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味旅 > 66
66
书名:味旅 作者:余静雨 本章字数:2932字 发布时间:2025-08-25

车轮碾过铁轨,单调的“哐当”声不知疲倦地敲打着耳膜。窗外,华北平原冬日的景象在铅灰色的天幕下铺展,无边无际覆盖着残雪的灰黄田地,低矮的村落轮廓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偶尔掠过几排光秃秃的杨树,枝桠刺向天空。空气里那股油田荒原的铁锈、机油和柴油燃烧的刺鼻气味,终于被更寻常的、属于大地的干冷气息取代,但依旧带着凛冽的硬度。顾笙靠着蒙尘的车窗,额头贴着冰冷的玻璃。胃里空荡,只有一种沉甸甸的、被油腻和冰冷浸透的疲惫感,像一块吸饱了冰水的棉絮坠在那里。集安羊排的暖意、下水锅的燥烈、火勺的滚烫……都成了隔着一层毛玻璃的模糊印记。额角那点皮肤被车窗冰得发麻,思绪像冻住的河面,沉滞,凝涩。


当列车员报出“北京站”三个字时,巨大的喧嚣声浪像实质般涌了进来。人潮裹挟着汗味、方便面味、消毒水味和各种方言的声浪,瞬间将她淹没。她几乎是被人流推搡着挤出车厢,踏上站台。空气骤然变得浑浊而温热,巨大的穹顶下,无数脚步敲打着光滑的地面,汇成一片震耳欲聋的噪音。广播声、拉杆箱轮子的滚动声、接站人群的呼喊声……所有声音都放大了十倍,像无数根针扎进她被荒原寂静磨得异常敏感的神经里。


她下意识地裹紧了外套,背包带深深勒进肩膀。北京庞大而陌生的气息扑面而来,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属于超级都市的粗粝力量。额角被这突如其来的喧嚣和浑浊空气激得一阵发紧,胃里那块沉甸甸的“棉絮”也似乎被搅动了一下,泛起一丝冰冷的反胃感。


没有停留,她随着汹涌的人流挤出车站。站前广场车流如织,喇叭声尖锐刺耳,空气里混杂着浓重的汽车尾气、灰尘和某种小吃摊飘来的油腻香气。高楼大厦在灰蒙蒙的天空下耸立,巨大的玻璃幕墙反射着冰冷的光。城市的脉搏以一种沉重、急促、不容喘息的节奏跳动着。


她钻进地铁。车厢里拥挤得几乎没有立锥之地,各种体味、香水味、食物的气味混合在一起,闷热得让人窒息。身体被前后左右的人紧紧贴着,每一次晃动都带来挤压感。她抓着冰冷的扶手,指尖冰凉。报站声在拥挤嘈杂中显得模糊不清。地铁钻入地底,窗外瞬间陷入黑暗,只有车厢里惨白的光线和玻璃上映出的疲惫面孔。那地底深处的“吭嚓”声似乎又在记忆深处隐约响起,胃里猛地一抽。


几经辗转,当她终于从灯市口地铁站钻出地面时,喧嚣似乎被过滤掉了一层。天色依旧是灰蒙蒙的,但空气清冷了许多。眼前是狭窄的胡同口,青灰色的砖墙,墙根处残留着未化的脏雪。一股淡淡的、带着岁月尘埃的烟火气,混杂着蜂窝煤燃烧后的微呛气味,悄然弥漫开来。


喧嚣被隔绝在身后。胡同里的世界陡然安静下来。脚下是磨得光滑的青石板路,缝隙里嵌着黑泥。两侧是斑驳的灰墙,墙皮剥落处露出暗红的砖。高大的老槐树枝桠虬结,光秃秃地伸展着,在冬日惨淡的天光下投下浓密交错的阴影,将本就狭窄的胡同切割得更深、更幽静。偶有自行车铃铛“叮铃”一声脆响,或是谁家院里传出几声京腔的对话,声音不高,却在这静谧中显得格外清晰。空气清冽,带着泥土、砖石和一种陈旧的木料气息,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难以形容的……豆腥气?


顾笙的脚步不自觉地放慢了。背包的重量似乎减轻了些许。她深深吸了一口气,清冷的空气带着胡同特有的微尘气味钻入肺腑,那浑浊地铁和车站的油腻感被冲淡了一些。额角那点绷紧的感觉,似乎在这份陡然降临的幽深与静谧中,悄然松动了第一道缝隙。


循着手机地图的指引,她在迷宫般的胡同里穿行。左拐,右绕,避开堆放在墙角的破旧蜂窝煤炉和几辆落满灰尘的自行车。那丝若有若无的豆腥气,随着她的深入,渐渐变得清晰、浓郁起来,还夹杂着一种……发酵后的、独特的酸馊味?这味道并不陌生,在某个深埋的记忆角落里被唤醒——是炒麻豆腐。


