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第一缕阳光轻柔地洒在村东头的试验田上,宛如一层金色的薄纱。嫩绿的幼苗在微风中欢快地轻轻摇曳,叶片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宛如颗颗璀璨的珍珠,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王有为身着朴素的工装,蹲在田埂边,神情专注而虔诚,小心翼翼地拨开一株幼苗的叶片,目光紧紧地盯着根系,仿佛在探寻着生命的奥秘。
“根系发达,茎秆粗壮,比普通品种至少提前了半个月进入生长期。”他自言自语道,声音里透着掩饰不住的欣喜,那声音仿佛是一首胜利的赞歌。
“王哥!”小雨的声音宛如清脆的鸟鸣,从身后传来。她今天穿了一件浅绿色的防晒衣,那颜色清新得如同初春的嫩叶,手里拿着记录本,脚步轻盈地走到王有为身边。“我刚测了土壤湿度,比昨天又提高了 2 个百分点。”
王有为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那泥土仿佛是他辛勤劳作的勋章。“看来李教授推荐的保水剂效果确实不错。”
田埂上已经聚集了不少村民,他们三三两两地围在一起,热烈地议论着,那场景仿佛是一场盛大的聚会。老张叔蹲在最前排,他那粗糙的手指如同历经岁月沧桑的老树枯枝,轻轻抚过一株幼苗,啧啧称奇,脸上写满了惊叹。“我种了一辈子地,还没见过长得这么快的苗子。”
“可不是嘛!”李婶挎着菜篮子挤过来,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我家那口子昨晚上还念叨,说这苗子要是能种满全村,今年收成肯定翻番。”
王有为和小雨对视一眼,那眼神中充满了默契,仿佛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他们同时点了点头,这是个宣传合作社的绝佳机会。
“各位乡亲,”王有为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而坚定,仿佛是在向全世界宣告着一个新的开始。“这些新品种是省农科院最新培育的耐旱品种,配合科学种植方法,产量能比传统品种提高 30%以上。”
人群顿时骚动起来,议论声此起彼伏,如同沸腾的开水。二柱叔挤到前面,黝黑的脸上写满怀疑,那怀疑的神情仿佛是一层厚厚的乌云。“有为啊,这苗子看着是好,可肥料钱是不是也得翻倍?”
小雨微笑着接过话茬,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的阳光,温暖而亲切。“二柱叔问得好。实际上,我们采用的是精准施肥技术,肥料用量反而比传统方法节省 20%。”
她从包里拿出一个透明的文件袋,里面装着几张彩色的图表,那图表仿佛是一本神秘的魔法书。“这是我们在试验田的详细记录,大家可以看看。”
村民们好奇地围上来,虽然大多数人看不懂那些复杂的曲线和数据,但小雨耐心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着,那声音仿佛是一首动听的歌谣。“这条蓝线是土壤湿度,红线是植株生长速度...”
老杨头站在人群外围,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那旱烟的烟雾仿佛是他心中的思索。突然,他开口问道:“要是全村都种这个,卖得出去吗?”
这个问题像一盆冷水,让热闹的气氛顿时安静下来,仿佛时间都凝固了。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转向王有为,那目光中充满了期待和疑惑。
王有为早有准备,从口袋里掏出手机,那手机仿佛是他手中的法宝。“大家看,这是昨天刚签的意向协议。”屏幕上显示着一份电子合同,那合同仿佛是一座坚实的桥梁。“县里的惠民超市已经答应包销我们合作社的所有优质农产品,价格比市场价高出 15%。”
“真的假的?”几个年轻人挤到前面,盯着手机屏幕看,那眼神中充满了惊讶和兴奋。
“不仅如此,”小雨补充道,眼神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我们还在和市里的几家高端餐厅谈合作,他们愿意以更高的价格收购我们的有机蔬菜。”
老张叔挠了挠花白的头发,若有所思,那思索的神情仿佛是在解开一道难题。“这么说来,加入合作社还真有搞头?”
“当然有搞头!”王有为声音提高了几分,那声音仿佛是一声响亮的号角。“单打独斗的时代过去了,现在讲究的是规模化和标准化。合作社不仅能统一采购农资降低成本,还能对接更好的销售渠道。”
他指着远处的试验田,那试验田仿佛是一片希望的田野。“大家亲眼看到了新品种的优势,接下来我们计划在全村推广。愿意加入合作社的,明天就可以到村委会签协议。”
人群再次骚动起来,村民们三三两两地讨论着,那讨论的声音仿佛是一首激昂的交响曲。王有为注意到,不少人的眼神已经从怀疑变成了跃跃欲试,那眼神中仿佛燃烧着希望的火焰。
“我加入!”一个洪亮的声音突然响起。众人回头,看见是村里有名的种粮大户赵大勇,那身影仿佛是一座巍峨的高山。“我家二十亩地全交给合作社!”
