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褐甲访客
书名:蚁土 作者:风之流浪 本章字数:7410字 发布时间:2025-08-15

第十五章:褐甲访客

 

晨光斜斜地穿过溶洞顶端的缝隙,将绿脉染成了透亮的金绿色时,我正蹲在星茧旁,帮着青纹给新生的菌丝铺银丝苔。我的甲壳是沉稳的赤褐色,边缘还沾着些星轨的细沙——那是昨夜守着星轨中枢时,沙珠顺着光流轻轻滚动,悄悄嵌在甲壳纹路里的痕迹,摸起来带着点磨砂的质感。指尖刚触到银丝苔,那温润丝滑的触感还没在掌心散开,隧道口就传来一阵急促的“哒哒”声,像颗小石子在硬地上不停跳跃。

 

那声音太特别了。不是我们蚂蚁足尖轻敲岩石的“沙沙”声,也不是光储菌菌丝晃动的“嗡嗡”声,更不是沙珠滚落的“簌簌”声——倒像某种硬壳昆虫用带钩的足尖,一下下叩击着隧道壁的岩石,每一声都带着清晰的脆响,且越来越近,节奏也越来越急,明显是正朝着星轨中枢的方向来。

 

“谁在那边?”石纹的声音立刻从隧道侧方响起,带着毫不掩饰的警惕。这只负责警戒的工蚁,甲壳是深灰混着黑的颜色,上面布满了像风化岩石般的深褐斑点,此刻它正将整个身体贴紧隧道壁,花纹与岩石的纹路几乎融为一体,若不仔细看,根本分不清哪是虫哪是石。它身后的墨点也瞬间绷紧了身体,举起一块边缘磨得锋利的三角形玻璃碎片——那是昨天跟着墨环从地表废弃矿渣里捡回来的,阳光透过玻璃,在隧道口晃出一道刺眼的光斑,像一道闪烁的警戒信号。

 

脚步声越来越近,藤蔓缠绕的缝隙里先是透出一道褐影,紧接着,一只从未见过的昆虫钻了出来。它的甲壳是深褐色的,比我们工蚁整整大上两倍,弧度圆润,看起来硬得像块被风沙打磨过的小石子;背上有三道笔直的浅黄条纹,从头部一直延伸到尾端,宽窄均匀,像给深褐的甲胄镶了三道金边,在绿脉的光线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六条足比我们的更粗壮,足尖带着细小的黑钩刺,刚才那“哒哒”声,就是这钩刺划过岩石时留下的;最特别的是它的触角,又细又长,像两根轻颤的银丝,顶端还顶着个圆润的浅黄小疙瘩,此刻正微微颤动着,一点点扫过空气,连光储菌那淡淡的菌香、星茧的草木香都没放过,显然是在试探周围的气息。

 

“你是谁?怎么会找到这里?”我下意识地往前迈了一步,挡在星茧前——这颗裹着腐心石的光茧,是我们所有人的希望,是绿脉的根,绝不能有半点闪失。沙痕也立刻从菌丝旁凑了过来,它月牙形的白疤在绿光下泛着冷光,前足悄悄攥紧了一块泛着淡绿的沙珠,指节微微用力,若是对方有半分异动,随时能将沙珠掷出去。

 

那只褐甲昆虫停下脚步,触角又颤了颤,像是在组织语言。它的声音带着点沙哑,像是长时间没喝水,却很沉稳,每一个字都透着谨慎,不像有恶意:“我叫褐盾,是从东边的石缝里来的。跟着绿脉的光找过来的——这光在夜里太亮了,隔着半里地都能看见,像道指引方向的灯,我跟着光走了整整一天。”它的复眼转了转,目光扫过星茧时,明显顿了顿,复眼里映出茧壁那温润的柔光,语气里满是好奇,“这是……会发光的茧?我活了这么久,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东西。”

 

