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归墟余韵踏归途
书名:万妖纪:青丘有狐初长成 作者:风之流浪 本章字数:7225字 发布时间:2025-08-13

第七十一章:归墟余韵踏归途

 

归墟的星光如同被天神碾碎的钻石,细细密密洒在四人前行的路上,将他们的影子在银白色沙砾上拉得老长,又随着脚步的移动渐渐交融、重叠,仿佛四道生命轨迹在此刻真正交织成一股绳。小枕懒洋洋地趴在冰儿肩头,蓬松的尾巴垂在她胸前,尾尖那撮荧光粉末偶尔扫过她的脸颊,带着海底特有的微凉触感,像一根轻柔的羽毛在撩拨,时刻提醒着她这趟奇幻旅程并非梦境。忘忧岛的方向早已隐入那片淡蓝色的雾气中,只余下银树果实“叮铃、叮铃”的脆响,在温润的风中若有若无地飘荡,像一首由星辰与海水共同谱写的温柔送别曲,余韵悠长。

 

“归墟的时间流速好像和外面不一样。”胡月瑶望着天边那轮饱满的圆月,那月亮边缘晕着淡淡的金边,像被巧手匠人镶了圈金丝,比他们初入归墟时更显圆满。她身上那件淡粉色襦裙在星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裙摆绣着的莲花仿佛也沾了灵气,微微颤动。“不知道外面过了多久,石豆那小子会不会还在望月崖傻等我们。”她指尖的灵脉珠突然轻轻跳动起来,粉光氤氲中,竟隐约映出石豆蹲在红树林边啃野果的模样——那小子正歪着头,一口一口咬着颗红浆果,果汁顺着嘴角往下淌都浑然不觉,惹得胡月瑶忍不住轻笑出声,“看来那小子把自己照顾得不错,倒不用我们瞎操心。”

 

阿九顺着她的目光望向归墟入口的方向,那里的银光依旧明亮得惊人,像一块被精心打磨过的巨大琉璃,牢牢嵌在墨色的天幕上。她抖了抖身后九条火红的狐尾,尾尖沾着的忆果果肉在星光下闪着细碎的微光,像撒了把碎钻。“放心,阿九我的鼻子灵得很,”她得意地扬了扬下巴,鼻尖轻轻嗅了嗅,“刚才在渡魂河边就闻到红树林的气息了,带着潮土的腥气和腐叶的霉味,新鲜得很,说明外面最多过了一天。”她晃了晃尾巴,尾尖扫过身边一株发光的海草,海草立刻抖落一串光粒,“再说了,那小子精着呢,鬼主意多,肯定知道我们要办大事,说不定正蹲在哪个树杈上帮我们盯着夜叉船的动静,指不定还盘算着怎么给那些不长眼的家伙使绊子呢。”

 

镜玄的脚步微微放缓,侧耳听着身后传来的细微动静。往生镜所在的珊瑚礁方向,隐隐传来一阵低沉的嗡鸣,那声音不似凡物,倒像是无数古老的歌谣在同时低吟,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他回头望去,只见镜面射出的光柱虽已消散,但礁岩上的古老符文却亮得愈发清晰,红色的光纹如同有生命的藤蔓,顺着归墟的脉络缓缓蔓延开去,将这片浩瀚的水域、悬浮的岛屿、流动的星河都温柔地笼罩其中,如同给整个归墟织了层温暖的保护网。

 

“往生镜在稳固归墟的结界。”镜玄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他那件月白色长袍在夜风中轻轻摆动,一半银白一半墨黑的发丝拂过脸颊,“它留在这里,不只是找到了最终的归宿,更在履行新的使命。从今往后,三界的记忆流转会更加顺畅,不会再轻易出现魂魄滞留或执念不散的情况了。”他顿了顿,目光转向冰儿,那双异色瞳孔在星光下熠熠生辉,“就像你说的,存在过的意义,总要有人记得,有人守护。往生镜,就是那个最忠诚的守护者。”

 

冰儿低头看着掌心那颗温热的忆果,果实表面的跳动愈发明显,仿佛里面封存的无数记忆急于挣脱束缚,要将那些尘封的故事一一诉说。她能清晰地感觉到,除了那些想与石豆分享的温暖片段——比如石豆奶奶讲的归墟传说、两人在红树林里追招潮蟹的快乐——还有一些更古老、更模糊的画面在果核深处涌动:像是有个身披兽皮的古人在望月崖的悬空洞里刻下符文,指尖滴落的血珠与礁石融为一体;又像是第一只潮汐兽撞开归墟入口时的惊天动地,巨浪滔天,星辰变色。那些画面带着浓郁的海水咸涩和礁石的冰凉,却让她莫名觉得亲切,仿佛那是刻在血脉里的记忆。

