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尾风波
书名:年尾风波 作者:兰艳青 本章字数:2738字 发布时间:2025-08-16

2024年年尾,杨子非要把朋友军子领回自己村卖鞭炮。妻子李娟一听说这消息就恼了——她打心底里不想让杨子去,更不喜欢军子这个人。


军子家有口煮饭的大铁锅,做饭得烧木头。如今这地方,烧柴火做饭的人家早已不多,大多用的是电锅、天然气或液化气,只剩些年纪大的老人还保留着老习惯,却也寥寥无几。军子的“狐朋狗友”不少,杨子也算其中一个,这群人个个像中了酒精的“毒”,总爱聚在饭店喝酒。今天月亮湾大饭店,明天小酒馆,后天申家菜馆……候庙就这么大,翻来覆去就这几家馆子,吃来喝去早腻了。不知是谁提议“还是烧锅做的饭香”,军子便干脆买了口大铁锅,几人轮流买食材做饭。今天你买羊肉,明天我买排骨,后天他买几只大鹅,天天晚饭聚在军子家,围着大铁锅热热闹闹地吃。吃完了也不用收拾,军子的父亲会来打理满地狼藉;要是锅里有剩菜,老人就接着吃,有时众人也会提前给老人留一碗。后来又有人搬来一张自动麻将桌放在军子家,吃完饭偶尔还能搓几圈麻将。没有女人管着的家,对这群人来说简直是“天堂”——没人唠叨,没人指责,自在得很。


军子的妻子常年不在家,她在台前租了房子陪儿子丰收读书。丰收虽是男孩,却生得白净,浓眉大眼,眉型如剑、错落有致,一双大眼睛清澈深邃,黑白分明得像一汪深海。见过他的人,没一个不夸这孩子长得好。十七岁的年纪,一米八二的大高个,身姿笔挺,走到哪儿都是一道亮眼的风景。更难得的是,丰收的成绩和他的模样一样拔尖,在高二班里稳居前列;脾气也不像父亲军子那样大手大脚,花钱分得清轻重,该花的才花,不该花的一分不浪费。母亲做了好吃的,只要母亲不吃,他绝不先动筷子,又孝顺又懂事,妥妥的“别人家的好孩子”。


星期天放假,丰收和母亲本想回趟家帮军子收拾收拾。从学校到家要倒一次车,下车后还得跑十分钟路,高中生的时间本就分秒必争,公交车又挤得厉害。娘俩次次给军子打电话,想让他开私家车来接,可军子的回答永远是:“你们要回来自己想办法,我没办法去接——我喝酒了,不能开车。”次数多了,娘俩也不指望了,星期天就住在出租屋:丰收找同学打打羽毛球,军子媳妇则去附近厂子干点零活。她挣的钱差不多够母子俩的开销,偶尔不够了给军子打电话要钱,军子有就直接给,没有就去借,只要娘俩开口,总会在微信上转过来,而且每次都多转——要五百转一千,要一千转两千。


正因为军子媳妇不在家,这群人在军子家吃饭才格外放得开。七八个人挤在屋里,每人叼根烟,烟气腾腾裹着酒气,地上掉的菜叶子、肉渣被踩得稀烂……虽说过后有军子父亲收拾,但军子媳妇偶尔回家,看着还是不顺眼——老父亲收拾得粗糙,总有些死角清理不干净。要是军子媳妇在家,总得不停擦、洗、拖、晒,忙得脚不沾地。


等丰收放年假,军子总算不敢再让人来家里聚了。那时候,家里的地板砖被媳妇擦得能反光,东西收拾得井井有条,门窗也擦得一尘不染。丰收在自己卧室里捧着手机,安安静静听网课;已经上班的大女儿也放假回家,常坐在客厅里舒舒服服地看电视——这样的家,哪还容得下一群人吵吵闹闹。


没多久,军子进了批鞭炮开始卖,可他没有送货的车,每次都来开杨子的货车。这人还特别小气,把车开走时从不加油。李娟要用车间,要么车被军子开走,要么车在家却得自己先去加油——她太清楚了,军子绝不会主动给她家车加油。李娟常跟杨子唠叨,埋怨他总把车借给军子,可杨子哪好意思跟军子开口说“别开我车了”,更别提让军子还车时加点油。他只能耐着性子听李娟抱怨,还得讨好地说:“军子说了,过几天给咱送鞭炮,今年咱就不用买了。”李娟撇撇嘴:“谁稀罕他那点鞭炮。”


