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精神崩溃的女人是什么样子呢?
曾经如闪烁星辰般的眼睛,如今像一汪死水,空洞无神;曾经如春日绽放花朵般的笑容,如今似枯枝残叶,了无生机;曾经如山涧清泉般的流畅悦耳的声音,如今像被风吹散的烟雾,断断续续。
徐秋雁那曾经五彩斑斓的世界,如今只剩一片灰暗,自责、悔恨、绝望、无助、、、各种消极情绪将她淹没,让她窒息。
所有人都以为过段时间她就好了,可是过了大半年之后,徐秋雁的精神状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严重。
以前还只是把自己关在家里,折磨她自己。
现在,她疯疯癫癫,时哭时笑,跑出去就不知道回家。有时候,家人没留意,她就跑出去好几个山头那么远。
家人为了寻她,正常生活都被扰乱了,苦不堪言。
这时候,家人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带着徐秋雁去了大大小小多家医院,最终的诊断结果都一样,重度精神疾病。
经过一段时间的住院治疗,徐秋雁情况有所好转,至少不那么疯癫了,每天吃了药就睡觉,一天到晚几乎都是昏昏沉沉的状态。
出院回家后,遵医嘱,还需长期吃药治疗。
徐秋雁若是整天疯疯癫癫往外跑,人们一眼就看出来她精神不正常,她若是天天在家睡觉,不吵不闹,呆若木鸡,人们顶多觉得她内向自闭,不会把她当成精神病人。
所有人都以为徐秋雁的精神病治好了,她的父母觉得,只要给她重新找个对象,她有了新欢,心结自然就解开了。
媒婆把十里八乡的适龄青年都介绍了一遍,但是都没成。
有的人家嫌弃徐秋雁流过产,有的人家见过面之后,觉得徐秋雁过于木讷。
徐秋雁父母的择婿标准一降再降,到后来也没什么标准了,只要是个活的男人,婆家不嫌弃徐秋雁就行。
后来,有人就想起了徐秋雁那个跑掉的三婶子的外甥,李前进。
李家是穷了点,但是刚盖了新房子,李前进在外面当工人,挺能干的,一年也挣不少钱。
徐秋雁父亲想到当年杨三妮和徐腊梅逃婚那档子事,还觉得怪臊得慌,本来是不同意这门婚事的。
怎奈李前进的父亲,李德清,隔三岔五上门提亲,说的天花乱坠,最终定下了这门亲事。
其实,当时李前进是有中意的对象,他的初中同学,但是人家女孩子家庭条件好,李前进自知门不当户不对,便没有勇气去提亲。
徐秋雁和李前进就像没有自我意识的木偶,一切听家里安排。
结婚那天,村里人都围着徐秋雁夸不停:“哎呀!这闺女膀大腰圆的,一看就是干活的好手,一看就能生儿子。”
徐秋雁本来不知道李前进跟杨二宝的关系,直到杨二宝出现,村里人说起来,她才知道,李前进和她那个跑掉的三婶是亲戚关系。
晚上洞房的时候,徐秋雁本能有些抗拒,但是喝了酒的李前进就像一头发情的野兽,将她死死摁住,动弹不得。
徐秋雁脑海里又回荡起姑姑曾经对她说的那番话:“雁子啊,好好学习,一定要走出大山,要勇敢的追求自己的幸福,不要一辈子困在这山里。”
她想不通,自己明明已经通过刻苦学习,走出了大山,出去转了一大圈,最后却是爱人死了,幸福没了,她又回到了山里,嫁给了自己不喜欢的男人,为什么会这样呢?她觉得自己的结局不应该是这样的。
结婚后没几天,李前进就把徐秋雁扔在家里,自己去外地工作了。
徐秋雁跟公婆住一起,非常不自在,更何况公婆没有边界感。
徐秋雁在婆家没有私密空间,公公婆婆总喜欢趴在门缝上观察徐秋雁。
卧室门,厕所门,澡堂门,都有缝隙,公婆总喜欢透过缝隙偷窥。
因为这事,徐秋雁抗议过很多次,但是没用,他们依然我行我素。
后来,徐秋雁回娘家诉苦,她的母亲也觉的亲家做法很过分,便上门质问。
李德清能言善辩,说道:“小徐的情况,咱都知道,我们也是关心她啊,怕她一个人待着,有个好歹可咋办?”
