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凡,过来吃饭了。”潘凤梅洪亮的嗓门隔着院子喊道。
我打开房门,向隔壁院子走了过去。
刘仁海已经回来了,正坐在餐桌前等我。
吃饭的时候,我便向刘仁海打听起徐天择。
刘仁海表情有些奇怪,神色之间甚至有些慌张的说道:“不认识。”
拒绝了他们的留宿,我回到了自己家中。
站在院子里,听着隔壁的动静。
果然,潘凤梅小声向刘仁海说道:“你说这孩子是不是知道了什么?怎么突然打听起徐老仙的事。”
刘仁海回道:“老石家得这么一个娃不容易,好不容易养大,一天福没享过,早早的死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报应。”
潘凤梅说道:“唉,谁说不是呢。不过,你说这孩子真是徐老仙拐来的吗?我记得有个女娃拿着照片来问过,照片上的孩子跟小凡挺像的。”
刘仁海语气严肃的说道:“这事,只有当时的村长最清楚,如今他也死了,你就不要瞎琢磨了。”
潘凤梅再次小声的说道:“那件事不会有人知道吧?”
刘仁海骂道:“你最好给我烂到肚子里。”
我站在院子中央,抬头看着天上的明月。
看来,如我所料,我果然不是父母亲生的。
只是,如果事情真是我想的那样,石无尘夫妇为什么直到现在都没有开口。
他们在顾虑什么?
徐老仙,应该就是徐天择,看来,他在这里应该挺出名的,不然不会被冠上老仙的称呼。
村长,十八年前的村长,是黄东海,黄家的葬礼,就是给他办的。
天已经完全黑了,村里人睡得早,除了办丧事的黄家,都早早熄灭了灯光。
想了想,我悄悄向着黄家摸去。
黄家院里,一副棺材静静摆在当中,灵堂前,黄家的一个后辈披麻戴孝跪坐在不远处,昏昏欲睡。
一阵风吹来,压在棺材上的书本翻开了几页。
这些,应该是黄东海的遗物,明天会陪着一起下葬。
我翻看着这些书本,目光放在了最下面那本日记本上。
回到家中,泛黄的日记本看起来有些年头了。
里面大多记载着发生在村子里的事情,并没有什么特别。
直到我看到关于我父母的记载。
“石大勇和媳妇一直生不下孩子,老两口天天长吁短叹。今天,他们突然抱着一个两岁大的孩子找到我,说在山里遇到了奄奄一息的徐老仙,老仙临死前托他们照顾这个孩子。老两口就想找我上个户口,我有些为难,怀疑徐老仙是不是从哪里拐来的孩子。但转念一想,徐老仙可是个心善的人,十里八乡的谁不知道他治病施药,不问钱财,不过听人说他曾经有个徒弟,经常在外面胡搞,想来应该是他徒弟的孩子。于是,我答应了石大勇夫妇。”
“我错了,附近村子里来了一个小姑娘,她拿着石大勇家孩子的照片左右打听。难道那孩子不是徐老仙徒弟的?石大勇夫妇跪在我面前求我不要把事情说出去,说这是徐老仙的遗愿,他看不得那家人虐待孩子,才将孩子带了出来。我动摇了,将村里知道这件事的叫在一起,让他们不要乱说。”
“第二天,小姑娘就来到了我们村子,那是个才七八岁大的小姑娘,看起来像个小大人一样。这家长心也太大了,怎么能让这么大的孩子单独出来找人呢?我询问她的名字,想联系她的家人。没想到看起来很坚强的小姑娘突然哭了,她说她叫张雅,已经没有家人了。小姑娘失魂落魄的走了,从那以后再也没有来过我们村子。”
看到这里,不知不觉间我已经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