这个表态像打开了闸门,紧接着又有几个村民纷纷表示要加入,那场景仿佛是一场汹涌的浪潮。王有为心里一暖,赶紧拿出笔记本记录名字,那笔记本仿佛是一本记录梦想的史册。
小雨趁机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宣传单,分发给在场的村民,那宣传单仿佛是一封充满希望的邀请函。“这上面详细写了合作社的运营模式和分红方案,大家拿回去好好看看。”
太阳渐渐升高,炽热的阳光照得人睁不开眼,但村民们讨论的热情丝毫不减,那热情仿佛是一团燃烧的火焰。有人问技术问题,有人关心分红比例,王有为和小雨一一耐心解答,那耐心的解答仿佛是一场及时的春雨。
“还有个好消息,”王有为擦了擦额头的汗水,那汗水仿佛是他辛勤付出的见证。“省农科院的李教授下周会来村里,免费给大家做新品种种植技术培训。”
“真的?那可太好了!”几个老庄稼把式顿时来了精神,那精神仿佛是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中午时分,人群才渐渐散去。王有为和小雨坐在田埂边的树荫下休息,两人都累得够呛,但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那笑容仿佛是一朵盛开的花朵。
“比预想的顺利多了。”王有为拧开矿泉水瓶,一口气喝了半瓶,那喝水的动作仿佛是在补充战斗的能量。
小雨整理着手中的资料,眼睛亮晶晶的,那眼睛仿佛是两颗闪烁的星星。“已经有十七户明确表示要加入,占全村耕地的三分之一了。”
王有为望着远处郁郁葱葱的试验田,若有所思,那思索的神情仿佛是在描绘一幅未来的蓝图。“接下来得抓紧制定详细的种植计划,还要联系农资公司...”
“别急,”小雨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那动作仿佛是一种温柔的鼓励。“一步步来。下午我们先整理一下今天收集的意向信息,晚上开个筹备会。”
正说着,王有为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他看了一眼来电显示,表情变得严肃,那严肃的表情仿佛是面对一场重要的战役。“是张科长。”
电话那头,张科长的声音透着兴奋,那兴奋的声音仿佛是一阵欢快的鼓点。“小王啊,你们合作社的申报材料初审通过了!下周会有专家团去实地考察,你们准备一下。”
挂断电话,王有为激动得差点跳起来,那激动的模样仿佛是一个获得了宝藏的孩子。“小雨!我们的项目通过初审了!”
小雨先是一愣,随即绽放出灿烂的笑容,那笑容仿佛是春天里最美丽的花朵。“太棒了!这意味着我们很快就能拿到第一笔扶持资金了!”
两人兴奋地击掌庆祝,引得路过的几个村民好奇地张望,那好奇的张望仿佛是对他们成功的一种见证。
下午,村委会的办公室里挤满了人,那拥挤的场景仿佛是一场热闹的集市。王有为在黑板上画着示意图,详细讲解合作社的运营模式,那讲解的声音仿佛是一首智慧的乐章;小雨则负责登记村民的报名信息,解答各种疑问,那忙碌的身影仿佛是一只勤劳的蜜蜂。
“我家那三亩山地能种什么?”一个瘦小的老太太怯生生地问,那声音仿佛是一声微弱的叹息。
小雨温和地回答,那声音仿佛是一阵温暖的春风。“刘奶奶,根据土壤检测结果,您的地适合种耐旱的小杂粮,收益会比种玉米高很多。”
老太太将信将疑,那怀疑的神情仿佛是一层淡淡的迷雾。“可我年纪大了,学不会新花样啊...”
“这个您放心,”王有为走过来,那步伐仿佛是一种坚定的承诺。“合作社会有专人负责技术指导,从播种到收获全程跟进。”
天色渐晚,村委会的灯一直亮到深夜,那灯光仿佛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最后一位村民离开后,王有为瘫坐在椅子上,长舒一口气,那叹息仿佛是一场战斗后的放松。“今天真是...”
“累并快乐着?”小雨笑着递给他一杯热茶,那热茶仿佛是一种温暖的关怀。
王有为接过茶杯,指尖不小心碰到了小雨的手,两人都像触电般缩了一下,那触电般的感觉仿佛是一种微妙的情感电流。办公室里突然安静下来,只剩下墙上老式挂钟的滴答声,那滴答声仿佛是时间的脚步。
“那个...”王有为有些慌乱地转移话题,那慌乱的神情仿佛是一只受惊的小鹿。“明天得早点去县里,把专家考察的接待方案定下来。”
小雨点点头,耳根微微泛红,那泛红的耳根仿佛是一抹羞涩的云霞。“我列了个清单,考察路线、汇报材料、示范田展示...都得准备充分。”
两人又埋头工作了一会儿,直到王有为的肚子发出抗议的咕噜声,那咕噜声仿佛是一首饥饿的歌谣。
“饿了吧?”小雨忍俊不禁,那笑容仿佛是一种俏皮的可爱。“李婶留了饭菜在厨房,我去热一下。”
简单的晚餐后,他们继续完善着各种方案,那专注的神情仿佛是在雕琢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夜深人静时,村委会的灯光成了村里唯一亮着的窗户,那灯光仿佛是一颗孤独而又坚定的星星。
当王有为终于合上最后一本文件夹时,窗外已经泛起了鱼肚白,那鱼肚白仿佛是黎明的曙光。他揉了揉酸痛的脖子,发现小雨不知何时趴在桌上睡着了,长发散落在文件上,呼吸均匀而平静,那沉睡的模样仿佛是一位沉睡的天使。
他轻手轻脚地拿起自己的外套,小心翼翼地披在小雨肩上,那动作仿佛是一种温柔的呵护。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她的侧脸上,勾勒出柔和的轮廓,那轮廓仿佛是一幅美丽的画卷。王有为不由自主地多看了几眼,心里涌起一股暖流,那暖流仿佛是一种温暖的情感。
这一夜,清水村的星空格外明亮,仿佛在见证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开始,那星空仿佛是一双充满希望的眼睛。而在村东头的那片试验田里,嫩绿的幼苗正在悄悄生长,就像村民们心中刚刚萌芽的希望,那幼苗仿佛是希望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