“别靠近星茧!”卷须突然从藤蔓后跳了出来,怀里还紧紧抱着那块心爱的月弧玻璃——那是它的宝贝,连睡觉都要放在身边。它的绿甲因为紧张泛着浅粉,像被晨光染透的嫩芽,连触角尖都透着粉意:“这是我们的星轨中枢,是守护绿脉的根,不能随便碰!碰坏了绿脉就会枯萎的!”它说着,还故意把月弧玻璃往褐盾面前晃了晃,阳光透过弧形的玻璃,在褐盾的甲壳上投下一道七彩的光斑,吓得褐盾往后退了半步,足尖的钩刺在岩石上划出浅浅的痕,留下几道细印。

 

褐盾赶紧举起前足,像是在举手投降,动作里满是谨慎,连足尖的钩刺都悄悄收了收:“我没有恶意!真的没有!”它的触角垂了垂,语气里带着点委屈,“东边的石缝被上礼拜的风沙埋了,我找了三天三夜,渴得快撑不住了,昨天夜里才看见这道绿光。本来只是想找个能遮风挡雨、有口饭吃的地方,没想来打扰你们的东西,更没想碰这颗茧。”它的触角指了指隧道外,语气里多了几分认真,“你们的绿脉已经长到东边的沙丘下了,那里的沙地上还长了层薄薄的绿苔,软乎乎的,踩上去不硌脚,我就是踩着那些苔丝,一步一步找到这里的,苔丝上还沾着你们绿脉的光呢。”

 

这时,隧道口传来一阵整齐的脚步声——是墨环带着赤砂和三只沙漠蚁赶了过来。墨环的断角在光下泛着淡淡的虹光,新长的乳白色甲壳边缘,已经能看出与旧甲融合的浅褐痕迹,摸起来还带着点软,却比之前结实多了。它绕着褐盾走了一圈,用触角仔细嗅了嗅褐盾的甲壳、足尖,甚至连触角顶端的小疙瘩都没放过,然后对我摇了摇头,声音低沉而肯定:“身上只有风沙的土味、石缝的潮气,没有沙蝎的腥气,也没有人类工具的铁味,应该不是敌人。”

 

赤砂也凑了过去,它的甲壳是红棕色的,像晒干的红沙,触角上还沾着片干枯的韧草叶——是昨天在阻沙障旁沾到的。它用颚部轻轻碰了碰褐盾的足尖,动作里带着试探,却没什么敌意。褐盾没有躲闪,只是轻轻缩了缩足尖,像是怕足尖的钩刺划伤赤砂,语气里带着点小心翼翼:“我的钩刺只是用来爬岩石的,不会随便伤人,平时走路都会收着。”

 

“你是吃什么的?在石缝里靠什么活啊?”小砾举着镜片凑了过来,镜片反射的光斑在褐盾背上的黄条纹上跳来跳去,像只调皮的小虫子。它的好奇心总是这么重,连珠炮似的发问:“还有还有,你背上的黄线是天生的吗?能不能像我的镜片一样反射光?你会像我们一样挖隧道吗?”一连串的问题问得又快又急,像颗不停蹦跳的小石子,把褐盾都问愣了,复眼里露出点无奈又好笑的光,连触角都跟着晃了晃。

 

褐盾轻轻晃了晃触角,没有半分不耐烦,反而耐心地一个个回答:“我吃沙地里的腐根,还有藏在石缝里的虫卵,有时候运气好,能找到点刚冒头的嫩草叶,一片就够我吃一天了。石缝里之前有片银丝苔,长得又嫩又多,我靠那个活了大半年,直到上礼拜的风沙把石缝埋了,连苔丝都被压在沙底下,我挖了半天都没挖出来,才不得不出来找新地方。”它顿了顿,用足尖轻轻碰了碰自己背上的黄条纹,语气里带着点小骄傲,“这条纹是天生的,不能反射光,但能帮我在沙地里躲天敌——沙雀不喜欢这颜色,看见就会躲开,不会来啄我,上次有只沙雀追我,看见我背上的条纹就转身飞走了。”

