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嘿嘿嘿,论文是我的啦
书名:我与女主播灵魂互换了 作者:寂灭者 本章字数:1938字 发布时间:2025-08-23

雨宫瞳努力回想了一下下午的场景——自己好像大部分时间都趴在陈礼的电脑旁边,

一边吃着零食,一边看着陈礼手指翻飞地查找资料、噼里啪啦地打字写稿,而自己…

好像真的只负责在旁边喊“哇!礼君好厉害!”、“这个知识点好有趣!”、“666!”…

所谓的“帮忙”,大概就是递了瓶水?

然而!

当雨宫瞳接收到母亲雨宫美智子投来的目光时——那目光里充满了感激、欣赏和满满的认同,仿佛在无声地说:

“我女儿能有这么大的进步和改变,全靠她遇上了这么优秀又肯为她付出的男朋友,真是太好了!

这都是你的功劳啊,陈礼君!”

瞬间!

雨宫瞳心中那点小小的迷茫和心虚,立刻被巨大的、膨胀的得意和满足感冲得烟消云散!

他挺直了腰板,下巴微微扬起,脸上绽放出无比灿烂(且带着点傻气)的笑容,内心的小人已经在叉腰狂笑:

没错没错!就是我!都是我的功劳!

是我慧眼识珠(指自己身体里的陈礼)!是我督促有功(指在旁边喊666)!是我…(编不下去了)

总之,妈妈夸我了!妈妈觉得我很棒!哈哈哈哈…

在温暖的灯光下,空气中弥漫着温馨、一点点小混乱,以及雨宫瞳那快要溢出来的、像偷吃到蜜糖小熊般的得意洋洋。

就在一家人其乐融融的讨论着接下来的直播规划和对比筛选合适商业合作时,远在北方的中央医疗研究中心宿舍内。

窗外是帝都的点点灯火,窗内是宋爱莉被电脑屏幕映亮的、充满兴奋与难以置信的脸庞。

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宵夜的味道,与屏幕上暂停的雨宫瞳直播画面形成奇妙的混合。

宋爱莉,冯教授麾下最敏锐的研究生之一,此刻正像一个发现了新大陆的探险家。

她纤细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鼠标滚轮飞速滚动,浏览器窗口密集地堆叠着:

[PubMed]、[ScienceDirect]、[NeuroImage]、[Nature Neuroscience]……每一个权威数据库的搜索栏里,都反复输入着关键词:

睡眠、脑脊液动力学、β-淀粉样蛋白清除、细胞体积变化、清醒/睡眠周期。

她的心脏在胸腔里咚咚直跳,几乎要撞出来。

起因是那个被网友戏称为“311预言女神”的网红主播——雨宫瞳。

宋爱莉最初关注她,纯粹是带着一丝科研工作者的优越感,想看看这“网络神棍”能玩出什么花样,当作高强度实验后的消遣。

当她清楚地听到,那个看起来甜美无害的主播,在讲解睡眠的颠覆性假说时,轻描淡写地提了一句:

“……就是在2013年,我们秦国著名的研究性大学中央医疗研究中心的院长,咳咳……”

【弹幕瞬间捕捉到关键点!】

“???2013?瞳酱你又说漏嘴了!现在是2011啊喂!”

“噗!时间刺客瞳再次上线!这次目标是冯院长?”

“冯教授:???我论文草稿还在抽屉里吃灰呢!”

“预言瞳石锤!连具体年份和机构都爆了!”

就是这句看似口误的“2013年”和“中央医疗研究中心院长”,让宋爱莉的雷达“哔哔”狂响!

她猛地坐直了身体,连手边的咖啡凉了都顾不上。冯院长?那不就是我的导师冯教授吗?!

她百分百确定,自己的导师跟这个网红主播绝对属于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世界!

更让她头皮发麻的是,主播后面提到的

“2013年…我们秦国…中央医疗研究中心…冯教授…世界级杂志…睡眠是大脑的‘洗脑’机制…β-淀粉样蛋白…脑细胞收缩扩大间隙…脑脊液清除垃圾…”

的核心观点和研究方向,她这个冯教授的亲传弟子完全没听说过!

她敢用自己刚发的那篇SCI打赌,导师绝对没有发表过类似的东西,甚至课题组目前的研究重点也不在这里!


这些词汇组合,精准地戳中了宋爱莉正在思考的一个极其前沿、尚未有定论的方向!


“这不可能只是个巧合!”宋爱莉眼中闪烁着近乎狂热的光芒,那是属于优秀科研工作者的直觉与兴奋。

“她是怎么知道的?难道…真有所谓的‘预言’?

不!更可能是…她背后有高人?

或者…她‘预见’了某个尚未发表的、甚至尚未被完全证实的理论雏形?”


但是这些都不重要,管你是不是预言女神,既然你说了这是冯教授发表的,那这份荣耀就是冯教授的了,嘿嘿嘿…

她立刻化身数据猎手,利用自己作为顶尖学府研究生的权限和信息检索能力,在浩如烟海的学术海洋中疯狂搜寻。

一小时、两小时…时间在键盘敲击声中流逝。结果令人震惊——

没有!没有任何已发表的论文,系统阐述过雨宫瞳在直播间描述的那个精确、自洽的‘夜间洗脑’模型!

现有的研究多是碎片化的,远未形成如此清晰、指向性明确的假说!

“我的天…发了发了!预言女神,我以后就是你的狗!”宋爱莉深吸一口气,感觉指尖都在微微发麻。

她不再迟疑,立刻打开文档,结合雨宫瞳的“泄密”和自己的专业知识,开始疯狂敲打键盘。

宋爱莉像打了第二针鸡血,连夜整理资料,把直播中提到的关键观点、可能的研究路径、甚至初步的实验设计方案都疯狂敲进了文档里,熬得眼圈发黑也浑然不觉。

一份详尽的文献综述对比报告,以及一个极具针对性、可操作性极强的实验验证方案,在她手下迅速成型。

方案的核心,就是利用最新的成像技术(如双光子显微镜),在活体动物模型中,直接观察睡眠-觉醒周期中脑细胞间隙的变化以及脑脊液携带荧光标记的β-淀粉样蛋白类似物的流动情况!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