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找来竹竿,绑上镰刀,从树上够下不少榆钱,随后让我去她家拿。以往婆婆给我送东西,都会骑着电动车亲自送来,今天却让我去取,这实在不像她一贯的作风。
到家后,我看到婆婆正在院子里忙着揭花。地上散落着大片揭花脱落的碎花线,这份活儿报酬低得可怜,一天下来也就挣个十块八块的。而且,碎花线掉得到处都是。我暗自设想,如果把这活儿带回家做,那些碎花线肯定会落得家里乱七八糟,想到这儿,我实在没法帮她接手这活儿。
婆婆把榆钱递给我,还再三叮嘱,一定要把榆钱蒂都摘干净。我答应后,便带着榆钱回了家。
心心念念的榆钱终于到手,一到家,我就开始细心清理。先把带着短枝的挑出来,再将夹杂其中的榆钱叶子拣干净,然后把榆钱蒂一个个摘掉。这活儿相当耗时,没想到将榆钱和蒂完整分开,竟需要这么大的耐心。
清理完后,我开始清洗榆钱。反复冲洗了好几次,才彻底洗干净。接着,我把榆钱倒进面盆,加入适量小麦粉和小米面,再放入酵母。我往电锅里加入热水,水温不是一百度,具体多少度我也不清楚。随后,把面盆放进已经关火的电锅里,等待面团发酵,想到很快就能吃上榆钱窝窝,我的心情格外舒畅。
面团发酵完成后,我却发现它过于柔软,根本无法在手里成型。无奈之下,我又添加了一些面粉,将面团揉至理想的硬度。
等面团二次醒发好,我便开始蒸制。出锅后,我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却大失所望,味道完全不是我期待中的样子。窝窝吃起来发酸,榆钱少,面粉多,和婆婆做的榆钱窝窝相比,简直天壤之别。婆婆做的榆钱窝窝,榆钱层层叠叠,被劲道的面粉紧密连接,咬上一口,香气四溢,令人回味无穷。
眼下正值吃榆钱的季节,我却把榆钱窝窝做砸了。心情低落的我,对老公说:“我从来没蒸过榆钱窝窝,这是第一次尝试,可能面团发酵过度,吃起来发酸。”
老公吃了一个,笑着安慰我:“我没吃出酸味,味道还不错,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