李德清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觉得徐秋雁精神不正常,怕她独自待着出意外。
即使徐秋雁很听话按时吃药,即使她努力说服自己好好过日子,让自己成为一个正常人,但婆家人还是一直把她当精神病对待。
先入为主的想法,很难改变。一旦被认定为精神病,徐秋雁所有的行为都被当成不正常的。
她睡觉时把屋门里锁,公公不让,说担心她有什么事打不开门,耽误事。
有时候,徐秋雁只是想一个人坐在院子里安静待一会儿,公婆也不允许,说是闲着容易胡思乱想,总是给她安排一些任务,要么在家做饭,要么去地里干农活。
他们把徐秋雁当成劳力使唤,一点都不心疼。
可是,徐秋雁作为家里唯一的女孩子,虽不是娇生惯养,但也是在父母兄长的呵护下长大的,那时候父母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家里的事不用你操心。”
所以,徐秋雁很少干农活,家务活干的也不多。
如今嫁到婆家,一下子成为劳动主力,她适应不了,这不免又成了被公婆诟病的理由。
婆婆经常跟别人发牢骚:“俺那儿媳妇,白瞎了膘肥体壮的身子,干啥啥不行,让她下地干活吧,干一点活就喊累,让她在家做饭吧,既不会摊煎饼,又不会烙饼,只会煮面条,上顿面条,下顿面条,吃得够够地。”
婆媳之间闹矛盾是很正常的,尤其是当儿子的不在家,儿媳妇和婆婆之间没有调解员,两人就是针尖对麦芒。
婆媳吵架在别人家是司空见惯的,没人太在意,可是一旦徐秋雁和婆婆吵架,公公就到处喊人:“了不得了,儿媳妇又犯病了,你们快来帮忙呀,俺们老两口治不了她。”
如此这般,后来,只要一听到老李家有吵闹声,都不用去喊,邻居们自动就围上来了,有的是真心想帮忙,大多数也就是来看个热闹而已。
在这样的环境下,徐秋雁更压抑了,她想逃,但是逃不掉,公公婆婆看得很紧,只要一看见她往镇上方向走,就喊人拦住她。
即便是徐秋雁回娘家,公婆总要出一个人跟着。
徐秋雁见逃不掉,就跟李前进商量,带她出去打工,她说不想跟公婆住在一起。
李前进自然不可能把她带在身边,他担心别人嘲笑他娶了一个精神病媳妇。
后来,徐秋雁联系上一个女同学,那人并不知道徐秋雁现状,热心帮她介绍工作,在县城的一家大型超市当收银员。
徐秋雁心想,终于可以有正当理由离开公婆了。
但是,在那个节骨眼上,徐秋雁怀孕了。
怀孕后,就不能继续服用精神类药物,这对于徐秋雁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药物一停,她整个人的状态就开始不对劲了。
药物能稳定她的情绪,可是如今一家人只为胎儿考虑,强行让她停药,压根不在乎她本人的感受。
看吧,有时候,女人就是一个生育工具,人们只在乎她能不能生出健康的孩子,至于母体是否健康,不重要。
原本,女人怀孕后,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快速上升就会影响脑神经,易怒,焦虑,悲伤、情绪波动很大,这都是正常的表现。
但是,因为徐秋雁的特殊情况,她的这些正常反应就会被认定为“犯病”。
于是,盼孙心切的公婆就寸步不离,守着徐秋雁。
外人无法体会徐秋雁的感受,她吃饭的时候,公婆会一直盯着她,一旦看到她吃太辣的或者老人以为对胎儿不好的东西,就赶紧制止。
看电视时,徐秋雁看着电视屏幕,公婆看着她。
徐秋雁跟别人打电话时,公婆在一边听的很认真,竟然能做到一字不差复述下来。
这感觉,只能用窒息来形容。(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