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两碗热乎乎的小米粥,林阳感觉身体暖和了不少,心里的绝望也淡了一些。老婆婆告诉她,她姓王,大家都叫她王婆婆,老伴儿走得早,儿女都在城里做工,平时就她一个人住。王婆婆还说,这个村子叫“林家坳”,属于顺天府管辖,现在是宣德三年——林阳听了,心里默默记下,宣德是明朝皇帝的年号,也就是说,他穿越到了明朝。
“孩子,你以后打算怎么办?”王婆婆收拾碗筷的时候,问林阳,“你要是没地方去,就先在婆婆这里住下,平时帮婆婆干点活,有口吃的,饿不着你。”
林阳心里一暖,赶紧说:“谢谢婆婆,我……我想先熟悉一下这里的环境,看看能不能找到回去的路。要是实在找不到,我再回来跟您一起住,给您干活。”他还抱着一丝希望,觉得可能还有回去的机会,不想一直麻烦王婆婆。
王婆婆点点头,没再多说,只是从柜子里拿出一件洗得发白的粗布短打,递给林阳:“你身上的衣服太单薄了,这件衣服是我儿子以前穿的,你先穿上,别冻着。”
林阳接过衣服,衣服上有股淡淡的皂角味,虽然有点大,但很干净。他赶紧道谢,穿上衣服,感觉暖和了不少。
第二天一早,林阳跟王婆婆告别,说要去村里逛逛。王婆婆给了他两个红薯,让他饿了的时候吃。林阳揣着红薯,走出了林家坳。他想看看这个时代的样子,也想找找有没有什么“异常”的地方,比如和他一样穿越过来的人,或者能让他回去的“线索”。
他沿着小路走了大概一个时辰,来到了一个小镇。小镇比林家坳热闹多了,街道两旁有很多店铺,卖粮食的、卖布料的、卖农具的,还有小贩推着小车,叫卖着“糖葫芦”“糖人”。街上的人穿着各式各样的古代服装,有穿长衫的读书人,有穿短打的农夫,还有穿绸缎的有钱人,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属于这个时代的“烟火气”。
林阳一边走一边看,眼睛都看不过来了。他看到一个卖字画的摊位,摊主正在用毛笔写字,字迹工整有力;他看到一个铁匠铺,铁匠挥舞着大锤,“叮叮当当”地打铁,火花四溅;他看到一个茶馆,里面坐满了人,说书先生拿着醒木,讲着“三国故事”,听得众人拍手叫好。
“这就是明朝的小镇吗?也太真实了吧。”林阳心里感慨。如果不是知道自己穿越了,他真的会以为自己走进了一幅古代的“清明上河图”。
逛了一会儿,林阳感觉饿了。他掏出王婆婆给的红薯,咬了一口——红薯又甜又面,很好吃。可一个红薯根本不够他吃,吃完后,他还是觉得饿。他摸了摸兜,一分钱都没有,想找家餐馆吃饭都不行。
“得想办法赚钱啊,不然迟早得饿死。”林阳心里琢磨着。他在现代是体育用品店老板,懂点商业运营,也会点简单的营销技巧,或许可以在这个时代做点小生意?
他正琢磨着,突然看到路边有一片野菜,绿油油的,看起来很新鲜。他在现代的时候,跟着父母去郊外野餐,也挖过野菜吃,比如荠菜、马齿苋。他走过去,蹲下身子,仔细看了看——这些野菜和他在现代见过的很像,应该能吃。
“太好了,不用花钱就能填饱肚子了!”林阳高兴地挖了一大把野菜,用草绳捆起来,找了个小河边,把野菜洗干净,然后找了几块石头,搭了个简易的灶台,又捡了些干草,用随身携带的火石(王婆婆给他的)点燃,把野菜放在叶子上烤。
野菜的香味很快就飘了出来。林阳咽了口唾沫,拿起烤好的野菜,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野菜有点涩,但他饿坏了,也顾不上那么多,很快就把一大把野菜吃完了。
可没过多久,林阳就感觉肚子不舒服,一阵一阵地疼。他蹲在地上,额头直冒冷汗,心里暗道不好——他可能误食了有毒的野菜!
他想站起来去找医生,可刚走两步,就感觉天旋地转,眼前一黑,又晕了过去。
林阳是被一阵脚步声吵醒的。他睁开眼,发现自己躺在一张硬板床上,身上盖着粗布被子,旁边坐着一个穿着灰色长衫的中年男人,手里拿着一个药碗。
“你醒了?”中年男人看到他睁开眼,脸上露出一丝欣慰,“感觉怎么样?肚子还疼吗?”
林阳动了动身子,肚子还是有点隐隐作痛,但比之前好多了。他坐起身,疑惑地问:“你是谁?我怎么会在这里?”
