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希望之星”的惊喜
书名:星尘航线 作者:风之流浪 本章字数:4052字 发布时间:2025-08-23

第十一章:“希望之星”的惊喜与考验

 

“星尘号”的主引擎缓缓降低功率,淡蓝色的离子焰从喷口收束成纤细的光带,飞船像一片被星光牵引的羽毛,朝着半人马座α星A的方向平稳滑行。舰桥内,林野站在观测窗前,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领口——那里别着一枚黄铜纪念章,是祖父在火星基地服役时的勋章,此刻金属表面正映着α星A的暖黄光芒。

 

“舰长,距离α星A轨道还有80万公里,引力场稳定,未检测到小行星带干扰。”通讯器里传来导航员陈默的声音,他戴着一副银边眼镜,镜片后的眼睛始终盯着轨道参数屏,手指在控制杆上轻轻微调,“预计12小时后抵达预定停泊点。”

 

林野点头,目光转向身旁的天体物理学家艾拉。她今天扎着高马尾,浅棕色的卷发末梢沾着几缕碎发,正趴在控制台前调试光谱分析仪,战术眼镜滑到鼻尖却浑然不觉。“α星A的光谱数据再核对一遍,”林野提醒道,“尤其是氢氦元素的占比,别和之前的模拟数据出现偏差。”

 

艾拉抬手把眼镜推回去,指尖在屏幕上飞快滑动:“放心,已经核对三次了!表面温度5820K,核心氢聚变速率比太阳快12%,绝对是G型主序星里的‘优等生’——要是它周围真有岩石行星,那环境绝对差不了!”她说话时眼睛亮晶晶的,像有星光落在里面,连语调都比平时轻快了几分。

 

经过一个月的漫长航行,当“星尘号”终于抵达α星A轨道外侧时,全舰船员几乎都聚集到了观测区。机械师赵磊扛着工具箱挤在人群里,黝黑的脸上满是期待,他拍了拍身旁生物学家索菲亚的肩膀:“我说索菲亚,你说这颗行星上能有咱们地球的番茄不?我都快忘了新鲜番茄味儿了。”

 

索菲亚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嘴角带着浅笑:“赵磊,你除了吃就不能想点别的?先祈祷它有液态水吧——没有水,别说番茄,连杂草都长不出来。”她穿着一件印着生态舱植物图案的科研服,袖口还别着一支用来记录数据的钢笔,笔帽上沾着点生态舱的泥土。

 

就在这时,探测艇操控员周兰的声音突然响彻舰桥:“探测到岩石行星信号!坐标(α-A, 07p9m, -60°50′),位于宜居带核心区,质量约为地球1.2倍,大气层厚度280公里!”

 

“真有行星?!”赵磊激动得差点把工具箱扔在地上,人群瞬间沸腾起来。林野快步走到控制台前,盯着屏幕上那个闪烁的绿色光点——那是探测艇传回的引力信号,微弱却清晰,像黑暗中亮起的一盏灯。“立即命名为‘希望之星’,让探测艇调整航向,优先穿透大气层,传回表面影像!”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指尖按在控制屏上,连呼吸都放慢了几分。

 

探测艇以每秒12公里的速度向“希望之星”俯冲,穿过大气层时,外壳与气体摩擦产生的橙红色光晕在屏幕上闪烁。当干扰信号逐渐减弱,传回的画面让舰桥瞬间陷入寂静——淡紫色的天空下,大片的绿色植被像地毯一样铺满行星表面,蜿蜒的蓝色海洋在α星A的光芒下泛着粼粼波光,甚至能看到白色的云层在赤道上空缓缓流动,像给这颗星球系上了一条轻纱。

 

“氧气含量21.3%,氮气75.1%,二氧化碳0.04%——和地球大气成分几乎一模一样!”艾拉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战术眼镜“啪嗒”一声掉在桌上,她却顾不上捡,手指飞快地放大数据,“海洋pH值7.2,适合微生物生存,植被的叶绿素吸收光谱与地球植物相似,但效率更高!”

 

索菲亚也凑了过来,看着屏幕上的地质扫描图,眼睛越睁越大:“地壳厚度35公里,没有检测到活火山信号,板块运动频率仅为地球的1/3——这颗星球的地质活动比地球还稳定!”

