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与弟弟走亲戚
书名:自传体小说《郭银珍》 作者:银杏硕硕 本章字数:3130字 发布时间:2025-08-15

第六十一章:与弟弟走亲戚


北京是一座城市,也是一片汪洋。每一个人的时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遇,不是三环,二环那样有序排列,而是浪打悬崖,水波翻涌的交错,身不由己,恐怕是在北京生活的最真体会。


在北京的天天又天天,年年又年年,与亲人团聚的日子真得很少。这次弟弟带孩子来北京,我把忙碌交给别人,也要和弟弟一起走访亲属。


父亲与三叔,两位老人已经退休,他们苍苍两鬓,经过时间的风化依然花白,饱经风霜的脸上透出的是生活的磨难与艰辛。


今天,我们约好,在安定门外,父亲家聚会,然后,弟弟再带着孩子去其他亲戚家走访,我就不一一拜访了,时间关系。


家宝与家栋兄也都有了自己的家,有了自己的孩子,家林兄更是有四个孩子了,二儿二女,在北京,也算是多子女人家了。


我们过来了,看老人那深邃的眼眸中,显现出了喜悦与关爱。


人的脑海,总爱保留过去的岁月,一说起话来,过去如何如何,喜欢回忆,人人都有怀旧心里。


70年代,北京,家家户户烧蜂窝煤,推着三轮车在大街小巷售卖酱油,醋,一人一车,就是一个零售部,街道两旁,堆放的自行车,排得整整齐齐,那时间国营或集体企业的食堂的饭菜味道,至今让不少老北京魂牵梦绕……


可是,现在,北京,一个箭步跨到了现代……


大家 ,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着北京的变化之大。


自幼与父缘薄,至今感觉生疏。只有与弟弟在一起,倍感亲切,有说不完的话。


“朱清华很好吧?他现在长多高了?我想看看他。”弟弟想看看我的儿子。这还是头一回。


“朱清华很好,奶奶爷爷拿他当掌上明珠,有奶奶爷爷呵护,他茁壮成长。”我回答弟弟。


“那就好,看来孩子这一块不用你操心,这样,你更有精力做自己的事情,也很好。”“是的,我没有拉扯孩子的艰辛,也很好的。”我说着笑了笑。


“只是,你想看看朱清华,是不容易的。我见他的次数都是有限的。见孩子,得是朱家人说了算,我说了不算,”我苦笑了一下。“朱家人,也太霸道了,哼,”我弟弟一开始就对朱越棣保持距离,现在也是对他们保持冷漠。


“三岁的时候被朱家人接过去,培养去了,上幼儿园以后,有小朋友说他没有妈妈,他才哭着跟奶奶要妈妈,他奶奶是心疼孙子,才带着他来找我……”“这些年,朱家的大门从哪里开,我都不知道,联系不上,这次你看不着,以后再说吧。”


父亲听到这里,张张了嘴,欲言又止。继母一边弄着午饭的食材,一边说:“银珍辛苦了。”


“阿姨,不辛苦,我从来不知道什么叫辛苦。当清洁工的时候,每天抡着大扫帚,扫大街,就像玩耍一样,看着川流不息的车辆,看着行色匆匆的过往行人,就像看电影一样,特别有意思,面馆也是一样,有意思啊。”


“朱越棣挺可恶,我早就看他不靠谱,我很讨厌他,都懒得知道他的现在,不说也罢,”我弟弟以前与朱越棣见面,都找理由推脱了,不想理他。我知道弟弟是我的弟弟,他的心里是向着我的。一提起朱家事,看他气乎乎的样子,我的心里暖暖的,只有自己家的人,才有如此心理,我亲切地拍拍他的肩膀,示意他不生气。我的眼眶湿润了。


“你总这么单着啊?也不是回事啊,找一个能和你一起奋斗的人,同风雨,共未来,但是,有一个前提:必须是瞧得起咱们的,朱家人,明摆着没看起咱们,扯他干什么啊?”弟弟为我担心着急,我非常理解他此时此刻的心情。


“亲爱的第,姐一个人,感觉很好,我现在就盼望朱清华快快长大,将来能独来独往,其实,我也是不想再见朱家人。”


”你就是被孩子困住了,否则,你也不会在北京流浪,自己好好的工作不要了,我在家的时候,就在想你,又当清洁工,又开面馆,自己租的屋子小得可怜,多辛苦,小的时候就流浪,现在还流浪,还能流浪一辈子啊?”弟弟说到这里,我看父亲叹了一口气,他就去那边张罗包饺子去了。


我笑着对弟弟说:“姐,现在是卧薪尝胆,不用担心,姐慢慢地会好起来的。我要做自己的女王。”飞飞插嘴问:“姑姑,您是女王啊?”“对,我就是自己的女王。”“弟,你知道吗?现在不是以前的老观点了,女性也能独立,经济独立,精神独立,至于感情,有更好,没有也挺好的。”