 

正说着,隧道深处传来叶芽清脆的声音:“灰须长老来了!大家让让!别挡着路!”我们赶紧往两边退了退,给长老让出一条路。只见老切叶蚁灰须被叶芽和菌络一左一右搀扶着,慢慢走了过来。灰须的触角已经有些发白,像风中摇曳的银丝,每走一步都要停顿一下,显然是腿力不济,前足还紧紧捧着那个装着固沙菌的陶罐,罐口的银丝苔泛着新鲜的绿意,里面的菌丝还在轻轻晃动。

 

灰须的目光落在褐盾身上,触角颤了颤,像是在回忆什么古老的记录。过了好一会儿,它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清晨的沙哑,却格外清晰,每个字都透着岁月的厚重:“你是盾甲虫吧?老祖宗的石板记录里提过,东边的石缝里住着一群‘背盾而行’的虫,背上的壳硬得能挡风沙,遇到危险就缩成一团,像块小石子,连沙蝎都咬不动。”

 

褐盾的眼睛瞬间亮了,像突然被点亮的灯,触角颤得更厉害了,连足尖都跟着动了动,语气里满是惊喜,像找到亲人的孩子:“对!对!我们就是盾甲虫!您居然知道我们!”它的声音都有些发颤,“我还以为除了我,其他盾甲虫都被埋在沙里了……那天风沙来得太急,我刚好出去找吃的,回来就看见石缝被厚厚的红沙埋了,我喊了半天都没人应,挖了两天两夜也没挖出同伴,只能自己逃出来……”说到这里,它的声音低了下去,复眼里闪过点难过,触角也耷拉了下来,像被霜打了的草,连背上的黄条纹都显得没那么亮了。

 

我看着褐盾落寞的样子,心里软了软。想起我们之前为了守护星轨,也曾经历过风沙的威胁,那种看着家园被毁、不知同伴生死的无助,我比谁都懂。我往前迈了一步,语气尽量温和:“如果你不介意,可以暂时留在我们这里。隧道里有足够的腐根,真菌圃里也有多余的嫩草叶,只要你不破坏绿脉和星茧,不打扰大家的生活,这里就有你的位置,有你的家。”

 

褐盾猛地抬起头,复眼里满是光,像落了两颗星星,连触角都重新竖了起来:“真的吗?我真的可以留下来?”它生怕我反悔,赶紧补充,语速都快了些,“我不会破坏任何东西!我还能帮你们干活!我力气大!”它说着,用足尖指了指自己的背壳,语气里带着点自豪,“我的壳能挡风沙,隧道口要是有落石,我能用背壳顶开;我还会找水源,东边石缝里的水脉我都认识,哪里的石头下藏着甜水,我一摸就知道,说不定能帮你们找更多的甜水,让绿脉长得更快!”

 

卷须还是有点不放心,抱着月弧玻璃小声嘀咕:“万一你是骗子怎么办?要是你夜里偷偷碰星茧,或者把绿脉的根咬断了,那我们就全完了……”它的声音不大,却刚好能让所有人听见,褐盾的脸色瞬间变了,从之前的温和变成了急切,赶紧举起前足,像是在发誓,连身体都绷直了。

 

“我以盾甲虫的名字保证!”褐盾的声音很坚定,没有半分犹豫,触角绷得笔直,像两根绷紧的银丝,“绝对不碰你们的星茧和绿脉!要是我做不到,你们随时可以把我赶走,我绝不多说一句话,也不会带走这里的任何东西!”它的复眼里满是真诚,连足尖的钩刺都收得更紧了,生怕我们不信,还特意往前凑了凑,让我们看清它的眼神。

 

