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非断非常
书名:仙侠故事之通明篇 作者:天山逸民 本章字数:2978字 发布时间:2025-08-19

摩空旗运,云转如轮,孤山一点,点破水晶盆。

倏忽雨如注。

“神识禅佛,你我之战早就定下,禅佛却要躲到什么时候?”

“阿弥陀佛,贫僧一直在此从未离开,何谓躲?是不曾见尔。”

夜半神光亘天,净曜世间。雨散曼陀一笑,洒洒如贯珠。

“传闻你是一朝顿悟成佛,听来真是教人不甘心,只是不知境界已到法力修为到否?”

神识禅佛提灯念道:“一阐提,一日经,一乘佛土一退丁。”

“佛不渡我,我不入佛,佛我不两误,佛土又何顾?你行顿悟,难道是痴人发梦之悟?”

“贫僧之悟非是痴人发梦之悟,而是巨凿破心之悟,等一刻破开,才了悟自心是佛。”

“那本座就见一见你的虚空佛心!”

天池水落层层见,⼀波才动万波随,三灾魔尊之为人也,出入则风雨自随。一时间水土溟溟浩浩,天地溃溃濛濛,就在这溟溟浩浩之际,偏有一团佛火生于浩荡,而后佛火又生出一朵金莲,金莲一绽,大江分割,流流往反,但急雨仍骤,转瞬间潮横雨如奔,竖起万弩横江,大有恢弘扫灭之势。

“本座若用水来灭火,恐怕惹人耻笑,笑本座以大欺小,你既以佛火阻水,本座便以劲风熄火。”

“魔尊还是一如既往的狂傲。”

“哈哈哈哈哈,本座狂傲又非一时一世,禅佛从前难道不识?”

三灾之由来盖因天地有三灾变,谓之火灾变、水灾变、风灾变,天人以三灾变断人生死,故名三灾魔尊。三灾之中又以水灾变最为突出,也最为彰名,三灾魔尊此刻遇火舍水灾,转为风灾,是自信已极,特意炫耀。有论者断其狂傲,确不是无的放矢。

所谓风雨兼程,水灾与风灾往往并生,三灾魔尊既然夸下海口,自然有出类之法,面对分江金莲他绝不会借助于水灾。

簇簇夕云起,条条晚带遒。昏昏城寨垒,滚滚大江流。

连天风雨下,风急怒涛飐,怒涛流流往反,一浪高过一浪,再以倒崖之势沉下横江万弩。暴风疾雨如倒崖,也就在倒崖之时,风雨一分为二,飘风急雨,分向南北。

天起大风,激扬如雷鸣电闪,怒涛嚎啸以外,火莲飐飐。碧落霜高彻夜风,清晨一到,苍穹如暮。

风乍静,望金身琉璃,倒浸玻璃影。

水灾之患,患在决堤,神识禅佛以佛火化出金莲正是堤防,如今堤防被毁,事即发之,如决江河,其可御耶? 遥望潮头一线飞,划破海门澄碧。

眨眼未眨,片刻未到。

江流中劈四山开,雨后江声怒若雷。万朵白云空际落,错疑潮自海门来。

飘风急雨,飒然而至,千里阵图,迎面而来。

如此阵势,神识禅佛又要如何应对?

对曰:心外无境,漠然不动。阿赖耶识一变现,唯识无境,视事之挥霍变态、倏往而倏来者,若烟云之过目,漠然不足以动之。便如暴流,虽风等击,起诸波浪,而流不断;此识亦尔,虽遇众缘,起眼识等,而恒相续。又如暴流,漂水上下,鱼草等物,随流不舍;此识亦尔,与内习气、外触等法,恒相随转。神识禅佛身处暴流,随流上下,恒转如流,非断非常。

智淳禅师见而叹道:“以贫僧之识见,外境迭至,如风吹水,万态皆有,皆成文章。以禅佛之识见,恒转如暴流,既是永恒,又是刹那变化,如此才是阿罗汉,只是知易行难,禅佛虽以圣慧相赠,我等还需智慧深造。”智淳禅师说深造,可谓深得佛心。世人以为第八识是顿悟,其实第八识是修持善业的果报,异熟果非善业不结。第八识从来说法众多,人说阿赖耶识者尤其多,阿赖耶其实是藏的意思,阿赖耶识也就是藏识,藏识含藏一切种子,要结异熟果,需善业总报。只是此果难结,一切僧众苦尽力修行,往往止于无记性,虽同名异熟,但只是异熟生,去异熟果尤远,只在第六识而已。第六识审而不恒大师门径,第八识恒而不审方获佛名,识是一切本源,相较于前七识,第八识是根本识,即一切真正本源。神识禅佛神识宏远,识三灾魔尊才高识僻,流为魔趣,一旦善心起,佛陀低眉,慈悲四方。

