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从此接管朱清华
书名:自传体小说《郭银珍》 作者:银杏硕硕 本章字数:3367字 发布时间:2025-08-22

第六十八章:从此接管朱清华


那一段日子,自从看了班长的信以后,心里五味杂陈。


这么多年,他忙于工作,忙于家务,忠于艳阳春,连一次见面的机会都没有。


我理解,他对燕阳春有着特殊的守护责任,我不怪他,但是,这些年间,他对我们没有一点怜悯之心,无视我的存在,我觉得我的感情过于廉价,才不被人珍惜。


人生是一次长途旅行,有时候,对于你来说,你重视的人,却坐到了另一个车厢。在旅途中,你惴惴不安地穿过自己的车厢去找他,再无法坐到他的身边,那个位置,已经坐着别人。那个时候,他对于你来说,就是个无用的影子。


我,郭银珍,已经四十大多了,奔五十岁的人了,再无青春可言 ,我半生蹉跎半生梦,半生琉璃半生缘。


在北京,我永远是个外人,我不奢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因为,人,都是逐光而行,结认对等的关系,彼此赋能,互相滋养,这样的关系才能被人尊重,才能好维系。


如果,关系不对等,维系起来何谈容易?所以,我为他写了一点东西,也一直没有给他,闲暇之余,拿来看看,然后,再收起来,每次看,心里都有感慨。


鹊桥仙.巧相遇


京城踏步, 交织邂逅,辅以鹊桥之路。

书窗窃喜共研磨,采红豆,相思此物。

闻君吟赋,柔情蜜意,俱以银珍惜顾。情极深越棣亲亲,爱吾爱朝朝暮暮。


“爱吾爱,以及人之爱”,其实,爱,是不容易的。想想,还是多爱爱自己吧。


自己苦苦撑起一件事的时候,用了多大的努力,有多少担惊受怕,承受多少压力,又能与谁倒到苦水?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这些苦撑,委屈,独自吞咽下去,变得强大,苦乐自渡,冷暖自知罢了,自己想着想着,有些伤感。紧走几步,回家休息。


刚刚走出小店几步,一辆小车急刹在身边。“妈妈,去医院看看奶奶吧,奶奶病危了。”华儿从车上下来,急切地说,脸上还带有泪痕。

朱越棣也随车过来,说:“银珍,我妈妈可能是不行了,医院已下病危通知书了,她老人家,要跟你说几句话,上车吧。”


我急忙上车,车驶向医院。大家沉默着。


“银珍,这可能是妈妈最后的话了,如果,以前,妈妈对你,态度上的冷漠,言辞上的苛刻,希望你谅解。”司机也插上一句:“对于要走的人,还有什么可计较的呢?”


朱母把华儿拉扯大,喂得那么健壮,对华儿那么用心,我应该感激她才对,毕竟,养育之恩大于生育之恩。“班长,您放心,我知道了。”


朱母病床前,围了很多人。


“奶奶,我妈妈来看您了。”华儿进得屋来,就急切地喊奶奶。


围在床边的人,闪开一条缝隙,我们几个人靠近,躺在床上的朱母头发花白,梳理得整整齐齐,看她似乎奄奄一息。朱越棣喊了一声:“妈,郭银珍来看您了,您看看她吧,”屋里一片沉静。


朱母眼皮睁开了一条缝,手挪动了一下,我紧紧地握住她老人家的手,等待朱母说话。“阿姨,我是郭银珍,来看您了,”,我的一字一句都注意说清楚,她似乎听到我的呼唤,用抖动的嘴唇,发出微弱的声音:“银—银—诊,我—我—我把—华儿—交给—你—了,还—有……”


大家静静地听着,她却没有下文了。


“阿姨,您说的话,我都听到了,我记住了,您放心吧,啊!”为让她听清楚,我还是一字一句地说。


朱母脸上似乎掠过一丝笑意。她嘴角微微上扬一下,从我认识她开始,从来没有对我笑过。只是看到她对华儿的笑意。


“妈妈的话,好像没有说完,她还想说什么,”说话的人,好像朱母的女儿。

“我猜,她不放心朱北大。”她的女儿继续猜着朱母的心思。


朱越棣把脸贴在她妈妈耳边,轻轻地问:“妈,您还想说什么?您不放心朱北大,是不是?我们都会关心,爱护,照顾她的,您放心吧,啊!我们都不会让朱北大受委屈的,都不会的,”朱越棣在向妈妈做保证。


朱母的嘴角微微一动,眼角溢出来一滴眼泪。女儿用手轻轻地替她擦拭干净。


朱母不再说话。她说的每一个字,都是用尽她所有的力气,在讲她心中千万斤重的心事,是留给儿女最后的嘱托。这是妈妈在生命的终点时对子女的最后关爱。这种母爱,刻骨铭心。


大家都不说话,静静地守护在朱母的床边,朱越棣示意我靠边说话。


离开朱母病床,朱越棣向我介绍了他的姐姐,妹妹,我们点头示意。


病房门外,朱越棣说:“银珍,华儿与奶奶感情深厚,奶奶病这样,对他打击很大,他现在学习也很关键,我这边忙不过来,你多照顾华儿,多开导他,让他稳定情绪,华儿,就交给你了。”


