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暗流再涌
书名:断案少女——鬼手十三针 作者:秦九姨 本章字数:2308字 发布时间:2025-08-19

天刚亮透,柳含玉的手还按在窗框上,指尖沾着那层灰白粉末,苦杏味混着湿气直冲鼻腔。她没甩手,反倒把指腹在窗沿多蹭了两下,像是要记下这味道的深浅。檐下那个差役的鞋印还在,脚尖朝外,步距短得不像巡逻,倒像蹲久了腿麻,起身时踉跄了一下。


她收回手,从袖中抽出一张叠得方正的纸,展开是大理寺五日值勤名册的抄本。笔迹是文书房小吏的,可墨色浓淡不一,第三日“苏景明”三字那栏,墨迹特别重,像是写了又涂,涂了又补。她盯着那行字,忽然想起昨夜那小吏抬头看她时,笔尖顿了一下,不是犹豫,是怕写错。


她把纸折好塞回袖中,转身下楼。


医馆后屋,老周躺在窄床上,脸色发青,呼吸慢得几乎看不见胸口起伏。她走过去,掀开他左肩的纱布,伤口边缘泛着暗紫,像是毒气往骨头里钻。她没说话,只把银针囊放在床头,顺手摸了摸他颈侧脉搏——弱,但还在。


她从怀里取出一张纸,是她昨夜临摹的《皇陵水脉图》复印件,比原图少了三处标记,只留了第七出水口那一段。她把纸折成小方块,塞进老周枕头底下,又把枕头往墙边压了压,遮住痕迹。


出门时,天已大亮,街面开始有挑担的小贩吆喝。她没走正街,拐进一条窄巷,直奔城东乌衣巷口。石狮子嘴里塞着个竹筒,封泥上印着雪纹,火漆点得整齐,中间一个“顾”字,刻得有点歪,像是急着盖上去的。


她拔出竹筒,抖出里面那张纸条,字是用细笔写的,墨色偏淡,但笔锋利落:


“陆青崖踪现漕帮总舵,巳时三刻入后院,着灰袍,未戴帽。风紧,慎行。”


她盯着“顾”字看了两息,把纸条收进袖中。顾尘疏的字她见过,轻佻中带股狠劲,像画美人眉,一笔到底不回头。这张条子,八成是他亲手写的。


可她没动。


陆青崖要是真露面,怎么会只留个竹筒?听雪楼的人做事,向来三层套五层,消息传得越轻巧,越得掂量分量。她更信昨夜那个鞋印——有人蹲在她窗外听了一宿,连巴豆石灰都撒了,生怕她闻不出来。


苏景明不会亲自来。他要的是她慌,是她乱查,是她一头撞进他布好的路上。


她转身往西街走,路过一家酒肆,门口挂着“春记老酒”的幌子。门帘一掀,春娘正端着一盆剩菜往外倒,看见她,手一顿,盆子差点歪了。


“哎哟,柳大人今儿怎么有空逛到我这小门小户?”


柳含玉没寒暄,直接从袖中抽出一张纸,递过去:“税契减半,换你七日耳报。”


春娘低头一看,是理刑司盖印的免税文书,手抖了一下,“您要听什么?”


“苏景明进出大理寺的时辰,每日三报,早、午、晚,差一刻都不算数。”


春娘脸色变了,“您这是要我往刀尖上站啊?”


“你前月私贩胭脂水粉,被工部查了三次,都是我让人压下的。”柳含玉声音不高,“现在这张纸,能让你往后十年不交商税。”


春娘咬了咬唇,把盆子放下,“成。可我不能露面,得让丫头送酒食进去,借着送菜报时辰。”


“随你。”柳含玉收回文书,留下半张,“明日早报若准,余下全给你。”


她转身就走,没回头。


---


半个时辰后,理刑司案牍房。


柳含玉把两名心腹差役叫到跟前,一人姓赵,一人姓李,都是她上任后亲自挑的,嘴严手稳。


“陈安案余党可能藏身漕帮,工部刚递了协查函,我要亲自走一趟。”


赵差役问:“带多少人?”


“就你们两个。”她从案上拿起一份公文,“这是签了印的巡查令,明早出发,走官道。”


李差役犹豫,“苏少卿那边……要不要报备?”


“他已经‘报备’过了。”她冷笑,“卷宗涂黑,证人烧死,尸格作废——这不就是他的批文?”


两人没再问。


她把公文卷好,塞进随身布包,又从抽屉里取出一个油纸包,里面是三根特制银针,针身刻了细槽,能藏粉末。她把针插回囊中,拍了拍。


“记住,到了漕帮,你们只管查账、问人、看库,别碰后院,别问陆青崖的事。我若单独行动,你们当没看见。”


赵差役点头,“明白。”


她没再多说,收拾行装去了。


---


当天傍晚,她换了便服,戴了斗笠,去了城北一处老茶馆。茶馆角落坐着个穿灰布衫的老头,正慢悠悠喝茶。


她走过去,坐下,要了碗粗茶。


老头眼皮都没抬,“春娘的丫头刚送了酒去大理寺,苏景明巳时入衙,未时三刻离,没见客,只调了工部漕运近半月的文书。”


柳含玉手指在桌上轻轻敲了两下,“他看什么?”


“三份出库单,两份火签令,还有一份……是皇陵修缮的物料清单。”


她眼神一沉。


物料清单不该归大理寺管,那是工部的活。苏景明越界了。


而且,漕帮运的,正是这些物料。


她掏出一小块碎银,放在桌上,“明日继续。”


老头把银子收进袖子,端起茶碗,走了。


---


第二天一早,柳含玉带着两名差役,骑马出城。


官道上风大,吹得她官袍猎猎响。她没说话,一直摸着腰间的银针囊,像是在数针数。


快到漕帮总舵时,她忽然勒马。


“你们先去,按令行事。我晚点到。”


赵差役问:“您去哪儿?”


“绕点路。”她调转马头,“别等我。”


她独自往西边小路走,绕到漕帮后山。那里有条废弃水渠,渠口长满荒草,边上立着块石碑,字迹模糊,只依稀能辨“第七”二字。


她下马,蹲下身,伸手摸了摸渠壁。石头潮湿,长着青苔,可她指尖一滑,摸到一道刻痕——是个“七”字,和铁珠上的刻痕一样深,一样歪。


她站起身,从怀中取出那张《皇陵水脉图》复印件,对照着渠口走向,手指慢慢滑到图上那圈红点。


第七出水口。


她盯着那点,忽然想起昨夜春娘传的话——苏景明调了皇陵物料清单。


而漕帮,正是这条水渠的唯一经手人。


她把图收好,正要上马,忽然听见身后草丛有响动。


她没回头,手却已摸上银针囊。


草动了一下,接着,一只野兔窜出来,蹦了几下,跑了。


她松了口气,翻身上马。


可就在她缰绳一抖的瞬间,眼角扫到渠口石缝里,卡着一片布角。


她下马走过去,用银针挑出来——灰袍,边缘有暗纹,像是某种标记。


她捏着布角,还没来得及细看,远处传来马蹄声。


她迅速把布角塞进袖中,翻身上马,往官道方向疾驰。


马蹄声越来越近。


她没回头,只把银针囊往怀里按了按。


风卷起她靛青官袍一角,针囊轻响,像弦上箭已离弦。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