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宇宙关联的谜团
星海枢纽的第七观测塔悬浮在枢纽外侧,像一颗镶嵌在蓝色能量护罩上的银色胶囊。塔内的主控屏幕占据了整面墙,无数条绿色、红色的数据流如同瀑布般倾泻而下,其中一条代表“7-Ω-12通道共振屏障能量损耗”的红色曲线,正以剧烈的幅度上下跳动,每一次峰值都像一把锤子,敲在林深的心上。
他指尖捏着的观测报告边缘已被汗浸湿,首页的红色标注——“24小时能量损耗波动幅度37%,与δ-9宇宙星尘花田能量波动同步率98%”——像一道醒目的伤疤。这是三天内第五次出现跨宇宙关联异常,前四次分别发生在7-Ω-61、α-3、β-9通道,每次异常都伴随着不同宇宙的“巧合”事件:α-3通道的屏障能量流失时,γ-5宇宙的“极光森林”正在大规模发光;β-9通道出现波动时,ε-7宇宙的“潮汐卫星”恰好发生轨道偏离。
“之前我们总把七维通道当成‘单向门’,以为只要控制好通道两端的能量,就能避免相互干扰。”陈砚教授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正站在全息投影前,双手在空中划出两道弧线——左侧投影是δ-9宇宙星尘花田的能量图谱,淡紫色的波动曲线在清晨六点零三分达到峰值,频率稳定在0.7×10^12赫兹;右侧投影是7-Ω-12通道的屏障能量图谱,几乎在同一秒,一道深绿色的“能量缺口”突然出现,缺口对应的频率同样是0.7×10^12赫兹。
两道图谱在投影中央重叠,淡紫色曲线与深绿色缺口完美契合,像钥匙插进了锁孔。“这些看不见的‘频率钥匙’,正在打开宇宙间的‘关联锁’。”陈砚教授的指尖点在重叠处,投影瞬间切换成三维模型——无数条银色细线从7-Ω-12通道延伸出去,一部分缠绕在δ-9宇宙的星尘花田上,一部分则穿透了更深层的空间壁垒,消失在黑暗的宇宙背景中,“这些细线就是跨宇宙关联的载体,可能是空间弦的分支,也可能是暗能量流动的‘血管’,只是我们之前的探测技术太落后,根本看不见它们。”
观测塔的舱门突然滑开,莉娅抱着星图仪快步走进来,光翼星灵特有的淡紫色光翼因为急促的步伐微微发颤。她将星图仪放在主控台上,屏幕上原本规整的星轨像被狂风打乱的蛛网,围绕光翼星运转的三颗卫星,轨道都向同一个方向偏移了0.3度,偏移轨迹上还残留着淡淡的黑色波动痕迹。
“光翼星天文站刚刚传来的数据。”莉娅的指尖拂过星图仪屏幕,星轨旁弹出一行时间戳——“星际标准时08:17:32”,“这个时间,刚好是α-7宇宙晶体星爆发‘晶核脉冲’的时刻。我们的星灵能‘感知’到脉冲的波动,就像有人在宇宙的另一端敲了敲鼓,震得光翼都在发麻。”
林深立刻调出α-7宇宙的监测档案,晶体星的晶核脉冲记录清晰地显示:脉冲爆发时间与卫星轨道偏移时间完全一致,脉冲频率1.1×10^12赫兹,而光翼星卫星轨道偏移时,周围空间的振动频率检测结果也是1.1×10^12赫兹。更让人心惊的是,他翻出7-Ω-12通道的能量损耗日志,发现每次损耗峰值中,都包含1.1×10^12赫兹的波动成分。
“不是巧合,是‘频率共振’。”陈砚教授的眼神骤然凝重,她在全息投影上添加了第三个数据层——异质物质的基础波动频率图谱,黑色曲线稳定在0.9×10^12赫兹,“0.7、0.9、1.1×10^12赫兹,这三个频率像是阶梯,每一个都能触发不同的跨宇宙关联。异质物质的频率对应‘维度间隙的裂缝’,星尘花田的频率对应‘能量转移’,晶体星的频率对应‘空间结构扰动’——宇宙间的关联,本质上是‘频率匹配’的游戏。”
为了验证这个猜想,林深立刻接通了硅基文明的通讯。半小时后,晶核的全息投影出现在观测塔内,他身后跟着两台硅基文明最新研发的“空间弦探测器”——探测器通体呈淡蓝色,表面布满了能捕捉空间弦振动的晶体传感器,顶端的探针还在微微闪烁,像在感知周围的空间结构。
