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星茧的微光与沙下的震动
书名:蚁土 作者:风之流浪 本章字数:7993字 发布时间:2025-08-17

第十八章:星茧的微光与沙下的震动

 

暮色彻底漫过沙丘时,隧道里的光储菌菌丝亮得越发明显了。淡紫色的微光顺着菌丝蜿蜒,像把揉碎的星子撒在了隧道顶端,把整条通道照得像条缀满碎星的绸带。空气里飘着的苔香混着光储菌特有的清冽气息,吸一口都能觉出暖意——那是绿脉日渐旺盛的生机,正顺着沙粒的缝隙,悄悄渗进隧道的每一寸角落。

 

我蹲在星茧旁,手里捏着块刚从水洼边采来的银丝苔软布,正轻轻擦拭茧壁上沾着的星轨细沙。这几日星茧亮得越发灼眼,茧壁上流动的光纹不再是之前那种缓慢的溪流状,反倒像被风掀起了浪头,一圈圈顺着茧身打转,连指尖碰到茧壁时,都能觉出比平时更明显的暖意。刚把最后一粒沙粒擦去,就听见石纹的声音从隧道口传来,带着点抑制不住的急促颤音:“你们快来看!星茧……星茧好像有动静了!”

 

那声音像颗石子投进平静的水洼,我们瞬间就动了起来。赤砂的红棕色甲壳蹭过头顶垂落的菌丝,带起一串细碎的紫光,落在沙地上像撒了把碎钻;褐盾跑得最快,青黑色的背壳绷得笔直,连背上三道标志性的黄条纹都透着紧张,足尖的钩刺几乎要嵌进沙里;小砾举着他那块宝贝镜片,镜片反射的光落在星茧上,让本就流动的光纹晃得更厉害了,连他浅灰色的甲壳上都沾了层淡淡的紫光。

 

等我们赶到星茧旁,所有人都忍不住屏住了呼吸——星茧的变化比石纹说的还要惊人。原本缓慢流动的光纹此刻像被狂风掀起的潮水,“哗啦啦”地在茧壁上奔腾,连周围的空气都跟着微微发烫,离得稍近些,甲壳都能觉出暖意。更神奇的是,之前一直垂在隧道顶端的光储菌菌丝,竟有几缕慢慢向星茧的方向弯了弯,像伸出的小手,正轻轻触碰着茧壁,像是在回应茧里藏着的动静。

 

墨环蹲下身,深黑色的甲壳几乎贴到地面,断角上还沾着白天从星轨处带回的光尘,此刻轻轻碰了碰星茧旁的沙粒——那沙粒居然是温的,比隧道里常有的潮气暖了不少,指尖一碰,还能觉出丝丝缕缕的生机在往星茧的方向涌。它的复眼里闪过点惊讶,随即又沉下语气,带着点笃定:“是绿脉的生机攒够了。之前灰须长老拄着菌柄拐杖来看时,就说过‘等生机满了,星茧会有新变化’,说不定……今晚就要来了。”

 

话音刚落,星茧突然轻轻颤动了一下。不是之前那种几不可察的细微抖动,而是像有什么东西在茧里轻轻撞了撞,“咚”的一声轻响,虽不重,却清晰地传进每个人耳朵里。紧接着,茧壁的光纹瞬间亮得刺眼,淡紫色的光几乎要把隧道照成白昼,连隧道顶端的菌丝都跟着明灭了两下,像被点燃的小灯,闪得人睁不开眼。小砾下意识地把镜片挡在眼前,指节都攥得发白,小声惊呼:“哇!好亮!里面是不是要钻出什么了?是会发光的虫子吗?”

 

卷须抱着她的月弧玻璃,淡蓝色的甲壳绷得紧紧的,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却还是忍不住往前挪了半步——她一直对这些带着生机的事物格外好奇,连说话的声音都带着点颤:“会不会是……是之前我们在地表见过的那种发光虫?还是和苔居虫一样软乎乎的小生物?”