 

“慢着。”林野突然开口,打断了众人的欢呼,“让探测艇在表面着陆,采集土壤、水样和大气样本,重点检测是否存在未知病原体或有毒物质。”他的目光扫过屏幕上的绿色植被,“越是看似完美的环境,越可能藏着我们没见过的危险。”

 

探测艇最终在一片平坦的草原着陆,银白色的舱体与紫色的花草形成鲜明对比。机械臂缓缓伸出,带着采样器插入土壤——深褐色的土壤里夹杂着细小的沙砾,还能看到几条透明的小虫快速钻了进去。水样采集则选在不远处的一条溪流,溪水清澈见底,能看到水底游动的、类似地球鳉鱼的小鱼。

 

“土壤有机质含量4.2%,远超地球草原土壤;水样检测到革兰氏阴性菌,但对人体细胞无毒性;大气中未发现有毒气体!”周兰的声音再次传来,带着兴奋,“所有指标都符合人类生存标准!”

 

林野松了口气,转身看向艾拉:“你带领登陆小队,成员包括赵磊、生物研究员李薇、地质工程师王浩,还有医护员张雅。穿上轻便宇航服,携带便携生态检测仪和应急设备,登陆后先对半径5公里的区域进行探测,每15分钟汇报一次情况。”

 

“收到!”艾拉立刻点头,弯腰捡起战术眼镜,飞快地擦了擦镜片,“保证完成任务!”

 

登陆舱从“星尘号”脱离时,赵磊还在往背包里塞压缩饼干,李薇则小心翼翼地把培养皿放进防震箱——她想带回些“希望之星”的微生物样本。张雅背着医疗箱,反复检查里面的急救药品,王浩则扛着一台便携式地质雷达,黝黑的脸上满是期待。

 

当登陆舱的舱门缓缓打开,带着花草清香的风涌进来时,艾拉深吸了一口气——那是一种混合着紫罗兰与薄荷的味道,清新得让她瞬间精神一振。她迈出第一步,银色的靴子踩在柔软的草地上,发出轻微的“沙沙”声。“重力约为地球1.1倍,温度25℃,湿度60%,呼吸顺畅。”她蹲下身,指尖轻轻触碰一朵紫色的小花,花瓣柔软得像丝绸,“李薇,快来看!这花的花粉是荧光的!”

 

李薇立刻凑过来,打开便携显微镜,将花粉样本放进去:“天呐,它的花粉颗粒上有细小的绒毛,能吸附空气中的氮元素——难怪这里的土壤这么肥沃!”

 

赵磊则在一旁摆弄地质雷达,突然“咦”了一声:“这里的地下3米处有个空腔,直径大概10米,难道是溶洞?”王浩凑过去看了看屏幕,摇了摇头:“不像溶洞,更像是某种生物的巢穴——你看这边缘,有规则的弧形,像是被什么东西挖掘过。”

 

就在这时,张雅突然指着远处:“你们看!那是什么?”众人抬头望去,只见几只体型像鹿、却长着透明翅膀的生物正在草原上奔跑,翅膀展开时像薄纱一样,在阳光下泛着虹光。“是食草动物!”李薇兴奋地拿出相机,“它们的蹄子很宽,适合在松软的草地上行走,翅膀应该是用来躲避天敌的!”

 

接下来的三天,登陆小队在“希望之星”上展开了细致探测。他们沿着溪流走到了一片森林边缘,发现这里的树木高达50米,树干呈银灰色,树叶是深蓝色的,能分泌一种透明的汁液——赵磊好奇地尝了一口,发现居然是甜的,像稀释后的蜂蜜。李薇则在森林里捕捉到了几种昆虫,其中一种类似蝴蝶的生物,翅膀上的花纹能随着光线变化,一会儿变成绿色,一会儿变成紫色。

 

“这里的生态系统太完整了,”艾拉对着通讯器说,她的脸上沾着草渍,高马尾也散开了几缕,“从生产者到消费者,再到分解者,一环扣一环,而且生物多样性比地球还丰富。我们采集的植物样本,光合作用效率是地球小麦的3倍,要是能引种到地球,绝对能解决粮食危机!”

