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水库项目新讨论
书名:不会种田的农民 作者:一个老农民 本章字数:3060字 发布时间:2025-08-13

  清晨的阳光如同金色的丝线,轻柔地透过村委会的窗户,洒落在王有为疲惫的身影上。他缓缓揉了揉酸胀的眼睛,昨夜与考察团激烈讨论直至深夜,此刻会议室里依旧弥漫着淡淡的茶香和烟草的味道,那味道仿佛是昨夜思维碰撞的余韵。他站起身,缓缓推开窗户,新鲜的空气如同一股清泉,瞬间涌进室内,让他的头脑为之一清。


  “王哥,这么早就来了?”清脆的声音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小雨推门而入,手里端着两碗热气腾腾的面条,那腾腾的热气仿佛带着家的温暖。“吃点东西吧,待会儿张教授他们就要来了。”


  王有为接过碗,用筷子在面条里轻轻搅了搅,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沉思:“昨晚我翻来覆去睡不着,一直在想李总说的生态旅游的事。”


  小雨在他对面坐下,眼睛亮晶晶的,如同闪烁的星辰:“我也在想这个。张教授不是说今天要详细讨论水库的新方案吗?”


  正说着,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沉稳而有力。张教授精神抖擞地走进来,他的步伐坚定,仿佛带着无尽的智慧和信心。身后跟着李总和县农业局的几位干部,他们的表情严肃而期待。


  “小王,休息得怎么样?”张教授笑着问道,那笑容和蔼可亲,如同春日的暖阳,“今天我们可得好好规划规划。”


  王有为连忙放下碗筷,站起身来,恭敬地说:“张教授早!我们正等着您呢。”


  会议室很快坐满了人,气氛变得紧张而热烈。张教授打开笔记本电脑,投影仪在墙上投下一张水库设计图,那图纸仿佛是一幅宏伟的蓝图,展示着未来的希望。


  “根据昨天的实地考察,我调整了设计方案。”张教授指着图纸,声音沉稳而专业,“利用天然溶洞作为泄洪通道,可以节省30%的工程量。”


  李总凑近看了看,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这个设计很巧妙。不过我想补充一点——”他转向王有为,目光坚定,“水库建成后,周边完全可以开发成生态旅游区。”


  王有为皱了皱眉,眉头间仿佛拧成了一个结,他认真地说:“李总,我们的首要目标是解决灌溉问题。”


  “灌溉和旅游并不冲突。”李总拿出一份文件,那文件仿佛是一把打开财富之门的钥匙,“这是邻省一个类似项目的资料,他们去年接待游客五万人次,带动了全村经济。”


  老支书抽着旱烟,烟雾在他的身边缭绕,他若有所思地说:“要是真能搞旅游,村里的年轻人就不用都往外跑了。”


  会议室里议论纷纷,人们的声音如同潮水般涌动。王有为看着图纸,心里有些矛盾,他仿佛站在一个十字路口,不知该何去何从。他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各位,我理解旅游开发的好处。但现在资金有限,我们得优先保证水库的灌溉功能。”


  张教授点点头,他的眼神中透露出理解和支持:“小王说得对。不过...”他转向李总,目光中带着询问,“李总,你们公司有没有兴趣投资这个项目?”


  李总笑了,那笑容自信而从容:“这正是我今天想说的。我们公司可以注资200万,条件是获得旅游开发权。”


  这个数字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击中。王有为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那声音仿佛是他内心的节奏,他陷入了沉思:“200万确实能解决大问题,但...”


  小雨突然开口,她的声音清脆而坚定:“李总,这个投资有没有附加条件?比如村民的分成比例?”


  李总赞赏地看了她一眼,眼中流露出对她敏锐思维的认可:“小雨同志问到点子上了。我们提议公司占股60%,村集体占40%。”


  “这比例不太合理。”王有为直截了当地说,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原则,“土地是我们的,劳动力也是我们的。”


  会议室里的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李总脸上的笑容僵了僵,他严肃地说:“王队长,做生意要讲究共赢。”


  张教授适时插话,他的声音如同镇定剂,让紧张的气氛缓和下来:“大家别急。这样吧,我提个折中方案——先集中力量建好水库,旅游开发可以分阶段进行。”


  县农业局的王局长也说话了,他的声音沉稳而可靠:“县里最近有农业特色项目补贴,像你们这种情况,可以申请最高50万的补助。”


  王有为眼前一亮,仿佛看到了一丝曙光:“这个补贴需要什么条件?”


