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斜凿开脉与绿潮初涌
书名:蚁土 作者:风之流浪 本章字数:7009字 发布时间:2025-08-22

第二十五章:斜凿开脉与绿潮初涌

天还没亮,隧道里的光储菌刚从淡青转成浅绿,像刚睡醒的嫩芽舒展着微光,我就被一阵“叮叮当当”的脆响吵醒。那声音不吵,却带着股韧劲,在安静的隧道里格外清晰。揉着眼睛坐起来,视线穿过朦胧的绿光,只见老石正蹲在水洼边打磨黑石凿——他把凿头凑到光储菌的亮处,左手扶着凿身,右手捏着细沙草,一点一点顺着刃口蹭。沙草与铁刃摩擦,偶尔溅起星子大的火星,在淡绿微光里闪了闪,像颗转瞬即逝的绿星,落在水洼里,漾开细小的光斑。

旁边的石台上,整整齐齐摆着五六个陶碗,碗里盛着清澈的甜水,水面映着光储菌的倒影,像把碎绿撒在了碗里。“这是叶芽凌晨起来舀的,”老石抬头看见我,笑着举起黑石凿,刃口亮得能映出他脸上的纹路,“她说凿岩时耗力气,渴了能随时喝口润润嗓子。这凿子也得磨得锋利点,等会儿凿甜水脉才省力——老棕说今天要赶在正午前凿开个小口,正午的沙风会把石缝吹得发烫,手碰着岩壁都疼,到时候就不好干活了。”

我刚走到水洼边,裤脚蹭到了苔丝窝的软绒,鼻尖就钻进一缕淡淡的菌香——不是隧道里常有的光储菌气息,而是带着甜水潮气的新鲜菌味。转头一看,叶芽正蹲在岩壁旁,给昨天培育的光储菌菌丝浇甜水。她面前的青石板上,摆着两个陶瓶,瓶身上用炭笔做了标记:一个画着黑石,装着大黑石石缝的甜水样本;一个画着隧道,装着隧道水洼的水。旁边还放着根细玻璃管,是上次从废弃营地捡的,此刻正被她捏在手里,往两个铺着光储菌菌丝的小碟子里滴着水,每滴都控制得一样多。

“我在做对比实验,”叶芽见我过来,眼睛都没离开碟子,指尖轻轻碰了碰碟子里的菌丝,眼里满是专注,“看看哪种水能让菌丝长得更快。昨天测了大黑石的样本,里面的钾、镁这些矿物质,比隧道水高三成还多。要是矿物质足,说不定能让菌丝的生长速度翻一倍——到时候隧道的岩壁上,就能密密麻麻长满绿光,晚上连石灯都不用点了。”

这时,隧道口传来赤砂的声音,洪亮得像石锤撞在岩壁上,把光储菌的微光都震得晃了晃。我和叶芽走过去,只见赤砂正和墨环搬工具:墨环扛着根一人高的石锤,锤柄上缠满了苔丝绳,缠得又密又紧,握起来不会打滑;赤砂手里提着个鼓囊囊的苔丝袋,里面装着小石子、干沙草和驱虫苔丝种子,“等会儿凿岩时,先用石子填旁边的沙缝,防止凿的时候塌沙;干沙草铺在地上,省得碎石子硌脚;驱虫种子撒在石缝周围,沙蝎最怕这味道,能防它们过来捣乱。”

老棕和老灰也走了过来,老棕背上背着个更大的苔丝包,包带勒在他的肩膀上,却走得稳当,“里面装了足够所有人吃的干沙草饼和甜水囊,凿岩耗力气,饿了就能垫垫。”老灰手里攥着张简易地图,是昨天晚上和老石一起画的,用炭笔在苔丝布上画了沙丘和黑石的轮廓,还用红石子圈了个点,“这是最佳凿岩点,老石摸过岩壁,说这里最薄,下面就是甜水脉的通道,凿起来最快,还不容易塌。”

小砾早就举着圆镜片在隧道口等了,镜片被他擦得亮闪闪的,连边缘的小划痕都看不见。他脖子上还挂着个苔丝小袋,里面装着圆滚滚的甜水球,是昨天晚上和小墨一起做的,“我跟你们一起去!我能用镜片反射阳光,帮你们照亮石缝里面,还能帮着递工具、递水!上次你们去黑石,我没跟上,这次可不能再落下了。”他说着,还晃了晃手里的镜片,光斑落在隧道壁上,像颗跳动的小太阳。

