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禅感悟
书名:紫微禅观 作者:杨思辉 本章字数:2720字 发布时间:2025-08-17

《紫微菩提禅观》

​佛法无形 身心有灵

​菩提无形 愿力无边

涅槃无形 智慧无碍

​开悟无形 道行无止

自在无形 烦恼无影

慈悲无形 度众无量

神通无形 恒顺无性

救苦无形 功德无形

经藏无形 成道无色

请佛无形 慑力无尽

弘法无形 佛光无虚

般若无形 行愿无空

​———杨思辉


《紫微佛禅》

佛前本无法,经藏亦非法。

​佛法常具足,何来菩提树。

​菩提本无心,法身亦非身。

​佛道本清净,何来淤泥染。

​菩提本性求,何来处处惭。

​皈依佛法僧,涅槃即极乐。

​神通本具足,何须谤如来。

​修法不解意,经熟常谤佛。

​修道行道性,佛道皆圆满。

菩萨行成道,佛法行成佛。

———杨思辉


​何为大乘佛法禅

​吃饭不忘种田人,喝水不忘挖井人。

​修行不忘引接人,弘法不忘法脉人。


深入禅定深入经藏,心正意正行正具备干净内心,淤泥而不染,保持纯净心就能获得无上佛力进入言出法随之境。



佛教修行要领:

​1.照顾好自己眼耳鼻舌身意,不着相不执着,被人陷害诽谤不解释保持清净心,外部环境影响你的皆是虚妄。

​2.内观本性即具足,内不动,外不显即为空性。

​3.佛法真实不虚,魔障皆为梦幻泡影即是虚妄;内心彻底清净后得种种神通力。

4.为佛菩萨做事,自得佛菩萨法脉传承,佛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你要做的就是救苦救难大慈大悲,神通力即进阶。

5.请佛住世,敬天爱人,用自己的天赋好技能做好众生与佛法神通力之间的媒介。

6.发多大愿得多大传承,前提要具备清净心;你的清净心(内心越干净纯粹越好)程度决定传承的大小。

7.遇到任何是非任何干扰,立即自我暗示都是虚妄引导排泄掉,心会马上主动净化成清净心。

(千万不要听风就是雨,这样你会被外部环境左右失去清净心,修行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归零成修行负债积累恶行直到恶贯满盈)

道禄和尚、释永信等等皆是实际案例,失去了清净心物极必反。




不忘本发无上心,统理大众为信众祈福服务一切无碍。虔诚修行 ​大众心诚则灵 必然有求必应事业风调雨顺!



何为佛菩萨如来道

​佛菩萨如来道就是无我,成为空性。

​徒弟永远是徒弟,师父永远是师父。

​徒弟越厉害师父地位越高,为什么呢?因为不忘本法脉是师父传的,这就是尊师重道,成佛菩萨如来就是做了利益众生利益国家利益人类的事积累无量功德,就自然有千千万万人世世代代香火供养你,你自然就成道了。

