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应对检测的准备
书名:不会种田的农民 作者:一个老农民 本章字数:2769字 发布时间:2025-08-17

  晨雾如轻纱般笼罩着村庄,尚未完全散去。王有为早已伫立在村口的老槐树下,双手不停地搓动着,试图驱散清晨的寒意。他的工装裤口袋里,塞着昨晚精心整理的资料,边角已被汗水浸得发皱,仿佛记录着他一夜的辗转与焦虑。他下意识地跺了跺脚,运动鞋上干涸的泥块簌簌掉落,那是昨日在工地奋战的痕迹。


  “带点馒头路上吃。”李婶小跑着追上来,布包里散发出阵阵热气。她的眼角还挂着熬夜后的红丝,围裙上沾着星星点点的面粉,显然也是一夜未眠。


  王有为接过馒头时,碰到了她龟裂的手指,心头不禁一颤,关切地说道:“您该多睡会儿。”


  “睡啥睡,”李婶用围裙擦了擦手,目光不由自主地往工地方向飘去,“小雨那闺女半夜还在查图纸,我给熬了姜汤……”


  这时,摩托车的引擎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老张叔骑着那辆有着二十年历史的嘉陵摩托驶来,排气管喷吐着蓝烟,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上车!”他单脚撑地,旱烟杆插在后腰,那模样就像一位即将出征的战士。“我送你去县道搭车。”


  王有为跨上摩托车后座,回头望去,后视镜里李婶的身影越来越小。他紧紧攥着资料袋,塑料膜在掌心发出细微的声响,仿佛是他紧张心情的写照。转过山坳时,朝阳突然穿透云层,洒下万道金光。工地上那半截闸门在金光的照耀下,宛如一柄出鞘的利剑,闪耀着希望的光芒。


  手机在兜里震动起来,是小雨发来的照片。照片中,她蹲在管道旁,游标卡尺精准地卡在接缝处,旁边摆放着一本打开的规范手册。附言只有四个字:“数据达标。”


  王有为的拇指悬停在屏幕上方,想回复些什么,却又一次次删掉。最后,他只发了个握拳的表情,那是他对小雨的鼓励,也是对自己的激励。摩托车颠簸着驶过田埂,惊起一群麻雀,它们扑棱着翅膀飞向天空,仿佛是对这场战斗的见证。


  “县水利局的老赵,”老张叔突然开口,旱烟杆指向远处,“他侄女嫁到了咱们邻村。”话虽未说完,但后座的王有为已经绷紧了脊背,他明白老张叔的意思,这或许是一个转机。


  当柏油路出现在视野里时,王有为的手机响了起来。来电显示“张技术员”,他差点没拿稳手机。


  “老同学,”电流杂音里传来张技术员苦笑的声音,“检测组带的是新设备,能测动态水压……”


  摩托猛地颠簸了一下,王有为的膝盖撞到了工具箱。他盯着路边飞速后退的野菊花,听着电话那头断断续续的提醒:“......关键在基座抗震系数......最好有设计院加盖章......”


  挂断电话时,王有为的手心已满是汗水。老张叔从后视镜里看了他一眼,问道:“要返工?”


  “得补个手续。”王有为摸出小雨整理的资料,发现最后一页被她用红笔画了个五角星——正是基座结构图。


  县汽车站弥漫着刺鼻的汽油味。王有为蹲在候车厅角落,把资料铺在膝盖上仔细核对。手机突然弹出小雨的视频请求,接通后画面剧烈晃动,最后定格在一双沾满泥灰的运动鞋上。


  “听得到吗?”她的声音混着电钻声,显得有些急切,“我们发现基座钢筋......”


  画面一转,对准了埋在混凝土里的金属网格。二柱叔的粗嗓门插了进来:“按图纸少了两根纵筋!”


  王有为只感觉太阳穴突突直跳,心中涌起一阵焦虑。视频里突然冒出小雨的脸,鼻尖尖沾着水泥灰,她急切地说道:“但刘工说可以用横向加固补偿......”


  就在这时,候车厅广播响起,通话被迫中断。王有为攥着手机在原地转了两圈,突然冲向售票处:“最近班次,去省城!”