出发时,天刚蒙蒙亮,晨雾把沙丘裹得朦朦胧胧的,远处的沙草只露出个模糊的影子。风里带着点甜水的潮气,吹在脸上不凉,反而很舒服。小墨和小棕也醒了,扒着隧道口的苔丝,想跟着去,眼睛里满是期待。老灰蹲下来,摸了摸他们的头,声音放得很柔,“石缝里窄,还有碎石子,你们留在隧道里,和苔居虫一起整理干沙草好不好?等我们把甜水引回来,第一口就给你们喝,还带你们去看光储菌长得最快的地方。”

小墨和小棕虽然有点不开心,嘴巴撅了撅,但还是点了点头。小墨还从怀里掏出自己的甜水囊,塞给了老灰,“灰叔,你们渴了就喝这个,里面的甜水是我昨天特意留的,可甜了。”小棕也跟着把自己的甜水囊递过去,小手攥着囊口,舍不得松开,却还是咬着牙递了出去。

老石走在最前面,他对大黑石的地形熟得很,脚步又快又稳,时不时停下来,用脚尖踢踢地上的沙粒,再蹲下来摸一摸,确认沙层的硬度。“这里的沙层得结实,不然扛着工具走,容易陷进去。”他一边走一边说,手指着旁边的沙丘,“上次沙风过后,这边的沙层被吹得紧,比东边的好走多了。”

走了大概半个时辰,晨雾渐渐散了,远处终于露出了大黑石的影子。黑石在晨光里泛着冷光,表面的坑洼被照得清清楚楚,旁边的沙草被风吹得“哗啦啦”响,像在跟我们打招呼。“快到了!”老石加快脚步,领着我们绕到黑石后面——那里就是昨天发现甜水脉的石缝,石缝口的沙草还保持着我们昨天拨开的样子,里面的光储菌泛着淡淡的绿光,从外面就能看到岩壁上爬着的绿丝,像给灰色的石头绣了圈花边。

老石先钻进石缝,他动作轻得像只猫,肩膀贴着岩壁,生怕碰掉上面的菌丝。我们跟着鱼贯而入,石缝里比昨天更凉了些,空气里的潮气也重了,吸进肺里都觉得润润的。光储菌的绿光也更亮了,把里面照得清清楚楚,连地上的小石子、沙粒都能看见。

老石走到石缝尽头,指着那块凸起的岩壁,声音压得低低的,怕惊到里面的甜水脉似的,“就是这里,你们看,这岩壁的纹路是斜着的,跟甜水脉的方向一致。我昨天用凿子敲过,里面是空的,声音跟实心的不一样。”

墨环立刻上前,他蹲下身,把探沙针慢慢插进岩壁旁边的沙地——针尖刚碰到沙层,就停住了,没有往下陷。他又换了几个位置插针,结果都一样。“沙层很结实,旁边没有松沙,凿岩的时候不会塌沙,咱们可以放心凿。”墨环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沙粒,给了我们一个放心的眼神。

赤砂和老棕赶紧把带来的干沙草铺在地上,铺得又平又厚,像层软垫子;又把小石子堆在石缝口,堆成个小坡,防止外面的沙粒被风吹进来。叶芽则蹲在岩壁旁,手里捏着细玻璃管,在岩壁上画了个圈,“就从这里凿,直径大概半尺,刚好能容下甜水顺畅流出来,又不会因为口子太大,让岩壁塌掉。”

老石握着黑石凿,站在圈中间,深吸一口气,手臂微微绷紧,慢慢往下凿。“笃、笃、笃”的凿石声在石缝里回荡,比昨天试凿时更响,却不刺耳,像在敲一面厚实的石鼓。碎石子“簌簌”往下掉,落在干沙草上,发出轻响,不会弄脏。

叶芽蹲在旁边,眼睛紧紧盯着岩壁,手里的小本子摊开着,铅笔捏在手里,随时准备记录;小砾举着圆镜片,站在石缝口,把晨光反射进石缝里,光斑落在岩壁的凿点上,照亮了凿开的小坑,“老石叔,这里亮不亮?要不要再往这边照点?我还能把光调得更亮些!”