 

赤砂没说话,只是用颚部轻轻扒开星茧旁的沙粒。沙粒下,细细的绿脉正顺着缝隙慢慢往上钻,比早上看到时粗了一圈,颜色也深了些,像条刚睡醒的小蛇,每动一下,就有一缕生机顺着绿脉往星茧里送。它红棕色的复眼紧紧盯着绿脉,语气比平时更沉:“绿脉在往星茧里送生机,里面的东西肯定和绿脉有关。我们别靠太近,免得打扰了它。”

 

我们听话地往后退了几步,围着星茧站成一个圈。隧道里瞬间静了下来,只剩下菌丝轻轻晃动的“沙沙”声和星茧偶尔传来的轻颤声,连远处水脉“哗啦啦”的流动声都好像轻了些,像是怕惊扰了这即将到来的变化。那只昨天带路的小苔居虫不知什么时候也跟了过来,它趴在离星茧不远的苔丝上,嫩绿色的身子几乎要和苔丝融在一起,小触角绷得笔直,复眼里映着茧壁的光纹,像两颗小小的绿星星,连软足都忘了动,只偶尔轻轻颤一下,显露出它的紧张。

 

大概过了半盏茶的时间,星茧的颤动突然变快了。“咚咚、咚咚”的轻响从茧里传出来,像小石子一颗接一颗落在沙地上,每响一下,茧壁的光纹就亮一分,连周围的绿脉都跟着鼓了鼓,像是在拼尽全力往星茧里推送生机。突然,茧壁的顶端裂开了一道细缝——不是被外力撞开的,而是像花苞绽放似的,慢慢向两边展开,淡金色的微光从缝里漏出来,比光储菌的紫光更暖,落在沙地上时,竟让几颗之前不小心掉在地上的韧草籽冒了点点绿芽,芽尖还沾着微光,像戴了颗小珍珠。

 

“要出来了!要出来了!”小砾攥紧了镜片,声音都有些发颤,浅灰色的甲壳上沾着的光尘跟着亮了亮,“你们看!那光好暖啊!”

 

我们都睁大眼睛盯着那道缝,连呼吸都放轻了。只见一只小小的、泛着绿光的虫茧从缝里慢慢探了出来——不是我们以为的成虫,而是个比苔居虫幼虫还小一圈的茧,通体是嫩绿色的,像颗刚从沙里冒头的韧草芽,茧壁上还沾着星茧的光纹碎片,像撒了层金粉,轻轻一动,金粉就跟着晃,好看得紧。它顺着星茧的壁慢慢爬下来,每爬一步,茧壁的光纹就暗一分,等它完全落在沙地上时,星茧的光已经淡得快看不见了,只剩下薄薄一层透明的壳,像个空了的玻璃球,轻轻碰一下,还会发出“叮”的轻响。

 

那只小绿茧刚落地,就轻轻转了个圈。茧壁上的金粉慢慢融进沙里,周围的绿脉立刻涌了过来,细细的根须缠在茧壁上,一层叠一层,像给它织了层柔软的保护网。光储菌的菌丝也凑了过来,淡紫色的微光裹住小绿茧,把它衬得像颗被星子围着的绿宝石,连空气里的苔香都好像更浓了些。

 

“这……这是什么呀?”叶芽抱着她的草籽陶罐,浅绿色的甲壳和小绿茧的颜色几乎融在一起,声音里满是好奇,她轻轻蹲下身,怕惊动了小绿茧,“是星茧孵出来的宝宝吗?长得好小啊!”

 

墨环绕着小绿茧走了一圈,触角轻轻扫过周围的绿脉,突然“啊”了一声,像是想起了什么,深黑色的甲壳上都透出点激动:“我在老祖宗留下的石板上见过!这是‘脉种茧’!石板上画着它的样子,还写着——只有当绿脉的生机足够旺盛,又遇到星轨光尘的滋养,才会从星茧里孵出来。脉种茧里藏着绿脉的种子,等它破茧的时候,会把绿脉的根往更深的沙层里送,还能让周围的苔丝和草木长得更快——是守护绿脉的宝贝!”

 

“守护绿脉的宝贝?”小砾凑得更近了些,镜片的光轻轻落在脉种茧上,没敢靠太近,怕呼出的气吹到它,“那它什么时候会破茧呀?破茧之后会变成什么样子?会不会也有软软的足?”

