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加强基地防御
书名:末世开挂,基建称王 作者:爱吃故城熏肉的 本章字数:2831字 发布时间:2025-08-17

晨光被厚重的云层碾碎,洒在基地东侧的变电站残垣上,铁塔的影子像断裂的肋骨横斜在焦土之间。风从锈蚀的钢架缝隙中穿过,发出低频的呜咽,卷起几片碳化的无人机残片,在空中打了个旋,又落回泥灰里。张峰蹲在地下管道第三节的入口,手套边缘沾着湿冷的金属锈屑,指尖正轻轻拂过一块嵌在混凝土中的金属碎片。


“Project Ω-Link / Phase 0”——六个字符刻痕极深,像是用激光一笔一划烧进去的。


他没出声,只是将碎片取下,放入防磁袋,封口时动作很轻,仿佛怕惊扰了什么沉睡的东西。通讯器里传来秦烈的声音,平稳而清晰:“第一段墙体改造必须在48小时内完成,信号屏蔽层误差不得超过0.5dB。”


“收到。”张峰站起身,拍了拍膝盖上的灰,“干扰阵列已经定位,回收方案正在生成。”


他转身走出管道,身后是工程组正在拆解的电磁稳定器残骸,裸露的线圈泛着暗铜色的光。这些曾用于军方电网调控的设备,如今成了抵御隐形威胁的基石。他没回头,但能感觉到那块刻着编号的金属正静静躺在工具包深处,像一枚尚未引爆的引信。


主控室内,秦烈站在空间接入终端前,将无人机残片样本缓缓置入扫描区。蓝光无声流转,科技芯片融合系统的界面在黑暗中亮起,数据流如星河倾泻。三秒后,红色警告弹出:【检测到Ω-0协议残留信号,建议隔离分析】。


他没有暂停,而是手动解锁了三级权限。


系统开始逆向解析。外壳材料结构、信号接收模块拓扑、量子遮蔽涂层的分子排列……逐一拆解。十五秒后,蓝图自动生成——“反渗透防御工事Ⅰ型”。墙体由三层复合结构构成:外层为动态折射涂层,可偏转光学与红外探测;中层为被动信号吸收层,专门针对Ω频段设计;内层则嵌入微型诱饵发射节点,能模拟虚假生命信号与通讯流量。


但就在蓝图生成的瞬间,终端右下角闪过一行未记录日志:【Ω-0协议兼容性:91.2%】。


秦烈瞳孔微缩,立刻调取系统操作记录,却发现该条日志已被自动清除,仅在缓存区留下一个未命名的临时文件,大小不足1KB。他将其复制到离线存储设备中,未作声张。


“张峰。”他接通通讯,“干扰阵列回收进度?”


“已完成60%,材料正在运输途中。”张峰的声音伴随着金属碰撞的轻响,“高导磁合金稀缺,但我们从稳定器残骸里拆出了三组完整线圈,足够支撑首段墙体。”


“立刻送入融合系统解析,生成模块化嵌入方案。”秦烈说完,转向另一台终端,“林雪,外环巡逻系统重构,需要你提供过去72小时的行动轨迹数据。”


林雪站在监控区边缘,作战服肩甲尚未卸下,正低头查看手腕上的战术终端。她抬头,眼神清冷:“数据已上传。但我建议加入行为扰动机制——固定巡逻路线已经被识破,敌人能预判我们的节奏。”


“陈浩已经在做。”秦烈点头。


陈浩的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屏幕上不断跳动着路径模拟图。他将林雪的行动数据导入AI模型,加入随机变量与环境干扰参数,开始生成动态警戒算法。三分钟后,第一套非重复巡逻路径生成,AI同时分配了伪装热源投放点,覆盖基地外围五个盲区。


“每日刷新,每小时微调。”陈浩说,“敌人就算有追踪能力,也抓不住规律。”


林雪走近屏幕,目光落在其中一条路径上——它穿过东侧变电站核心区,拐点与她昨日标记的“高威胁感知区”完全重合。


她没说话,只是将那条路径单独截取,标注为“优先验证”。


“有问题?”秦烈问。


“直觉。”她收回视线,“那片区域的电磁背景值异常,上次巡逻时,我的贴片有过一次微震。”


秦烈沉默两秒,下令:“将该区域设为警戒优先级A,热源投放密度提升30%。”