老石点了点头,手里的凿子没停,汗水顺着他的脸颊往下流,滴在干沙草上,“亮!再往左边照点,那里的菌丝有点密,我怕凿到菌丝——这些菌丝长得不容易,得护着点。”小砾立刻调整镜片的角度,手腕轻轻一转,光斑就移到了左边,把那片菌丝照得亮堂堂的,连菌丝上的小水珠都能看清。

凿了大概一刻钟,岩壁上终于出现了一个小坑,坑底泛着淡淡的潮气,用手摸上去,能感觉到凉凉的湿意。老石停下来,用指尖轻轻碰了碰坑底,又凑过去闻了闻,脸上露出了笑容,“快了!下面就是甜水脉,我已经能感觉到潮气里的甜味了。”他换了个姿势,双手握着凿子,力道比刚才轻了些,像在呵护一件易碎的宝贝,“再凿几下就能通了,得轻着点,别把甜水脉的通道凿坏了。”

突然,“咔嗒”一声轻响,凿子尖穿透了岩壁,紧接着,一股清亮的甜水立刻渗了出来,像颗圆润的小珍珠,顺着坑底往下流,落在干沙草上,发出“嗒嗒”的轻响,像在唱歌。

“通了!通了!”小砾兴奋地喊了出来,声音在石缝里传得老远,差点把岩壁上的菌丝都震得晃了晃,他跑过去,蹲在坑边,眼睛瞪得圆圆的,“是甜水!真的是甜水!比隧道里的还清!”

叶芽赶紧凑过去,从怀里掏出个小陶碗,小心翼翼地接在坑下面。甜水落在碗里,泛着淡淡的绿光,像把星星装进了碗里。她捧着碗,对着光储菌的绿光看了看,又轻轻闻了闻,眼里的惊喜都快溢出来了,“甜水很清,没有沙粒,矿物质含量也刚好,不涩口,正好用来培育光储菌和固沙菌!以后咱们的菌丝和固沙菌,就能喝到这么好的甜水了!”

老石没停手,他继续用凿子把小坑往大扩,动作轻得像在给岩壁“修边”,“得把口子扩得再大些,让甜水流得更顺畅,还要把边缘磨平,防止碎石掉进水里,把甜水弄脏。”他一边凿一边说,额头上的汗越来越多,老灰递过去块湿苔丝,他擦了擦,又继续干活,手里的凿子始终稳得很。

赤砂和老棕则在旁边,用带来的干沙草编了个小槽——他们把长些的沙草拧成绳,短些的铺在里面,编得又结实又光滑,槽口刚好对准凿开的口子,“这样甜水就能顺着槽流出来,不会洒在沙地上浪费,我们还能用水桶接着,带回隧道里给大家尝鲜。”

大概过了半个时辰,岩壁上的口子终于扩好了——直径有半尺宽,边缘磨得平平整整的,像用尺子量过一样。清亮的甜水顺着口子流出来,落在干沙草槽里,“哗啦啦”响,像一首轻快的歌,在石缝里回荡。老棕赶紧拿出带来的水桶,桶是用大陶盆做的,里面铺着层干净的苔丝,能过滤掉水里的小杂质。甜水顺着槽流进桶里,很快就积了小半桶,泛着淡淡的绿光,看起来格外诱人。

“我先尝尝!”小砾忍不住凑过去,用指尖沾了点甜水,放进嘴里,眼睛瞬间亮了,像点亮了两盏小灯,“比隧道里的甜水还甜!里面有股淡淡的矿物质味,好好喝!我从来没喝过这么甜的水!”

叶芽也尝了尝,点了点头,脸上带着满足的笑,“矿物质含量刚好,既能滋养身体,又不会太涩。咱们先接几桶带回隧道,让大家都尝尝,然后再想办法把甜水引到沙草地,固沙菌喝了这么好的甜水,肯定能长得更快,绿脉很快就能在沙草地上长出来了。”

老石坐在干沙草上,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看着流出来的甜水,眼里满是满足,“没想到这么快就凿开了。之前在东边凿水洼,没有趁手的工具,也没有你们帮忙,要花好几天才能凿出个小坑,还经常没水。这次有你们一起,省事多了——有同伴一起干活,就是不一样。”

我们在石缝里歇了会儿,接了三桶甜水,每桶上都盖着苔丝盖,防止路上洒出来。老石还特意在凿开的口子旁边,用沙草编了个小帘子,帘子上留了些细缝,“这样能挡沙,还能让甜水慢慢流,不会浪费。等咱们下次来引水道,再把帘子掀开。”

往回走的时候,老石扛着一桶甜水,脚步轻快得像年轻了好几岁,桶里的甜水晃了晃,却没洒出来;赤砂和老棕各扛着一桶,手里还提着工具,走得稳当;叶芽则小心翼翼地捧着装甜水样本的陶碗,碗贴在胸口,生怕洒出来;小砾走在最后,时不时回头看看大黑石,眼里满是不舍,“等甜水引到隧道里,咱们还来这里玩好不好?这里的光储菌比隧道里的亮,还能喝到新鲜的甜水,说不定还能找到新的菌丝呢!”