 

“这忆果里,好像藏着比我们自身记忆更久远的东西。”冰儿用指尖轻轻摩挲着果实表面,那触感细腻得像婴儿的肌肤,“归墟把它给我们,是不是还有别的意思?总不会只是让我们回忆往事这么简单吧。”

 

镜玄接过她手中的忆果仔细看了看,果实表面的纹路蜿蜒曲折,竟与归墟志石碑上的古老文字隐隐呼应,像是同出一源。“归墟的馈赠从来都不只是回忆。”他将忆果小心翼翼地放回冰儿掌心,指尖的温度透过果实传递过来,“这些忆果里,藏着三界生灵与归墟相连的印记,是天地初开时便存在的羁绊。或许有一天,当我们需要理解某些被遗忘的古老约定,或是化解一些根源极深的纷争时,它们会给出答案。”他微微一笑,“先收着吧,等时机到了,自然会明白其中的深意。”

 

说话间,四人已走到当初光桥的起点。曾经连接归墟入口与珊瑚礁的光桥早已化作亿万光点融入空气,但脚下的银白色沙砾却像是受到无形力量的指引,自动排列起来,重新铺就一条通往入口的小径。沙砾间镶嵌着的无数忆贝闪烁着柔和的微光,像串起的千万盏小灯,照亮了前行的路。

 

“归墟在送我们出去呢。”胡月瑶蹲下身,捡起一枚巴掌大的忆贝,贝壳内壁光滑如镜,清晰地映出她自己小时候的模样——扎着两个羊角辫,穿着红肚兜,抱着灵脉珠在爹娘膝下打滚,笑得没心没肺。她看着那画面,眼中满是温柔的笑意,轻轻将贝壳放回原处,“连这些细碎的记忆都在为我们引路,归墟真是个温柔的地方。”

 

踏上小径的瞬间,周围的景象开始微微晃动,像水波中的倒影。渡魂河的星光、忘忧岛的银树、巨大的归墟志石碑……所有的一切都像水墨画般渐渐晕染开来,化作模糊的色块,最终融入一片温润的白光中。唯有往生镜所在的珊瑚礁,依旧清晰地矗立在远处,镜面映着的星辰如同无数双活过来的眼睛,静静地注视着他们的背影,充满了不舍与祝福。

 

“再见啦,往生镜。”冰儿朝着珊瑚礁的方向挥了挥手,声音被归墟的风吹得有些飘散,却带着满满的真诚,“谢谢你让我们看到这么多故事,这么多温暖。”

 

话音刚落,镜面似乎轻轻闪烁了一下,一道柔和的光束朝着他们的方向短暂亮起,又迅速熄灭,像是在回应她的告别,无声地说着“再见”。

 

归墟入口的银光越来越盛,如同破晓时分的朝阳,将四人完全笼罩其中。失重感再次袭来,却比来时更加轻柔,像被一团温暖的云紧紧包裹着,没有丝毫不适。冰儿感觉掌心的忆果微微发烫,那些封存的记忆仿佛瞬间活了过来,在脑海中缓缓流淌:有石豆奶奶坐在藤椅上讲归墟传说时的慈祥,阳光透过她的白发洒下,像镀了层金;有镜玄第一次打开往生镜时眼中的凝重,指尖因用力而泛白;有阿九在红树林里教她辨认毒草时的认真,尾巴尖还不忘卷着颗野果晃来晃去;还有胡月瑶用灵脉珠为她疗伤时的温柔,粉色光芒笼罩着两人,带着淡淡的花香……这些记忆与归墟的奇幻景象交织在一起,织成一张温暖的网,将她紧紧包裹,让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安宁。

 

“抓好彼此!”阿九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带着熟悉的暖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冰儿下意识地伸手,立刻握住了身边伸来的两只手——左边是镜玄微凉的指尖,带着常年握镜留下的薄茧,却异常沉稳;右边是胡月瑶温热的掌心,灵脉珠的粉光透过指缝渗出来,染上她的手背,暖洋洋的。小枕的尾巴也紧紧缠上她的手腕,像条毛茸茸的手环,传递着安心的力量。

 

