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雁字回时
书名:寒绡录 作者:雨蝶梦 本章字数:1014字 发布时间:2025-08-23

巳正,按察使司送来空白折子,请他“留幕参详”。


臬司主事笑言:“省垣正缺一位通晓钱粮火耗的理问,月俸三十两。”


林绡提笔,却先写下两行小字:


“功名于我如浮云,愿归田侍母,以终余年。”


墨迹未干,他又取一张素笺,写下抬头:


“母亲大人膝下,孩儿叩首——”


笔锋微顿,千言万语凝成短短数行:


“火案已雪,柳氏伏法,儿名得清。然科场黑暗,非独木可支;儿志不在金殿,愿归家耕读,伴母亲晨昏。院试之案,孩儿辞之;秋闱之期,孩儿弃之。待此间公文交割,便买舟南下。儿平安,勿念。”


信封封口,他又添一句附言:


“穗儿若问,便说兄长给她带了一袋省城最好的桂花糖。”


午牌,驿卒挎铃而去。


信封上“急递”二字被夕阳照得通红,像小小一团火。


林绡立于驿馆门前,目送驿马扬尘,心里忽觉空阔。


城楼上晚风吹起他的衣角,也吹散连日阴霾。


他想起母亲咳嗽时掩口的帕子,


想起兄长磨破肩头的粗布衫,


想起妹妹踮脚张望村口的小身影。


归心似箭,却被一纸公文绊住——


按察使批了“候结”二字,须待刑部回文方可放行。


他苦笑:回家,还需跨过最后一道无形的栅栏。


辞呈递上第三日,省城却更热闹。


书院山长率诸生联名请留,说他“可当一代学政”;


商贾富绅送来拜帖,愿“资助开馆授徒”;


甚至巡抚幕僚也悄然传话:


“若肯留省,三年之内,保举同知。”


林绡一一婉拒,只在驿馆后院辟一方小菜畦,


晨起拔草,暮来浇水,


夜里对着孤灯拨算盘,把贡院火案盈余的硝磺数目算得清清楚楚。


有人笑他迂腐,他只笑笑:“算清了账,才能算清自己。”


第六日傍晚,夕阳照在驿馆门楣。


一匹瘦马自北而来,蹄声笃笃,尘土染金。


马上驿卒高举信袋:“临安县学急递!”


林绡心头一跳,拆开封口,


薄薄两张纸,是母亲亲笔:


“吾儿平安,阖家甚慰。家中老梨今岁结果甚丰,穗儿日日数梨,盼兄归。衡儿已辞码头工,欲修老屋,待汝画梁。母咳已缓,勿念。山高水远,归舟可缓缓,平安最要紧。”


纸末,一枚小小梨花瓣被夹得平整,


仍带淡淡清香。


林绡把花瓣贴在唇边,低声道:“再缓缓,也要回家。”


信读完,驿馆更鼓三声。


林绡推窗,见天边一行秋雁,排成“人”字,向南而去。


他忽想起信封里还有一张字条——


是穗儿歪歪扭扭的童笔:


“哥,糖呢?”


林绡失笑,转身从行囊摸出小小油纸包,


桂花糖粒粒金黄,像浓缩的月光。


他把糖包放进信封,提笔添一行:


“糖在此,梨待熟,雁归时,人亦归。”


墨迹未干,窗外雁声渐远。


驿馆灯火一盏盏熄灭,


只剩他案头小小油灯,


照着那封尚未寄出的回信,


照着归途尽头,


那扇永远为他留灯的柴门。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寒绡录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