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星书藏前途 槐探赋税迷
书名:推背图源起篇 作者:星启之路 本章字数:2257字 发布时间:2025-08-22


 

贞观元年,秋意正浓,巳时末刻,一片阴云游来让阳光褪去了几分炽热,带着些许温凉,轻柔地洒落在长安城的街巷。陈砚踏着巷口那几片泛黄的槐叶缓缓归来。门环上的铜绿在日光下泛着清冷的光,仿佛岁月沉淀下的幽秘。他刚推开两扇厚重的木门,便瞧见张婉正蹲在廊下,专注地翻晒着冬衣。她身着青灰色的襦裙,棉絮不经意间沾满了裙摆,为她添了几分质朴的气息。听见动静,她回过头来,鬓边的银钗随着动作轻轻晃动,宛如灵动的音符,眼眸中满是温柔:“回来了,去柳溪村看到王老汉了吧?”

 

陈砚微微颔首,声音沉稳而笃定:“嗯!看到了,把手抄的告示递给他了。”说罢,他大步走上前,自然而然地接过张婉手中的木槌。指尖相触的刹那,他察觉到她手背微凉,心中涌起一丝怜惜。成婚不过几月,她依旧带着初见时的羞怯,哪怕此刻笑着,耳尖也悄然染上了红晕,恰似天边娇羞的云霞。“那就好,王老汉那伙人今年的赋税可以减了不少。”陈砚把木槌稳稳地放在竹筐旁,眉头却渐渐蹙起,“好啥啊!回来时遇见里正和两个催赋官在街上扯着嗓子喊着加税哪!”张婉轻咳一声,无奈地摇了摇头,叹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啊。”话语间,满是对百姓疾苦的忧虑。

 

正说着,堂屋传来母亲崔氏温和的声音:“阿砚回来了?快让婉儿拾掇拾掇,该摆饭了。”一家人围坐在八仙桌旁,父亲陈敬之早已端坐在主位,手中捏着本《隋书》,乌纱帽整齐地搁在旁边的条案上。见陈砚进来,他抬眼淡淡地瞥了一下,目光在他沾着泥土的靴底停留片刻,神色凝重:“吏部刚下文,让各州县核查隐户,你既去了柳溪村,可有发现异常?”

 

“皆是本分农户,只王老汉提了句,村西头有片荒田没人敢种,说是……”陈砚话未说完,便被崔氏笑着打断。她笑容亲切,眼神慈爱,往陈砚碗里夹了块肥而不腻的蒸肉,又给张婉盛了勺热气腾腾的粟米粥,说道:“婉儿尝尝,这是用新收的小米熬的,比去年的香。”那粥的香气袅袅升腾,弥漫在整个屋子,让人心生温暖。

 

张婉轻声谢过,低头小口喝着粥,袖口不经意间滑下来,露出腕上那只陈砚送的素银镯子。那是成婚时母亲崔氏亲手给她戴上的,当时还说“陈家媳妇,不必靠金玉撑场面,守着本分最要紧”。此刻,银镯在阳光下闪烁着柔和的光芒,见证着他们的姻缘。

 

这时,东厢房的门“吱呀”一声开了,陈月娘抱着个锦盒风风火火地跑出来,梳着双丫髻的脑袋差点撞上门框。她眼睛亮晶晶的,满脸兴奋:“三哥三嫂!你们看我新得的琵琶弦!”说着,举着盒子凑到张婉面前,像献宝一般,“三嫂,你教我弹《陇头水》好不好?大哥总说女儿家弄这些没用,还是二哥好,偷偷给我买的弦。”

 

“月娘!”陈敬之皱了皱眉,语气虽严厉,却也透着几分宠溺,“没规矩,吃饭呢。”月娘吐了吐舌头,做了个鬼脸,却被崔氏拉到身边坐下。崔氏轻轻拍了拍她的手,嗔怪道:“多大了还疯跑,仔细你大哥回来又说你。”提及大哥陈墨,桌上的气氛顿时淡了些。陈墨如今是吏部校书郎,娶的是京兆尹的侄女,已在外安家。每次回来,他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少不了教训陈砚“不务正业,整天跟星象、农户打交道”。

 

倒是二哥陈琢,从里屋捧着个乐谱悠然走出。他穿着件半旧的绯色官袍,二哥在父亲和大嫂叔父的运作下,如今已是太常寺协律郎。见陈砚回来,他笑了笑,眼中带着几分调侃:“上午去太常寺交新制的乐章,见着你岳父了,他还问你啥时候有空,想跟你讨幅字。”

 

陈砚刚应了一声“我的字又不好,跟我讨啥字?”张婉便看了一眼陈砚,轻声说道:“我爹就爱摆弄那些笔墨,其实三哥写的《步天图》才好,上次我偷偷描了张,被我娘看见了,还说比画谱上的清楚。”她说着,用腿轻轻碰了一下陈砚的腿,眼中满是骄傲。

 

陈敬之没有接话,只是端起酒杯,抿了一口,目光透过窗户,落在外面的庭院。廊下的日头正缓缓往中天爬去,贞观元年的秋风悠悠吹过,似乎裹着些难以言说的神秘气息。他忽然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下午跟我去趟崔府,你外祖父捎了些星象书来,说是……给你补补正经学问。”

 

陈砚心里一动,瞬间明白了这是母亲又在暗中帮他。去年外祖父得到几卷民间星相书,据说里面藏着不少玄机。他看了眼身旁的张婉,她正低头用帕子仔细地擦着桌上的米粒,阳光洒在她的发顶,像是撒了一层细碎的金粉,美得让他有些失神。

 

“对了,”崔氏像是忽然想起什么,脸上露出关切的神情,“婉儿前几日绣的那方星纹帕子呢?给阿砚带上,他总爱往野外跑,擦汗也方便。”

 

张婉赶忙从随身的锦囊里掏出帕子,双手递过来时,指尖轻轻碰了碰陈砚的手,传递着丝丝暖意。帕子上绣着北斗七星,针脚细密均匀,连斗柄的弧度都分毫不差——她知道他痴迷星象,就连女工也都处处带着他的喜好。

 

巳时的日影渐渐缩成一团,静静地落在青砖地上。陈砚握着温热的帕子,听着家人轻松愉快的谈笑声,忽然觉得,这秋日的午间,安稳得像一幅还未干透的水墨画,每一笔都饱含着生活的韵味。只是他未曾言语,方才在柳溪村,王老汉望着田埂悠悠叹出的那句“天要变了”,如同一缕若有若无的阴霾,正随着秋风,悄无声息地钻进了他的心里,挥之不去。他知道,在这看似平静的背后,或许正酝酿着一场未知的风暴,而他,注定要在这场风云变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吃过午饭陈砚和张婉一起回到了卧房,他从怀里拿出那两根槐叶,放在靠墙的八仙桌上,然后宽去外衣,坐在八仙桌边的椅子上。张婉问道:“你拿回两条树叶做什么用?”陈砚情绪低落的答道:“算卜……”张婉笑着问:“这也能算卜?”他回答道:“小孩子玩的,这王老汉家的赋税也不知道能不能减免了。我也不知道怎么办了,随手掰下了两根槐树叶,想回到家里来试试。”张婉一听这话来了兴趣:“那你就试吧,让我看看是怎么算的。”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推背图源起篇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