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八维空间的猜想
书名:究极进化 作者:风之流浪 本章字数:9158字 发布时间:2025-08-19

第340章:八维空间的猜想

 

星核晶体抵达星海枢纽的瞬间,第七观测塔的钛合金舱壁仿佛被注入了生命,流动的金光沿着舱壁上的能量纹路蔓延,在地面投下如同星河般的斑驳光影。特制能量舱底部的反重力环发出低沉的嗡鸣,淡蓝色的力场将这块直径三米的金色晶体稳稳托在半空——晶体表面并非光滑的平面,而是布满了如同叶脉般凸起的金色纹路,这些纹路内部流淌着液态的金光,像是凝固的星河在缓慢转动。观测塔穹顶垂下的全息投影网与晶体无缝对接,当1.5-1.6×10¹²赫兹的完整波动图谱在主控屏幕上展开时,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暖意,那是星核之辉透过投影扩散的能量余温。

 

“所有监测系统已同步星核晶体参数,误差控制在0.001%以内!”赵宇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带着明显的沙哑。他站在监测室的控制台前,眼底的青黑如同泼开的墨,下巴上冒出的胡茬显得有些潦草,显然是连熬了数个通宵。他身后,刚入职三个月的年轻研究员周明忍不住伸手去触碰全息投影,指尖穿过光纹的瞬间,突然惊呼出声:“教授!我能感觉到暖意,像是在晒太阳!”

 

赵宇揉了揉酸涩的眼睛,嘴角扯出一丝疲惫却欣慰的笑:“星核之辉的能量穿透力远超预期。陈教授设计的关联稳定器核心部件已经完成3D打印,钛合金外壳刚通过耐高温测试,按照当前进度,七天后就能在7-Ω-12通道搭建原型机,进行第一次修复测试。”

 

观测塔内的科研人员纷纷点头,紧绷的肩膀终于放松下来。机械族的工程师齿轮——他的金属躯体上还沾着星舰引擎的油污,右手的维修臂仍保持着半展开的状态——甚至掏出了备用的能量块,掰成小块分给身边的人:“等测试成功,我请大家喝硅基文明的晶体饮料,甜得能粘住电路!”

 

但林深却始终站在主控台前没动。他穿着一身深灰色的科研制服,袖口挽到小臂,露出线条清晰的手腕,指尖悬在全息投影边缘,目光如同精准的探测器,紧锁着图谱外侧那几缕近乎透明的银色丝线。这些丝线太细了,直径不足0.1纳米,若不是星核晶体的金光形成了鲜明对比,根本不可能被察觉。更异常的是,它们正以每小时0.3毫米的速度,朝着维度间隙的方向缓慢颤动,颤动频率与星核之辉的波动频率呈现出完美的正弦对应关系,像是被无形的手牵引着舞动。

 

“赵宇,调出α-4恒星残骸带的最新监测影像,重点放大裂隙闭合处的空间扭曲轨迹,精度调到0.001微米。”林深突然开口,声音里没有丝毫喜悦,反而带着一种近乎苛刻的警惕,连握着虚拟键盘的指节都微微泛白。

 

半分钟后,主控屏幕分屏显示出两组画面:左侧是星核晶体波动图谱边缘的银色丝线,右侧是α-4恒星残骸带的裂隙——那道曾涌出无数黑色丝线的空间裂缝已经闭合,但边缘仍残留着几丝若隐若现的扭曲,像是被强行粘合的玻璃上留下的、泛着虹光的纹路。当林深让系统将两组画面的比例调整一致,再进行重叠时,周明率先发出低低的惊叹:“天呐!完全重合了!连最细微的转折角度都一样!”

 

全场瞬间安静下来,只有设备运行的嗡鸣在空气中回荡。林深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快速敲击,发出清脆的“嗒嗒”声,之前绘制的“宇宙关联网络图谱”瞬间覆盖在两组画面之上。他用红色标记出所有被异质物质污染过的空间弦轨迹,再将星核晶体的金色纹路叠加进去——那些黑色痕迹消散的路径,恰好沿着金色纹路的“分支节点”延伸,像是有无数条无形的管道,引导着星核之辉的能量精准地净化每一处污染,连0.5微米的偏差都没有。

 

“你们有没有想过,星核之辉的波动或许不是无规则扩散的?”林深转过身,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最后停在陈砚教授身上。陈砚教授刚从实验室赶来,白大褂上还别着没摘下来的实验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里满是探究:“你发现了什么?”