 

墨环刚要开口,隧道深处突然传来一阵“轰隆隆”的轻响——不是沙粒滚落的“沙沙”声,也不是水脉流动的“哗啦啦”声,而是从地底传来的震动,像有什么东西在沙下快速钻动,连我们脚下的沙粒都跟着轻轻晃了晃,头顶的菌丝也“簌簌”地掉了几颗孢子下来,落在沙地上弹了弹。

 

褐盾的背壳瞬间绷紧了,青黑色的甲壳上泛起冷光,足尖的钩刺“咔嗒”一声露了出来,尖端泛着冷光:“是沙下的动静!会不会是掘地虫?还是沙蝎群顺着沙缝钻进来了?”它说着,就往隧道口跑,触角绷得笔直,像两根细针,正全力捕捉震动的方向,背上的黄条纹都透着紧张。

 

赤砂也立刻跟上,红棕色的甲壳在微光下显得格外沉稳,它一边跑一边喊:“我去看看水脉!别是震动把新挖的水脉通道震塌了!那可是我们好不容易挖通的!”

 

我和墨环留在星茧旁,眼睛紧紧盯着那只脉种茧——它好像没受震动的影响,还在慢慢转着圈,绿脉的根须缠得更紧了,光储菌的菌丝也裹得更厚,像在给它筑起一道屏障。小砾举着镜片,紧紧跟在褐盾身后,小声问:“褐盾,掘地虫是什么呀?很厉害吗?会伤害我们,还有脉种茧吗?”

 

“掘地虫比沙蝎还大,身子有我半只甲壳长,能在沙下钻得飞快,最喜欢啃食绿脉的根!”褐盾的声音从前面传来,带着点急促,还夹杂着足尖踩过沙粒的“簌簌”声,“之前我在东边沙丘的石缝里见过,它们的颚部能咬碎硬沙块,要是让它们挖到水脉,肯定会把通道咬坏,到时候甜水就漏光了!”

 

我们刚跑到隧道口,就看见石纹和墨点正蹲在阻沙障旁。石纹手里攥着块磨尖的岩石,甲壳上的深色条纹绷得发亮,指节都因为用力而泛白;墨点的陶罐歪在一旁,里面的固沙菌孢子撒了些在沙地上,白色的孢子和沙粒混在一起,像撒了层面粉。看见我们,石纹立刻站起来喊:“震动是从东边来的!不是掘地虫,也不是沙蝎——好像是……是沙层在往下陷!”

 

我们顺着石纹指的方向看去——东边的沙丘果然不对劲!之前挖水脉的青石板旁,有一片沙层正慢慢往下塌,像被什么东西掏空了底下的沙粒,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漩涡,沙粒“簌簌”地往下掉,越陷越深,连周围刚冒芽的韧草都跟着晃,有几棵已经被沙粒埋了半截,嫩绿的芽尖在沙粒里露了露,眼看就要被完全盖住。更让人揪心的是,那片塌陷的沙层,刚好在新挖的水脉通道上方!

 

“不好!水脉的通道要被压塌了!”赤砂大喊一声,红棕色的甲壳像一团小火球,瞬间就冲了过去。它跑到塌陷处旁,用背壳顶住往下掉的沙粒,足尖的钩刺深深扎进沙里,稳住身子,不让自己被沙粒带下去,同时喊:“快!墨点,把固沙菌孢子撒在塌陷处!石纹,去搬青石板来压住边缘!别让沙层把水脉堵了!”

 

墨点立刻跑过去,捡起歪在一旁的陶罐,把里面剩下的固沙菌孢子往塌陷处撒——白色的孢子落在沙粒上,瞬间就和沙粒粘在一起,形成了一层薄薄的硬壳,虽然沙层还在往下陷,但速度明显慢了不少,像被按下了减速键。石纹则转身往青石板堆跑,它的甲壳上满是深色的条纹,搬起一块半大的青石板时,条纹都绷得发亮,“砰”地一声把石板压在塌陷处的边缘,挡住了部分往下掉的沙粒,石板和沙粒碰撞的声音在寂静的暮色里格外清晰。

 

褐盾也冲了过去,它绕到塌陷处的另一边,用颚部轻轻扒开沙粒——不是在挖,而是在仔细寻找水脉的通道口。它的触角紧紧贴在沙地上,细细的,像在听水脉流动的声音,连呼吸都放得极轻。过了一会儿,它突然停下动作,声音里满是急切:“通道口在这边!已经有沙粒堵进去了!快用玻璃片挖!动作轻些,别用蛮力,免得把通道挖破!”

