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我:“暖暖的幸福,你的诗歌标题《有你,才像样。》改为《有你,风景这边独好》,《你怎么能这样说呢》改为《从“微不足道”说开去》,可以吗?诗歌的最后一句‘你实在低估了自己的价值’,能改成‘你的价值,不说连城,也比千钧还要重’吗?”
能把我文章看得这么细的人,真是少之又少。她帮我改的两个标题,我打心底里满意——尤其是最后那句“你的价值,不说连城,也比千钧还要重”,简直一下戳中了我。它既有打动人心的细腻,又有掷地有声的冲击力,连“连城”“千钧”这样的意象,都自带沉甸甸的画面感,比我原本直白地表达,不知好上多少倍。
其实我一直觉得,自己写文章缺少点“灵气”。难得有人愿意停下脚步指点一二,能借着这份真心的建议往前迈一步,对我来说是求之不得的事。改就改,我又不是没改过文章的人,可偏偏事与愿违:平台规则里,标题最多只能改3个字,新标题根本用不上;最后那句让我满心欢喜的金句,又因为格式限制没法分成两行——几番尝试下来,只能无奈停手。
或许你会问:“这么喜欢,怎么不删文重发?”说实话,我的文章发布后确实有很多修改的痕迹,但删文的次数屈指可数。想起刚起步的时候,我连“的、地、得”都分不清,是后来得到很多人的帮助,才慢慢把它们分清用法。现在回头看看从前的文字,能修改的错字我会毫不犹豫改掉,改不了的,也从没想过删掉——那些字句里藏着我走过的路,哪怕带着点无法更改的错字,也是值得留存的纪念。写作于我,从来不要求它十全十美,而是希望每天能比前一天进步一点点。
所以这两首诗,即便带着没能用上金句的遗憾,我还是舍不得删。只是心里总有点隐隐的不舒服,像把一颗闪着光的星星攥在手里,却没法放进夜空里。多可惜啊,明明是能让诗歌瞬间亮起来的“神来之笔”,最后却只能安安静静躺在草稿里,没能好好嵌进那些我用心写就的文字里。
随手附上我写的这两首诗,你感觉修好还是不修好,留个言再走吧!谢谢。
《有你,风景才像样》
文/兰艳青
我说过,
往后我的笔底,
只写你——
你不会知道,
我这满眼满心,
早被你填得满满当当。
就连旁人赞不绝口的风景,
在我眼里也没了模样:
湖像个浅浅的坑,
围着湖的是不起眼的石头,
旁边栽着几棵疏疏落落的树,
配上些花花绿绿的窗。
只因为和你隔着距离,
即便瞥见它的几分好,
心里也只剩失望,
淡得没一丝滋味。
可若你能放下一切来陪我,
光景就完全不一样了:
看湖是“水光潋滟晴方好”的灵动,
摸石头是温温润润的妥帖,
望树叶是沁人心脾的养眼绿,
连那些窗,
都成了爬满灵感的窗台。
其实我要的从来不多,
只要有你在,
嘴角的笑,
就会自然地扬起来。
《你怎么能这样说呢》
文/兰艳青
你怎么能这样说呢?
那些共同走过的岁月,难道都忘了吗?
风雨交加,泥泞满途,
你一句“微不足道”说得云淡风轻,
却不知字字句句,都刺痛我的心。
你怎么能这样想呢?
难道不该为自己的错误向我致歉吗?
明知我不精通英文,还发来外文信息,
莫不是有意让我摸不着头脑?
你可知道自己有多珍贵?
恰似寒冬里的暖茶,
总能驱散寒意,带来无尽温暖。
与你相遇相知,是天大的缘分,
往后的日子,还望你多多照应。
感谢你总是抽出宝贵的时间,
耐心为我化解生活里的难题。
只是你的想法,我实在难以苟同,
你实在低估了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