 

“它的金色纹路每次分支时,夹角都是严格的144度。”林深调出波动几何分析图,用红色线条标出夹角数据,“七维空间的弦振动理论里,最大夹角只有120度,这个数值已经超出了现有维度模型的计算范围。这意味着,星核之辉的波动本质,可能不属于我们认知的七维体系。”

 

陈砚教授立刻快步走到主控台前,手指在虚拟屏上滑动,调出七维空间的基础几何模型——无数条蓝色的线条交织成复杂的网状结构,最大的分支夹角处清晰地标注着120度。她皱起眉头,指尖在模型上轻点:“七维弦振动的夹角由空间曲率决定,120度是理论极限,除非……存在更高维度的力场,像一只手一样,强行改变了弦的振动轨迹。”

 

“不止星核之辉。”林深将异质物质的空间弦污染轨迹图拖到屏幕中央,黑色痕迹消散的路径同样遵循144度的分支夹角,“还记得三天前维度间隙传来的‘低语’吗?我们解析出它的频率变化周期是7.2秒,这个数字刚好是八维空间理论模型中‘基础时间单位’的1.2倍。”

 

“八维空间?”莉娅下意识地重复了一遍这个词,怀里的星图仪屏幕突然亮起,淡紫色的光纹在屏幕边缘跳动,像是被这个概念触发了某种联动。莉娅今天穿着光翼星灵特有的淡紫色长袍,领口绣着银色的星轨图案,淡紫色的光翼在身后轻轻扇动,每一次颤动都洒下细碎的光粒。她抱着星图仪快步走到主控台前,调出光翼星感知小队记录的“维度间隙波动日志”,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光翼星灵对低频波动特别敏感,他们说这段振动像是宇宙的‘背景音’,一直存在于维度间隙中,只是之前我们的设备无法分辨它和噪音的区别。”

 

屏幕上,一条淡紫色的波动曲线缓慢起伏,频率稳定在0.001×10¹²赫兹,振动周期恰好是6秒——与林深提到的“八维基础时间单位”完全一致。莉娅的眼睛亮得像两颗星星,光翼上的紫色光芒也变得更加明亮:“如果这真的是八维空间的基础振动,那是不是意味着,八维空间一直在影响我们的七维体系?就像我们在三维空间里看二维平面,能看到平面上的生物无法察觉的全貌,八维空间或许也在‘俯瞰’着所有七维宇宙,而我们之前的探索,都只是在触摸它的影子。”

 

林深没有回答,而是直接启动了七维空间计算模型。他将144度夹角、6秒基础时间单位、星核之辉的1.5-1.6×10¹²赫兹波动这三个关键参数输入模型,然后按下了运行键。主控屏幕上,原本紊乱跳动的数据流突然变得规整,无数条金色的光线从星核晶体的投影中心向外延伸,如同绽放的金色花朵,逐渐编织成一个复杂却对称的超立方体结构——八个顶点、二十四条棱边、三十二个面,每一处细节都与八维超立方体的理论模型完全吻合。而之前发现的宇宙关联网络,此刻竟清晰地呈现在超立方体的表面,像是这个八维结构在七维空间投下的、带着银色光泽的影子。

 

“我有一个大胆的推测。”林深的指尖轻轻点在超立方体的中心节点,那里恰好对应着维度间隙的位置,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八维空间不是独立存在的维度,而是支撑整个多元宇宙的‘本源框架’。我们所处的每一个七维宇宙,包括维度间隙,其实都是八维超立方体的‘面’——就像立方体有六个正方形的面,八维超立方体有256个‘七维面’,每个面都是一个独立的宇宙,面与面之间通过超立方体的棱边连接,这就是跨宇宙关联的本质。”

 

陈砚教授的呼吸瞬间变得急促,她一把摘下实验眼镜,揉了揉眼睛再戴上,快步调出八维超立方体的理论模型图,与林深生成的“星核之辉超立方体”进行对比。两组模型的节点数量、分支角度、振动周期完全重合,甚至连超立方体旋转时产生的空间扭曲效应,都与维度间隙的观测数据一致。更惊人的是,当林深将宇宙关联网络的“节点中心”——也就是异质物质的基础频率点,与超立方体的“顶点”对应时,所有空间弦的延伸方向都与超立方体的棱边完全重合,仿佛一张被打乱了数年的拼图,终于在这一刻找到了正确的拼接方式。

 

“这么说,我们之前看到的空间弦,其实是八维超立方体棱边在七维空间的投影?”晶核的声音带着晶体特有的清脆共鸣,它的晶体躯体呈淡蓝色,表面布满了能捕捉空间弦振动的传感器,此刻这些传感器正闪烁着兴奋的红光。晶核操控着一台空间弦探测器靠近星核晶体,探测器捕捉到的银色丝线,此刻正与超立方体模型的棱边同步振动,“而跨宇宙关联,就是不同的七维面通过棱边产生的连接?那我们之前进行的跨宇宙航行,其实是在沿着八维超立方体的棱边移动,就像在立方体的棱边上行走一样?”