 

我和小砾立刻跑过去,掏出随身携带的玻璃片——小砾的镜片早就收进了苔丝袋里,手里攥着块磨得圆圆的玻璃片,边缘光滑,不会划伤通道;我则用之前挖水脉时特意磨尖的玻璃片,小心翼翼地扒开堵在通道口的沙粒。沙粒被固沙菌孢子粘得有点硬,挖起来很费劲,我的指节都酸了,才挖开一小片,能隐约看见里面泛着银光的水流。

 

就在这时,一阵“簌簌”的声音从旁边传来——是苔居虫们!它们不知什么时候跟了过来,十几只嫩绿色的小身子在沙地上爬,像一串会动的绿珠子,连最小的那只幼虫都跟在后面,用软足扒拉着沙粒,努力往前挪。那只带路的小苔居虫爬到我的玻璃片旁,用软足轻轻碰了碰我的手,像是在说“我来帮你”,然后钻进通道口的缝隙里,用软足把里面的细沙粒往外运,每运出一颗,就会把沙粒轻轻放在旁边的苔丝上,生怕弄脏了通道。其他苔居虫也跟着钻进去,有的运沙粒,有的则用嘴里吐出的苔丝把通道口的缝隙堵住,防止更多沙粒掉进去,软足动得飞快,像一群忙碌的小工匠。

 

“它们在帮我们清理通道!”叶芽惊喜地喊,她也跑了过来,把手里的草籽陶罐轻轻放在一旁,蹲下身帮苔居虫们把运出来的沙粒扫到远处,浅绿色的甲壳几乎贴到地面,“苔丝能粘住沙粒,刚好能堵上缝隙,这样就不怕沙粒再漏进去了!”

 

卷须也没闲着,她举着月弧玻璃,把玻璃片轻轻贴在塌陷处的沙粒上——刚好有一缕月光从隧道口照进来,落在玻璃片上,反射出一道银色的光,正好照在通道口,让我们能更清楚地看到里面的情况,连细沙粒的位置都看得明明白白。“通道里的沙粒不多!再挖一会儿就能通!”卷须喊着,声音里满是鼓劲,淡蓝色的甲壳在月光下像块透亮的蓝宝石。

 

我们就这样分工合作:赤砂和石纹用青石板顶住塌陷的沙层,手臂都绷得发酸,甲壳上沾满了沙粒也顾不上擦;墨点蹲在一旁,时不时往塌陷处补撒些固沙菌孢子,确保沙层不会再快速下陷;褐盾和我用玻璃片小心地挖着通道口的沙粒,每挖一下都要确认没有碰坏通道壁;小砾和叶芽围在通道口旁,帮苔居虫们把运出来的沙粒扫走,还会时不时给苔居虫递上一点沾着甜水的苔丝,让它们补充力气;卷须则一直举着月弧玻璃,稳稳地照着通道口,手臂酸了就换一只手,连镜片上沾了沙粒都没顾上擦。

 

隧道口满是“簌簌”的挖沙声、“咚咚”的石板碰撞声,还有苔居虫们发出的细微“唧唧”声,连空气都变得紧张起来,每个人的甲壳上都沾了沙粒,额头上的汗珠顺着甲壳往下掉,落在沙地上晕开一小片湿痕。只有那只脉种茧,还在隧道深处的星茧旁,静静地转着圈,绿脉的根须缠得更紧了,光储菌的菌丝也亮得更明显,像在给我们加油鼓劲。

 

大概过了半个时辰,褐盾突然停下动作,耳朵紧紧贴在通道口,然后兴奋地喊:“通了!听见水脉的声音了!很清楚!”

 

我们立刻停下动作,屏住呼吸听——果然!“哗啦啦”的水流声从通道口传出来,比之前更清晰,更响亮,说明通道没有被堵死,只是进了点沙粒,现在已经清理干净了。赤砂松了口气,背壳上的沙粒“簌簌”地掉下来,它用触角碰了碰褐盾的甲壳,声音里满是庆幸:“还好有苔居虫帮忙,它们身子小,能钻进通道深处清理沙粒,不然我们肯定来不及,水脉说不定就真的堵了。”

 

褐盾点了点头,它的触角上沾了不少沙粒,却没顾上擦,而是转头看向那只带路的小苔居虫——它正从通道口爬出来,软足上沾着水脉的潮气,还带着点淡淡的甜香,小触角轻轻晃了晃,像是在说“没事了,水脉通了”。褐盾用触角轻轻碰了碰它的背壳,动作轻得像碰一片刚冒芽的苔丝,声音也放得极柔:“谢谢你们。要是没有你们钻进窄窄的通道清理沙粒,新水脉今天肯定保不住。”