工程组在东侧防线迅速展开作业。墙体拆除、地基加固、模块嵌入,每一步都精确到分钟。张峰亲自监督干扰阵列的安装,将从电磁稳定器拆解出的线圈逐一嵌入墙体夹层,连接至主控系统的信号调控模块。


“启动测试。”他对着通讯器说。


秦烈在主控室按下确认键。


墙体内部的微型节点开始激活,中层吸收层展开波形捕捉,诱饵发射器释放出模拟信号。全频段扫描仪实时监测,外部Ω频段探测信号在接近防御圈时出现明显衰减,部分被诱饵信号牵引,偏离原路径。


“屏蔽效率87.3%,诱饵捕获率61%。”陈浩报出数据,“虽未完全阻断,但已大幅削弱追踪能力。”


秦烈盯着屏幕,忽然注意到一个细节——每当诱饵信号激活,系统日志中都会出现一次短暂的频率波动,与林雪贴片的休眠波形高度相似。


他没有点破,只是在私人终端上标记了该数据段,加密归档。


夜色渐深,基地外围的探照灯次第亮起,光束扫过新筑的墙体,涂层表面泛着微弱的蓝灰光泽,像一层流动的水银。林雪穿上作战服,带上巡逻小队,准备执行首次动态警戒任务。


“路线已更新。”陈浩在通讯中提醒,“避开变电站核心区,优先巡查北侧盲区。”


林雪看了眼终端,却在出发前忽然调出地图,手动修改了路径。


“我走东线。”她说,“那里的信号干扰最复杂,最适合测试防御系统的极限。”


秦烈在监控画面中看到她的选择,指尖在桌面上轻点两下,没有阻止。


巡逻队出发后,主控室陷入短暂的安静。陈浩继续优化算法,张峰在工程日志中记录材料损耗,秦烈则将融合系统生成的蓝图逐一归档。突然,终端发出一声低频提示音。


是AI系统。


屏幕上,动态警戒算法正在运行夜间测试,自动生成下一组巡逻路径。其中一条,再次指向变电站核心区——与林雪刚刚选择的路线完全一致。


更诡异的是,路径生成时,AI并未调用她的历史数据,而是基于“环境威胁权重”独立推演。


秦烈盯着那条红线,缓缓放大坐标点。


就在变电站中心,AI标记了一个未命名的“高概率渗透点”,形状为六边形。


他正要调取原始参数,通讯器忽然响起。


“秦烈。”林雪的声音传来,冷静依旧,“我刚经过变电站东墙,热源投放器显示正常,但我的贴片……又震了一下。”


他立即调出她的生命体征监测图。神经系统平稳,但贴片信号在13分28秒时出现一次0.4秒的微幅波动,频率与Ω-0完全吻合。


“立刻撤离该区域。”他下令。


“明白。”林雪应声,带队转向。


监控画面中,她的身影在探照灯下迅速移动,作战服肩部的接口盖板在光线下泛着冷光。巡逻队离开变电站范围后,贴片信号恢复平稳。


秦烈关闭通讯,转身走向空间终端。他将AI生成的六边形路径图与无人机残骸上的符号并列投影,两者轮廓重合度超过90%。


就在这时,融合系统界面突然自动亮起。


未操作,未启动,系统自行加载了一段离线样本——正是那块刻有“Project Ω-Link / Phase 0”的金属碎片。


扫描进度条开始运行。


10%……30%……70%……


在91.2%时,进度条停滞。


界面弹出一行字符:【Ω-0协议:神经链式唤醒——匹配成功】


随即,系统自动关闭,所有记录清除。


秦烈站在原地,手指悬在重启键上方,却没有按下。


主控室的灯光忽明忽暗,像是受了某种干扰。他抬头看向监控墙,最后一格画面是东侧防线的实时影像——新筑的墙体静静矗立,涂层在夜色中泛着幽光,像一道沉默的屏障。


突然,墙体表面的一处节点闪烁了一下,蓝光持续0.3秒,随即熄灭。


同一瞬间,林雪的贴片监测图上,出现一次极短的信号回涌。


她正在返回基地的路上,脚步未停,但左手无意识地抚过颈后,指尖在贴片边缘停顿了半秒。


风从变电站方向吹来,卷起一片碳化的残片,轻轻撞在新墙体的基座上,发出一声轻响。


监控画面中,那片残片静静躺在地上,边缘泛着金属冷光,像一枚被遗弃的信标。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