  “要有明确的发展规划和可行性报告。”王局长说,“正好张教授在这里,可以帮你们完善方案。”


  讨论持续了一上午,人们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如同一场激烈的交响乐。中午休息时,王有为独自走到水库工地。工人们正在吃饭,见他来了纷纷打招呼,那热情的招呼声仿佛是对他的信任和支持。


  “有为,听说有大老板要投资?”刘二柱端着饭碗凑过来,眼睛里闪着光,那光芒中充满了期待。


  王有为点点头,微笑着说:“还在谈条件。二柱叔,你觉得搞旅游怎么样?”


  刘二柱咧嘴一笑,露出一口不太整齐的牙齿:“那敢情好!我媳妇做饭可香了,开个农家乐准赚钱。”


  这个回答让王有为有些意外,他原本以为保守的村民会反对旅游开发。他的心中仿佛有一扇窗户被打开,看到了村民们对未来的期待。


  下午的会议继续进行,气氛依旧紧张而热烈。李总做出了让步:“这样吧,前三年我们占55%,之后调整到50%。但村集体要负责基础设施维护。”


  小雨在本子上快速计算着,她的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如同一只勤劳的蜜蜂:“按这个比例,村民年均增收至少两万元。”


  王有为沉思片刻,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李总,我有个提议——能不能把溶洞探险项目交给村民经营?”


  李总犹豫了一下,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迟疑:“这个...需要专业团队...”


  “我们可以培训。”王有为坚持道,他的声音中充满了自信,“村里有几个小伙子在景区打过工,有经验。”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双方终于达成了初步协议。会议结束时,所有人都长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沉重的负担。


  张教授拍拍王有为的肩膀,那动作亲切而鼓励:“年轻人,有原则是好事,但也要学会变通。”


  王有为感激地说:“多亏您从中协调。对了,那个补贴申请...”


  “交给我吧。”张教授爽快地说,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担当,“明天我就帮你把材料准备好。”


  傍晚,王有为和小雨并肩走在田埂上。夕阳如同一位画家,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那影子仿佛是他们走过的道路。


  “今天真够累的。”王有为伸了个懒腰,那动作仿佛是在释放一天的疲惫,“不过收获很大。”


  小雨踢着脚下的土块,那动作俏皮而可爱:“你注意到没有?当李总说投资金额时,老支书的手都在抖。”


  王有为笑了,那笑容中带着一丝感慨:“是啊,200万对村里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他顿了顿,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但我还是有些担心。”


  “担心什么?”小雨关切地问道。


  “担心旅游开发会改变村子的本质。”王有为望着远处的山峦,那山峦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宁静,“我回来种地,就是想保留这份淳朴。”


  小雨轻轻握住他的手,那双手的触碰仿佛传递着温暖和力量:“改变不一定是坏事。重要的是,我们掌握着主动权。”


  王有为感受着手心的温度,心里的不安渐渐消散。他忽然想起什么,眼神中闪过一丝惊喜:“对了,你昨天说的补贴资料...”


  “在这里。”小雨从包里拿出一个文件夹,那文件夹仿佛是一个装满希望的宝藏,“我整理到凌晨两点呢。”


  王有为翻开文件,里面是工整的手写笔记和打印资料。他的喉咙突然有些发紧,眼中闪烁着感动的泪花:“小雨,谢谢你。”


  “谢什么?”小雨歪着头看他,那眼神中充满了纯真和善良,“我也是村里的一员啊。”


  夜幕降临,村委会的灯还亮着,那灯光仿佛是黑暗中的一座灯塔。王有为伏案疾书,把今天的会议内容整理成报告。窗外,蛙声虫鸣此起彼伏,仿佛在演奏一曲乡村夜曲,那夜曲悠扬而动听。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小雨发来的消息:“别熬太晚,明天还要去县里交材料。”


  王有为回复道:“马上就好。对了,你觉得我们该给这个项目起什么名字?”


  “青山绿水怎么样?既传统又有意境。”


  王有为看着屏幕,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他走到窗前,深吸一口带着泥土芬芳的空气。在这个普通的乡村夜晚,他仿佛看到了不普通的未来正在徐徐展开,那未来充满了希望和可能。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不会种田的农民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