走了大概一个时辰,远处终于出现了隧道的影子——那道熟悉的入口在晨光里泛着淡淡的绿光,像在等着我们回家。快到隧道口时,远远就看到小墨和小棕举着苔丝旗,旗上绣着小小的绿脉图案,在隧道口蹦蹦跳跳地等着,旁边还围着一群苔居虫,有的趴在他们肩膀上,有的蹲在他们脚边,看到我们回来,立刻“唧唧”叫着跑过来,声音里满是欢喜。

“灰叔!你们回来啦!甜水呢?甜水在哪里?”小墨和小棕跑过来,小手扒着老灰的衣角,眼睛盯着老石扛着的水桶,满是期待,连呼吸都变快了。

老灰笑着蹲下来,从怀里掏出个小勺子,从桶里舀了一勺甜水,递到小墨和小棕面前,“快尝尝,这是刚从甜水脉里接的,比隧道里的还甜,你们肯定喜欢。”

小墨和小棕赶紧凑过去,捧着勺子,小口喝着甜水。甜水刚进嘴,他们的眼睛就瞬间亮了,嘴角沾着甜水,笑得像两朵刚开的花,“好甜!比我想象中还甜!里面还有点香香的味道!灰叔,以后咱们是不是天天都能喝到这样的甜水了?”

“当然能!”老石摸了摸他们的头,手指轻轻蹭过他们的甲壳,眼里满是温柔,“等咱们把甜水脉引到隧道里,再引到沙草地,以后不仅能喝到甜水,还能用水浇苔丝、种真菌,再也不用愁水不够用了。到时候,咱们还能在沙草地上种满能吃的真菌,让大家天天都有好吃的。”

走进隧道,所有同伴都围了过来——苔居虫们“唧唧”叫着,用软足轻轻碰了碰水桶,像是在好奇里面的甜水;之前跟着老石来的小绿和小银,也跑了过来,眼睛盯着水桶,满是期待。叶芽没顾上歇,立刻把甜水样本倒进陶瓶里,又从仓库里拿出培育好的光储菌菌丝,放在甜水里泡着,“我要尽快培育新的菌丝,把它们种在隧道的岩壁上,让隧道里全是绿光。还要把甜水送到沙草地,浇在固沙菌上,让它们快点发芽、长大。”

老棕和老石则在水洼旁,用石铲挖了个小坑,把甜水倒进坑里,又用苔丝编了个小渠,把甜水引到水洼里,“这样隧道里的甜水就更多了,大家随时都能喝到,还能用来浇岩壁上的菌丝。”

小砾则带着小墨、小棕、小绿和小银,在水洼边玩起了甜水——他们用小陶碗舀起甜水,对着光储菌的绿光晃,水里的光斑在石面上跳来跳去,像撒了把星星。小银之前还怯生生的,此刻也笑着追着光斑跑,圆镜片挂在脖子上,晃来晃去,反射出更多的光。苔居虫们也凑过来,有的趴在碗边,伸出软足沾点甜水往嘴里送,小触角晃得欢快;有的落在小砾的肩膀上,用软足碰了碰他的镜片,像是想帮着调整角度,惹得孩子们笑个不停,连隧道里的光储菌都似被这笑声感染,绿光晃得更柔了。

叶芽忙完样本分装,又抱来一捆浸过甜水的苔丝,分给围过来的同伴:“这苔丝吸足了甜水,埋在沙草地里能当固沙菌的‘养料垫’,明天引甜水时,咱们把它铺在渠边,能让孢子长得更快。”小绿和小银立刻接过苔丝,小心翼翼地抱在怀里,小银还小声问:“叶芽姐,铺了苔丝,固沙菌是不是就能长出绿脉了?到时候沙草地是不是就不会被沙风刮走了?”叶芽蹲下来,摸了摸他的头:“对呀,等绿脉长满沙草地,沙风就吹不动沙子了,咱们还能在那里种真菌、养苔居虫,把那里变成第二个家。”

晚饭时,隧道里的热闹劲儿达到了顶峰。水洼旁的石桌上,摆满了用新甜水做的食物:浸过甜水的苔丝团,咬一口满是清甜;用甜水泡煮的真菌汤,汤面上飘着层淡淡的绿膜,喝起来鲜得发甜;还有裹着甜水冻粉的沙草饼,咬开后里面的甜芯能流出来,连最挑食的小棕都吃了两块,嘴角沾着甜粉,还在跟小绿抢最后一块饼。