 

“不止如此。”林深调出星核晶体的能量流动模拟图,金色的能量从超立方体的中心节点涌出,沿着棱边缓慢流动,所过之处,原本暗淡的棱边——也就是对应被污染的空间弦,重新变得明亮起来,像是被点亮的路灯。“星核之辉的波动,其实是八维空间的‘本源能量’。它之所以能修复宇宙关联,是因为它在激活八维超立方体的正常运转——就像给生锈的齿轮上润滑油,让超立方体的棱边恢复原本的振动频率,从而修复空间弦的破损。”

 

这个结论已经足够颠覆认知,但林深接下来的话,更是让整个观测塔陷入了死寂。周明手里的能量块“啪嗒”一声掉在地上,滚到了齿轮的脚边:“至于异质物质,它们可能不是关联失衡的产物,而是八维超立方体的‘破损碎片’。维度间隙,其实是八维超立方体上的‘裂缝’——当八维框架出现破损时,碎片会掉落到各个七维面中,形成我们看到的异质物质;而裂缝处泄露的八维基础振动,就是我们之前听到的‘维度间隙低语’。”

 

为了验证这个推测,林深让晶核调取了所有异质物质样本的“空间属性分析报告”。报告显示,无论是从β-3宇宙采集的暗物质污染样本,还是从α-4恒星残骸带获取的黑色晶体碎片,它们的“空间曲率”都稳定在1.8——这个数值,恰好是八维超立方体棱边的理论曲率。更关键的是,当星核之辉的能量接触这些样本时,它们的空间曲率会以每小时0.05的速度,逐渐向1.5——也就是七维空间的正常曲率靠拢,最终转化为普通的空间粒子,就像八维碎片在本源能量的作用下,重新融入了七维面的结构。

 

“如果这个推测成立,那我们之前对抗异质物质、修复宇宙关联,都只是在修补八维框架的裂缝。”陈砚教授的手指紧紧攥着虚拟屏的边缘,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真正的问题在于,八维超立方体为什么会出现破损?是像恒星一样,存在自然老化的过程,还是有某种外力,刻意破坏了这个本源框架?”

 

林深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调出了α-4恒星残骸带黑色晶体的详细数据。这块被星核脉冲炮摧毁的“异质物质意识核心”,其内部结构在高倍扫描下,竟呈现出八维超立方体顶点的碎片形态——无数个微小的黑色立方体,以144度的夹角拼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残缺的顶点结构,像是被硬生生掰下来的一块。“你们看这里。”林深指着数据中的频率变化曲线,黑色晶体的波动频率一直在0.9-1.3×10¹²赫兹之间变化,且每次变化都在向八维基础振动的频率靠拢,“它不是在入侵我们的宇宙,而是在试图重组——用收集到的八维碎片,重新构建一个残缺的超立方体。如果它成功了,整个七维宇宙的关联网络都会被拉入这个残缺的框架中,到时候,所有宇宙的空间结构都会因为维度不匹配而崩溃,就像用三角形的支架去支撑方形的屋顶。”

 

就在这时,莉娅怀里的星图仪突然发出柔和的光芒,屏幕上弹出光翼星感知小队传来的紧急监测数据。莉娅的光翼猛地一颤,淡紫色的光粒洒了一地:“快看!维度间隙的‘背景音’——也就是八维基础振动的频率,从0.001×10¹²赫兹提升到了0.0012×10¹²赫兹!”她快速滑动屏幕,调出星核晶体的实时监测数据,“星核晶体内部的金色纹路,也随之加快了振动速度,两者始终保持着1:1.2的稳定比例,像是被某种无形的力量绑定在一起!”

