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光散尽,烟尘弥漫。
焦灼的空气中,混杂着石灰与草木的余烬气息,呛得人喉咙发紧。
地宫残垣间,只剩一片焦土与未曾冷却的石壁,无声地诉说着方才那场致命的围杀。
苏绾冲入地宫时,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幅死寂的景象。
她的心跳到了嗓子眼,手中那封浸透了鲜血与决绝的家书,被她攥得几乎要碎裂。
视野里,那个熟悉的身影静静地立在焦土中央,衣衫虽有破损,却挺拔如松,周身萦绕着一层淡淡的、仿佛与黑暗融为一体的金色微光。
那不是火焰的余温,而是一种……新生的气息。
“李砚!”苏绾的声音带着劫后余生的颤抖,快步奔了过去,“你……你没事?”
李砚缓缓转身,那双曾被忧郁与迷茫笼罩的眼眸,此刻竟清澈得如同被烈火淬炼过的琉璃,深邃而平静。
他身上没有丝毫被灼烧的痕迹,连发梢都未曾卷曲。
他看着苏绾,微微点头,目光落在了她手中那封血迹斑斑的信上。
“我没事。”他的声音比以往低沉了些许,却蕴含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感,“倒是你,怎么会来这里?”
“是崔夫人……”苏绾来不及解释太多,急切地将信递了过去,“她……她用最后的力气写下这封信,让我务必交给你。她说,若你真能……活出诗魂,便代她……”
她顿住了,那最后几个字仿佛有千钧之重,难以启齿。
李砚接过信,指尖触碰到那干涸的血迹,一股彻骨的悲凉瞬间涌上心头。
他没有展开信,却已然猜到了结局。
崔夫人的死,是这场阴谋的又一笔血债。
他看向苏绾,替她说完了那句话:“……毁了香炉。”
苏绾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震惊:“你怎么知道?”
李砚的目光穿过地宫破碎的穹顶,望向观外那片晦暗的天空,唇边泛起一抹冷冽的弧度:“因为香炉,才是崔家真正的‘诗囚’。”
那个囚禁了无数诗魄,也囚禁了崔家几代人野心与罪孽的根源。
就在此时,地宫上方,传来一阵气急败坏的怒吼。
“不可能!这绝不可能!区区一道‘诗灰化焰’的异象,怎么可能挡得住天火油!”崔公子趴在崩塌的入口边缘,面色惨白如纸,眼中满是癫狂与不信。
他精心策划的必杀之局,竟以这种他无法理解的方式被破解了。
那个他眼中的容器,非但没死,反而像是完成了某种蜕变,那股隐而不发的强大气息,让他本能地感到了恐惧。
“公子,快走!”一旁的宋御史脸色同样难看至极,他一把拉住崔公子的手臂,声音因惊惶而变得尖利,“你听!这是什么声音!”
沉重的引擎轰鸣声由远及近,撕裂了终南山麓的宁静。
那不是普通车辆的声音,而是某种特制重型车辆独有的、充满压迫感的咆哮。
紧接着,刺目的光柱划破夜色,一道接一道,将整座天火观遗址照得如同白昼。
崔公子顺着光柱来源望去,瞳孔骤然收缩。
只见远处的山道上,十余辆通体漆黑的官车正以无可阻挡之势疾驰而来,车队行进间悄无声息,唯有引擎在低吼。
车顶的警示灯无声闪烁着冰蓝色的光芒,而在每一辆车的车旗上,都用银线绣着五个森然大字——文化监察司!
“是他们……他们怎么会来得这么快!”宋御史的腿肚子都在打颤。
文化监察司,那是独立于所有行政体系之外的神秘机构,专门处理与“诗魄”相关的异常事件。
他们行事霸道,权力滔天,一旦被他们盯上,别说是他一个御史,就是崔家,也得脱层皮!
“快!从后山走!”崔公子终于从震惊中回过神来,脸上血色尽失。
他知道,今天的事彻底败露了。
纵火焚烧古迹,谋害诗魄觉醒者,无论哪一条,都足以让他万劫不复。
然而,已经晚了。
吱——!
刺耳的刹车声整齐划一地响起,十余辆黑色官车呈合围之势,死死地封锁了天火观的所有出口。
车门齐刷刷地打开,一队队身着黑色制服、神情冷峻的人员动作迅疾地跳下车,手中持着奇异的、闪烁着微光的仪器,迅速布控了整个现场。
他们的动作干脆利落,充满了军人般的肃杀之气,显然训练有素。
崔公子和宋御史刚跑到后山小径的入口,就被两名面无表情的监察司人员拦住,冰冷的仪器对准了他们。
“文化监察司办案,任何人不得离开现场。”
地宫之下,李砚和苏绾也听到了外界的动静。
苏绾脸色一变:“是官方的人?他们是来抓崔公子的?”
李砚却摇了摇头,他的“诗意共感”在融合了“火烬地”诗魄之后,变得异常敏锐。
他能感觉到,外面那些人身上,带着一种与诗魄截然不同,却又息息相关的冰冷气息。
他们的目标,不仅仅是罪犯。
他将那封带血的家书小心收入怀中,拍了拍苏绾的肩膀,示意她安心,然后迈步向着地宫的出口走去。
当李砚的身影重新出现在地面上时,所有的光柱仿佛有了生命一般,瞬间聚焦于他一人之身。
烟尘中,他缓步走出,身后是深不见底的废墟,身前是壁垒森严的官方力量。
山风吹起他的衣角,那双洞悉了百年火海真相的眼眸,平静地扫过全场。
他看到了被拦下后面如死灰的崔公子,看到了惊慌失措的宋御史,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为首的一名中年男子身上。
那人身材高大,穿着一身笔挺的黑色风衣,戴着一副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眼神却如鹰隼般锐利。
他没有看崔公子一眼,仿佛那两人只是无关紧要的尘埃。
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李砚身上,眼神中带着审视、探究,以及一丝难以察觉的……贪婪。
现场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只剩下山风吹过残垣断壁时发出的呜咽声。
终于,那名戴着金丝眼镜的为首男子缓缓上前一步,推了推眼镜,冰冷而公式化的声音响彻全场,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精密计算的砝码,重重地砸在每个人的心头。
“李砚。根据《诗魄管理条例》第三章第七款,检测到A级‘诗魄’融合反应。”他顿了顿,目光如利剑般刺向李砚,一字一句地问道:“‘火烬地’的诗魄碎片,是你融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