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疫气横生,烽烟暂敛
书名:双阙同辉 作者:晓锐 本章字数:2520字 发布时间:2025-08-13

雁门关的风卷着沙砾拍打在城楼上,苍狼旗的边缘被磨得发毛,却依旧在暮色里挺得笔直。萧澈站在箭垛边,玄色龙袍外罩着件素色披风,指尖无意识地叩击着冰冷的城砖。三日前从京城快马送来的八百里加急,此刻还揣在他袖中,信纸边缘已被反复摩挲得发皱。

 

“陛下,该回营了。”内侍总管李德全的声音带着小心翼翼的试探,他捧着件更厚实的狐裘,视线扫过皇帝鬓角新添的几缕银丝——不过半月,这位素来挺拔如松的帝王,眼下已洇开了浓重的青黑。

 

萧澈没有动,目光越过关外连绵的沙丘,望向更远处被暮色吞没的草原。那里该是北朔的腹地,是林晚如今执掌的江山。三日前他接到林晚派密使送来的信,字里行间皆是北朔大旱的惨状,末了那句“愿以互市换粮草,盼君怜草原苍生”,像根细针,扎得他心口发闷。

 

那时他还在犹豫。大靖与北朔交战三年,雁门关下埋了多少将士的尸骨,两国的仇恨早已深植骨髓。可今夜从京城传来的消息,却让这份犹豫成了不得不做的决断。

 

“李德全,”萧澈的声音被风割得有些沙哑,“把那封密信取出来。”

 

李德全连忙从怀中掏出个火漆封口的信封,双手奉上。萧澈拆开时,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信纸是宫里专用的洒金宣纸,却被字迹洇得发皱,写密信的是京兆尹,字里行间满是恐慌:“京西疫区已扩至三县,死者日增百数,药材告罄,流民涌入京城,恐生民变……”

 

最后那句“请陛下速归主持赈灾”,像块巨石压得他喘不过气。

 

“咳咳——”身后传来一阵压抑的咳嗽,是随驾的太医。老太医捧着药箱,眉头拧成个疙瘩:“陛下,关外风硬,您昨夜就没歇好,再吹下去怕是要犯了旧疾。”

 

萧澈摆摆手,将密信重新折好藏进袖中。他想起去年冬猎时坠马伤了肺,此后每逢风寒便咳嗽不止。那时林晚还在将军府,他每次生病,她总会偷溜进太医院,捧着本医书研究半晌,再笨手笨脚地为他熬制润肺的梨汤。那汤总带着点焦糊味,可他每次都喝得一滴不剩。

 

“北朔的密使还在驿馆?”他忽然问。

 

李德全一愣,忙回道:“是,按陛下吩咐,好吃好喝伺候着,没惊动任何人。”

 

“备车,去驿馆。”萧澈转身时,披风扫过箭垛上的积雪,簌簌落了一地。

 

驿馆后院的厢房里,北朔密使正坐立难安。他面前的茶盏早已凉透,手指反复摩挲着腰间悬挂的玄鸟令牌——那是林晚亲手交给他的,令牌背面刻着个极小的“晚”字,是她未继承王位时的私印。

 

门被推开时,他猛地站起身,看见个玄衣身影逆光走进来,身形挺拔如旧,只是眉眼间多了几分沉郁。待看清来人面容,密使惊得差点跪倒:“大……大靖皇帝?”

 

萧澈摆摆手,示意李德全在外守着,自己在桌边坐下,目光落在那枚玄鸟令牌上:“女王让你带的信,朕看过了。”

 

密使喉头滚动,握紧了令牌:“我王说了,只要大靖肯借粮草,北朔愿开放五处边境互市,三年免税。若陛下仍有疑虑,我王愿亲自来雁门关签订盟约。”

 

“亲自来?”萧澈端起凉透的茶盏,指尖触到冰凉的瓷壁,“她就不怕朕扣下她?”

