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鼓罢,城门初启。林绡裹着补丁外衫,怀揣那枚“墨”字铜钱,鞋底踏在湿露的石板上发出轻微的“嗒嗒”声。城南铁佛寺远在三里荒坡,相传寺废于嘉靖倭乱,檐角塌落,只余铁佛一尊,经年淋雨,遍体红锈。
雾大,三步之外不见人影。林绡心里却亮着一盏灯:三日之期,今日辰正,取第二枚墨令。铜钱在掌心温了又凉,仿佛一颗小小的心脏,与他对拍。
铁佛寺山门半倾,石匾“铁佛”二字剥落,只剩“失”形残笔。
林绡跨过门槛,杂草埋膝,忽闻一声低咳。
断碑后转出一位灰衣僧人,眉长覆眼,手持半截竹帚,如古画中走出的人物。
“施主踏草无声,却带满城书香。”僧人声音沙哑,却不苍老。
林绡拱手:“学生应约而来,取墨令。”
僧人抬眼,似笑非笑:“寺中无墨,唯有铁佛流泪,流得够多,便凝为令。”
说罢,用竹帚拨开乱草,露出一条石阶,阶面布满铁锈色水渍,像一条干涸的血脉。
石阶尽头,铁佛矗立,高三丈,佛面斑驳,唯左目尚完整,右目空洞。
僧人指向佛心处一道暗红裂缝:“去年大雨,电闪,雷鸣,佛裂,泪始流。”
林绡仰头,果然看见裂缝中缓缓渗出赤色水珠,滴在佛脚下一方凹石,叮咚作响。
凹石内,一枚铜钱静静躺着,与他掌心的“墨”字钱大小一致,却背着“贰”字篆纹。
僧人抬手示意。林绡俯身拾钱,指尖刚触水面,耳畔忽起机括声——
轰隆!铁佛胸腔内陷,露出仅容一人钻入的暗门,幽风夹着铁锈味扑面而来。
僧人低诵:“入内者,见字如见心;回头者,失字如失命。”
林绡攥紧两枚铜钱,火光在瞳孔里跳动,一步轻一步重地踏入黑暗。
暗门后是狭长石道,四壁渗水。
火折子亮起,照见壁上刻满的小字,字迹狂草,却与“错题本”界面如出一辙:
“嘉靖戊午科场泄题者名录——柳氏、严氏、赵氏……”
末尾,一行血书如新:
“后来者,持令者,可开真相;然真相一开,命火即灭。”
字迹下方,嵌着第三枚铜钱,却只半片,缺口处齿痕凌乱,似被人生生咬断。
林绡伸手欲取,忽听身后石门轧轧欲合。
他拔腿前冲,指尖掠过那半枚钱,身体已跌入更深的黑暗。
最后一缕光被石门吞噬的瞬间,他看见僧人站在门外,合十低首,唇形无声:
“子时之前,须归。”
黑暗里,只剩火折子“哔剥”作响。
林绡展开掌心:两枚完整铜钱之间,夹着那半片残钱。
“错题本”界面忽然跳出金红倒计时:
【剩余:11:59:57】
数字闪烁,如心跳。
黑暗尽头,似有铁链拖地声缓缓逼近。
林绡握紧残钱,火光映出他额角的冷汗——
子时之前,他必须带着三枚铜钱离开石道,否则石门永闭。
而铁链声,已近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