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水库建设再推进
书名:不会种田的农民 作者:一个老农民 本章字数:3125字 发布时间:2025-08-16

  晨曦微露,柔和的光线如同薄纱般洒在水库工地上。此时,工地上早已热闹非凡,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回荡在空气中,仿佛是一曲激昂的劳动号子。王有为伫立在临时搭建的工棚前,手中紧紧攥着昨夜画到凌晨的施工图,图纸的边角还残留着几点姜汤的痕迹,那是他熬夜奋战的见证。他疲惫地揉了揉发酸的眼睛,目光望向不远处,只见二柱叔正带领着十几个青壮年,将钢筋缓缓放入基坑之中。在阳光的照耀下,那些弯曲的金属闪烁着冷冽的光芒,仿佛是即将铸就的希望之剑。


  “今天重点把导流渠的管道铺设完!”王有为扯着有些沙哑的嗓子喊道,声音在工地上空回荡。他顺手把图纸钉在工棚的木柱上,那钉子是老张叔昨晚用铁锤现打的,还散发着新鲜的铁锈味,仿佛带着老一辈人的坚韧与执着。


  这时,小雨从物资帐篷中钻了出来,发梢上沾着几缕蜘蛛网,宛如一个忙碌的小蜘蛛精灵。她怀里抱着一个纸箱,里面装满了五颜六色的塑料管件。“县里送来的三通接头型号不对,”她鼻尖上沁着细密的汗珠,焦急地说道,“比我们设计的规格小了半寸。”


  王有为心里“咯噔”一下,仿佛有一块巨石坠入了心底。他急忙蹲下身,抓起两个管件比划起来,果然,接缝处露出了一条明显的缝隙。这要是通水,指不定得漏成什么样。远处,混凝土搅拌机的轰鸣声震耳欲聋,更衬得此刻的沉默令人心焦,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凝固了。


  “我有个学长在省设计院。”小雨突然掏出手机,屏幕保护膜裂着蛛网状的纹路,那是她日夜奔波的印记。“他们去年做过类似的改造工程。”她的拇指在通讯录上快速滑动,指甲缝里还留着昨夜的泥渍,那是她辛勤劳作的证明。


  王有为看着她拨通电话时微微发抖的手指,突然注意到她运动鞋的鞋带又散开了——这是她紧张时的小习惯。电话接通那刻,工地上恰好响起气泵的尖啸,那尖锐的声音仿佛要刺穿人的耳膜。小雨不得不捂着耳朵往玉米地跑去,她的背影活像一只惊慌的兔子,在翠绿的玉米地中显得格外匆忙。


  老张叔不知何时蹲到了王有为身边,旱烟杆在水泥地上磕出一个白点,那声音清脆而响亮。“当年修跃进渠那会儿,”老人眯着被烟熏黄的眼睛,缓缓说道,“我们用桐油泡麻绳塞缝,泡得发胀了拿铁钎夯进去,比现在的胶水还牢靠。”


  这话像一块火石,瞬间擦亮了王有为的脑子。他猛地腾地站起来,差点撞翻身后垒着的水泥袋。“李婶!”他朝正在架锅的妇女们喊道,声音中充满了希望,“咱村谁家还存着老麻绳?”


  没等李婶答话,刘奶奶的孙女小翠已经蹦蹦跳跳地蹦起来,辫子上的红头绳一甩一甩,活像一只报喜的鹊儿。“我家阁楼有!去年翻瓦时剩下的!”她欢快地说道。


  当小雨带着视频通话里的专家赶回来时,工地上已经摆开了阵势。老杨头坐在磨盘上搓麻绳,他的手法娴熟得像在表演非遗绝活,那双手仿佛有着神奇的魔力,将一根根麻绳搓得又紧又实。几个妇女围着铁锅熬桐油,浓郁的油香混着柴火气飘出老远,那香气仿佛是一种独特的劳动气息,弥漫在整个工地上。二柱叔正带人把管道接口处打磨出凹槽,砂纸摩擦的沙沙声此起彼伏,仿佛是一首和谐的劳动交响曲。


  “这是……”视频里的专家推了推眼镜,镜头一阵晃动后对准了管道,惊讶地说道,“你们在仿古法施工?”


  小雨把手机架在铁锹把上,阳光在屏幕上投下晃动的光斑,仿佛是跳动的音符。“麻绳浸桐油膨胀后,”她边说边比划,自信满满地说道,“正好填满这半寸的缝隙,还能抗腐蚀是不是?”