 

莉娅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光翼上的紫色光芒变得更加明亮,甚至在主控屏幕上投下了淡淡的紫色光晕:“这说明星核晶体和八维空间是同源的——星核之辉可能是八维超立方体的本源能量结晶,恒星坍缩只是它的诞生契机,而不是它的起源。就像钻石需要在高温高压下形成,但碳元素本身早已存在于宇宙中,星核之辉也只是在恒星坍缩的极端环境中,才凝结成了可见的晶体形态。”

 

林深看着屏幕上同步振动的金色纹路和八维基础振动曲线,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更关键的问题。他转过身,目光深邃地望着主控屏幕上旋转的八维超立方体模型,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如果八维空间是多元宇宙的本源框架,那这个框架是谁创造的?或者说,八维空间本身,就是一种拥有自我意识的‘宇宙生命体’?它的振动、它的破损、它的修复,会不会都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就像我们的身体会自动修复伤口,八维空间也在试图修复自己的裂缝?”

 

这个问题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瞬间激起了无数涟漪。观测塔内鸦雀无声,只有主控屏幕发出的微光,映照着每个人沉思的脸庞。周明咬着嘴唇,手指无意识地在控制台边缘画圈;齿轮的维修臂停在半空,金属关节因为长时间静止而发出轻微的“咔哒”声;陈砚教授则掏出了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在上面快速记录着什么,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格外清晰。八维超立方体的模型在屏幕上缓缓旋转,金色的星核之辉能量在棱边上流动,银色的宇宙关联网络在七维面上延伸,维度间隙的背景音如同宇宙的心跳,在整个空间中低沉地回荡。

 

“不管八维空间的本质是什么,我们现在至少有了新的方向。”林深率先打破沉默,他调出关联稳定器的设计图纸,在核心参数栏中加入了八维基础振动的频率数据,金色的参数值在屏幕上格外醒目,“我们要制造的不只是修复关联的设备,而是能加固八维框架的工具。用星核之辉的本源能量,激活更多八维超立方体的棱边,填补框架上的裂缝,让整个多元宇宙重新恢复稳定——这才是真正守护宇宙的方法。”

 

晶核立刻开始调整空间弦探测器的参数,它的晶体表面闪烁着复杂的光纹,像是在进行高速运算:“我们可以用探测器捕捉八维基础振动的轨迹,绘制出完整的八维超立方体模型。有了准确的模型,关联稳定器的能量输出就能更精准,避免能量浪费,同时也能减少对七维空间的干扰——之前在β-9通道的测试中,就是因为能量输出偏差,导致了0.1%的空间弦过载,现在有了八维参数,这种情况绝不会再发生。”

 

莉娅也立刻接通了光翼星感知小队的通讯,她的声音带着坚定的语气,光翼随着她的呼吸轻轻起伏:“让所有星灵集中感知维度间隙的背景音,记录它的每一次频率变化,精度调到0.0001×10¹²赫兹。八维空间的语言,或许就藏在这些振动里——就像我们通过心跳的频率判断一个人的健康状况,我们也能通过八维基础振动的变化,了解这个本源框架的状态。如果发现异常,立刻上报,不要遗漏任何细节!”

 

陈砚教授则拿起了星核晶体的样本分析报告,她的手指轻轻拂过报告上的金色能量数据,眼神中充满了期待,连白大褂上的褶皱都仿佛变得柔和起来:“星核之辉的本源能量里,一定藏着八维空间的秘密。它的波动规律、它的能量属性、它与八维基础振动的关联……这些都是我们需要破解的谜题。只要读懂了这些秘密,我们就能真正理解多元宇宙的本质,也能找到守护它的方法。赵宇,明天我要亲自去实验室,对星核晶体进行分子级别的扫描,你安排一下时间。”

 

“没问题,陈教授!”赵宇立刻回应,疲惫的脸上重新焕发出神采,“我今晚就整理实验室的数据,确保扫描设备处于最佳状态。”

 

观测塔外,星海枢纽的金色共振屏障与星核晶体的光芒交相辉映,在漆黑的宇宙中形成一道宽达数百公里的壮丽光带。光带边缘,无数条银色的宇宙关联丝线如同发光的藤蔓,在星海中缓缓延伸,连接着无数个充满生机的七维宇宙——有的宇宙里,新生的恒星正向外喷吐着炽热的日珥,橙红色的火焰在星云中划出优美的弧线;有的宇宙里,智慧文明建造的环形空间站围绕着蓝色行星旋转,银白色的舱体反射着恒星的光芒;有的宇宙里,巨型的“星树”高耸入云,叶片吸收着星光,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