后来军子让杨子陪他去卖鞭炮,还指定要去杨子的村子。李娟更不乐意了——静叔的代销店也卖鞭炮,静叔和杨子的父亲是同一个爷爷的后代,算是亲上加亲。她怕静叔看见杨子领着外人来附近卖鞭炮,心里会不舒服,总觉得脸上挂不住。可再多不满也没用,杨子还是在李娟的气头上,跟着军子出发了。他领着军子挨家挨户跑,等晚上回到家,李娟没好气地问:“卖了多少钱?”杨子平静地答:“不多,才两千多。”李娟又问:“那你能得多少?真是白帮忙的傻货!”杨子不吭声了,过了好一会儿才打破沉默:“军子说了要送咱鞭炮,咱总不能白要,帮衬一把也是应该的。再说他非让我领他去咱村,我也没办法啊。”李娟听清了,却没再说话。


有天晚上,杨子又没在家——他这些日子总不着家,想让他在家吃顿晚饭,比中彩票还难。这时军子拎着个大大的黑色方便袋来了,里面装得满满当当都是鞭炮。他进门看见李娟,笑嘻嘻地喊了声“嫂子”,就把袋子放下了。李娟想起杨子之前说的“军子要送鞭炮”,还以为这是给自己家的,也笑着客套:“军子,你给这么多鞭炮,也太客气了!”没想到军子接了句:“这是二和要的鞭炮,他让我先放你这儿,等他有空来拿。”李娟瞬间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又尴尬又不好意思,只能在心里安慰自己:“不知者不为罪,说错话也没什么大不了。”没多久,杨子发来信息:“娟子,军子放咱家的鞭炮是别人买的,你别误会。”李娟没好气地回他:“说晚了!早干嘛去了?”


后来二和来拿鞭炮,跟李娟吐槽:“这军子真不地道!杨子领着他来咱村卖鞭炮时,我正跟十多个人唠嗑,军子递烟就给了我一支,那几个人连烟都没舍得给——他是不知道,递根烟说不定就能多卖几挂鞭炮!我看是杨子领他来的,也想帮他多卖点,就辛辛苦苦领着他跑这家、跑那家,累得腿都酸了。结果我买鞭炮该给军子210块,他就真收了210,连个零头都没让,我这忙算是白帮了!”说完,二和打开袋子数鞭炮,发现军子还少给了一挂。“少一挂就少一挂吧。”二和无奈地说。李娟却不服气:“不行,我给他打电话,让他补过来!人心换人心,不是所有“朋友”都懂“分寸”,别让将就的交情,耗了自己的日子。”


至于军子最后到底送没送鞭炮,李娟也记不清了——反正快过年的时候,家里堆了不少鞭炮,她才不管是军子送的还是杨子买的。还有一次,杨子喝醉了酒回家,带回来不少治咳嗽的糖姜水,说是军子家也卖药,特意送他的。李娟一看就气不打一处来:“什么朋友啊!没病给人送药,真是天天喝酒喝傻了——一个敢张嘴送,一个还傻乎乎地往家拿!”她拿起药盒一看,盒子下方清清楚楚印着“有效期至:2024年11月”——送药本就是添堵,居然还送过期的!李娟没多想,直接把这些药扔进了垃圾桶。


不过,每当李娟想到家里两个优秀的孩子,心里的火气就消了大半,被满满的欣慰填满:大女儿已经毕业上班,小儿子再过两年也要考大学了。她常劝自己:“孩子是生活的糖,再琐碎的烦恼,遇到他们的优秀与懂事,也会悄悄融化。生活哪有十全十美的,管不了的人就别管了,罢罢罢,由他去吧!”毕竟,日子是过给自己的,与其揪着糟心事不放,不如多看看身边的甜。成年人的清醒,是知道哪些人值得较真,哪些事该学会放手——不是妥协,是给生活留余地,也给自己留心气。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年尾风波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