七拐八绕,在一个极不起眼的岔口,那味道陡然浓烈起来。酸馊、浓烈、带着油锅的烟火气。味道的来源,是一扇褪了色的旧木门,门楣低矮,门口挂着一块小小的、油污发亮的木牌,上面用墨笔写着两个模糊的字:“麻记”。门开着一条缝,里面光线昏暗。


顾笙推门进去。一股滚烫浑浊的热浪裹着极其浓烈的酸馊气扑面而来。屋子很小,只摆着三四张矮小的方桌和条凳,桌面糊着厚厚的、凝固的油垢。墙壁被油烟熏得发黄发黑。靠里一个半人高的灶台,炉火正旺,一口巨大的黑铁锅坐在火上,锅里翻腾着一种粘稠的、深绿色的糊状物,咕嘟咕嘟冒着泡,散发出那股令人印象深刻的酸馊气味。一个穿着深蓝色旧棉袄、头发花白的老爷子,正佝偻着背,用一把长柄铁铲在锅里用力地翻炒着。铲子刮过锅底,发出“嚓啦、嚓啦”的声响。


几个穿着同样朴素、像是附近老街坊的老头老太太,围坐在一张小桌旁,面前摆着粗瓷碗,碗里正是那深绿色的糊状物,上面淋着明晃晃的辣椒油,点缀着几粒青翠的雪里蕻咸菜丁。他们埋着头,用勺子挖着碗里的糊糊,就着焦黄酥脆的咯吱盒,吃得吸溜作响,没人说话,只有咀嚼和吞咽的声音。


那浓烈的酸馊气味钻进鼻腔,像一把小钩子,瞬间钩住了顾笙空瘪的胃袋。在油田荒原被油腻和冰冷反复蹂躏过的味蕾,被这直白、粗粝、甚至带着点“怪”的强烈气味猛地一激,一股带着挑战性的、原始的饥饿感,从胃里深处“腾”地顶了上来,瞬间压过了喉咙里残留的铁锈味和冰冷的反胃感。


“姑娘,吃点啥?”炒锅边的老爷子头也没抬,沙哑的京腔混在锅铲的“嚓啦”声里。


“炒麻豆腐,一份。再来份咯吱盒。”顾笙的声音有些哑,但很干脆。


“得嘞!”老爷子应了一声,铁铲在锅里用力一搅,舀起一大勺粘稠滚烫的深绿色糊糊,“哗啦”一声扣进旁边一个粗瓷大碗里。动作麻利地淋上一勺红亮亮的辣椒油,又撒上一小撮切得细细的雪里蕻咸菜丁。旁边灶上一个小油锅正滋滋作响,他飞快地用长筷子夹起几片薄薄的、面糊炸得金黄的咯吱盒,沥了沥油,“啪”地一声拍在盘子里。


一个同样穿着旧围裙、动作利索的老太太端着碗和盘子走过来,“咣当”一声放在顾笙面前的小桌上。“慢吃。”声音带着点胡同里特有的韵味。


顾笙看着眼前这碗炒麻豆腐。深绿近墨的颜色,粘稠的质地,表面浮着一层厚厚的红油辣椒,几粒翠绿的咸菜丁点缀其上。那股酸馊气混合着辣椒油的燥烈,直冲鼻腔。旁边的咯吱盒金黄酥脆,炸开的油泡清晰可见。


她拿起勺子。勺子尖陷入那粘稠的糊糊里,带起拉丝的质感。吹了吹,送进嘴里。


一股极其复杂浓烈的味道瞬间在口腔炸开。首先冲上来的,是那股标志性的、强烈的酸馊气——绿豆渣发酵后特有的、带着点“霉”味的气息。紧接着是咸,非常扎实的咸味。然后,辣椒油的燥烈猛地顶了上来,烧灼着舌尖和喉咙。在这层层叠叠的刺激之下,麻豆腐本身那点细微的豆香和绵密微沙的口感才慢慢浮现,被雪里蕻咸菜的脆爽和咸鲜略微调和。


粗糙,直接,甚至有点“冲”,带着一种市井底层的生猛力量。顾笙的额角瞬间冒出一层细密的汗珠,鼻尖也沁出了汗。她吸着气,被这味道冲得有点发懵,却忍不住又挖了一勺。这次,她学着旁边老头的样子,咔嚓咬了一口旁边焦脆的咯吱盒。面粉被油炸后的纯粹焦香和酥脆口感,像一块干燥的盾牌,瞬间挡住了麻豆腐那汹涌的酸咸辣馊,在口腔里开辟出一小片喘息之地。


一口滚烫浓烈的麻豆腐,一口焦香酥脆的咯吱盒。酸馊被焦香中和,咸辣被酥脆缓冲。汗水顺着鬓角流下来,胃里那块沉甸甸的“冰棉絮”,被这粗粝滚烫的滋味和油脂的热量猛地一冲,仿佛开始缓慢地融化、搅动。那被油田荒原冻住的感官,在这胡同深处浓烈呛人的烟火气里,被这碗“怪味”狠狠凿开了一道口子。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味旅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