“硅基文明的探测器能捕捉到10^-15赫兹到10^15赫兹的空间弦振动。”晶核的声音带着晶体特有的清脆共鸣,他操控探测器对准7-Ω-12通道,“之前我们只监测单一宇宙的空间弦,这次尝试跨宇宙探测,或许能看到‘关联的全貌’。”
探测器启动的瞬间,主控屏幕上炸开一片银色的“细线海洋”。无数条直径不足纳米的银色丝线从7-Ω-12通道口延伸出去,一部分在当前宇宙中蜿蜒,连接着附近的恒星与星云;另一部分则像穿透薄纸般穿过空间壁垒,延伸到δ-9宇宙的星尘花田、α-7宇宙的晶体星,甚至更远的ζ-4宇宙、η-8宇宙。在δ-9宇宙的星尘花田位置,一条银色细线与7-Ω-12通道的细线紧紧缠绕,像两根拧在一起的金属丝,淡紫色的能量波动正沿着细线缓慢传递,每传递一段,7-Ω-12通道的细线就会暗淡一分——那是屏障能量被“偷走”的过程。
“空间弦的跨宇宙延伸,比我们想象的更密集。”晶核的晶体表面泛起惊叹的光纹,“这些细线就像多元宇宙的‘神经网络’,一个宇宙的波动会通过‘神经末梢’传递到其他宇宙。星尘花田的低频波动顺着缠绕的空间弦流动,遇到7-Ω-12通道的共振屏障时,就会‘截取’一部分能量,因为两者的频率存在‘互补缺口’——屏障的能量刚好能填补波动的‘能量空洞’。”
这个发现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让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林深突然想起三天前的一件事:人类联邦的“探索者号”在β-3宇宙采集暗物质样本时,曾引发过一次小规模的空间震荡,当时他们检测到震荡只影响了半径十公里的范围,便没有在意。可现在看着屏幕上密集的空间弦网络,他后背突然冒起冷汗——那次震荡的频率是0.8×10^12赫兹,很可能已经通过空间弦传递到了关联宇宙,引发了未知的连锁反应。
“必须立刻启动‘全宇宙关联普查’!”林深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紧迫感,他调出星海枢纽的七维通道分布图,三十六个通道像三十六个节点,每一个都连接着无数条银色细线,“我们现在就像在布满地雷的雷区里奔跑,不知道哪一步会触发关联反应。如果不摸清所有关联的‘频率规则’,下一次可能就不是能量损耗或轨道偏移,而是整个宇宙的时空崩溃。”
接下来的两天,二十三个文明组成的“关联普查联盟”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工作。光翼星的星灵组成了“波动感知队”,分布在星海枢纽的十二个观测点,用他们天生的感知力捕捉跨宇宙的低频波动;硅基文明出动了五十台空间弦探测器,在各个七维通道外建立临时监测站,绘制详细的跨宇宙空间弦图谱;机械族拆解了十艘闲置星舰的引擎,改造出“频率干扰仪”,尝试阻断异常的关联波动;泽塔星的深海探测队则潜入自家星球的深海峡谷,采集能记录古老关联波动的“星核砂样本”。
普查结果汇总到第七观测塔时,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全息投影上,一张覆盖数百个宇宙的“关联网络图谱”缓缓展开,每个宇宙都是一个节点,节点之间用不同颜色的细线连接——红色代表“能量关联”,蓝色代表“空间关联”,黑色代表“意识关联”(比如异质物质对生物意识的干扰)。星海枢纽的三十六个七维通道,每一个都至少连接着三个宇宙,而这些宇宙又通过更多的空间弦连接其他宇宙,形成了一张没有尽头的“宇宙蜘蛛网”。
更可怕的是,普查团队在这张网络中发现了五十六处“能量扰动点”,每一处都与人类或其他文明的七维活动有关:
- 人类在β-3宇宙采集暗物质,引发的0.8×10^12赫兹震荡,通过空间弦传递到γ-9宇宙,导致那里的“荧光星云”提前消散——星云是γ-9宇宙“星蝶”的栖息地,星云消散后,星蝶数量一周内减少80%;
- 硅基文明在δ-5宇宙维修星舰时,泄露的晶体能源波动(1.0×10^12赫兹),引发了ε-2宇宙的时空扭曲,该宇宙的“绿洲殖民星”时间流速突然加快1.5倍,原本需要一年成熟的作物,三天就枯萎了;
- 光翼星灵在α-2宇宙举办“星灵庆典”时,释放的光翼波动(0.6×10^12赫兹),导致ζ-4宇宙的“潮汐控制器”失控,沿海城市被淹没,三十万居民被迫撤离。
“这些扰动还在扩散。”陈砚教授指着图谱上向外蔓延的红色波纹,“γ-9宇宙的星蝶减少,导致以星蝶为食的‘星鸟’失去食物来源,星鸟数量下降又影响了‘星树’的授粉——这是跨宇宙的生态链崩溃。如果我们不尽快找到控制方法,整个多元宇宙的平衡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塌。”
就在这时,莉娅怀里的星图仪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屏幕上的星轨再次偏移,这次偏移幅度达到0.8度,星轨边缘甚至出现了细微的“断裂”痕迹。同时,硅基文明的探测器也发出“滴滴”的警告声,α-7宇宙晶体星的晶核脉冲频率监测结果跳了出来——1.3×10^12赫兹,比之前提升了0.2×10^12赫兹,而这个频率,与7-Ω-12通道共振屏障的核心频率(1.5×10^12赫兹)越来越接近。
“它们在‘适应’!”莉娅的声音带着恐慌,光翼上的紫色光芒因为紧张而忽明忽暗,“晶体星的脉冲频率在跟着我们的共振频率调整,就像异质物质之前适应共振波动一样!宇宙关联的扰动不是固定的,它们在‘学习’如何突破我们的防御!”
林深的心脏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他立刻调出所有扰动点的频率变化曲线,发现了一个更惊人的规律:所有扰动点的波动频率,都在以每天0.02×10^12赫兹的速度,向异质物质的基础频率(0.9×10^12赫兹)靠近。就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所有的关联扰动,朝着同一个频率汇聚。
“异质物质和宇宙关联,可能是‘同源’的。”林深突然提出一个大胆的猜想,他在全息投影上把异质物质的频率图谱与关联网络图谱重叠,黑色曲线刚好落在网络的“节点中心”,“异质物质来自维度间隙,而宇宙关联的空间弦也延伸到维度间隙——会不会维度间隙是‘关联的源头’,而异质物质是‘关联失衡的产物’?我们之前对抗异质物质,只是在堵‘漏水的洞’,却没找到‘漏水的根源’。”
陈砚教授沉默了片刻,突然调出“星核之辉”的波动图谱。金色的曲线覆盖在1.5-1.6×10^12赫兹的区间,与所有关联扰动的频率区间(0.6-1.3×10^12赫兹)完全错开,而且金色曲线的波峰与扰动曲线的波谷刚好互补,像一块拼图,能完美填补扰动留下的“频率空洞”。
“恒星坍缩产生的星核之辉,是宇宙间最稳定的能量波动。”陈砚教授的眼神重新变得坚定,她操控投影,让金色曲线与关联网络图谱重叠,金色光芒所及之处,原本紊乱的银色细线逐渐变得规整,“如果星核之辉能克制异质物质,或许也能‘修复’失衡的宇宙关联。它的频率像一道‘屏障’,能阻断异常的关联波动,让空间弦恢复稳定的振动。”
为了验证这个猜想,林深立刻下达指令:将7-Ω-12通道的共振屏障频率,从1.5×10^12赫兹提升到1.55×10^12赫兹——这是“星核之辉”的核心频率之一,也是之前解析出的“最佳修复频率”。同时,晶核启动空间弦探测器,实时监测通道与δ-9宇宙、α-7宇宙的关联强度变化。