光芒散去的瞬间,耳边传来熟悉的海浪声,带着咸湿的气息扑面而来。四人稳稳地站在望海眼边的礁石上,崖顶的月光依旧明亮,却少了归墟的温润,多了几分清冷。青灰色的礁石在月光下泛着冷光,与归墟的温暖截然不同,却带着一种踏实的归属感,提醒着他们已回到熟悉的世界。远处的海面上,巡海夜叉的船早已不见踪影,只剩下空荡荡的海面映着圆月,像一块巨大的黑丝绒上镶着颗圆润的珍珠,静谧而深邃。

 

“回来了。”胡月瑶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咸湿的海风和红树林特有的腐殖土气息,混杂着海草的腥甜,真实得让她忍不住笑起来,眼角微微湿润,“还是外面的空气闻着习惯,归墟再美,也不是我们该久留的地方。”

 

阿九一跃跳上一块较高的礁石,九条狐尾在月光下展开,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尾尖轻轻扫过崖边的海苔,海苔上的水珠立刻滚落,滴在礁石上发出“滴答”声。她眺望着远处的红树林,枝叶间隐约有火光闪烁,像一颗跳动的星子,在浓绿的树影中格外显眼。“石豆那小子果然在等我们,还点了火堆取暖,”她挑了挑眉,语气里带着几分赞许,“倒是比我想的细心,没白疼他。”

 

冰儿低头看了看肩头的小枕,小家伙不知何时已经睡着了,尾巴圈成个毛茸茸的球,把小脑袋埋在里面,脸上还带着满足的笑意,嘴角微微翘起,大概是梦到了在忘忧岛与爹娘依偎的场景。她小心翼翼地将掌心的忆果收好,贴身藏在衣襟里,那里紧贴着心口,能清晰地感受到果实随着心跳轻轻颤动,像是有个小小的生命在与她共鸣。

 

镜玄缓步走到望海眼边,望着水中倒映的圆月,月影随着涟漪轻轻晃动,碎成一片银辉。归墟的种种景象还在脑海中盘旋:往生镜的嗡鸣、归墟志的古老文字、玄阳子残魂释然的笑容、忘忧岛银树的“叮铃”声……都像烙印般刻在记忆里,挥之不去。他抬手摸了摸背后,往生镜早已不在,但那沉甸甸的重量仿佛还在,时刻提醒着他这段旅程的意义,以及未来肩负的责任。

 

“玄门那边,或许该去一趟。”镜玄的声音平静却坚定,像一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玄阳子的残魂虽已消散,但他留下的执念或许还影响着玄门的某些人。我们需要让他们明白,往生镜的归宿,不是玄门的损失,而是三界的幸事。”

 

阿九从礁石上跳下来,动作轻盈得像片羽毛,她伸手拍了拍镜玄的肩膀,力道不轻不重:“算我一个。青丘与玄门积怨已久,本就该解开这些误会了。正好趁这个机会,让他们看看我们妖族不是只会打打杀杀,也懂道理,重情义。”她晃了晃尾巴,不知何时,尾尖那朵紫色的小野花又出现在了冰儿的发间,“说不定还能顺便讨杯玄门的好茶喝,我听说他们的云雾茶味道极妙,是用山巅清泉和晨露浇灌的,寻常人可喝不到。”

 

胡月瑶笑着点头,灵脉珠在她掌心散发着柔和的粉光:“灵脉珠能感应到玄门的灵力波动,我陪你们一起去。再说了,万一遇到些不讲理的老顽固,动起手来,总得有人用结界护着你们不是?”她看向冰儿,眼中满是关切,“你呢?是打算先回石豆村,还是跟我们一起去玄门看看?”

 

冰儿低头看了看远处红树林的火光,那火光在夜色中明明灭灭,石豆的身影仿佛就在那火光后,正踮着脚朝望海眼的方向张望,脖子伸得像只小鹅。她轻轻摇了摇头,眼中带着对伙伴的眷恋,却也有着自己的打算:“我还是先回村里找石豆吧,他肯定等急了,得赶紧告诉他归墟的事,还有小枕爹娘的消息。”她摸了摸小枕的脑袋,小家伙在睡梦中舒服地蹭了蹭她的手心,发出细微的“吱吱”声,“等你们从玄门回来,我们再一起去忘忧岛看小枕的爹娘。而且,我还想把忆果的故事讲给石豆奶奶听,她老人家见多识广,说不定知道些关于忆果的秘密。”

 

镜玄点头表示赞同:“也好。红树林的禁制还在,那些夜叉短时间内不敢再来,村里很安全。我们处理完玄门的事,就立刻去石豆村找你们汇合。”他从行囊里取出一枚小小的贝壳,与之前的听潮贝截然不同,这枚贝壳通体雪白,上面刻着简单的符文,在月光下泛着莹润的光泽,“这是传讯贝,你若遇到什么事,或是想找我们,捏碎它我们就能感应到你的位置,无论相隔多远,都会尽快赶过去。”