母土不知何时站在了隧道口,墨色的甲壳在晨光下泛着温润的光,像块被岁月打磨了很久的墨玉,连甲壳上的纹路都透着沉稳。它看了看褐盾,又看了看我们,沉默了一会儿,像是在思考,才缓缓开口:“让它留下吧。大地的网,本来就该容下更多生命。每一个寻找家园的生命,都该有被接纳的机会,不能因为陌生就拒绝。”它顿了顿,目光落在褐盾身上,语气里多了几分严肃,“但你要记住,在这里,每个生命都要守规矩——不能破坏绿脉,不能打扰星茧,还要帮着一起守护这片土地。若是犯了规矩,就算你再可怜,也不能留,我们不会因为同情就拿大家的希望冒险。”

 

褐盾赶紧点头,触角都快晃成了残影,连声道:“我记住了!我一定守规矩!一定帮大家干活!绝不偷懒!”它说着,还主动走到隧道口,用足尖扒拉了一下挡在路中间的小石子——那石子比它的足尖还大,表面粗糙,我们平时要两只蚂蚁一起抬才能挪开,它却用钩刺轻松勾住石子边缘,轻轻一推,石子就滚到了路边,动作麻利得很,看得小砾都忍不住晃了晃触角,小声跟墨点说:“它力气好大啊,比我们厉害多了!”

 

接下来的半天,褐盾果然没闲着,甚至比我们还勤快。它跟着赤砂去了东边的沙丘,回来时不仅自己走,还背着半片干枯的韧草叶——那是人类之前撒的草籽长出来的,被风沙吹到了石缝里,叶片边缘虽然干了,却还带着点淡淡的草香。赤砂跟我们说,褐盾在沙丘上找了好久,连石缝里的碎草都没放过,还特意用银丝苔编了个小袋子,把散落在沙地上的草籽收集起来,说要带回真菌圃种,说不定能长出新的韧草。

 

后来,它又帮着石纹清理隧道口的碎石。那些卡在岩石缝隙里的小石子,我们要用颚部咬半天,再用足推,才能勉强弄出来,褐盾却能用足尖的钩刺轻松勾住石子的缝隙,再用背壳轻轻一顶,石子就“咕噜”滚了下来,连石纹都忍不住夸它:“你这背壳,比我们的玻璃碎片还好用!以后清理碎石,有你帮忙就快多了!”褐盾听了,只是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地说:“这都是我该做的,能帮上忙就好。”

 

中午的时候,我们围在真菌圃旁吃东西。真菌圃里的菌丝泛着淡紫色的光,像铺了层薄纱,刚长出来的嫩草叶带着水汽,闻起来格外香,连空气里都飘着清新的味道。褐盾捧着一片比它手掌还大的嫩草叶,小口小口地啃着,动作很轻,像是怕把草叶咬碎,连渣都舍不得掉。它还不忘跟小砾讲东边石缝里的事,语气里满是怀念:“以前石缝里有好多盾甲虫,我们会一起把腐根埋在沙里,浇上石缝里的甜水,等雨季的时候让它发芽;有时候还会跟沙雀做交易——我们帮沙雀找藏在石缝里的虫卵,沙雀帮我们留意风沙的动静,一有风沙来就飞到石缝上叫,提醒我们躲起来。”

 

小砾听得眼睛发亮,举着镜片凑得更近了,连光斑落在褐盾的触角上都没在意:“那你们以前见过会发光的植物吗?像绿脉这样,夜里能照亮隧道,还能让草长得更快的?”