十分钟后,监测数据传来:7-Ω-12通道与δ-9宇宙的空间弦连接强度下降40%,星尘花田的低频波动只有之前的60%能传递到通道,共振屏障的能量损耗幅度从37%骤降到12%;光翼星卫星的轨道偏移速度减缓80%,星轨边缘的断裂痕迹开始缓慢修复;α-7宇宙晶体星的晶核脉冲频率停止上升,逐渐回落至1.1×10^12赫兹,不再向屏障频率靠近。
“有效!真的有效!”莉娅激动地举起星图仪,屏幕上的星轨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回归正常,淡紫色的光翼也重新变得明亮,“星核之辉的频率像‘稳定剂’,把失衡的关联网络‘拉’回了正轨!我们的星灵说,现在感知到的波动变得‘温和’了,不再像之前那样尖锐刺耳。”
但陈砚教授并没有放松,她指着屏幕上的能量消耗曲线:“目前的效果来自原生星晶中的‘星核之辉’碎片,能量覆盖范围有限,只能影响7-Ω-12通道周围的空间弦。要想稳定整个多元宇宙的关联网络,必须找到‘完整的星核之辉’,解析出它的波动原理,制造出能覆盖所有七维通道的‘关联稳定器’——就像给多元宇宙的‘神经网络’安装‘保护罩’。”
就在这时,观测塔的通讯器突然亮起紧急信号,人类联邦“星核勘探舰”的全息投影出现在屏幕上。勘探舰舰长的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身后的背景是一片布满残骸的恒星死亡区域——α-4恒星残骸带,画面中央,一块直径三米的金色晶体悬浮在宇宙中,表面流淌着柔和的金光,像一颗被遗忘的微型太阳。
“报告林队、陈教授!我们在α-4恒星残骸带的核心区域,发现了一块完整的‘星核晶体’!”舰长的声音带着激动的颤抖,“晶体释放的波动频率覆盖了1.5-1.6×10^12赫兹的完整区间,能量强度是原生星晶的一百倍!我们已经用跃迁舱锁定晶体,预计12小时后抵达星海枢纽!”
屏幕上,星核晶体的特写画面缓缓展开,晶体内部能看到流动的金色纹路,每一条纹路都在以1.55×10^12赫兹的频率跳动,与7-Ω-12通道的共振屏障频率完美同步。林深看着这块晶体,突然意识到,人类对多元宇宙的认知,才刚刚掀开一角——七维技术不仅是“穿梭工具”,更是“探索宇宙本质的钥匙”。异质物质的威胁、宇宙关联的谜团,或许都是多元宇宙给文明的“考验”,只有理解了“平衡”的意义,才能真正掌控七维时代的未来。
观测塔外,7-Ω-12通道的金色共振屏障依旧闪耀,屏障周围的银色空间弦在星核之辉碎片的影响下,逐渐恢复成均匀的振动频率。莉娅怀里的星图仪已经停止警报,屏幕上的星轨恢复了完美的圆形,淡蓝色的光芒映在她的脸上,像带着希望的星光。
“12小时后,我们就能拿到完整的星核之辉。”陈砚教授的语气里带着期待,她伸手触摸全息投影中的星核晶体,“到时候,我们能制造出‘关联稳定器’,不仅能彻底解决异质物质的威胁,还能建立‘跨宇宙关联监测体系’,让每一次七维航行都安全可控。”
林深点头,目光望向窗外的星海。远处的恒星发出的光,穿越了无数条空间弦,跨越了数个宇宙,最终落在星海枢纽的能量护罩上,与金色的共振屏障交织成一片温暖的光海。他知道,接下来的12小时不会平静——宇宙关联的谜团背后,可能还隐藏着维度间隙的秘密、星核之辉的起源,甚至更多未知的宇宙法则。
但此刻,他不再感到迷茫。因为他身边,站着来自二十三个文明的伙伴——硅基文明的晶体智慧、光翼星灵的感知力、机械族的精密技术、泽塔星的深海智慧……这些不同文明的力量汇聚在一起,就像无数条银色的空间弦,拧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联合防线”。
“准备迎接星核晶体。”林深拿起通讯器,声音坚定,“同时通知所有文明,继续监测关联网络的波动,一旦发现异常,立刻上报。我们要让这颗‘宇宙的太阳’,照亮多元文明的未来。”