​释迦弥勒佛的师父是燃灯古佛,未来佛的师父一定是师父您,徒弟成佛师父自然也是佛。———杨思辉




建三千寺庙

传十万弟子 百万居士弘大乘正法 继六祖法脉成七祖

在六祖慧能闭关洞口发的大愿,愿佛力加持,成为现实普度全球众生。




写书写不圆满,不要轻易写书,不然就是误人子弟带坏一片罪业滔天,也成不了经书。




《大乘证道境》

何为清净心,远离事非之人,自得清净心。

​何为事非人,见人说事非人,应当头一棒。

​何为禅定境,禅定非禅定境,随定随出境。

​何为神通力,身心灵常自净,如来自护法。

​何为极乐界,黑暗后见光明,涅槃重生进。

​———杨思辉



佛法没有最高境界只有更高境界即是空境,精进永无止境,度化众生孜孜不倦,可见如来得各种无上大神通。

———杨思辉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发凶猛心,精进

​发大愿志,目标

​发慈悲心,利他

​发弘法道,度众

​发菩萨行,证道

​———杨思辉




【佛法知行合一】想成佛就行佛道,想成菩萨就行菩萨道,想成阿罗汉就行阿罗汉道。

———杨思辉




有的人学佛法几十年,连佛道怎么行都不知道。学佛菩萨不法布施,何以证菩提,怎么证果。

———杨思辉




佛法之道不在于苦修,而在于弘法解惑度众生。

​悟道之法不在于着相,而在于通达利他自显圣。

​神通之力不在于执着,而在于菩提慈悲即证果。

​———杨思辉




先悦他,自悦己,恒顺众生的喜悦,其乐无穷。

先​悦己,他不悦,自召俗人皆磨难,其苦无尽。

​———杨思辉




禅修顿悟:何为虚妄、何为真实不虚。

当一心念佛,达成天人合一时生发​佛光(佛力)普照时,一切黑暗、魔障、阻碍皆即成虚妄,佛法即真实不虚;当获得真实不虚的佛法时要保持空杯心态当着虚妄不要太执着(否则水满则溢、物极必反),防止停止精进和避免自视甚高心魔乘虚而入造业后丧失佛法神力。

​———杨思辉



一行一言一意皆为禅




不执着于执着,恒顺众生,你即是觉悟者,证得菩萨境界。——杨思辉





学佛若保持一颗纯净的心,你就可以减少凡俗礼节,获得佛菩萨护犊子庇护;反之内心不干净就立竿见影得反噬得报应。

———杨思辉




凡事显摆装作都会自作自受

​即是佛法讲着相于名利虚妄

​———杨思辉




佛经讲虚妄:

​虚妄不是讲,万物万法全都是梦幻泡影,而是讲证道证果后,要保持谦虚和平常心不要执着到处显摆,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佛法境界有高有低,免得自己惹祸上身。

修行讲机缘命格,不要执着去追求境界,而是脚踏实地去用心思考感悟和悟道,证道证果,去理解佛法和知行合一去践行佛经和佛法,不要光说不练假把式欺骗自己最后谤佛法说全是虚妄。

​你看见异界任何灵物,都要保持提醒自己这只是虚妄让自己平静下来,心如止水无惧生发金刚心去面对和度众生。不要大惊小怪到处找大师去伤害众生,因为佛度众生,你如果伤害到有道行有累世德行的众生,你就是造业,造业就进入因果循环。

​佛经讲佛法都是虚妄和空,那佛经佛法不是自我矛盾打自己脸,又怎么弘法度众生,怎么烈磐显圣证道证果。

​———杨思辉




学佛最大的悲剧

莫过于​像复读机一样背经,却没有道行,还到处说佛经是虚妄。

​也不知道啥时候学佛出家的门槛是背经,把佛法当虚妄谤佛法。

​只会背经读经,不践行佛法,不去理解和顿悟佛法何来体感和佛法神通。

​天天口口声声说惭悔,就是不做,惭悔完又继续造业又继续惭悔恶性循环怎么可能证道。

​佛法小到尘埃水珠,大到宇宙万物,皆具有佛性。

​最可悲的居然有人问怎么能迅速开悟,这种人的结局就是走火入魔最后当魔军。

虽然人人可以开悟,但是还得看机缘和命格,因为机缘和命格决定高度,本来是个土豆不可能变成西瓜。

你就算读佛经一亿遍还是一样无法开悟,因为你光读不用心感悟怎么可能觉悟菩提证道。

​佛法讲佛度有缘人,佛度众生,并没有说度所有众生,而是度相信佛法的人,你都不相信佛法说佛法是虚妄,你怎么可能觉悟菩提证道得道果,佛法又怎么度你。

​———杨思辉



《紫微禅意》

禅修分为:意禅、心禅、境禅

意禅:为坐禅而坐禅(定心)

心禅:为心禅而悟禅(修法)

境禅:为无禅而行禅(证道)

———杨思辉




未经生死劫何谈觉醒开悟

大难过后烈磐如醍醐灌顶

若天命之人皆可成圣神佛

大愿​心恒之人必心愿皆成

​———杨思辉





有因必有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一言一行皆为播种必开花结果

祸福无门皆为家族福德深浅召

中年开始福祸皆由自身言行召

———杨思辉




三途八难证菩提,百花万法弘十方。

百年菩提悟禅道,言出法随度众生。

———杨思辉




修行如天空变幻莫测,初心决定乾坤。

​———杨思辉




何为无分别心,因材施教就是众生平等无分别心。———杨思辉




上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紫微禅观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