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莲鱼相映一瓷枕
书名:扶“窑”直上 作者:苨妮 本章字数:3217字 发布时间:2025-08-23

徐氏被裴天成留下,除了拉家常增进两家关系外,徐氏则有自己的想法。


随着裴家接替苏家获得为皇家烧制瓷器的美差,在耀州的贵妇中,徐氏的地位提高不少,故而有很多以前不怎么理会她的妇人都会主动上门讨好,她对此类人嗤之以鼻,根本不愿与她们成为朋友。


在华原县她最想结交的便是林婉茹,以前她总是高高在上不怎么搭理她;现下苏家遭难,林婉茹也不再端着,还愿意将女儿许给自家儿子,令徐氏看到希望。


徐氏认为两人想要成为真正的朋友,还需互相聊些难以对他人启齿之事,只有如此关系才能更近一步。


“唉!”徐氏有意叹了口气。


林婉茹正沉浸在对世事无常的品味中,听到徐氏的叹息声,她抬起眼关切地问:“姐姐因何叹息?”


徐氏轻抚茶盏,缓缓道:“妹妹应该也听说,我家老爷刚刚纳了一房妾室。”


林婉茹不愿被对方认为她是位爱嚼舌根之人,故而说:“家中发生不幸,我又刚回耀州不久,一直忙着担心沐瑶重开窑场之事,姐姐不说,裴老爷的事我还真不知晓。”


徐氏继续叹口气:“唉,家中丑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林婉茹劝道:“男人三妻四妾再正常不过。”


“我并不反对他纳妾,可也不必纳个跟自家儿子年纪相仿之人?我能看得出少棠近期很不愿多在家里待便是因为此事,还有我那两个女儿,宁可约我到茶楼相会,也不愿回娘家。”


“年纪大些的女子都已出嫁,裴老爷也只能选年轻的。”


“话虽如此,我心里总觉得不好受。他有了少棠这等好儿子难道还不满足?竟然妄想妾室再给他多生几个儿子。”


林婉茹心里舒服许多,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苏家虽遇难,可她却从未有过徐夫人这等烦恼,苏耀祖对她一心一意。她自信,哪怕他远在儋州,也会每日想念她。


“姐姐多往好处想,妾室年轻自有年轻的好处,有她伺候裴老爷,您可少去许多麻烦,也乐得自在。不习惯只是暂时,慢慢地大家也就不会不自在。”


徐氏苦笑道:“妹妹说得在理,我拿老爷没办法,只能忍着,忍着忍着也许就习惯了。”


徐氏说了半晌自己的烦心事,林婉茹虽有关切之语,却没有与她说些自家烦心事的意思,徐氏决定不如提醒提醒她。


“随口说了我的事,让妹妹跟着我心烦,真是过意不去。竟忘了苏家遇难,妹妹心里比我还苦。”


徐氏的话触动了林婉茹的心弦,她觉得裴家肯定是好人家。


自从苏家出事,别人都避之不及,黄家人愿意伸出援手,是两家的情谊深厚。而裴家与苏家关系淡薄,耀祖和裴天成不过是点头之交,至于明朗和裴公子之间的关系只是两个孩子私下的交往而已。裴家竟毫无顾忌,还乐意在此等境况下上门提亲,足以见裴家的诚意。


“多谢裴老爷和姐姐为了两个孩子的事亲自登门。”


“为何又客气起来?”


“苏家遇难,无人愿意登门,裴老爷和姐姐却不计较,不仅登门,还要与苏家结亲,这份情谊实属难得。”


原来如此!徐氏心想,自家老爷哪有那么好?不过是儿子巧妙说服他,让他觉得苏家姑娘对裴家有利,老爷才不忌讳苏家有戴罪之人罢了。


“危难之际见真情,妹妹往后定要将我当知心人看待,心里有什么事要多与我聊聊。”


林婉茹点头答应:“人这一辈子不需要太多朋友,一两个足矣。锦兰姐姐算一个,今日又多了姐姐您,往后我们三人一有时间约到一起喝喝茶,聊聊天儿,也好疏散心中的烦闷。”


徐氏不大喜欢江锦兰,只因江锦兰性子直爽,常直言不讳,让她觉得不自在。多亏裴家跟黄家未订亲,否则有那样的亲家会令她不舒服。


“从妹妹的言语中听得出,苏家出事,妹妹虽难过,却不像我整日沉迷其中,自怨自艾。”


“我哪有姐姐说得那么好?晚上不知偷偷流过多少泪,只是在人前强颜欢笑罢了。”


“流放的时间可定下?”


提起此事,林婉茹心中一沉,眼眶微红:“十年。”


“十年?”徐氏惊讶道,继而叹了口气,“唉,妹妹莫要太过伤心,日子总会好起来。十年听着挺长,过起来也是眨眼工夫。我们两家结亲之后,少棠就是妹妹的半个儿子,家中有任何困难尽管说,他绝不会含糊。”


林婉茹更是感激,也更觉得她没有帮沐瑶选错婆家。


徐氏对今日的聊天儿很满意,林婉茹终于将她当成朋友。临别时,她在心中自问,为何她偏偏想跟林婉茹成为朋友?