观测塔内,数据流依旧在闪烁,探测器依旧在运转,但空气中的紧张感已经被希望取代。金色第339章:宇宙关联的谜团
观测塔的全息投影屏上,α-4恒星残骸带的影像仍在循环播放。那颗坍缩的恒星内核像一块被啃噬过的银色宝石,而直径三米的星核晶体就嵌在残骸中央,金光透过破碎的星核外壳向外渗透,在漆黑的宇宙背景下勾勒出温暖的光晕。林深的指尖在屏幕上轻轻滑动,放大晶体表面的纹路——那些如同星河脉络般的纹路,正以1.55×10^12赫兹的频率缓慢闪烁,与7-Ω-12通道共振屏障的波动完美同步。
“勘探舰传来最新数据,星核晶体的能量密度是原生星晶的八十倍。”陈玥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背景里能听到星舰引擎的低鸣,“他们已经用特制的能量防护罩将晶体包裹,防护罩的频率与晶体波动匹配,能避免运输过程中能量泄露引发关联扰动。不过……”她顿了顿,语气里多了几分犹豫,“勘探舰在残骸带边缘发现了异常的空间波动,频率是0.9×10^12赫兹——和异质物质的基础频率完全一致。”
林深的目光瞬间凝重起来:“波动来源确定了吗?是异质物质的残留,还是残骸带本身的信号?”
“还在排查。”陈玥的声音带着一丝紧张,“勘探舰的探测器显示,波动来自残骸带深处的一处‘空间裂隙’,和之前发现的七维通道不同,这处裂隙没有能量反应,只有纯粹的空间扭曲,像是被什么东西‘啃咬’出来的痕迹。”
陈砚教授立刻调出α-4恒星的历史数据——这颗恒星在一万年前坍缩,当时的宇宙还没有七维通道的记录,可残骸带深处的空间裂隙,却带着明显的“人为扰动”痕迹。“如果裂隙是异质物质造成的,那就说明它们早在一万年前就已经影响多元宇宙了。”她的指尖在投影屏上划出一条时间线,将恒星坍缩、空间裂隙、异质物质出现三个节点连接起来,“而宇宙关联网络,很可能就是异质物质在维度间隙中活动时,无意间‘编织’出来的——空间弦的跨宇宙延伸,或许是它们穿梭不同宇宙的‘路径’。”
这个猜想让观测塔的气氛瞬间变得压抑。莉娅低头看着星图仪,屏幕上原本稳定的星轨突然泛起细微的涟漪,像是被某种低频波动干扰。“光翼星的感知小队说,他们‘听’到了维度间隙传来的‘低语’。”她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光翼边缘的紫色光芒微微黯淡,“那不是异质物质之前的‘嘶吼’,而是一种更缓慢、更有规律的震动,像是……像是在‘计数’,或者在‘传递信息’。”
晶核立刻启动空间弦探测器,将探测范围扩大到维度间隙。屏幕上,原本银色的空间弦网络中,突然出现了几缕黑色的丝线——这些丝线从α-4恒星残骸带的裂隙延伸出来,沿着空间弦缓慢移动,所过之处,银色的空间弦竟泛起了淡淡的黑色痕迹,像是被污染的水流。
“是异质物质的‘意识丝线’!”晶核的晶体表面泛起急促的光纹,探测器发出尖锐的警报,“它们在沿着空间弦扩散,目标是星海枢纽!而且这些丝线的波动频率,和之前所有关联扰动点的频率都在同步——它们在‘整合’扰动点,试图用关联网络作为入侵通道!”
林深的心脏猛地一沉。如果异质物质真的能通过空间弦网络入侵,那么星海枢纽的所有七维通道,都可能成为它们的突破口。他立刻调出所有通道的监测数据,发现已有三个通道的空间弦出现了黑色痕迹,其中7-Ω-61通道的痕迹最明显,黑色丝线已经蔓延到了通道入口的共振屏障附近。
“必须立刻加固所有通道的空间弦!”林深对着通讯器大喊,“赵宇,把所有备用的原生星晶都调配到出现黑色痕迹的通道,用星核之辉的波动净化空间弦;晶核先生,让硅基文明的空间探测器组成‘拦截网’,在空间弦网络中设置高频脉冲节点,阻止黑色丝线扩散;莉娅,让感知小队密切关注维度间隙的‘低语’,一旦发现波动频率变化,立刻预警!”