 

冰儿小心翼翼地接过贝壳,像捧着什么稀世珍宝,轻轻放进随身的布包里,与忆果放在一起,那里还装着石豆之前送给她的海螺。“你们也要小心,”她叮嘱道,眼中满是担忧,“玄门的人要是都像玄阳子年轻时一样固执,可别跟他们硬碰硬。”她想起归墟志上的文字,语气变得坚定起来,“就像石碑上说的,安宁源于共存,总能找到讲道理的人的。”

 

“放心吧,阿九我别的本事没有,嘴皮子功夫还是有的。”阿九拍着胸脯保证,狐尾得意地晃了晃,带起一阵微风,“实在不行,就用幻术给他们演场归墟的戏,让他们亲眼看看,玄门和妖族本就该好好相处,谁也离不开谁。”

 

四人在望月崖边分了手,没有太多的离愁别绪,因为他们都知道,这只是短暂的分别。冰儿抱着熟睡的小枕,顺着悬空洞的藤蔓往下走,藤蔓上的露水打湿了她的衣袖,带着清凉的触感。远处红树林的火光越来越近,石豆那熟悉的笑声隐约传来,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朗和无忧无虑,让她的心瞬间安定下来,脚步也不由得加快了几分。镜玄、阿九和胡月瑶则朝着崖顶的另一个方向走去,那里有一条通往玄门地界的隐秘山道,月光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最终渐渐消失在礁石的阴影里,只留下三道坚定的背影,融入沉沉夜色。

 

红树林里,潮水已经涨了上来,淹没了之前的泥滩,盘根错节的气根在水中轻轻晃动,像无数只温柔的手,轻轻拨弄着水面,泛起一圈圈涟漪。石豆正蹲在火堆边,手里拿着根树枝百无聊赖地拨弄着火星,火星溅起,在夜空中划出一道道短暂的弧线。他嘴里哼着不成调的歌谣,那是石豆奶奶教他的渔家小调,调子简单却透着欢快。看到冰儿的身影从礁石后出现,他立刻像只受惊的小鹿般跳了起来,手里的树枝“啪嗒”一声掉在了地上,眼睛瞪得圆圆的,满是惊喜。

 

“冰儿!你们回来啦!”石豆的声音里满是压抑不住的喜悦,朝着冰儿跑过来,脚下被一根粗壮的气根绊了一下,差点摔倒,他踉跄了几步才站稳,脸上却依旧笑得灿烂,“我还以为你们要在归墟待上三天三夜呢,奶奶说归墟里的时间过得慢,跟外面不一样……”他的话说到一半,突然看到冰儿肩头熟睡的小枕,以及她发间那朵在月光下依旧鲜艳的紫色野花,眼睛瞬间瞪得溜圆,像两颗熟透的黑葡萄,“你们真的找到归墟了?是不是像奶奶说的那样,有会发光的鱼,有能让人忘记烦恼的花?小枕的爹娘呢?是不是也在归墟里,变成了会发光的鱼?”

 

冰儿被他连珠炮似的问题逗笑了,眼中的疲惫也消散了不少。她伸手拂去他头上沾着的草屑和一片红树叶子,动作温柔:“别急,坐下来慢慢说。归墟里的故事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呢,保证听得你张大嘴巴合不拢。”她在火堆边坐下,将小枕轻轻放在腿上,让它睡得更舒服些,然后看着跳动的火苗,开始讲述那些光怪陆离的景象——会说话的发光鱼群、漂浮在水面上的忘忧岛、流淌着星光的渡魂河,还有往生镜最终在归墟找到归宿的故事,以及玄阳子残魂释然的瞬间。

 

石豆听得眼睛都不眨一下,嘴巴微微张着,手里拿着的半颗野果忘了嚼,紫红色的果汁顺着嘴角流下来都没察觉,像只傻乎乎的小松鼠。当听到小枕爹娘在忘忧岛安心休养时,他用力点了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忘忧岛,奶奶说过!她说那里的花最是神奇,能让人忘记所有难过的事,小枕爹娘在那里肯定能好好养伤,再也不用受苦了!”他突然想起什么,像是献宝似的从怀里掏出个用宽大的树叶包着的东西,小心翼翼地递到冰儿面前,树叶边缘还沾着些泥土,显然是刚藏进去不久。“给,你看。”他献宝似的打开树叶,里面露出一把紫黑发亮的海葚子,颗颗饱满,还带着晶莹的水珠,像是刚从枝头上摘下来的,“这是我白天在红树林里摘的,就在东边那片浅滩,可甜了,特意给你留的,想着你回来肯定会饿。”

