排骨花了33元,我转钱给你吧,转多少合适?”
“转30就行。”儿子笑着答。
“好。”我嘴上应着,却直接转了40元。
儿子没有收款,不是嫌少,是他懂事故意不要的。
这时老公上楼来推闸刀,看了看我们说:“排骨熟了,你俩先吃,别等我,故障还没查出来呢。”
这话让屋里的气氛有点沉,我和儿子都没吭声。
不过我的愁容很快消散——我又想起老公第一次研究电路的模样,那么复杂的安装程序他都能琢磨透,何况现在还有电工搭手。
不知过了多久,灯突然亮了!老公上楼时笑着说:“电这玩意儿真古怪,电工没查出原因走了,我重新捋了一遍线路,也不知哪儿通了,灯就亮了。明天要是不停电,就算完事;要是再停,还得接着查。”
说着,他走向厨房:“快趁热吃吧,红烧排骨还热乎着呢。”
窗外的风雨不知何时停了,暖黄的灯光里,排骨的香气氤氲开来。这充满烟火气的小插曲,倒也让人觉得温馨——毕竟,有家人在的地方,就没有解不开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