朱越棣憔悴得很,可能是几天几夜没睡好觉了,他说话的样子非常恳切。


“班长,照顾华儿是应该的,不用如此客气,我知道了,你放心吧,华儿交给我,您就忙这边吧。我也帮不了多少忙,您自己也注意身体啊。”“嗯。”

“银珍,你把华儿带回去休息吧,他明天还有课,我们在这里守护着。”“好吧,那我们就回去了,需要我们过来,就说一声,啊。”“好了,你们回去吧。”


深夜,北京的大街上,隐去了繁华与喧嚣。马路上只有稀稀落落的车辆,路灯,成为黑暗中一束束光亮,散发的光芒照亮行人脚下的路,引导着人们不迷失在黑暗中,天空几颗稀疏的星,闪着寒光,想 想时间进入秋天,天气有点凉意。我带着华儿回家,抓紧时间休息。


第二天早上,带华儿到外边的小吃铺买了牛肉卷饼,一碗热粥,“华儿,你吃吧,吃完饭还有学习任务,妈妈不吃这么早,呆会儿,去店里吃”。


华儿打了个哈欠,连续几天没休息好,情绪低落,担心奶奶。“我不想吃。”


“不想吃怎么能行?你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还有紧张的学习任务,吃吧,吃完上学去。然后,咱们在家里等待消息,啊。”


看华儿慢吞吞地吃饼,喝着粥,跟他说几句话:“华儿,不要过度悲伤。我知道你与奶奶感情深厚,她对你有养育之恩。妈妈也非常感谢奶奶。但是,你要知道,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自然现象,谁也阻挡不了,帝王将相不也是有一死吗?奶奶也是八十多岁的人了,也属于瓜熟蒂落,你就是再难过,哭上几天几夜,也哭不回奶奶,你已经是高中生了,这些问题,你应该明白……”


华儿静静地听着。“把那张饼也吃了,妈妈看着你吃。”我把另一张饼递给他。


“华儿,你知道奶奶为什么给你取名:朱清华吗?那是对你寄予厚望,她希望你能考上清华大学,你如果孝敬奶奶,对奶奶悲伤的情感找个宣泄口,不能总是哭,哭,没有用。你用在做题上,多做几道题,通过刻苦努力,以优异的成绩,告慰奶奶在天之灵,就是最好的孝敬。”华儿说着:“我知道了妈妈,我上学去了。”


朱母已经撒手人寰。就在那天我们回家的夜里凌晨。


第三天,朱母入土。华儿有一个模拟考试,他认可放弃考试,也要送奶奶一程。我们就送她老人家一程。


朱母生前,是街道办事处,也就是朱越棣现在工作的单位。朱父单位,两个女儿单位,同事,同学,朋友,方方面面的人来了很多很多。朱家人气很旺。


我的任务,就是守护华儿。每当华儿哭泣,我就抓住他的手轻轻地摇一摇,提醒他控制一下自己的悲伤情绪 ,因为,人 哭得撕心裂肺的时候,大脑缺氧,对身体健康不利, 需要克制自己的悲伤情绪。


殡仪馆里,庄严肃穆。朱母的遗体平躺在中心位置。来送朱母的人,站满了殡仪馆,没进得来的人,站在了场外。


花圈,挽联,摆得满满的,直系亲属带重孝,华儿小姑姑给华儿戴上了长长的白布条,同事朋友戴一朵小白花,我也拿了一朵小白花戴上了。表示对她老人家的哀悼。


追悼会排场隆重,她的子女,晚辈,前排站在一侧,对前来吊唁的人施以礼节。我拉着华儿的手,站在华儿一侧。


主持人,主持着一个个程序:

1、朱母单位领导致悼词。

2、朱越棣为妈妈致悼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今天,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在这里悼念我们敬爱的妈妈—杨青云女士。

我的母亲,因心脏病医治无效, 不幸于1996年8月27日与世长辞,享年85岁。


此时此刻,亲人哽咽,朋友伤怀,同事掩面,请允许我代表家人,亲属,向不辞辛劳,前来吊唁的各位领导与各位亲朋好友,表示最衷心地感谢!

我母亲的一生光明磊落,善恶分明,做事坚持原则,对人又不失亲和力,深受领导与街道民众的好评。刚才,单位领导的悼词中,对母亲工作给予了中肯的评价。作为长子,我表示衷心地感谢!

在单位,母亲是砥砺前行的标杆。

在父亲眼里,母亲是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在子女眼里,母亲是一种依偎的力量。母亲是爱的源泉。无论你奔腾向哪里,身上流淌的,依然有不尽的源头之水。


母亲之恩,与江河同流,与日月同辉。


母亲走了,走得是那样安详,平静,从容,我们心中永远铭记您的教诲 。我们永远怀念您!永远!


妈妈,愿您一路走好!


您的子女敬上:朱越棣


1996年8月


主持人带领大家向朱母遗体三鞠躬,大家退场。


头一年送走了父亲,今年又送走了朱母,感叹人生苦短。往后余生,珍惜生命。


2025年8月22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