 

褐盾摇了摇头,触角耷拉了下来,语气里带着点遗憾,还有点羡慕:“没见过。以前石缝里只有银丝苔,最多长点韧草,哪有这么亮的光,夜里只能靠月光照明,冷得很。要是早知道有这样的地方,我肯定会喊大家一起过来,其他盾甲虫也不会被埋在沙里了……”它说着,轻轻叹了口气,草叶上的露水顺着它的颚部滴下来,落在沙地上,晕开一小片湿痕,像滴眼泪。

 

我拍了拍褐盾的肩甲,它的甲壳硬硬的,却带着点温度,不像石头那么凉。我轻声说:“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了。等绿脉长得再远些,我们可以一起去东边的沙丘看看,说不定能找到其他幸存的盾甲虫——它们说不定也像你一样,正跟着绿脉的光找过来呢,只是还没到而已。”

 

褐盾抬起头,复眼里映着绿脉的光,像落了两颗小星星,连触角都重新亮了起来:“真的吗?那我以后要多帮你们种绿脉,多找水源,让绿脉长得更快、更远!这样其他盾甲虫就能早点找到这里,我们就能团聚了!”它的语气里满是期待,连啃草叶的速度都快了些,像是想赶紧吃完干活。

 

傍晚的时候,我们要去地表的阻沙障旁检查绿藤的生长情况,褐盾也主动跟着去了,说想看看“能长出光”的地方到底是什么样的。地表的风带着点暖意,不像中午那么热,红沙被夕阳染成了金红色,远处的沙丘像被点燃的火焰,一层层叠着,好看得很。阻沙障上的绿藤已经爬满了银色的网,密密麻麻的,光储菌的菌丝裹着藤蔓,在暮色中泛着柔和的光,像给网披了层绿光;人类种的小树苗也长得精神,枝干比之前粗了些,叶子在风中轻轻摇晃,像在跟我们打招呼。

 

褐盾看着这一切,眼睛都看直了,连触角都忘了动,嘴里喃喃道:“原来这就是绿脉长在地上的样子……比石缝里好看多了。”它伸手碰了碰绿藤的叶片,指尖刚触到叶面,就被叶片上的光储菌菌丝轻轻“弹”了一下,吓得它赶紧收回手,复眼里却满是新奇,“这菌还会‘躲人’呢!”

卷须刚好在给小树苗缠保湿布,听见这话忍不住笑了:“不是躲人,是光储菌在保护藤蔓!怕陌生人伤了它。”说着,卷须还故意用触角碰了碰菌丝,菌丝却温顺地缠了缠它的触角,“你看,它认识自己人,知道我不会伤害藤蔓。”

褐盾看得眼睛发亮,也学着卷须的样子,轻轻用触角碰了碰菌丝——这次菌丝没躲,反而顺着它的触角往上爬了爬,像在跟它打招呼。褐盾惊喜地叫出声:“它跟我打招呼了!它认识我了!”那模样,像个得到糖果的孩子,连背上的黄条纹都显得更亮了。

就在这时,褐盾突然指着远处的沙丘,声音里满是惊喜:“你们看!那里有只沙雀!”我们顺着它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见一只灰褐色的沙雀落在绿苔上,正啄着草籽,小小的脑袋一点一点的,可爱得很。那沙雀看见我们,也没有飞走,反而歪着脑袋叫了两声,声音清脆,像是在打招呼。

“它认识我!”褐盾的声音里满是激动,连触角都在发抖,“以前在石缝里,就是它帮我们留意风沙的!你看它翅膀上那块白色的斑,我一眼就能认出来!上次风沙来之前,就是它在石缝顶上叫了半天,我才来得及躲进最深的石洞里!”它说着,还朝着沙雀挥了挥前足,动作轻柔得怕吓走对方,“啾啾!是我呀!褐盾!”

沙雀像是真的听懂了,又叫了两声,然后扑棱着翅膀,飞到了小树苗上,继续啄草籽,偶尔还会抬头看我们一眼,小脑袋转来转去,像在回应褐盾的问候。有一次它啄到一颗饱满的草籽,还特意对着褐盾叫了叫,像是在分享。

墨环看着这一幕,轻轻晃了晃触角,声音里带着点感慨:“看来,大地的网不仅能连起植物,还能连起我们这些小生命。绿脉连起了沙丘和石缝,而我们,又连起了彼此——连沙雀都记得旧识,我们更该接纳新的伙伴。”赤砂在一旁点头,用颚部碰了碰褐盾的肩甲:“以后它再来,我们可以留些草籽给它,就像你说的,跟它做‘交易’,让它帮我们留意风沙。”

褐盾立刻点头,眼睛都亮了:“好啊好啊!我还知道它喜欢吃哪种虫卵,以后我去石缝里找,我们跟它重新做交易!”