“收到!备用原生星晶已装车,预计二十分钟后抵达各通道!”赵宇的声音带着喘息,背景里能听到科研人员搬运晶体的脚步声。
“硅基探测器已出发,正在构建拦截网!”晶核的能量臂快速闪烁,屏幕上浮现出无数个蓝色的脉冲节点,像一张巨大的网,覆盖在空间弦网络上。
莉娅则紧紧抱着星图仪,指尖在通讯器上快速敲击:“感知小队已进入最高警戒状态,所有星灵都在集中精神‘倾听’维度间隙的动静——我们会守住每一条空间弦的波动!”
时间在紧张的部署中快速流逝。二十分钟后,赵宇带领团队在7-Ω-61通道完成了原生星晶的部署。当金色的共振波动覆盖住通道的空间弦时,黑色丝线开始快速收缩,像是被烈火灼烧的藤蔓,原本被污染的银色空间弦,也逐渐恢复了光泽。
但好景不长,α-4恒星残骸带的裂隙中,突然涌出了更多的黑色丝线,这些丝线的波动频率提升到了1.2×10^12赫兹,竟突破了硅基探测器的第一层拦截网。晶核的晶体表面泛起焦急的光纹:“它们在强化波动!拦截网的高频脉冲已经无法阻止它们,必须提升脉冲频率到1.5×10^12赫兹——但这需要大量的能量,我们的晶体能源只够支撑半小时!”
“泽塔星的深海星核砂已经送达!”卡伦的声音突然从通讯器里传来,“我们的星舰搭载了十吨星核砂,能为拦截网提供能量补充,预计十分钟后抵达星海枢纽!”
“机械族也会提供支援!”齿轮的金属臂转动着,调出星舰引擎的能量参数,“我们会拆解五艘星舰的备用引擎,提取能量核心为拦截网供电——就算没有晶体能源,我们也要守住空间弦网络!”
就在这时,莉娅突然抬起头,星图仪屏幕上泛起刺眼的红光:“维度间隙的‘低语’变了!频率提升到了1.4×10^12赫兹,而且……而且‘低语’变成了‘嘶吼’,像是有无数个意识在同时咆哮!”
主屏幕上,α-4恒星残骸带的裂隙突然扩大,一道巨大的黑色影子从裂隙中伸出,影子的表面布满了红色的光点——这些光点的波动频率,竟与星核晶体的频率(1.5-1.6×10^12赫兹)越来越接近。
“它们在模仿星核之辉的频率!”陈砚教授的声音带着震惊,“它们想伪装成星核之辉的波动,突破我们的共振屏障!”
林深立刻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如果异质物质能模仿星核之辉的频率,那么所有的共振屏障都将失去作用,星海枢纽将彻底暴露在它们的入侵之下。他立刻下令:“赵宇,立刻调整所有共振屏障的频率,在1.5-1.6×10^12赫兹的基础上,增加0.05×10^12赫兹的‘波动偏移’——让屏障的波动频率始终比异质物质的模仿频率快一步!”
“收到!正在调整频率参数!”赵宇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快速敲击,屏幕上所有通道的共振屏障,金色光芒的闪烁速度都加快了几分。
就在这时,通讯器里传来了星核勘探舰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我们找到裂隙的秘密了!裂隙深处有一块‘黑色晶体’,它的波动频率能同步所有异质物质的意识——那是它们的‘意识核心’!只要摧毁这块黑色晶体,就能切断所有异质物质的意识连接,阻止它们通过空间弦网络入侵!”
林深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勘探舰能摧毁黑色晶体吗?需要支援吗?”
“我们的星舰搭载了‘星核脉冲炮’,能释放1.6×10^12赫兹的高频脉冲,刚好克制黑色晶体的波动。”勘探舰舰长的声音带着坚定,“但黑色晶体周围有大量的异质物质守护,我们需要时间瞄准——预计十分钟后能完成射击准备!”