小苔居虫像是听懂了,顺着褐盾的触角慢慢往上爬,嫩绿色的身子在青黑色的甲壳上格外显眼。它爬到褐盾背上那道最宽的黄条纹旁,停下来绕着条纹爬了一圈,软足留下的湿润痕迹在黄条纹上晕出个小小的绿圈,像给褐盾盖了个“感谢印章”。做完这个动作,它又顺着触角爬下来,回到苔居虫群里,用小触角碰了碰身边的同伴,像是在传达“任务完成”的消息。其他苔居虫立刻兴奋起来,“唧唧”地轻叫着,围着通道口转了两圈,又钻进缝隙里,开始用苔丝把通道口的缝隙补得更严实——它们吐出的苔丝比我们之前铺的更细、更密,织成的网连最细的沙粒都漏不进去,还能顺着通道壁往深处延伸,像给水脉加了层保护套。

等我们把塌陷处的沙层完全稳住,月亮已经升到了头顶。银色的月光洒在沙丘上,把沙粒照得像碎银,连空气里的潮气都沾了点凉意,吹在沾满沙粒的甲壳上,竟觉得格外清爽。新挖的水脉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银光,水流“哗啦啦”地流淌,声音比之前更欢快,像在唱一首温柔的歌,顺着风飘进隧道,和光储菌菌丝的“沙沙”声混在一起,格外安心。

我们坐在青石板旁,看着苔居虫们补完最后一道苔丝,才终于松了口气。小砾靠在褐盾身边,手里的玻璃片早就放了下来,此刻正揉着发酸的手臂,打了个大大的哈欠:“今天真惊险啊……还好脉种茧刚好孵出来,苔居虫又来帮忙,不然水脉就完了,我们的草籽田也没甜水浇了。”

“脉种茧说不定就是在帮我们呢。”墨环走过来,深黑色的甲壳上沾了些固沙菌孢子,断角上的星轨光尘还亮着,它抬头望向隧道深处,目光落在那团隐约的绿光上,“它孵出来的时候,我看见周围的绿脉根须都往深沙里钻了不少,说不定就是在悄悄稳住沙层。要是没有它,今晚的塌陷可能会更严重。”

我们都顺着墨环的目光看向隧道深处——虽然离得远,但能清晰看到星茧旁那团柔和的绿光,那是脉种茧的光,正和绿脉的生机、光储菌的紫光融在一起,像一颗小小的绿灯,在隧道里稳稳地亮着,让人心里瞬间踏实下来。

赤砂站起身,拍了拍甲壳上的沙粒,沙粒“簌簌”地落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响声。它红棕色的复眼扫过塌陷处的沙层,语气沉稳:“明天我们分两队行动。一队去东边的沙丘探查,看看还有没有其他可能塌陷的地方,尤其是新水脉延伸的方向;另一队留在这儿加固通道,用苔丝和固沙菌孢子多铺几层,再在通道上方堆些青石板,免得再出今天这样的事。”

褐盾也跟着站起来,青黑色的背壳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却透着股可靠的劲儿:“我明天去看苔居虫的石屋,看看震动有没有把屋顶的石板震松。顺便教它们怎么识别沙层塌陷的迹象——比如沙粒突然变松、水脉流动声变弱,要是发现不对劲,就让它们用苔丝传递信号,这样我们能第一时间知道情况。”

卷须抱着月弧玻璃,淡蓝色的甲壳在月光下像块透亮的宝石,她轻轻晃了晃玻璃片,反射的银光落在草籽田的方向:“我和叶芽明天去草籽田。今天塌陷的沙粒埋了不少嫩芽,我们得把它们挖出来,再浇点甜水,说不定还能活。另外,还要给脉种茧铺些新鲜的银丝苔,墨环说它需要绿脉的生机,新鲜苔丝能帮它攒力气,早点破茧。”

叶芽立刻用力点头,浅绿色的甲壳上满是干劲,她摸了摸身边的草籽陶罐,罐口的苔丝封得紧紧的:“对!我还要把今天收集的韧草籽再撒一些在草籽田周围,要是有嫩芽没活下来,新种子还能补上去。等草籽田长得茂盛了,我们就能有更多种子种到东边的沙丘去。”