我望着远处的沙丘,看着绿脉的光顺着阻沙障蔓延,像条流动的翡翠丝带,把金红色的沙丘都染了层绿光;看着褐盾和沙雀的互动,看着小砾举着镜片追着夕阳的光斑跑,卷须抱着新采的草籽在绿藤旁忙碌,石纹和墨点在检查阻沙障的网结……突然觉得,这片沙漠的希望,不仅藏在星茧和绿脉里,还藏在每个寻找家园、守护家园的生命里。褐盾的到来,像给这张大地的网,又添了一根新的丝线,而这根丝线,会跟着绿脉一起,往更远的地方延伸,连起更多的生命,更多的希望。

太阳渐渐落下,沙丘的颜色从金红变成了深褐,夜里的风开始变凉。我们准备返回隧道时,褐盾突然停在阻沙障旁,看着绿藤上的光储菌,轻声说:“我能再待一会儿吗?想再看看这绿光,以前在石缝里,夜里只有冷风,没有这么暖的光。”

我点了点头:“我们等你。”

褐盾蹲在绿藤旁,用触角轻轻碰着光储菌的菌丝,像在跟老朋友说话。风吹过,绿藤轻轻晃,光储菌的光也跟着晃,映在它的甲壳上,像撒了层碎钻。过了好一会儿,它才站起身,对我们笑了笑:“走吧,回去了,明天我早点起来,帮你们找水源。”

夜里,褐盾果然说到做到,主动提出守在隧道口。它把背壳贴在隧道壁的岩石上,像块天然的盾牌,刚好挡住从洞口吹进来的寒风。我半夜起来检查星茧时,路过隧道口,看见它正把下巴放在前足上,望着绿脉延伸的方向,触角轻轻碰着绿脉的藤蔓,动作温柔得像在抚摸朋友的手,复眼里满是柔光,像是在跟绿脉说悄悄话。

“在看什么?”我走过去,顺着它的目光望向绿脉。夜里的绿脉更亮了,光流顺着藤蔓流动,像条会发光的河,连隧道壁上的重生草都被照得泛着光。

褐盾转过头,声音很轻,像被夜雾裹住了:“在看这光。以前在石缝里,夜里只能听着风沙声睡觉,冷得缩成一团,哪有这么暖的光。”它顿了顿,又说,“我刚才摸了摸绿脉的根,能感觉到里面的力气,很足,像在跳。我觉得,跟着这道光,肯定能找到更好的日子。以后这里会长出很多草,很多树,会有很多像我一样的虫来这里安家,再也不用怕风沙了——到时候,我就把找到的同伴都带来,我们一起帮你们守护这里。”

我点了点头,望着绿脉延伸的方向。夜里的绿脉像条流动的翡翠河,一头连着地底的星茧,一头连着远方的沙丘。而褐盾的身影,就像河岸边的一块褐石,稳稳地守在这里,甲壳上的黄条纹在绿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成了这道绿光里,新的、温暖的风景。

我知道,这只是开始。随着绿脉的延伸,还会有更多的生命找到这里,加入我们的队伍——可能是其他的盾甲虫,可能是新的沙雀,甚至可能是以前从未见过的昆虫。而我们,会一起守护着星茧,守护着绿脉,守护着这片正在慢慢变绿的土地,直到每一道石缝里都长出草木,每一片沙丘上都开满鲜花,直到所有寻找家园的生命,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温暖与希望,直到这片沙漠,真正变成永不褪色的绿洲。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蚁土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