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称这为低级反派心态,评论里找到一个反派心态的灵魂。
非常对,我就吃过几次甜头了,逆来顺受惯了,只要态度好跟他说软话坑了他钱他也不跟你折腾
啊对对对,您成功了几次了,还活着吗?[双手鼓掌]
你最好多买点保险
你可以赢十次,但你输不起一次
百度一下董震
你们知道个屁,内向的人老实的人就跟林冲一样欺负死他,欺负了她家破人亡他都不敢放个屁
啊啊啊,林冲伙计躺枪了,来分析一下老实人好欺负热议贴下有名老实人林冲先生。
如果信了这套流程基本上可以准备后事了
嗯嗯嗯,对对对,这位网友发言可叹,故意欺负人不是说一定会翻船,就算能成功一百次,不过,真无法承受一次的失败。
我不确定我是不是内向老实,人人可欺负那种人,只是别人的评价,会听到别人那样说,小时候老师会故意哄我开口,为我的性格感到惊奇,再叹一句内向老实。
但是性格的多重让我能肯定的是,一个人可能拥有内向特质,但是同时他也可以拥有别的性格特质,一个人拥有的性格特质重叠十几组形容词,都是非常平常的情况。
是这些随意打乱组合的特质,让人心变得复杂难测。
从简单的角色塑造层说,一个单一的从一而终温柔的人,他的人物弧线对于观众的吸引,我个人认为是无法大过那些上一秒温柔,下一秒捅人刀子的矛盾角色,这样或真或假的反差,或者是有意营造的反差,可以让人有一种汗毛倒竖的惊悚感,不管是什么感觉,能够挑起观众情绪的那一刻,作为作者,你就赢了,哪怕只赢了这一小段的文字描写。
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遇到这种角色,是因为一个人的人物弧线,你需要长久的和他生活在一起,进行细密的观察,可能才会发现不为人知的一种反差。但是在查找文献资料的时候,可以轻易看到一个又一个为外人展示的案例,看到事件中的弧线变化。
我记得有一段时间,那段时间夜班上的比较多,那段时间我好像养成了一种比较惊悚的习惯,因为我会在午夜的时候放一些很惊悚的歌曲,还会经常去看一些死刑犯案例,去了解他们的人生,他们的处境是如何造成的,他们天生就这么坏吗?他们经历过什么,什么导向了他们如今的结局,我会在一种惊悚感里翻阅一个又一个死刑犯的资料,本能的去研究,沉浸的去深入,那段经历,我不确定我是不是一个变态,但我真不是变态。
但是有同事受不了,去吧台调我放的歌曲,换成毛不易,给我推小甜文拍的电视剧,姐,大半夜你是要把一个店的人都吓死。给你找点好看的。
咳,那么壮一个大男人,喜欢青春校园甜宠剧,嗯,确实很甜。
不像我整天尸体尸体的,抛尸法医锅炉房,不过那同事阳气重,确实驱散我身上不少阴气,话题扯远了。
分析林冲这个人物。
80万禁军教头不是官,更不是什么总督,只是个高级武功教练,林冲的武功不比武松差,但林冲胆小怕事,委曲求全!
毛爷爷对林冲这个人物的点评。
可惜的是,无论是评论还是视频,大家对林冲这个人物评价,虽说用词不一,但大概核心和那个以林冲为榜首去各种欺负老实人的评论也差不多,他可真是开了一个好头,关于水浒传,我有好好分析过这些英雄,也把这本古书从头到尾看了个遍,刚看完的时候有针对他们不同人物写下过一篇篇文章,虽然后来都忘记了。
林冲这个人物确实不拔尖,印象也不深刻,他给人的感觉是憋屈多一些,好像是武夫有武功,难有用武之地,算了不想去细查究竟是谁谁了,反正好像是没有那个黑大汉一路护他,他可能就死了,或者被暗害他的俩小喽喽弄死了,但是这里面我还记得一个情节桥段,是林冲他也可以在被欺负急眼的时候果决杀人,杀掉曾经好友以及一起谋害他的奸人,这说明老实人的脾气也是有底线的。
林冲这种懦夫,他也是会杀人的。
我今天倒要看看你这心肝黑的白的,一招毙命,再无给你解释空间,你我一起长大,你我常年交好,我信任你,你怎可如此背里暗害我?
绝望,也是让人为数不多的,拍手称快的反抗桥段,毕竟林冲他一上了山,不又是开始憋屈了,在人家军师三两句的挑拨下,才怒杀头领换新人来坐头把交椅,记情节就好了,人物名字记不住。
这个军师是谁来着?他性格倒是奸哦,观察入微,用细节杀人不动声色又全身而退,真是个阴险又危险的人。
大半夜胡言乱语什么,算了,反正也睡不着了。
但开头我说的那家伙心态,这大概是低级反派心态哦,这人物弧光不够,写出来也只是一个干瘪单一的纯粹坏人,没什么吸引力,那种纯坏纯坏,或者为了低级欲望去坏的反派,根本没什么人格魅力嘛。
对我自己来说很难讨喜,对主角也没什么挑战,只能作为必要情节时候的穿插使用,炮灰一样的作用。
我个人非常喜欢看评论,主要是一句评论可以激发我一整个故事的灵感,太多时候评论要比视频精彩太多,毕竟是不同人类的真实经历,只有一句话都有厚重的人物弧光或者是层次感,那种感觉可以这样来理解,一句话,你可以从一句话看尽沧桑,从一句话品透甜蜜,因为那是他们的整个人生,他们带着自己整个人生去发言,一句话品一生,虽然大多是沧桑感。太多未被满足的欲望,让这种沧桑总是隐隐透出一种悲哀来,人类应该早都到了资源共享可以养活全部人的处境吧,只是可惜,拥有太多资源的人是很难主动舍弃成全大家的。
不能完全的说人人皆苦,但苦大于乐的感觉还是有的,幸运儿太少。
清心如水,清水即心,微风无起,波澜不惊。
心若冰清,天塌不惊,万变犹定,神怡气静。
冰寒千古,万物尤静,心宜气静,忘我独神。
心神合一,气宜相随,相间若余,万变不惊。
尘垢不沾,俗相不染,虚空甯宓(ning二声mi四声),浑然无物。
甯宓于心,钟山川湖泊,久居陶醉,咂摸风土人情,淡看云卷云舒。
有意境的同时,这些句子如果用在玄幻小说的特定场景,会有一种非常爆燃的感觉。有力量的四字句进行韵律的组合,可以成为非常有力量的口令。类似于巴啦啦能量之类的魔法召唤。
这类镜头在影视剧表现的时候,我觉得很燃,比如仙女篇里的施法场景,新白娘子里面的施法场景,倩女幽魂,大S版本正派玄心正宗,使用符咒前念的口令,又或者巴啦啦小魔仙打斗之前的口令,这些都能给人很燃的感觉。
也可能我个人而言,它确实成为一种文学创作上的魅力所在,起码我被吸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