我们慢慢往隧道走,月光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沙地上像一串连在一起的小黑点,从隧道口一直延伸到星茧旁。隧道里的光储菌菌丝还亮着,淡紫色的微光顺着菌丝蜿蜒,把通道照得暖暖的;脉种茧的绿光从远处传来,和菌丝的光映在一起,像撒了把绿星星;水脉的“哗啦啦”声像背景音,温柔地跟着我们的脚步;苔居虫们已经回到了石屋,石屋里的绿光轻轻晃着,像团小小的绿火,偶尔还能听见它们细微的“唧唧”声,像是在讨论今晚的经历。

走到星茧旁时,我们都忍不住停下了脚步。脉种茧还在慢慢转着圈,绿脉的根须已经密密麻麻缠满了它的茧壁,像给它织了件绿色的绒衣;光储菌的菌丝也绕着它织了层薄网,淡紫色的微光裹着嫩绿色的茧,好看得让人舍不得移开眼睛。更神奇的是,有几缕菌丝从脉种茧上延伸出去,顺着沙粒的缝隙往新水脉的方向爬,像在给水脉传递生机,连水流声都好像更清亮了些。

小砾蹲在脉种茧旁,声音压得极低,生怕吵醒它:“你们说,脉种茧破茧之后,会不会长得和苔居虫一样软乎乎的?会不会也有圆圆的小触角?”

墨环笑了,深黑色的甲壳在微光下显得格外柔和,它轻轻碰了碰小砾的肩膀:“说不定比苔居虫还可爱。老祖宗的石板上说,脉种茧破茧后会变成‘脉护虫’,通体是深绿色的,有两对透明的翅膀,翅膀上还会带着淡淡的光纹,飞起来像小灯笼。它还能吐出粘性更强的苔丝,帮绿脉织更结实的保护网,防止沙虫啃食根须。”

“能飞?”小砾的眼睛瞬间亮了,浅灰色的甲壳上都透着兴奋,他伸手想去碰脉种茧旁的菌丝,又怕碰坏了,赶紧缩了回来,“那它是不是能帮我们去看远处的沙丘?比如看看东边有没有新的水脉,或者有没有沙蝎群靠近?这样我们就不用跑那么远了!”

“应该可以。”墨环点了点头,触角轻轻扫过脉种茧的光纹,“石板上说脉护虫的视力很好,能看到几里地外的动静,还能顺着绿脉的气息找到新的生机。等它破茧了,说不定真能帮我们不少忙。”

我们又围着脉种茧看了一会儿,直到小砾打了第二个哈欠,才慢慢往各自的窝走去。我的窝在隧道深处,用银丝苔铺了厚厚的一层,还垫了些光储菌的菌丝,躺在上面又软又暖。刚躺下,就听见水脉的“哗啦啦”声从远处传来,还有苔居虫石屋传来的细微动静,心里满是安稳。

我想起墨环之前说的“大地的网”——是啊,我们和苔居虫一起守护水脉,和沙雀一起留意风沙,和脉种茧一起滋养绿脉,甚至和每一根菌丝、每一颗草籽都紧紧连在一起。这张网里,没有谁是孤单的,每一种生命都在为这个家园出力。今晚的震动只是个小插曲,只要我们还在一起,不管以后遇到掘地虫、沙蝎群,还是更严重的风沙,都能一起扛过去。

月光从隧道口照进来,落在我的甲壳上,暖暖的。我闭上眼睛,仿佛能看到脉种茧破茧的样子——小小的脉护虫展开透明的翅膀,带着绿光飞过沙丘,飞过草籽田,飞过水脉,把绿脉的生机带到更远的地方;看到苔居虫们在苔丝丛里忙碌,帮我们守护每一寸水脉;看到褐盾在东边的石缝里找到它的同伴,带着它们回到这个有甜水、有绿光的家。

明天,又会是充满希望的一天。等太阳升起,我们会继续加固水脉,照料草籽田,守护脉种茧,把绿脉的根扎得更深,把家建得更结实。总有一天,这片沙丘会被苔丝和草木覆盖,每一条水脉都流淌着甜水,每一只生命都能有安稳的家——那就是我们一直期待的绿洲。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蚁土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