“我们会为你们争取时间!”林深立刻回应,“晶核先生,让拦截网的脉冲频率提升到1.6×10^12赫兹,暂时压制黑色晶体的波动;莉娅,让感知小队用星图仪的星核之辉波动,干扰周围异质物质的意识,为勘探舰创造瞄准机会!”
“明白!”
“收到!”
十分钟后,星核勘探舰传来了好消息:“星核脉冲炮已瞄准黑色晶体,准备射击!三、二、一——射击!”
主屏幕上,一道耀眼的金光从勘探舰的炮口射出,像一道金色的闪电,穿透了α-4恒星残骸带的裂隙,精准命中了黑色晶体。黑色晶体瞬间发出刺耳的高频波动,表面的黑色外壳开始龟裂,无数黑色丝线从晶体中喷涌而出,却在金光的照射下快速消融。
与此同时,星海枢纽的空间弦网络中,所有的黑色丝线都开始疯狂收缩,原本被污染的银色空间弦,彻底恢复了纯净。7-Ω-61通道入口的黑色痕迹消失了,维度间隙的“嘶吼”也逐渐减弱,最终变成了微弱的“低语”,然后彻底消失。
“黑色晶体已摧毁!异质物质的意识连接被切断!”勘探舰的声音带着劫后余生的喜悦,“它们正在从空间弦网络中撤退,α-4恒星残骸带的裂隙也在缓慢闭合!”
指挥中心里爆发出一阵欢呼。林深看着屏幕上逐渐恢复正常的空间弦网络,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陈砚教授走到他身边,指着屏幕上α-4恒星残骸带的影像,语气里带着欣慰:“我们不仅守住了星海枢纽,还解开了宇宙关联的第一个谜团——异质物质确实是关联失衡的产物,而星核之辉,就是修复平衡的关键。”
莉娅怀里的星图仪屏幕上,星轨已经完全稳定,再也没有出现任何偏移。她抬头望向窗外的星海,远处的恒星光芒依旧璀璨,金色的共振屏障在各通道口闪耀,与空间弦网络的银色丝线交相辉映,像一张守护多元宇宙的巨网。
“勘探舰还有多久抵达星海枢纽?”林深问道,目光依旧停留在星核晶体的影像上。
“预计还有一小时。”陈玥的声音传来,“他们正在清理残骸带的残留异质物质,确保没有遗漏的意识丝线。”
陈砚教授点了点头,调出“关联稳定器”的设计图纸:“等星核晶体抵达,我们就能开始制造稳定器了。有了完整的星核之辉,我们不仅能稳定宇宙关联网络,还能修复之前的关联扰动点,让γ-9宇宙的星云重新凝聚,让ζ-4宇宙的星蝶重新繁衍生息。”
林深看着图纸上复杂的能量循环系统,突然想起了第一次见到七维通道时的场景——那时的人类,对多元宇宙的认知还停留在“孤立的岛屿”,而现在,他们已经成为了多元宇宙平衡的守护者。
“或许宇宙关联的谜团,还有很多没有解开。”林深的语气里带着期待,“比如维度间隙的本质,比如星核之辉的起源,比如还有多少未知的宇宙在关联网络中。但只要我们继续并肩前行,就没有解不开的谜团。”
陈砚教授赞同地笑了:“多元宇宙的奥秘,需要我们用无数个‘第一次’去探索。而今天,我们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观测塔外,7-Ω-12通道的金色共振屏障依旧闪耀,空间弦网络的银色丝线在宇宙中延伸,连接着无数个充满生机的宇宙。远处的星核勘探舰,正带着完整的星核晶体,朝着星海枢纽的方向驶来,金色的光芒在星舰的引擎后拖出长长的尾焰,像一道希望的光轨,照亮了多元宇宙的未来。
这场关于宇宙关联的战斗,暂时告一段落。但多元文明探索宇宙奥秘的旅程,才刚刚开始。而星海枢纽,这座由多元文明共同守护的堡垒,将继续在星海中闪耀,成为连接多元宇宙、守护宇宙平衡的“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