  大巴启动前,他收到小雨发来的设计草图。图纸边缘有她匆忙写下的公式,最后一个等号画得歪歪扭扭,像是车辆颠簸时的产物。那公式仿佛是她智慧与努力的结晶,承载着他们对水库项目的希望。


  车窗外的景色开始流动,王有为把额头抵在冰凉的玻璃上,看着微信群里不断跳出的消息:


  “闸门轨道校正完毕”——配图是狗蛋踮着脚递扳手的画面,那可爱的模样让人忍俊不禁;


  “泄洪道坡度复测OK”——照片里老杨头的唢呐竟插在水平仪旁当支架,那独特的画面让人感受到村民们的智慧和创造力;


  最后是小雨发来的全景照:晨曦中,整个工地像头苏醒的巨兽,钢筋铁骨反射着冷光。她站在镜头最前方,比着剪刀手,安全帽歪戴在头上,那自信的笑容仿佛在告诉大家,他们一定能成功。


  王有为突然笑出声来,前座的大爷奇怪地回头,看见这个年轻人正用手机拍窗外的朝阳,眼角却闪着可疑的水光。那是感动的泪水,是对大家努力的认可,也是对未来的憧憬。


  省设计院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晃得人睁不开眼。王有为在门卫处登记时,发现自己的手指在“事由”栏悬了半天,最后写下“技术咨询”四个字,墨迹晕开了边角,仿佛是他此刻心情的写照。


  电梯里,他对着金属壁整理衣领,才发现工装衣领处有道裂口——大概是昨夜搬钢筋时刮的。那裂口仿佛是他奋斗的勋章,见证着他为了水库项目付出的艰辛。十八楼的指示牌亮起时,裤袋里的手机震了一下。


  “刘工在3会议室。”小雨的消息,附带一个定位截图——她竟在省院大厅。


  走廊拐角,王有为差点撞上推着资料车的实习生。道歉的话还没出口,就听见熟悉的踢踏声。小雨抱着一摞文件跑来,马尾辫散了几缕,运动鞋上全是新沾的白灰,那模样就像一个匆忙的战士。


  “你......”两人同时开口。


  小雨先举起文件:“我搭了县农业局的顺风车!”她喘着气翻开扉页,“抗震验算补充说明,刘工刚签的字!”


  纸页间飘落一张便签,王有为捡起来看到潦草的字迹:“工艺创新值得鼓励,但需补全现场试验数据。——刘”


  会议室的门突然打开,穿polo衫的中年男人探出头:“小王是吧?进来吧。”


  接下来的两小时仿佛一场高烧,王有为看着小雨在图纸上指指点点,刘工时而皱眉时而点头;自己的手机不断震动,村里发来的检测照片源源不断。当刘工最终在文件上敲下公章时,窗外已是日影西斜,那阳光洒在文件上,仿佛是对他们努力的肯定。


  “赶最后一班车回去。”小雨把文件塞进防水袋,动作太急碰翻了咖啡。棕褐色的液体在图纸上蔓延时,她突然僵住。


  王有为抓过纸巾按上去,却发现她盯着的是咖啡渍形成的奇异形状——恰好覆盖在水库泄洪道的标注线上。


  “像不像......”小雨声音发颤。


  “像去年那场洪水。”王有为接完话才惊觉失言。两人对视一眼,同时抓过笔在污渍旁记下灵感,那灵感或许是解决泄洪问题的关键。


  长途客车摇晃在暮色中,小雨靠窗睡着,刘海随颠簸轻轻晃动。王有为小心地抽出她攥着的文件,发现背面写满了演算过程,夹杂着几个“一定要成”的涂鸦。那涂鸦仿佛是她内心的呐喊,是对成功的渴望。


  手机屏幕亮起,老张叔发来的语音:“检测组改明天上午九点到,黄科长亲自带队......”


  消息列表往下滑,还有李婶询问宵夜菜单的、二柱叔汇报混凝土养护情况的、狗蛋用妈妈手机发的加油表情包。王有为望向窗外,远山轮廓已融进夜色,唯有天际还剩一线暗红,那暗红仿佛是黎明前的曙光。


  肩膀突然一沉,小雨的脑袋滑下来,发丝蹭得他耳根发痒。王有为僵着脖子不敢动,听见她模糊的梦


  呓:“游标卡尺......再测一遍......”


  车灯扫过路边“清水县界”的标牌时,他悄悄拍下小雨的睡颜,背景是漆黑车窗上重叠的、两人疲惫却带笑的倒影。那倒影仿佛是他们共同奋斗的见证,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不会种田的农民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