  专家突然笑出了声,镜片后的眼睛弯成月牙,满是赞赏地说:“你们这是把北宋《营造法式》里的工艺用在了现代工程上!”他忽然正色,认真地说道,“不过要加道保险——用不锈钢箍圈压紧接口。”


  消息像一阵风似的传遍了工地,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和期待。当王有为蹲在管道旁帮忙缠麻绳时,听见身后几个老汉在嘀咕:“老祖宗的法子还真管用咧。”“那可不,我太爷那辈修堰塘就这么干的……”那话语中充满了对传统智慧的认可和自豪。


  正午时分,太阳像个大火球,炙烤着大地。陈老师带着村小的孩子们送来了凉茶。塑料桶外壁凝着水珠,在泥地上


  洇出深色的圆斑,仿佛是大地的汗水。王有为捧着搪瓷缸猛灌,茶水顺着下巴滴在工装服上,留下几道茶褐色的痕迹,那是他辛勤劳动的勋章。


  “王叔!”狗蛋突然拽他裤腿,小手举着一个歪歪扭扭的黏土模型,兴奋地说道,“我们捏的水库!”那团泥巴上插着几根当闸门的冰棍棒,蓄水池里还漂着两片柳叶当小船,充满了孩子们天真的想象。


  王有为突然鼻子发酸,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单膝跪地接过模型,发现底部印着十几个小小的指印——都是孩子们的手笔。远处,真正的闸门基坑里,钢筋骨架已经初现雏形,在烈日下泛着银亮的光泽,仿佛是未来水库的坚实脊梁。


  下午三点,当最后一根管道接好时,全村人都围了过来,那场面就像一场盛大的庆典。老张叔亲自拎着桐油桶给接口“上釉”,黏稠的液体顺着麻绳纹理慢慢渗入,在阳光下像流动的琥珀,美丽而又神秘。不锈钢箍圈卡紧的瞬间,不知谁带头鼓起了掌,那掌声清脆而响亮,惊飞了工地边槐树上的麻雀,仿佛是对大家辛勤劳动的赞美。


  “试水!”二柱叔的吼声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仿佛是一声激昂的号角。水泵启动的嗡鸣中,清水顺着管道奔涌,每个接口处都有人蹲守观察。王有为盯着自己负责的那个接口,心跳快得能听见咚咚的回响,仿佛是一场紧张的考验。


  “没漏!”“这边也严实!”欢呼声此起彼伏,仿佛是胜利的呐喊。小翠突然指着管道某处惊叫:“快看!”只见一道细细的水线正从接口渗出,在阳光下亮得像根银丝,那景象让人心惊胆战。


  人群瞬间安静下来,仿佛时间又一次凝固了。王有为感觉后背的汗一下子变冷了,他几乎是扑到那个接口前。就在他伸手的瞬间,那道水线突然断了——原来是管壁上凝结的水汽滑落造成的错觉。


  爆发的笑声惊起了更多飞鸟,仿佛是一场欢乐的派对。老杨头不知从哪摸出唢呐,即兴吹了段《百鸟朝凤》的变调,那欢快的旋律在工地上空回荡。惹得几个后生跟着扭起了秧歌,那热闹的场景让人忘却了所有的疲惫。王有为瘫坐在泥地上,这才发现掌心被麻绳勒出了几道红痕,火辣辣地疼,那是他辛勤付出的见证。


  暮色四合,工地上亮起了更多的临时电灯。飞蛾围着光源打转,在人们脸上投下跳动的阴影,仿佛是一群神秘的舞者。王有为和小雨蹲在新铺的管道旁吃晚饭,铝制饭盒里装着李婶特留的红烧肉,肥瘦相间的肉块上凝着琥珀色的油光,那香气让人垂涎欲滴。


  “专家说,”小雨咬着筷子尖,认真地说道,“等混凝土养护期过了,蓄水试验才是真正的考验。”


  王有为望着远处已经成型的闸门基座,月光给钢筋骨架镀了层蓝莹莹的边,那景象宛如一幅梦幻般的画卷。他突然想起什么,从兜里掏出一个塑料药瓶:“给,护手霜。看你手上都起倒刺了。”


  小雨接过时,两人的手指都沾着桐油和水泥的混合气味,那气味仿佛是他们共同奋斗的味道。她突然轻笑出声:“你知道现在咱们像什么吗?”不等王有为回答,她自己揭晓答案,“像两个刚打完泥巴仗的孩子。”


  夜风送来蛙鸣与虫唱,混着远处村民的谈笑声,那声音仿佛是一首和谐的夜曲。王有为仰头望见水库工地上空的星星,比城里看到的要明亮许多,那星星仿佛是天空中闪烁的希望。他偷偷瞥了眼身边人的侧脸,发现月光在她睫毛下投出的阴影,形状很像一只展翅的夜蛾,美丽而又神秘。


  “明天……”王有为刚开口,突然被一阵急促的狗吠打断。村口方向传来轮胎碾过碎石的声音,两道车灯刺破夜色朝工地射来,那灯光仿佛是黑暗中的两道利剑。


  当那辆印着“水利局”字样的皮卡车停稳时,王有为认出了从副驾下来的身影——是去年否决过他们水库申请的黄科长。那人


  锃亮的皮鞋踩在泥地上格外扎眼,公文包在月光下泛着冷硬的皮革光泽,仿佛是一种冰冷的权威。


  全工地的说笑声像被闸刀截断般戛然而止,仿佛是一场欢乐的盛宴突然被按下了暂停键。王有为感觉喉咙发紧,他下意识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的红痕里,那疼痛仿佛是他内心紧张的体现。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不会种田的农民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