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朔使访靖,长安风暖
书名:双阙同辉 作者:晓锐 本章字数:2345字 发布时间:2025-08-13

北朔的使者团抵达大靖都城长安时,正值暮春。朱雀大街两侧的紫丁香开得泼泼洒洒,淡紫色的花瓣被风卷着,落在驼队的毡毯上,混着关外风沙的气息,竟生出些奇异的和谐。

 

为首的使者是北朔的右骨都侯阿古拉,此人是林晚的近臣,曾在雁门关外与大靖铁骑厮杀过三次,左臂还留着当年被箭矢穿透的伤疤。临行前,林晚将一枚嵌着玛瑙的狼形符牌交给他,指尖在微凉的金属上轻叩:“阿古拉只需看,不必说。看他们的城池,看他们的农田,看寻常百姓碗里的饭。”

 

此刻阿古拉勒住骆驼缰绳,仰头望着长安城的朱雀门。青灰色的城砖垒至天际,门楼上悬着的“朱雀门”匾额被日光晒得有些褪色,却依旧透着沉雄的气势。守城的卫兵穿着皂色短打,腰间佩刀擦得锃亮,见了驼队并未如北朔边境的哨兵那般横眉立目,反而笑着指引他们往驿馆去,连驼铃撞出的杂音都透着几分温和。

 

“右骨都侯,陛下已在太极宫备了接风宴。”引路的内侍是个面白无须的中年人,说话时微微躬身,语气里听不出谄媚,只有恰到好处的恭敬。阿古拉哼了一声,拍了拍腰间的弯刀——那是林晚特意让他带上的北朔礼仪刀,刀鞘上镶着七颗铜钉,象征着七大部族的臣服。

 

太极宫的琉璃瓦在阳光下泛着金辉,殿外的铜鹤香炉里飘出檀香,与北朔帐内的艾草烟味截然不同。萧澈穿着明黄色常服,袖口绣着暗纹龙图腾,见阿古拉进来,竟亲自起身相迎:“骨都侯一路辛苦,尝尝这长安的碧螺春,比关外的砖茶要淡些。”

 

阿古拉按北朔礼节单膝跪地,视线却不由自主地扫过殿内。梁柱上没有北朔王庭常见的兽头装饰,只挂着几幅水墨山水,笔触清淡却藏着风骨。阶下的乐师奏着丝竹,调子柔得像江南的水,他忽然想起去年雪灾时,大靖送来的粮草里混着些炒熟的芝麻,孩子们抢着往嘴里塞的模样。

 

宴席上的菜肴让他暗暗心惊。水晶肘子切得薄如纸片,蜜饯樱桃红得像初升的太阳,连最普通的粟米糕都蒸得松软,上面点着胭脂似的红点。他记得十年前随军劫掠云中郡时,农户家里的米缸大多是空的,如今看来,传言里大靖“仓廪实”竟非虚言。

 

“骨都侯若有兴致,明日可随户部的官员去看看西市。”萧澈放下玉筷,语气随意得像在说家常,“那里有西域的胡商,也有江南的绸缎铺,寻常百姓的日子,都在那市井里藏着。”

 

第二日的西市果然没让阿古拉失望。青石板路被行人踩得光滑,两侧的店铺幌子招摇着,绸缎庄的伙计正给一位老妇人量布料,银楼前的掌柜在阳光下称着碎银子,连挑着担子卖糖人的小贩都中气十足。他看见两个穿粗布短打的少年,手里攥着几文钱,正围着卖胡饼的摊子争论要芝麻馅还是葱油馅——那鲜活的模样,比北朔部族里孩子脸上的菜色要亮堂得多。

 

“右骨都侯请看,”引路的户部主事指着不远处的漕运码头,“从江南运来的粮食顺着大运河到这里,再分往各地粮仓。去年陛下下旨,各地粮仓需留足三年储备,余下的才允许上市,就是怕再遇灾年。”

 

阿古拉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漕工们正扛着麻袋往仓库里送,麻袋上印着“江南漕运”的红章。他忽然想起林晚登基后,为了让部族熬过雪灾,几乎掏空了历代积累的兽皮库,而大靖的粮仓竟能如此充盈。

 

第三日,他被带去看城郊的新式农田。几个老农正用铁犁耕地,那犁头比北朔的木犁要锋利得多,翻起的土块匀整得像被刀切开。“这是工部新制的曲辕犁,”陪同的官员笑着解释,“一个人就能拉动,比旧犁快三成。陛下说,农为邦本,去年特意让工部造了千把,分给各地农户。”

 

田埂边的水渠里水流潺潺,顺着竹制的管道引到田里。“这是从西域学来的坎儿井法子,”官员指着水渠,“陛下让人改良了,在旱地也能用。去年关中大旱,靠这些水渠,庄稼才没绝收。”

 

阿古拉蹲下身,指尖插进湿润的泥土里。土是黑褐色的,带着草木灰的气息——北朔的土地常年干旱,只有雨季才能勉强种些燕麦,他从未见过如此肥沃的耕地。

 

回程前一日,他在驿馆收到林晚的密信,信上只有一行字:“长安吏治如何?”

 

他想起那日在西市,看见一个卖菜农妇与商贩争执,巡逻的官差过来后并未偏袒谁,只是让双方各说理由,最后按市价多给了农妇两文钱。又想起路过县衙时,看见百姓排着队递状纸,县太爷坐在堂前一一过目,连衣衫褴褛的乞丐都能进去说话。

 

夜里,阿古拉坐在驿馆的窗前,看着长安的万家灯火。那些窗户里透出的光,不像北朔帐篷里的油灯那样昏黄,而是亮堂堂的,连成一片如同星海。他忽然明白,为何林晚坚持要与大靖议和——萧澈治下的大靖,早已不是靠劫掠就能撼动的国度,它像一棵深扎在土里的大树,枝繁叶茂,根基稳固。

 

离京那日,萧澈亲自送到朱雀门外。阿古拉翻身下马,这次是恭恭敬敬地行了三叩九拜的大礼:“大靖皇帝陛下,北朔女王若见长安,必知陛下治国之功,远超刀兵。”

 

萧澈笑着扶起他,将一个锦盒递过去:“这是新印的农书,里面有水稻种植的法子,或许对北朔的沙地有用。告诉林晚,待秋收后,朕派工部的人去漠北看看,或许能修几条水渠。”

 

驼队缓缓驶离长安,阿古拉回头望去,朱雀门在暮色里渐渐成了一个黑点。紫丁香的香气还萦绕在鼻尖,他忽然觉得,那些曾经以为不可调和的仇恨,或许真的能被这长安的暖风慢慢吹散。

 

三个月后,北朔王庭。

 

阿古拉将带回的农书、水渠图纸,还有一叠画着长安市井的画卷呈给林晚。“女王,”他声音里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萧澈不是只会弯弓射箭的莽夫。他让百姓有饭吃,有衣穿,有说理的地方——这样的君主,值得我们放下刀。”

 

林晚展开一幅画,画上是西市的热闹景象,画师特意将卖胡饼的摊子画得细致,连芝麻粒都清晰可见。她指尖划过画中少年的笑脸,忽然想起小时候在将军府,萧澈偷偷把御膳房的糕点塞进她手里,说:“等我将来当了皇帝,让天下的孩子都有糖吃。”

 

那时以为是戏言,如今竟真的在长安的街头看见。她抬头望向窗外,漠北的风正卷起黄沙,而远方的长安,想必又到了紫丁香盛开的时节。

 

“备礼,”林晚合上画卷,语气轻快却坚定,“我要亲自去长安,看看他治下的江山。”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双阙同辉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