仔细想来,或许是因她来自汴京的官宦之家,是大家闺秀,对于从小生长在小地方的徐氏来讲高不可攀,让她心生仰慕。


现下终于跟侯门的千金小姐成为朋友,徐氏心中不由生起几分得意。


……


裴天成离开苏宅并未去忙生意,而是来到陶韵巷;也并未直接去铺子,而是在街上悠闲地走着,时不时瞧向两旁的摊位。


凡是认识他的摊主都热情地打招呼:“裴老爷!”


裴天成笑眯眯地点头回应。


很快,他的目光被一个摊位上挂着的牌子吸引,只因上面写着“苏家瓷器”。


裴天成迅速走上前,并未将目光落在黄若晴身上,而是直愣愣地盯着卖剩下的一款精品瓷器。


那是一个瓷枕,釉面青中泛绿,恰似春天的溪水下涌动的绿意,而上面的刻花将刀刀见泥的半刀泥技法发挥到极致。


裴天成捧起瓷枕,用手摸着并蒂莲图,莲茎婉转曲折,荷叶舒卷自如,花瓣层次分明,刀锋起落间仿佛能看到微风吹过荷塘的涟漪。


莲池中央,两只鸳鸯相向而游,羽毛用细密的篦纹勾勒,尾羽处的翎毛根根纤毫毕现,连游动时带起的水纹都用极细的阴线刻画,细腻而生动。


他将瓷枕轻轻翻转,珍珠地纹密集而又均匀地铺满整个枕背,形成粼粼水波,水波中有两条游鱼,嘴巴微张,鱼身线条流畅,仿佛在水中自由穿梭。


裴天成忍不住赞道:“斜刀刻成,鱼戏莲塘,与正面的并蒂莲形成‘莲鱼相映’,不仅刻花技法难得,寓意也好,真乃精品中的精品。刻花处因积釉较厚呈现橄榄青色,珍珠地纹因施釉较薄,透出胎体的米黄色,青黄相衬,既高低起伏,层次分明,又有水墨淡彩的意境。”


黄若晴早已注意到裴天成,他曾来过黄家,黄若晴认得。见他捧着瓷枕仔细瞧,还自言自语,认定对方定实心想买,主动说道:“裴伯伯要是喜欢,不如买回去?”


裴天成这才将目光从瓷枕移到黄若晴身上:“哦,你怎么在苏家的摊位上?难不成你帮着售卖瓷器?”


没有什么好隐瞒的,黄若晴坦然道:“裴伯伯就是厉害,一眼瞧出来。”


若不是黄恪礼管着瓷土,裴天成还真瞧不上黄若晴,一个姑娘家总是大大咧咧,还动不动不把亲爹放在眼里。若真让她嫁到裴家,恐怕也不会把他裴天成放在眼里。


裴天成更觉得苏家出事实乃裴家之幸,不仅得到烧制贡瓷的机会,还轻易得到一门亲事。要搁以前,苏家绝对不愿将自家女儿嫁给耀州的小门小户。


裴天成将瓷枕放回原位:“这款瓷枕出自谁之手?”


黄若晴骄傲道:“是沐瑶亲自拉坯、修坯、刻花而成,至于烧窑的人,则是耀州大名鼎鼎的邢烈邢师傅。”


裴天成心中赞叹,这丫头果然了得,有这等手艺,裴家不娶岂不便宜了别家。


“邢烈竟然跑到苏家窑场,他脾性古怪,恐怕也待不长久。”


黄若晴没有回应,继续问道:“裴伯伯可愿买这款瓷枕?”


裴天成问:“说说价钱。”


“二十两白银。”


“二十两?”


“难道裴伯伯嫌贵?那就收你十五两,不能再少。”


“上好的瓷枕,像你这么卖白白糟践了耀州窑的品质和技艺,我给你五十两,给我包起来。”


黄若晴立即笑道:“今日真是赚了,还是裴伯伯识货,这就给您包好。”


黄若晴拿出一个稍大的锦盒,将瓷枕轻轻放入,细心包裹,确保瓷枕安稳无损,然后双手递给裴天成。


裴天成将银子放下,接过锦盒:“给你五十两都便宜了,若让我卖起码二百两。”


黄若晴闻言,心中后悔,早知多要些。只怪沐瑶一再叮嘱,苏家摊位刚开张,重在吸引顾客,不能要价太昂贵,免得将顾客吓跑。


黄若晴目送着裴伯伯的背影,心中疑惑,这款瓷枕最适合新婚夫妻使用,裴伯伯买去有何用?


她猛然醒悟过来,裴伯伯刚纳了妾室,应该是送给年轻的妾室。


黄若晴小声自语道:“长得一副正人君子的样子,还不是喜欢年轻漂亮的?年纪那么大,纳个跟自家儿子一样大的小妾,真好意思!我都替裴公子感到尴尬。”


想到昨日父亲从苏宅回家后告诉她裴家要向苏家提亲,黄若晴开始替沐瑶担心。


“唉,沐瑶要是往后嫁给裴公子,面对那么年轻的妾室,该如何相处?真替她担忧。”很快黄若晴又变得高兴,“不管怎样,我不必再担心嫁给裴锦文。哼!退婚就退婚,有什么大不了的。等我帮沐瑶把摊位经营顺利后,就去儋州找明朗哥,当面质问他,为何临走时要对婉茹婶婶说那样的话?”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扶“窑”直上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