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旧案重现
书名:断案少女——鬼手十三针 作者:秦九姨 本章字数:2579字 发布时间:2025-08-21

三班衙役的靴子刚走远,柳含玉就把那盒胭脂塞进油布袋,转身就往理刑司赶。老周跟在后头,喘得像拉风箱。


“你真打算拿老鼠试毒?”他问。


“不止。”她说,“我要看它从抖到死,全过程记下来。寒髓散若真混了别的药,发作不会这么匀。”


老周搓了搓手:“可教坊司那帮人,嘴比铜壶还严。”


“那就逼他们漏。”她脚步没停,“有人怕我查云娘的事,才会拿陆青崖的名字来搅局。越怕我碰,越得碰到底。”


话音未落,差役飞奔而来,差点撞上她。


“柳大人!城外河滩捞出个青铜匣,里头……里头是个婴儿尸骨!”


柳含玉脚步一顿:“谁报的?”


“三班衙役,说是例行巡查时发现的。匣子已经送去大理寺,骸骨也移交了,只留下个空匣。”


她冷笑:“移交得倒快。人命关天的案子,连理刑司都不通报?”


“他们说……涉及宫闱旧事,归大理寺专查。”


“宫闱?”她眯眼,“哪个宫?”


“听说……像二十年前那桩‘十二宫闱婴啼案’。”


老周脸色一沉:“那案子早封了。”


柳含玉没说话,转身就走:“备轿,去城外。”


“你去干啥?现场早被踩烂了!”


“烂了也得看。”她头也不回,“他们能抢走尸骨,抢不走泥。”


——


河滩淤泥湿滑,柳含玉踩着青石一步步往前走,靴底沾满黑泥。老周拄着竹竿,喘着气跟在后头。


“就是这儿。”差役指着一处浅坑,“匣子从这儿挖出来的,三班的人说是用铁钩勾上来的。”


柳含玉蹲下,手指划过坑底,沾了一抹暗绿锈迹。她掏出银针,轻轻刮了点泥,对着光看。


“锈色匀,纹路细,不是民间手艺。”她低声道,“宫造的。”


老周凑近:“你认得?”


“我娘的手札里提过,仁宗初年,钦天监监制过一批祭祀铜器,专用于‘净婴’仪式。纹路带逆旋涡,和这坑底的锈痕一样。”


她忽然停住,银针往泥里一插,勾出一枚小钉——青铜的,三寸长,钉头刻着半圈蝎形纹。


“这不是钉棺材用的。”她翻着钉子,“是固定铜匣封口的。”


老周接过一看:“这纹……和你那铜哨上的,像不像?”


柳含玉不答,只把钉子收进针囊,站起身:“走,回司里。”


——


理刑司档案阁,尘味扑鼻。柳含玉翻着“十二宫闱婴啼案”的卷宗,眉头越皱越紧。


“不对。”她说,“这卷宗被人动过。残页上写着‘十二具婴骸,皆裹青绸,藏于铜器,面朝西’,可我记得,当年结案文书提过右手小指缺半节的事。”


老周坐在角落抽烟,烟斗磕了两下:“我记得。十二个婴儿,生下来就被采血,右手小指头被割掉一截,用来……”


“用来画符。”柳含玉接话,“宫里说是为了‘镇邪’,可我娘查过,那血是阴时采的,专供钦天监某种仪式。”


她把青铜钉放在灯下,用银针轻轻刮下一点附着的泥,滴进小瓷碗。碗里是乌喙试液,刚熬好的。


泥水一融,液体边缘立刻泛出紫黑纹路,像蛛网。


“婴血。”她声音冷了,“而且是死前采的,血色偏紫,符合‘阴血’特征。”


老周吸了口冷气:“所以这钉子,是从当年那种仪式铜器上掉下来的?”