继母喊:“银珍,新生,过来包饺子了。”“哦,知道了。”我们凑过去包饺子去了。


父亲早早地去菜店买了猪肉,蔬果,张罗着包饺子,两个孩子“爷爷爷爷奶奶”地叫着,父亲脸上渐渐地绽开一朵花,从眼角到嘴角。


弟弟手操擀面杖,大家围在一起包饺子,一边说着话。


我的父亲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平时少说话。继母话多,热心肠,总要为我介绍对象,表现可积极呢。


“银珍,我给你介绍一个对象,一会儿看看吧?就是一个普通工人,老实,本分,就在咱们家隔壁,人还不错,多少年来,都是看着他长大的……”


看她认真的样子,心里真得很感激她。我冲着她一笑,“阿姨,有时间了再说吧。”


继母继续催促:“平时也见不着你,今天来都来了,看一眼吧,也耽误不了你什么事。”“阿姨,我都出来两天了,下午就得回去,那里离不开我,感谢阿姨总为我操心。”弟弟也同意看看。:“看一眼再回去,也不用这么急着回去,”在家人面前,你的事就是他们的事。我沉默不语了。


包饺子是一道非常受欢迎的传统美食,也是一项最高规格的待遇,更是一件乐趣,也是家人们团聚一起的亲密活动。


我们包出来的饺子:元宝式,月牙式,耗子式,乐乐包出来的饺子四方形,飞飞包出来的饺子像个小耗子,自己看着还哈哈大笑。他爸说:“谁包出来的饺子谁吃。”“我包出来的饺子给乐乐吃,我吃好看的。”她总想占便宜。


人多好干活儿,一会儿的功夫,多彩多姿的饺子就包好了。我与继母开始煮饺子了,他们张罗着摆碗筷,须臾之间,热气腾腾的煮水饺上桌了,饺子的香气四溢。弄了几个小菜,父亲不喝白酒,他们喝点啤酒,我们喝点汽水,饺子汤,原汤化原食儿最好不过了。


“哎吆喂,这是什么啊?酸掉了我的耳朵了。”飞飞夹饺子来我碗面蘸了一下,喊酸。


“我碗里是醋,谁让你来我碗里蘸了,你以为我碗里是蜂蜜呢?”“女王的碗,我就蘸了一下,”大家咧嘴笑着。


人生幸福,莫过于有老人在,大家奔赴而至,你我围在一起,美美地吃上一顿热气腾腾的饭菜,如围炉夜话,一边娓娓而谈,一边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


亲人相聚的日子温馨而短暂。我起身告辞:“二位老人多多保重,弟,你带着孩子慢慢游玩,注意安全,我就不奉陪了。乐乐,飞飞,你们两个不要乱跑,注意安全啊,”“嗯,知道了。”


大家送我到门口。出来看到门口还有几个人。有位阿姨问:“这是要回去了?不多住几天啊?叫银珍是吧?”


我一听,是在跟我说话:“阿姨,不呆了,还有事。”我恭敬地回了一句。


“郭银珍,真和面馆老板,您好!”阿姨身边一位男士跟我说话。我愣了一下,并不认识此人。


“您好,您好!”我打量着眼前的人。“我是你爸爸的老邻居,陆林甲。总听您妈妈说郭银珍,真和面馆的事,我本来是想去参观一下,还没站稳脚跟,就泼我一盆水……”


大家哈哈一笑。“哦,我想起来了,……”我也憋不住笑起来,“哈哈哈,那天是您那,”我给大家解释:那天早上刚营业,开门不久,小翠看到地上有片污渍,就端来一盆水,想清洗一下污渍,还没干,这时,就进来一个人,小翠急忙迎上去问:“您想吃点什么?”他不说话,进店就东张西望,好像在找什么,小翠就警惕地盯着他,认为是搞破坏的……”大家哈哈又是一顿笑。


眼前人,中等个头,寸头,蓝色衬衣,一条黑色西裤,脚下踩着一双新皮鞋,人也满周正。


我走过去问:“这位先生,您有什么事需要帮助吗?他倒退几步,没站稳,一脚踩翻水盆,顿时,一双锃亮的皮鞋,变成了水鞋,我伸手想扶他一把,他抬脚,一溜烟儿跑了,看他狼狈的样子,我们哈哈大笑……”那场面至今还在眼前浮现。


大家听了我的描述,更是笑得不得了。“对不起,对不起!”我急忙赔不是。此时,那位阿姨说:“你去送送银珍去。”


“陆林甲,有机会,我请你吃饭,算是给你赔罪了。各位,请留步,我打车回去了。”


路边招手上车,我向他们挥挥手。


2025年8月15日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