 

索菲亚在“星尘号”上分析着样本数据,对着通讯器回应:“我发现‘希望之星’的植物能产生一种特殊的酶,能高效分解二氧化碳,所以大气中的氧气含量才这么稳定。艾拉,你们再采集些海洋水样,我想看看海洋微生物和陆地的有没有关联。”

 

然而,就在登陆小队准备返回时,王浩的地质雷达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不好!”他盯着屏幕,脸色瞬间变了,“西北方向80公里的山脉发生地质活动,沙尘暴正以每小时200公里的速度向我们袭来,预计30分钟后抵达!”

 

“沙尘暴?!”艾拉的笑容瞬间消失,她立刻对着通讯器大喊,“林舰长,我们遭遇沙尘暴,请求立即撤离!”

 

林野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他盯着观测屏上沙尘暴的红色预警区,对着通讯器急促地说:“立即返回登陆舱,启动应急引擎!‘星尘号’会调整轨道,为你们提供导航支持!”

 

艾拉带领小队飞快地冲向登陆舱,赵磊扛着地质雷达跑在最前面,李薇紧紧抱着样本箱,张雅则扶着差点摔倒的王浩。当舱门关闭的瞬间,远处的天空已经变成了黑色——那是沙尘暴的前锋,像一堵巨大的墙,正朝着他们的方向碾压过来。

 

“引擎启动正常,正在升空!”艾拉的声音虽然急促,但依旧沉稳。登陆舱刚离开地面100米,沙尘暴就抵达了,漫天的沙尘像无数把小刀子,撞击在舱体上发出“砰砰”的巨响,屏幕上的能见度瞬间降为零。

 

“左舷装甲板受损,不过没穿!”赵磊盯着受损监测屏,大喊道,“我去检查一下备用引擎,以防万一!”他说完就抓起工具箱,冲向引擎舱。

 

张雅则拿出心率监测仪,给每个人测了一遍:“大家别慌,心率都在正常范围,沙尘暴虽然强,但登陆舱的防护能撑住!”

 

林野在“星尘号”上紧紧盯着观测屏,手心全是汗。他每隔一分钟就询问一次登陆舱的情况,直到屏幕上的光点逐渐靠近停泊港,才终于松了一口气。当登陆舱的舱门打开,艾拉带着队员们走出来时,每个人的宇航服上都沾满了银灰色的沙尘,赵磊的脸上还蹭了一道划痕,但他们的手里都紧紧攥着采集到的样本箱。

 

“辛苦了。”林野走上前,拍了拍艾拉的肩膀,“这次探测收获很大,但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希望之星’并不是完美的避风港。”他转身对着围过来的船员们说,“接下来,我们要分三步走:第一,让索菲亚和李薇深入研究样本,尤其是那些能产生特殊酶的植物和微生物;第二,让赵磊和王浩改造登陆舱,加装防风装甲和地质预警系统;第三,扩大探测范围,重点排查沙尘暴和地质活动的规律。”

 

艾拉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一朵被压得有些变形的紫色小花,轻轻放在手心:“这朵花是在沙尘暴来临前摘的,我发现它的花瓣会在危险来临时自动收拢。或许‘希望之星’的生物,早就进化出了应对灾害的能力,我们可以从它们身上学到很多。”

 

索菲亚接过小花,小心翼翼地放进样本袋:“我会尽快分析它的基因序列,看看能不能找到预警灾害的关键基因。”

 

林野走到观测窗前,望着舷窗外的“希望之星”——此刻,沙尘暴已经渐渐平息,淡紫色的天空重新露出轮廓,草原上的花草虽然被吹得东倒西歪,但依旧顽强地挺立着。他想起祖父曾说过的话:“人类的伟大,不在于找到完美的家园,而在于在不完美中创造希望。”

 

“星尘号”的光帆在α星A的光芒下轻轻展开,像一双守护希望的翅膀。舱内的船员们各司其职,有的在分析样本,有的在改造设备,有的在绘制探测地图——他们知道,“希望之星”的惊喜与考验才刚刚开始,但只要他们并肩作战,就一定能在这片陌生的星空里,为人类扎下深深的根。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星尘航线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