林深站在观测窗前,指尖轻轻划过冰冷的玻璃。窗外的星海浩瀚而璀璨,每一颗闪烁的星辰背后,都可能藏着未知的文明与奥秘。他想起三年前第一次登上第七观测塔时的场景,那时的他还只是个跟着陈砚教授学习的研究员,对七维空间的认知仅限于理论公式,而现在,他却站在了探索八维空间的前沿,亲手触摸着宇宙的本源框架。

“在想什么?”陈砚教授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手里拿着一杯温热的营养液,递到林深面前,“连续熬了两天,再不补充能量,你的身体会撑不住的。”

林深接过营养液,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他低头看着杯子里淡绿色的液体,轻声说道:“我在想,我们对宇宙的认知,是不是一直都太局限了。从三维到七维,再到现在的八维,每一次维度的突破,都让我们发现之前的认知有多渺小。”

陈砚教授走到观测窗前,与林深并肩而立,目光望向远处的星核晶体:“人类的探索本就是这样,从黑暗中摸索,在未知中前行。就像几百年前,我们以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后来发现地球只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再后来,我们走出太阳系,才知道银河系有数千亿颗恒星。现在,我们又发现了八维空间,这不是认知的局限,而是探索的必然。”

她顿了顿,转头看向林深,眼神中带着期许:“你提出的八维猜想,或许会改写整个多元宇宙的认知体系。但我们不能急于求成,接下来的验证工作,需要耐心和严谨。明天的分子级扫描,我们要重点关注星核晶体内部的能量流动路径,看看能不能找到八维本源能量的具体形态。”

林深点点头,刚想开口,通讯器突然响起急促的“滴滴”声。他低头一看,是晶核发来的紧急信号,屏幕上弹出一行红色的文字:“空间弦探测器捕捉到异常波动,八维基础振动频率出现不规则跳跃!”

两人立刻快步回到主控台前,只见屏幕上,代表八维基础振动的淡紫色曲线突然变得紊乱,频率在0.0012-0.0015×10¹²赫兹之间剧烈跳跃,原本稳定的正弦波形被打乱,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撕扯着。而星核晶体的金色纹路,也随之出现了细微的颤抖,能量流动速度明显加快。

“怎么回事?”莉娅抱着星图仪跑过来,光翼因为紧张而微微发颤,“光翼星感知小队传来消息,维度间隙的‘背景音’变得很不稳定,像是有什么东西在干扰它!”

晶核的晶体表面闪烁着急促的红光,它操控着空间弦探测器,将探测范围扩大到维度间隙深处:“探测器在维度间隙边缘发现了异常的空间扭曲,扭曲频率与八维基础振动的跳跃频率完全一致。而且,这种扭曲正在向星海枢纽的方向扩散,速度是每小时1.2光年!”

林深的心脏猛地一沉,他立刻调出维度间隙的实时影像——原本平静的维度间隙,此刻泛起了淡淡的黑色涟漪,涟漪中心,隐约能看到几缕黑色的丝线在游动,它们的形态与之前的异质物质碎片极为相似,但波动频率却更加复杂,甚至夹杂着微弱的八维基础振动成分。

“是残留的异质物质碎片!”林深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它们没有被完全清除,还在维度间隙中活动,而且在吸收八维基础振动的能量,导致振动频率出现异常!”

陈砚教授立刻调出之前的异质物质清除记录,眉头紧锁:“之前的扫描显示,α-4恒星残骸带的异质物质已经被彻底摧毁,怎么还会有残留?”

“可能是黑色晶体破碎时,产生了我们无法探测到的微小碎片。”林深快速敲击虚拟键盘,调出空间弦探测器的历史数据,“这些碎片的直径可能不足1纳米,普通的探测设备根本无法捕捉到。它们在维度间隙中漂浮,吸收八维基础振动的能量,逐渐壮大,现在已经开始干扰八维框架的稳定!”

莉娅立刻接通光翼星感知小队的通讯,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让所有星灵集中感知力,锁定维度间隙中的异常碎片位置!一旦发现碎片,立刻用星灵能形成屏障,暂时阻断它们与八维基础振动的能量连接!”

“收到!感知小队已开始行动,预计五分钟内锁定碎片位置!”通讯器里传来光翼星灵的回应,背景里能听到他们低沉的吟唱声——那是星灵能凝聚时特有的声音。

晶核则快速调整空间弦探测器的参数,将探测精度提升到0.1纳米:“探测器已经捕捉到三枚微小碎片的轨迹,它们正在向7-Ω-12通道移动,目标可能是星核晶体!”