一切种识,所以无所不识。

恒转。天起大风雨,雷电激扬,地舍旋转,惊动一国。再一转。天下灾荒,人民饿殍,一国殆尽。又一转。遇天洪灾,大水滔天,万姓流漂。恒转。洪水滔天,浩浩怀山,下民昏垫。

未转,未转。

转依。

神识禅佛此间身在暴流,此生间在暴流。阿赖耶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暴流。如海遇风缘,起种种波浪,现前作用转,无有间断时。藏识海亦然,境等风所击,恒起诸识浪,现前作用转。第八识性,无始时来,刹那刹那,从来恒转如流。

然而阿赖耶识不是真正的佛,转依才是。

第七识有污染意,第八识有清净的种子也有污染的种子,第八识既是一切的种子自然也是一切污染的根源,神识禅佛入佛门修行第八识,就是为了断除第八识中的污染种子,使第八识转变为完全清净的识。转染成净,清净才是本性,转依便是转变污染后的第八识,也就是清净识,也就是世人口中所说的佛。

是佛就有法身,法身因识而生,实是大乘禅佛直接显露佛法的手段,纵不修佛法不参识者亦能识,天下岂有无法身之佛?性含万法是大,万法尽是自性,自性放出,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光明广大,过于日月。好一座琉璃光,身后更有一株宝树,从无穷来到无尽去,树上结有四果。

智淳禅师喃喃念道:“无垢光焰炽,明净曜世间。这就是神识禅佛修清净识而成的琉璃法身,又名无垢法身。”

“法身!你早该放出了!”穹空突然哗变,真气三华之色,混合赤、青、黑三色之云,威威赫赫,沉沉重重,竟光明不照。原来先前俱是儿戏,此刻才转功力。

功力一转,欃枪挂天衢,神锋遥指,看星芒一闪,擦出干沙飞火。尽摇落,吹作飞絮,飞不落角檐。暴流之中神识禅佛金身不见,代之一座金塔矗立,金塔四面七层,通体鎏金,第一层四周勾栏精致,其他六层四面跌坐金身佛像,塔刹尖耸,链接塔顶四角飞檐,每层塔的角檐下还垂有小巧的塔铃,可随风而动。神识禅佛就立在金塔七层,角檐塔铃随风一吹,星火远相乱。

一片水天无际,残火两三星。

看星火沉没,白泽真君看到的是暴流,智淳禅师看到的是庄严宝地,咒巫看到的是血水脓河,神识禅佛看到的是一只蛤蟆。正是因为看到了蛤蟆吐水,神识禅佛才祭出了须弥金塔这件佛宝。三灾魔尊以水灾变最为突出,既是因为修行有所偏重,更重要的则是因为有天禄蛤蟆。

“你清净识成就,以为正觉否?”

日蓦天空波浪急,漫过金塔第三层。

“小僧侥幸大觉,证得果位,以为正觉常在,无学非是。”

“所以清真寡欲,万物不能移,得道澄之趣?”

潮落犹如盖,盖下五层楼。

“清净之性,无形无象,非断非常,极其隐微,难以了知。”

“你说非断非常,以为本座不知?本座却以为是,也不是。就像这只天禄蛤蟆,本座要它吐水,它就会源源不断一直吐水,本座不许它吐水,那么一滴水都不会流下。”

风雨势反复,惊湍直下,平地横截,跳珠倒溅平脸。

“非断非常,且各各不同,蛤蟆不吐水,待吐水时水从何来?蛤蟆吐水,恒流不息,难道腹中储藏,其大无极?魔尊知非断非常,岂知非断非常?”

“本座知与不知,你且看着就是。你自观变化,本座知真在。”

狂鲸一吸,狂傲一吐,银汉回澜,千波空下,石梁飞瀑,一啸万山应。奈何无垢庄严光,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清光一压,荡尽无非平地。塔铃随风飘荡,空摇金翠,叮叮咚咚声声里,晚云收,淡天一片琉璃,皓色千里澄晖。

一切俱在意料之内,三灾魔尊虽狂傲但不疏于顾忌,神识禅佛琉璃法身成就,真意现于天心,不断放出清光加持色身,是无穷无尽,是境界法力俱到。

春寒一叶落,飞何处,天地起西风。西风起,云昏不作峰,万汇皆哀,天地变色。无穷江水与天接,倒吸白浪如山高,映下一江黑。不断风吹,波亦鳞鳞,万灾厉天,洪泉激扬。

是阴月生泉,烟寒水冷,势浸天光。

何时相告时辰?待真相泯去,法身自然隐入无极,与寂静合一,落地僧如堕玉人。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仙侠故事之通明篇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