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凤印暂掌定朝局
书名:双阙同辉 作者:晓锐 本章字数:2477字 发布时间:2025-08-13

北朔的雪总比别处来得烈,鹅毛般的雪片卷着寒风拍打在紫宸殿的琉璃瓦上,发出簌簌的声响,像极了殿内百官压抑的呼吸声。林晚踩着金砖缓步走上丹陛时,玄色朝服的下摆扫过冰凉的地面,带起细碎的雪沫——那是方才从宫门外进来时,沾在靴底的残雪。

 

御座上的明睿皇帝正不安地绞着手指,十二岁的少年天子脸色苍白如纸,锦袍上绣着的十二章纹被他揉得发皱。他不敢看阶下的长姐,目光死死盯着案头那枚象征皇权的墨玉龙印,仿佛那冰凉的玉石能给他些微底气。

 

“陛下,户部急报。”林晚的声音平静无波,却像一块冰投入滚油,瞬间打破了殿内的死寂。她手中捧着一卷明黄奏章,指尖因连日批阅文书泛着淡淡的青白色,“漠北三州遭雪灾,粮草耗尽,已有牧民冻毙于帐中。请陛下下旨,调拨京畿粮仓的存粮救济。”

 

明睿的肩膀猛地一颤,求助似的望向站在侧首的摄政王慕容彻。慕容彻身着亲王蟒袍,腰间玉带衬得他身形愈发挺拔,闻言只是微微躬身:“陛下,京中存粮需留作军饷,漠北偏远,不如暂缓救济?”

 

“暂缓?”林晚终于抬眼,目光扫过慕容彻时带着彻骨的寒意。三年前她刚回北朔时,这位皇叔还对她和颜悦色,可自从母亲荣贵妃病逝、明睿被推上皇位,他便以辅政之名把持朝政,将北朔搅得乌烟瘴气。

 

她迈步走下丹陛,玄色朝服上用银线绣的凤凰暗纹在殿中烛火下流转,恍若活物。走到慕容彻面前时,她忽然停住脚步,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摄政王忘了?漠北是我北朔的屏障,那里的牧民世代为我朝戍边。如今他们冻饿而死,开春后匈奴来犯,谁去抵挡?”

 

慕容彻眼底闪过一丝阴鸷,面上却依旧带着笑意:“长公主刚回朝不久,怕是不知国库空虚。不如……让各镇节度使自行筹粮?”

 

“呵。”林晚轻笑一声,转头看向御座上的明睿,“陛下觉得,让节度使筹粮,是救漠北牧民,还是给他们拥兵自重的借口?”

 

明睿被她问得张口结舌,手指抠着御座的扶手,指甲缝里渗出血丝。他自登基以来,事事都由慕容彻摆布,早已忘了如何做决断。殿内的百官要么垂首,要么偷瞄慕容彻的脸色,竟无一人敢出声附和林晚。

 

林晚的心一点点沉下去。她想起三年前从大靖逃回北朔时,母亲拉着她的手说“晚晚,北朔快不行了,只有你能救它”。那时宫墙下的腊梅开得正盛,母亲鬓边的白发沾着花瓣,像极了将军府养母为她梳头时的模样。

 

“看来陛下是拿不定主意了。”林晚缓缓转身,目光扫过殿内的文武百官,“既然如此,便由本宫代劳吧。”

 

她从袖中取出一枚凤印,玉质温润,印面刻着繁复的鸾鸟纹。那是母亲临终前交给她的信物,据说能调动北朔的暗卫。当凤印重重落在案上时,慕容彻的脸色终于变了。

 

“长公主这是要谋逆吗?”他厉声喝道,手按在腰间的佩剑上,“陛下还在御座之上,轮不到你越俎代庖!”

 

“谋逆?”林晚冷笑,从怀中掏出一叠纸,狠狠摔在地上,“那这些又算什么?慕容彻,你私通匈奴,挪用军饷,甚至在陛下的汤药里动手脚,桩桩件件都证据确凿,你还有脸说本宫谋逆?”