冰儿拿起一颗海葚子放进嘴里,清甜的汁水瞬间在舌尖炸开,带着海水的微咸和阳光的暖意,混着归墟忆果残留的温润,让她的心里像被灌满了蜜糖,甜得发胀。她看着石豆鼻尖沾着的果渍,忍不住伸手替他擦掉,笑道:“真甜,比我吃过的任何果子都甜。”

石豆被她夸得有些不好意思,挠了挠头,脸颊在火光映照下泛着淡淡的红晕,像熟透的苹果。“你喜欢就好,”他嘿嘿笑着,又往冰儿手里塞了几颗,“那边还有好多呢,等明天潮水退了,我再去摘些给你和小枕吃。对了,小枕睡着了吗?它见到爹娘,是不是特别开心?”

冰儿低头看着腿上睡得正香的小枕,它的小嘴巴还在微微动着,像是在梦中吃着什么好吃的。“嗯,特别开心,”冰儿的声音放得很轻,生怕吵醒了小家伙,“它跟爹娘蹭来蹭去的,尾巴上的荧光亮得像小灯笼。不过爹娘魂体还很弱,需要好好休养,我们以后再来看它们。”

“好啊好啊!”石豆立刻点头,眼睛亮晶晶的,“到时候我也跟着去,我还想看看忘忧岛的银树是不是真的会结铃铛果,渡魂河的星光能不能捧在手里玩。”他想象着归墟的景象,嘴角笑得咧到了耳根,“说不定还能捡到忆贝呢,听听里面藏着什么故事。”

远处的海面上,圆月渐渐西斜,像一枚被啃过的玉盘,将清冷的月光洒在归墟入口的方向。那里的银光早已隐去,与墨色的海面融为一体,仿佛从未出现过那片通往秘境的入口。但冰儿知道,归墟就在那里,像个温柔的秘密,藏在望月崖的深处,藏在潮汐的起落间,藏在每一枚忆贝、每一颗忆果里,藏在所有被铭记的记忆里。

镜玄、阿九和胡月瑶的身影早已消失在山道尽头,想来已踏上前往玄门的路。冰儿仿佛能听到玄门那古老的钟声在不远处回荡,带着千年的威严与厚重,也带着未知的挑战。但她不担心,她知道镜玄的沉稳、阿九的机敏、月瑶的聪慧,更知道他们带着归墟的馈赠与记忆——那些关于共存、关于放下、关于守护的真谛,一定能化解玄门与妖族延续了太久的纷争,就像归墟志上写的那样,“安宁源于共存”。

火堆渐渐燃成了灰烬,只剩下暗红的火星在风中闪烁,像无数双眨动的眼睛。冰儿将小枕轻轻抱进怀里,用衣襟裹住它,生怕夜风吹着凉。她靠在红树林粗壮的气根上,听着石豆絮絮叨叨地讲着他这两天的发现——在哪里捡到了一枚带着彩色花纹的贝壳,像极了归墟的忆贝;看到了几只罕见的招潮蟹,举着比身子还大的钳子,横着跑起来像喝醉了酒;甚至偷偷爬到夜叉船曾经停靠的礁石上,发现了他们掉落的一枚锈迹斑斑的铁锚,上面还缠着几缕海草,他学着大人的样子,对着铁锚啐了一口,骂了句“坏蛋”。

夜风拂过红树林,枝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像在低声应和着石豆的话。远处的海浪拍打着礁石,发出“哗哗”的涛声,与林中的虫鸣、远处的蛙叫交织在一起,谱成一曲属于夜晚的歌谣。冰儿望着天边的残月,嘴角扬起温柔的笑意,眼角的余光瞥见衣襟下微微发亮的忆果,那光芒随着她的心跳轻轻起伏,像一颗小小的星辰。

归墟的旅程结束了,但新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就像这潮汐,退去又涨起,带着无数秘密与希望,在三界的土地上缓缓铺展开来。她不知道未来会遇到什么,但她知道,身边有值得信赖的伙伴,有牵挂的人,有归墟赋予的勇气与记忆,这就够了。

石豆还在叽叽喳喳地说着,声音里满是少年人的鲜活与热忱。冰儿静静地听着,偶尔应上一句,怀里的小枕动了动,往她温暖的怀里缩了缩,发出满足的喟叹。火光彻底熄灭了,只剩下月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织出斑驳的银网,像一张温柔的网,将这宁静的夜晚轻轻包裹。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