 

密使挺直脊背,语气带着北朔人特有的执拗:“我王说,两国百姓皆在水火,她信陛下是明君,不会因私怨而置苍生不顾。”

 

萧澈握着茶盏的手紧了紧。苍生?他曾以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靖苍生,可当瘟疫蔓延的消息传来,当林晚在信里写“巴尔虎部牧民易子而食”时,他忽然分不清,这场仗究竟是为了守护,还是为了执念。

 

“朕可以借粮。”他放下茶盏,声音平静得像结了冰的河面,“但有三个条件。”

 

密使屏息等着。

 

“第一,北朔需派使者随朕的粮队同去,监督粮草分发,确保全用于赈灾,不得挪作军饷。”萧澈的目光锐利如鹰,“第二,开放的互市需由两国共同派驻官员管理,公平交易,不得苛待对方商户。”

 

密使一一应下,心里清楚,这两个条件已是极大的让步。

 

“第三,”萧澈顿了顿,视线飘向窗外,那里的月光正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像极了将军府后花园里交错的树影,“盟约不必在雁门关签。待大靖瘟疫平息,北朔旱情缓解,朕会派人去北朔王帐,与女王当面商议。”

 

密使愣住了。他来时做好了应对刁难的准备,却没想过萧澈会提出这样的条件——让大靖皇帝的使者去北朔王帐,无异于承认了北朔的平等地位。

 

“陛下……”

 

“不必多言。”萧澈站起身,玄色龙袍扫过地面,带起一阵风,“你今夜就出发,告诉女王,粮草三日后启运,由镇北将军亲自押送。另外,”他从袖中取出个小瓷瓶,放在桌上,“这是大靖太医院秘制的防疫丹,北朔虽无瘟疫,草原干旱易生疫病,让她收好。”

 

密使看着那枚莹白的瓷瓶,忽然想起临行前,部落里的老人们说,大靖皇帝和他们的女王,曾是青梅竹马的情分。那时他只当是无稽之谈,此刻却见这位杀伐决断的帝王,将药瓶推过来时,指尖竟微微发颤。

 

待萧澈的身影消失在夜色里,密使才拿起瓷瓶。瓶身冰凉,贴在掌心却仿佛能感受到一丝温度。他小心地将瓷瓶藏进怀里,又看了眼桌上的茶盏——大靖皇帝自始至终,没喝一口北朔的茶。

 

回到军营时,李德全正指挥着侍卫收拾行装。见萧澈回来,忙上前道:“陛下,镇北将军已经领命,三日后押粮去北朔。京城那边又来急报,说……说疫区已经封城了。”

 

萧澈点点头,走到案前铺开地图。手指从雁门关划到京城,又从京城划向草原深处。那里有他的家国,有他的责任,还有……一个他放在心尖上,却不得不兵戎相见的人。

 

“传令下去,”他拿起朱笔,在地图上圈出疫区的范围,“明日一早,朕亲率轻骑回京城,雁门关防务交由镇北将军。告诉将士们,不是退缩,是家里出事了,朕得回去守着。”

 

李德全应声退下,帐内只剩下烛火跳动的声音。萧澈看着地图上“北朔王帐”的位置,那里曾是他年少时幻想过的地方——如果林晚没有回去,如果他们顺利成了亲,或许有一天,他会陪她去看看她的故乡。

 

可人生没有如果。

 

他拿起那枚林晚当年送他的狼牙佩,那是她及笄时,用自己猎到的第一只狼的獠牙做的,边缘被他摩挲得光滑温润。指尖划过狼牙的尖端,那里还留着细微的刻痕——是她偷偷刻下的一个“澈”字。

 

“林晚,”他对着烛火轻声呢喃,声音被风吹散在帐外,“等这一切过去,我们好好谈谈,好不好?”

 

帐外的苍狼旗依旧在风中猎猎作响,只是不知何时,那紧绷的旗面似乎松弛了些,像是终于能喘口气的旅人。三日后,当满载粮草的车队缓缓驶出雁门关时,天边竟飘起了细碎的雪花,落在玄鸟旗的信使肩头,转瞬消融,只留下一点微凉的湿痕。

 

草原的旱情,京城的瘟疫,似乎都在这场迟来的雪落里,透出了一丝转机。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双阙同辉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