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败的庸兵一路北撤,他们一边跑一边丢盔弃甲,甚至连手中的兵器、弓箭全丢了,满身装备的商兵一边追杀,一边捡拾地面上的战利品,交战过的两支军队很快拉出了一段长长的距离。”
“除了几千装备精良的步卒,马背上的殷商主帅望雀,召集300骑兵从后面一路往北追杀,在商王(帝辛)把战车主力部队带回朝歌后,这300骑兵可是望雀仅有的机动部队……而且,他们都是殷商的贵族;能同时掌握‘御‘射’两项技术的人,都不会是殷商的平民。射,就是射箭;御,对象皆是马,既包括拉战车的马,还有用来骑人的战马。”
听完情报贩子白熊的话后,巴人维齐附和:
“这个我知道。殷商贵族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御为筋骨、礼乐为灵魂、书数为工具;当中,最重要的射御既是殷商贵族的实战技能,也是殷商贵族的身份象征。”
白熊说:
“你说得没错。但我有一点补充:这里面不包括没有战马的商国小贵族……随着殷商国力之下滑,绝大多数的商国小贵族是没有战马的,他们也养不起战马。”
古代,养活一匹战马需消耗大量精粮(如粟、黍),且需特定环境(高寒干燥、长山大谷)以减少战马疾病,而中原地区(殷商)因气候湿热,养马成本远高于西北草原(周国),需人工改造环境(如开辟草场、搭建马厩)。只有10%-15% 的马匹能成为战马,且需要持续的人工投入用于战马训练,这进一步推高成本 。甲骨文显示商王直接控制马政(设置“多马”“马亚”等官职),战马主要供王室与高级贵族使用。殷商的普通小贵族可能通过依附大贵族共用战马,但独立饲养能力有限。 一匹战马年均消耗精粮约等值15到20名奴隶的口粮。部分小贵族可能通过参与王室田猎或战争立功,获赐战马使用权(非所有权)。 只有掌握冶炼、驯象等专业技能的奴隶,才有可能等值于一匹普通战马。总结而言,战马是战略级资源,代表“军事权力”,凸显了商代军事贵族阶层之资源垄断性。
白熊继续讲故事:
“在战马的狂飙下,望雀为首的300殷商贵族很快追上了北逃的庸人,马背上的殷商贵族们对着跑得慢的庸兵拉弓控弦,嗖嗖嗖……落单庸兵纷纷中箭,惨叫哀嚎。这一幕幕场景,对来自北方的殷商贵族们似曾相识,犹如商王多次组织他们参加过的田猎活动(商王通过田猎震慑方国炫耀武力)。非富即贵的北方屠猎者骑射技术高超,死伤庸兵很快数以百计,他们的终极目标为庸军主帅阑疾……‘不要放跑那一个穿金甲骑白马的人!’马背上的悍将望雀高声呼喊,他箭无虚发、威风凛凛……在殷商贵族们杀得兴起之时,他们离后方的殷商步兵大部队也越来越远了,忽然……”
“嗖嗖嗖嗖嗖嗖嗖嗖嗖嗖……两侧的连绵灌木丛林突然射出了不计其数的飞箭,飞箭一瞬间形成了密集的‘箭雨’,马背上的殷商贵族在箭雨中落马一大波,中箭受惊的战马在南方战场上此起彼伏地长嘶……紧接着,上千名彭人弓箭手呐喊着从两侧浓密灌木丛林中杀出,他们一边奔跑一边继续射箭……这是庸人与彭人针对殷商贵族们精心布下之死亡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