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家人寻觅苦 瓮中脱身难
书名:推背图源起篇 作者:星启之路 本章字数:2194字 发布时间:2025-08-24

周围的盐工们赤着膊忙碌,脊背上的皮肤被晒得黝黑发亮,汗水顺着沟壑般的皱纹流淌。远处传来监工的喝骂声,夹杂着鞭子的脆响。陈砚此时头上的黑布袋已撤掉,被押着穿过盐场,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咸味,混合着牲畜粪便的气味,令人作呕。他看见几个瘦弱的身影蜷缩在墙角,眼神空洞麻木,身上布满新旧鞭痕。这一幕幕景象如同锋利的刀刃,将他心中的疑虑劈开,取而代之的是熊熊燃烧的怒火——原来这盐井之下,竟埋着如此深重的苦难!

 

夜幕降临,盐场点起了火把,将四周照得通明。陈砚被关进一间昏暗的木屋,四壁漏风,地上铺着发霉的干草。他摸索着坐起身,听到屋外传来看守们的闲聊:“听说又要往井里塞人了……”“可不是嘛,上个月那个书生也没撑过三天。”“谁让他不长眼撞上来呢?”陈砚握紧拳头,指甲陷入掌心,鲜血顺着指缝滴落在干草上,洇出暗红色的斑点。他知道,自己必须尽快想办法脱困,否则等待他的,将是那口吞噬无数生命的盐井。

 

他哪里知道,此刻家里因他未归也是乱作一团。这情形印证了这首《砚亲两相念》的诗:

只身探秘锁羁魂,盐泉井下陷囫囵。

家山万里牵愁绪,骨肉千重入梦频。

亲眷秉烛摇残影,腮边落泪盼回门。

天边启明高挂起,犹向渠边望一人。

 

陈砚彻夜未归,家里的人急得团团打转,像热锅上的蚂蚁站不稳坐不住。陈砚之前从没有过夜不归宿的情况。陈砚娘崔氏在张婉房里枯坐了一夜,烛火燃尽时,天边已泛起鱼肚白。父亲陈敬之在书房守了整夜,案上的书卷始终没翻开一页,直到晨光爬上窗棂才起身。二哥陈琢和妹妹月娘虽回了房,却各自睁着眼挨到天亮,谁也没合上过眼。

 

晨光透过窗纸漫进屋内,崔氏攥着素绢的手终于松开,指节泛着青白:“守拙定是出事了,寻常耽搁绝不会到这时辰。”她起身时脚步微晃,被张婉连忙扶住。

 

张婉眼下带着青黑,却已收拾好情绪,手里捧着件青灰色儒衫:“母亲,坊门该开了,我这就去西市,他常去的代书摊、书肆总得看一遍。”

 

“我也出去。”陈琢推门进来,身上已换了常服,手里捏着张纸条,“这是父亲刚写的,让大理寺的人帮忙留意,我先去刘少卿府递帖子。”

 

月娘也从门外进来,发间少了玉簪,素面朝天更显急切:“我去城西破庙找朋友,他们消息灵通,说不定能问到些线索。”昨夜她虽没出门,却早让心腹丫鬟候在坊门内,只等天亮就去传信。

 

陈敬之随后走进来,官服已穿戴整齐,神色沉肃:“管家带着暗卫已经候在坊门外,分三路走——张婉去西市,陈琢去大理寺,月娘去破庙,我坐镇府中接应。记住,莫要声张,先摸清踪迹再说。”他看向张婉,“代书摊若有异动,仔细查探,别遗漏任何东西。”

 

坊门开启的鼓声传来时,三人已分头出发。然而这一日的搜寻却处处碰壁。张婉在西市辗转多个时辰,代书摊前空无一人,案几上已染灰尘。她蹲身查看墙角砖缝,半串槐叶置于其中。“又是槐叶,”她心里嘀咕着。书肆老板摇头叹气:“陈三郎昨日未来取书,倒有个戴斗笠的人来问过他的行踪。”

 

陈琢这边也不顺利。刘少卿见了陈敬之的手书,却推说近日公务繁忙,需层层上报才能调动人手。待他拿着批文返回时,已是日落时分。沿途打听,只说见过形似陈砚之人被押往东郊,可赶到那里只剩空荡荡的盐车辙印。

 

月娘在破庙等到晌午,往日灵通的朋友竟一个未见。烧香的老妪眯着眼嘟囔:“昨儿夜里来了好些凶神恶煞的人,把丐帮的聚集地都拆了。”她正要细问,忽见几个黑衣汉子冲进庙里,吓得众人作鸟兽散。

 

陈敬之在府中坐立不安。午后佯装钓鱼来到黄渠,却发现昨日所见的马蹄印已被新泥覆盖,仿佛从未存在过。正欲细查,对岸芦苇丛中突然窜出条小船,船夫戴着斗笠压低面容,船舱里隐约传出铁链声响。他心中一惊,表面却不动声色地收起鱼竿。

 

 

陈家依旧毫无音讯。崔氏对着空荡荡的庭院喃喃自语,指尖抚过儿子书桌上的墨迹。陈敬之深夜召来的心腹暗卫,命他们乔装成盐商混入各个盐场探查。暗卫回报说盐泉盐场近日确有年轻男子进入,但守卫森严,无法靠近。

第三日,萧衍也得到了消息,他没想到陈敬之会如此大动干戈,看来陈砚的事情已经引起了他的注意。萧衍立刻召集手下,命令下人,一定要把陈砚找出来灭口!

 

盐井这边的负责人在接到萧王爷的指令后,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加强了对盐井的看守,尤其是对那些新来的盐工,更是严加看管。他们知道,陈砚很可能就混在这些人当中。经过一番打听,他们得知新进来的三个可疑人员都被安排在了三号井工作。于是,他们立刻派人包围了三号井,准备进行彻底的盘查。

 

同一天,张婉突然收到一封匿名书信,纸上只有歪扭的几个字:“柳溪渡口,子时三刻。”她急忙拿给陈敬之看,老练的官员立刻嗅出陷阱的味道——“若真是绑匪,怎会用这般劣质纸张?”果然,子时的柳溪渡口埋伏着二十余名官兵,专等前来救人者自投罗网。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陈砚正在盐场经历生死考验。三号井是最危险的井了。这里出盐矿多,但经常塌方。进来的人没有几个能活着出去的。他被分配跟一个老的盐工干活。

 

陈敬之突然接到大理寺密报:有人在城北乱葬岗发现了带血的儒衫碎片。当他赶去辨认时,却见现场留着新鲜的车辙,直通城外官道。与此同时,月娘冒险接触的江湖朋友带来消息:近来常有装运青石的马车往返终南山时,车上偶尔传来闷哼声。

 

陈家众人意识到,敌人有意将他们引向错误的方向。陈敬之当机立断,一面派人暗中跟踪可疑马车,一面亲自求见盐铁转运使。官场的周旋,终于拿到调阅盐场名录的许可。就在翻阅厚厚的册子时,他突然发现某页边缘有淡淡墨痕,借着烛光细看,竟是“柳溪十三亩”五个小字。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推背图源起篇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