“我是镇上的郎中,姓陈。”中年男人把药碗递给林阳,“是一个卖菜的大娘看到你晕倒在河边,把你送到我这里来的。你是误食了有毒的野菜,幸好送来得及时,不然就危险了。这碗药你喝了,能缓解肚子疼。”
林阳接过药碗,药汁黑漆漆的,散发着一股苦涩的味道。他皱了皱眉,还是捏着鼻子喝了下去——良药苦口,为了活命,再苦也得喝。药汁滑过喉咙时,苦味直冲天灵盖,他忍不住皱紧眉头,眼泪都快出来了。
“谢谢陈郎中,谢谢那位卖菜大娘。”林阳放下药碗,心里满是感激。在这个陌生的时代,总是有陌生人对他伸出援手,让他在绝望中感受到一丝暖意。
陈郎中点点头,起身收拾药碗,又从抽屉里拿出一小包晒干的草药,递给林阳:“这是缓解肠胃不适的草药,你回去后用温水煎服,一天两次,喝三天就差不多好了。以后可别随便吃野菜了,这山里的野菜,很多都有毒,像你今天吃的‘石龙芮’,看着和可食用的荠菜像,实则有毒,轻则腹泻腹痛,重则危及性命。”
林阳接过草药,牢牢记住“石龙芮”这个名字,心里一阵后怕——幸好这次有惊无险,要是真出了人命,他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他低下头,声音有些沙哑:“我知道了,谢谢您,陈郎中。我……我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家里出了点事,一路逃难过来,很多东西都不认识,才会犯这种错。”
陈郎中看着他落魄的样子,叹了口气,也没多追问细节,只是说:“你要是没地方去,就先在我这里住几天,等身体彻底好了再说。我这药铺也需要个帮忙的,你平时帮我打扫卫生、晾晒草药、给病人抓药,我管你吃住,每天再给你五十文工钱,够你攒点钱,以后也好谋个出路。”
林阳眼睛一亮,赶紧下床想磕头道谢,却被陈郎中拦住了:“不用这么客气,都是苦命人,互相帮衬罢了。你刚醒,身子还虚,别乱动,再躺会儿吧。”
接下来的三天,林阳就在陈郎中的药铺里住了下来。每天天不亮,他就起床打扫药铺的院子,把晒在院子里的草药翻晒均匀;上午帮陈郎中给病人抓药,学习辨认各种草药的形状、气味和功效——陈郎中很有耐心,会一一告诉他“这是甘草,能调和药性;这是当归,能补血活血;这是金银花,能清热解毒”;下午则坐在药铺的角落里,看着陈郎中给病人把脉、开药方,偶尔帮着碾药、包药。
陈郎中的药铺不大,却很热闹,每天都有附近的村民来抓药。林阳发现,这个时代的医疗条件很差,很多村民生病都是硬扛,实在扛不住了才来药铺,而且大多是些风寒、腹泻、跌打损伤的小病,却因为没钱抓药,只能买最便宜的草药。有一次,一个老婆婆带着发高烧的孙子来药铺,身上只带了二十文钱,不够买退烧药,急得直哭。林阳看在眼里,心里很不是滋味,偷偷把自己这几天攒的五十文钱塞给了老婆婆,让她给孙子抓药。老婆婆感动得热泪盈眶,非要给林阳磕个头,被林阳赶紧拦住了。
陈郎中知道这件事后,对林阳更看重了,说:“你这孩子,心善,是个好人。”
这几天里,林阳也彻底放下了“回去”的幻想。他每天接触着这个时代的人和事,看着村民们为了生计奔波,看着陈郎中为了病人忙碌,他明白,穿越不是小说里的“爽文剧情”,没有金手指,没有主角光环,只有实实在在的生存难题。他不能再沉浸在过去的回忆里,必须接受现实,靠自己的双手在这个时代活下去。
三天后,林阳的身体彻底好了,也攒了一百五十文钱。他向陈郎中辞行,说想自己出去闯一闯,找个更稳定的活计。陈郎中没有挽留,只是给了他一袋干粮和一张纸条,说:“这是我一个朋友的地址,他在县城的书铺当掌柜,你要是去县城,可以去找他,说不定能帮你找个活计。”
林阳接过纸条,紧紧攥在手里,对着陈郎中深深鞠了一躬:“陈郎中,谢谢您这几天的照顾,您的恩情,我一辈子都不会忘。”
陈郎中笑着摆摆手:“去吧,好好干,以后有机会,回来看看我就行。”
林阳背着干粮和草药,走出了陈郎中的药铺。阳光洒在他身上,暖洋洋的。他抬头看了看天空,心里暗暗发誓:林阳,从今天起,你要在这个时代好好活下去,活出个人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