 

纸张散落一地,上面的字迹清晰可见。有慕容彻与匈奴王的密信,有他克扣军饷的账本,甚至还有太医的供词。百官们倒吸一口凉气,看向慕容彻的眼神里充满了震惊。

 

慕容彻脸色铁青,猛地拔出佩剑:“一派胡言!拿下这个妖女!”

 

他身后的侍卫刚要上前,殿外忽然传来一阵整齐的脚步声。三百名身披玄甲的禁军鱼贯而入,手中的长枪在烛火下泛着寒光,瞬间将慕容彻的人围在中间。为首的将领单膝跪地,声音洪亮如钟:“末将参见长公主!奉荣贵妃遗诏,护卫宫闱,谁敢异动,格杀勿论!”

 

这是母亲留给她的最后力量。林晚看着跪在地上的将领,眼眶微微发热。三年来,她在慕容彻的监视下步步为营,暗中联络忠于先帝的旧部,甚至不惜派人去大靖将军府求援,终于等到了今天。

 

慕容彻的佩剑“当啷”一声掉在地上,他看着围上来的禁军,又看看御座上瑟瑟发抖的明睿,忽然凄厉地笑了起来:“好,好一个明华公主!我倒是小看你了!”

 

“拿下。”林晚的声音没有一丝波澜,“关进天牢,听候发落。”

 

禁军上前按住慕容彻,他挣扎着回头,目光像淬了毒的刀子:“你以为这样就能救北朔吗?明睿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你一个女子,能撑多久?”

 

林晚没有理他,转身走上丹陛,目光落在明睿苍白的脸上。少年天子眼中满是恐惧,见她看来,竟吓得缩了缩脖子。

 

“陛下。”林晚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你可知,为何百姓要称你为‘君’?”

 

明睿摇了摇头,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因为‘君’者,当以民为天。”林晚拿起案上的墨玉龙印,轻轻放在明睿面前,“可你登基一年,沉迷玩乐,纵容权臣,让北朔百姓流离失所。这样的君主,留着还有何用?”

 

她的话像一把重锤,狠狠砸在明睿心上。他瘫坐在御座上,看着那枚象征皇权的龙印,忽然放声大哭:“我不要当皇帝了……我想回东宫放风筝……”

 

林晚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中已无半分波澜:“传本宫旨意,废黜明睿皇帝之位,贬为庶人,迁居皇陵守墓。”

 

“长公主不可!”有老臣跪地劝谏,“国不可一日无君啊!”

 

林晚拿起那枚凤印,高高举起。殿内的烛火照在她脸上,映出她眼底的坚毅。三年的隐忍,三年的谋划,她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在将军府里跟着萧澈练剑的小姑娘了。

 

“国的确不可一日无君。”她的声音传遍大殿的每个角落,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但在选出新君之前,由本宫——北朔先帝嫡女,明华长公主林晚,临朝听政!”

 

她将凤印重重盖在救济漠北的圣旨上,朱红色的印泥在明黄的绫缎上晕开,像一朵绽放的红梅。

 

“即日起,开仓放粮,救济灾民。整顿吏治,严惩贪腐。安抚边将,加固城防。”林晚的目光扫过殿内的百官,“有敢违抗者,以谋逆论处!”

 

百官们面面相觑,最终还是缓缓跪了下去,齐声高呼:“谨遵长公主令!”

 

雪还在下,紫宸殿的门窗紧闭,却挡不住殿内新生的暖意。林晚站在丹陛之上,看着阶下俯首的百官,忽然想起萧澈曾说,治国如治水,堵不如疏。

 

她不知道自己能否撑住北朔这摇摇欲坠的江山,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见到那个在大靖的故人。但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她必须挺直脊梁,为北朔的百姓,也为自己,走出一条新的路来。

 

窗外的雪渐渐小了,一缕月光穿透云层,照在紫宸殿的金砖上,泛着淡淡的银辉。林晚握紧手中的凤印,指尖传来玉石的微凉,却让她的心渐渐安定下来。

 

长夜未尽,但黎明,总会到来的。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双阙同辉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