林深看着屏幕上三个微弱的黑色光点,深吸一口气,对着通讯器大喊:“赵宇,立刻启动7-Ω-12通道的应急共振屏障,将屏障频率提升到1.6×10¹²赫兹——星核之辉的最高稳定频率!阻止碎片靠近星核晶体!”

“收到!应急共振屏障已启动,频率正在提升!”赵宇的声音带着急促的喘息,背景里能听到设备启动的轰鸣声,“预计三分钟后,屏障频率将达到1.6×10¹²赫兹!”

时间在紧张的部署中一分一秒地流逝。主控屏幕上,三个黑色光点越来越近,而7-Ω-12通道的共振屏障正逐渐亮起金色的光芒,频率数值不断攀升。光翼星感知小队的吟唱声从通讯器里传来,越来越响亮,屏幕上,代表星灵能的淡紫色光纹在维度间隙中凝聚,形成了一道半透明的屏障,将黑色碎片暂时困在其中。

“碎片的能量吸收速度在下降!”晶核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星灵能屏障阻断了它们与八维基础振动的能量连接,八维基础振动频率正在逐渐恢复稳定!”

林深紧盯着屏幕上的淡紫色曲线,只见它的波动幅度逐渐减小,频率慢慢回落至0.0012×10¹²赫兹,虽然仍有细微的波动,但已不再像之前那样剧烈跳跃。星核晶体的金色纹路也恢复了平稳的流动,能量波动重新变得规整。

三分钟后,7-Ω-12通道的共振屏障频率达到1.6×10¹²赫兹,金色的屏障如同一张巨大的网,将通道入口牢牢笼罩。被困在星灵能屏障中的黑色碎片,因为无法吸收能量,逐渐失去了活性,体积慢慢缩小,最终化作几缕黑色的烟雾,消散在维度间隙中。

观测塔内,所有人都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莉娅的光翼不再颤抖,淡紫色的光芒重新变得柔和;赵宇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带着一丝劫后余生的轻松:“应急屏障已稳定,碎片已被清除,7-Ω-12通道安全!”

林深看着屏幕上恢复稳定的八维基础振动曲线,指尖轻轻敲击着控制台,陷入了沉思:“这些残留碎片能吸收八维基础振动的能量,说明它们与八维框架的联系比我们想象的更紧密。这次的事件提醒我们,清除异质物质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必须深入维度间隙,彻底清除所有碎片,否则它们还会继续干扰八维框架的稳定。”

陈砚教授点头赞同:“明天的分子级扫描,我们还要加入异质物质碎片的能量分析参数。或许,我们能从碎片中找到八维框架破损的关键线索——比如,碎片的物质结构中,是否存在外力破坏的痕迹。”

晶核的晶体表面恢复了淡蓝色的光芒,它调出空间弦探测器的记录数据:“我会调整探测器的程序,增加对微小碎片的捕捉功能,同时扩大维度间隙的探测范围,确保没有遗漏的碎片。”

莉娅也补充道:“光翼星感知小队会继续监测维度间隙的‘背景音’,一旦发现异常,立刻预警。我们的星灵能对八维基础振动很敏感,或许能提前感知到潜在的威胁。”

林深看着身边的伙伴,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疲惫,却又充满了坚定。他知道,探索八维空间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未来还会遇到更多的挑战和未知。但只要他们并肩作战,凭借着对宇宙的敬畏和探索的决心,就一定能揭开八维空间的奥秘,守护好多元宇宙的平衡。

主控屏幕上,八维超立方体的模型重新开始缓慢旋转,金色的星核之辉能量在棱边上平稳流动,银色的宇宙关联网络在七维面上延伸,维度间隙的“背景音”逐渐恢复稳定,如同宇宙的心跳,在漆黑的星海中,传递着生命的韵律。

观测塔的穹顶缓缓打开,星核晶体的光芒透过穹顶,射向遥远的宇宙深处,像是一束希望的灯塔,照亮了多元宇宙的探索之路。林深握紧拳头,心中充满了坚定的信念: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这场关于八维空间的探索,他们都会坚持下去,直到揭开宇宙的终极奥秘,让多元宇宙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沐浴在稳定与和平的光芒中。

而这,仅仅是八维探索旅程的一个新起点。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究极进化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