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四,省垣贡院。
月色被乌云吞没,只余檐角铁马在风里叮当。
林绡独坐号舍,案上摊着《春秋题要》与一方新砚。
明日卯时开卷,若能夺魁,便可直赴秋闱。
他轻抚袖中三枚墨令,心思翻涌:
“知府已允调阅天启原契,只要院试一过,冒籍案便可翻。”
更鼓三声,号舍外巡丁的脚步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
空气里却飘来一丝焦糊味,像是谁在暗处点燃松脂。
子时一过,风声忽紧。
“走水了——!”
凄厉的锣声划破夜空。
林绡推窗,只见西北角号棚火光冲天,赤舌借着风势一路舔向中堂。
号舍连片,木栅纸壁遇火即燃,眨眼已成火龙。
考生披衣奔逃,衣角沾火,号叫此起彼伏。
主考杜学政披氅而出,刚呼“开龙门”,一根燃梁轰然坠下——
正中其肩,鲜血溅在火里,发出“嗤嗤”白烟。
林绡抄起砚台砸断窗棂,跃入院中,却见浓烟里有人高喊:
“林寒门纵火!他号舍先起烟!”
火光映照下,两名巡丁押着一人扑倒,那人衣襟半焦,竟与林绡一般身量,手里攥着半截未燃尽的火折子。
“捉住林绡!”
呼喊声里,林绡被反剪双臂,火舌舔过发梢,发出焦味。
火未灭,知府已至。
焦黑废墟中抬出杜学政尸身,额角破裂,双目圆睁。
仵作呈上碎瓦,底面沾有松脂与硫磺。
“林绡号舍余烬里亦检出同物!”
知府面色铁青,抖开一页供状:
“院试前夜,林生恐冒籍事发,遂纵火毁卷,致主考身亡,罪加一等!”
供状落款鲜红指印,正是火场中被逮之人。
林绡被按跪在地,仍冷静开口:
“请验火折残柄,上刻‘柳记’字号;再请验松脂硫磺,与贡院厨房存药比对。”
知府冷笑:“柳记火折贡院人人可用,至于厨房——昨夜恰失窃。”
铁链锁喉,林绡被拖出龙门。
火光映得他脸色惨白,却映不出幕后黑影。
远处,柳文翰立在暗巷,折扇轻摇,扇骨赫然刻着“失”字残笔,与铁佛寺石匾如出一辙。
黎明,囚车启行。
林绡双手反缚,颈后木枷磨破皮肉。
沿途百姓指点:“小神算竟成纵火凶!”
囚车出城,忽有一骑追来,马上人递上公文:
“奉臬台大人命,此案牵涉科场重地,即日押赴省城,由按察使亲鞫!”
知府面色微变,却不得不放人。
囚车辘辘,尘土飞扬。
林绡闭目,脑中“错题本”界面不断闪红:
【关键漏洞:火起时刻为子时二刻,而林绡号舍灯油登记戌末已尽,无人续添。】
【新线索:主考杜学政手札提及“科场旧卷有秘”,手札下落不明。】
铁锁叮当,像催更的鼓。
林绡低声念:“子时二刻……灯油……秘卷……”
囚车拐过官道弯口,前方浓云低垂,似有一场更大的暴雨将至。
傍晚,囚车歇于古庙驿站。
雨点砸瓦,灯火昏黄。
看守换班时,一名驿卒悄悄塞给林绡一张油纸包。
油纸内,是一页烧残的卷宗,焦边处仍可辨“天启三年原契”七字;
另附一张小笺,墨迹未干:
“欲活命,先灭火;欲灭火,先破名册。
——墨门·净一”
雨声骤急,灯火被风吹灭。
黑暗中,林绡听见铁链外有极轻的脚步声,停在囚笼三步之外。
一道闪电劈下——
照出那人手中所持,正是杜学政生前手札的半截封蜡。
电光灭,黑暗吞没一切。
雨夜漫长,而真相与杀机,正同时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