“不止。”她把钉子翻过来,“你看这纹路走向,逆旋三圈,收尾在钉尖——和铜哨上的纹,是同一匠系的手法。”


老周沉默片刻:“有人在重演那案子。”


“不是重演。”她摇头,“是提醒我——那案子根本没结。”


——


当夜子时,理刑司停尸房外风声渐紧。


柳含玉没睡。她把青铜钉锁进铁匣,搁在案头,自己靠在椅上,手搭针囊。


三更鼓响,窗棂轻响。


她没动。


一道黑影翻窗而入,直奔铁匣。手刚摸到锁扣,柳含玉猛地起身,银针甩出,直取对方手腕。


黑影一偏,袖中细针飞出,袭她腕脉。


她抬手格挡,银针与来针相撞,叮的一声。


那一瞬,她指尖一震——这力道,回锋三转,沉刺三分,正是“鬼手十三针”第七式“锁魂引”的残变!


“你练过这针法?”她冷声问。


黑影不答,反手又是一针,直取她咽喉。


她侧身避过,银针顺势挑向对方面巾。布料撕裂,半片黑巾落地。


黑影见状,转身就走,跃上窗台,消失在夜色中。


柳含玉捡起面巾,翻过内衬——极小一个“巳”字,绣得几乎看不见。


她盯着那字,手指收紧。


“巳……”她低声念,“漕运总督案里,那个失踪的仵作,腰牌编号就是‘巳七’。”


老周从门外进来,脸色发白:“你没事吧?”


“没事。”她把面巾拍在桌上,“但有人急了。”


“这针法……”老周声音发沉,“你娘临死前,也在研究‘鬼手十三针’的残谱。她说有人用这针法害人,却没人敢查。”


柳含玉没说话,转身走到案前,把三样东西摆成一排:铜哨、青铜钉、半片面巾。


她用银针蘸墨,把三者纹路逐一描下,拼在一起。


逆旋涡纹连成半圈,蝎形尾收于钉尖,而“巳”字的位置,恰好落在纹路交汇点。


她忽然抬笔,蘸浓墨,在纸上画出半幅星图——纹路走向,竟与钦天监观天台地砖图案一致。


老周凑近一看,倒吸一口凉气:“这图……是钦天监用来推命格的‘天枢半象’。”


“所以这三样东西,不是巧合。”她提笔,在新案卷上写下五个字:“青铜藏婴案。”


又添一句:“疑与二十年前漕运总督案、十二宫闱婴啼案并案查办。”


老周盯着那星图,声音发紧:“你打算怎么办?”


“他们怕我查,才派人来毁证。”她把银针一根根插回囊中,“那我就查得更狠。”


“可这针法……你娘的事……”


她抬眼:“你是不是想说,我查到最后,会查到谁头上?”


老周没吭声。


她冷笑:“我不怕查到谁。我只怕查错了。”


她把案卷合上,推向老周:“你去查‘巳七’那仵作的去向。我去找大理寺,要回那具婴骸。”


“他们不会给。”


“不给也得要。”她系上针囊,“《刑律·勘验篇》第五条写着:命案进行中,相关旧档不得擅自移出。他们抢走证据,我就按律追。”


老周叹了口气:“你这脾气,跟你爹一模一样。”


“我爹被人害死的时候,没人替他说话。”她走到门边,手按门框,“所以我现在说的每一句,都是替他喊的。”


——


大理寺验尸房外,守卫森严。


柳含玉亮出理刑司印信:“我要验城外打捞出的婴骸。”


守卫摇头:“尚书大人有令,此案涉宫闱秘事,不许外人接触。”


“外人?”她冷笑,“我娘当年亲自验过‘婴啼案’的尸骨,你说我是外人?”


守卫脸色一变:“你……你是柳家的女儿?”


“现在知道怕了?”她往前一步,“让开,不然我拆了这门。”


守卫犹豫片刻,终于让路。


验尸房内,青铜匣摆在案上,打开着。里面是一具婴儿骸骨,裹着青绸,面朝西。


柳含玉戴上素纱,蹲下身,用银针轻轻拨开绸布。


骸骨完整,但右手小指,果然缺了半节。


她指尖一颤。


“老周。”她低声说,“你记不记得,当年‘婴啼案’结案时,说是十二具骸骨,可实际只找到了十一具?”


老周点头:“最后一具,说是沉河了,没捞上来。”


她盯着那缺指,声音冷得像冰:“现在,第十二具,自己浮上来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