老棕和老石坐在石桌最边上,面前摆着陶碗,碗里盛着真菌汤,手里拿着苔丝地图,正讨论明天引甜水到沙草地的细节。老石用手指着地图上的一条虚线:“从大黑石石缝到沙草地中心,有一条旧沙沟,是之前沙风冲出来的,沟底的沙层结实,咱们顺着沟挖渠,不用重新开道,省力气还快。”老棕点头,用炭笔在虚线上画了个圈:“这里得注意,上次我路过时,看到沟边有个小沙洞,可能藏着沙蝎,明天墨环得用探沙针测测,咱们绕开它。”

赤砂和墨环坐在旁边,手里拿着石铲,正打磨铲头。赤砂看着地图,突然开口:“明天咱们分两队走,老石、我和小砾一队,负责挖渠;墨环、叶芽和老灰一队,叶芽带着固沙菌孢子,墨环测路线,老灰看着孢子,别让沙风把孢子吹跑。挖渠时,咱们每隔五步铺一块苔丝垫,甜水流过的时候,能带着孢子渗进沙里,这样渠边就能先长出绿脉,防止沙沟塌掉。”

叶芽刚从仓库出来,手里拿着个陶盒,里面装着细细的固沙菌孢子,听到赤砂的话,立刻点头:“我把孢子分成了十份,每份都用苔丝包着,浸了甜水,铺在渠边后,再浇点甜水,孢子半天就能发芽。等绿脉长出来,咱们再在渠边种上沙草,沙草的根能固沙,以后甜水渠就不会被沙埋了。”

我坐在脉护虫旁边,看着眼前的景象,手里捧着碗甜水,心里满是暖意。脉护虫的小翅膀轻轻扇着,把淡淡的绿光扇到我脸上,它的触角碰了碰我的手腕,像是在跟我分享这份开心。不远处,小砾正带着小墨、小棕他们,在水洼边用镜片反射光斑,光斑落在隧道顶的光储菌上,把整个隧道照得像撒了星星,连苔居虫都跟着光斑飞,像一群小小的绿灯笼。

“明天肯定能把甜水引到沙草地!”小砾突然举起镜片,对着隧道顶的光储菌晃了晃,光斑落在所有人身上,“到时候沙草地会长满绿脉,咱们能在那里放风筝,还能挖水洼,养好多好多苔居虫!”小墨跟着喊:“还要种甜水果!叶芽姐说,甜水果的苗用甜水浇,能结出甜果子!”

老灰笑着摸了摸小砾的头:“会的,都会有的。等沙草地长满绿脉,咱们就去东边找更多同伴,让所有盾甲虫都能喝到甜水,吃到甜果子,再也不用在沙地里躲躲藏藏。”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股让人安心的力量,连旁边的老石都停下喝汤,点了点头:“对,咱们要让所有同伴都有家。”

夜深了,大家渐渐回到苔丝窝休息。小墨和小棕挤在小绿、小银的窝里,还在小声聊明天的事,小银说要跟叶芽一起铺孢子,小绿说要帮老石挖渠,声音里满是期待。老石和老棕还在水洼边,借着光储菌的绿光,最后确认了一遍地图,才慢慢回窝。

我躺在床上,听着隧道里的声音:水洼里甜水轻轻流淌的“哗哗”声,光储菌菌丝生长的“沙沙”声,还有同伴们均匀的呼吸声,偶尔能听到小砾在梦里喊“绿脉长出来啦”,引得旁边的小墨笑出了声。脉护虫趴在我的枕头边,小翅膀已经停下,触角轻轻搭在我的手背上,像在跟我一起期待明天。

我知道,明天会是忙碌的一天,要挖渠、要铺孢子、要引甜水,但我一点都不觉得累。因为我知道,我们挖的不是普通的渠,是通往希望的渠;我们引的不是普通的水,是能让绿脉蔓延、让家园变温暖的甜水。等甜水流进沙草地,等绿脉长满沙丘,等更多同伴回到家,我们“所有沙丘都被绿脉覆盖”的梦想,就会离我们更近一步。

而这一步,不是靠某一只蚂蚁或者甲虫的努力,是靠我们所有人的双手,靠我们彼此的守护,靠我们对家园的期待。以后的每一步,我们都会一起走下去,因为我们是家人,是永远不会分开的同伴,是在沙地里一起寻找光和甜水的蚁群。

上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蚁土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