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心秤
书名:寒绡录 作者:雨蝶梦 本章字数:1201字 发布时间:2025-08-24

省城驿馆西厢,油灯将尽,灯芯发出“噼啪”一声轻爆。


林绡独坐案前,两封信并排摊开:


左边,自己的字迹粗粝沉重——“回家吧”;


右边,杜仵作和母亲的笔锋瘦劲如刃——“再赴考场”。


两封信之间,只隔一盏灯火,却像隔了整整一生。


窗外更鼓三声,风把残星吹得摇摇欲坠。


林绡抬手,指尖悬在灯焰上方,感受灼痛,却迟迟不肯收回。


疼痛让他清醒,也让他第一次看清:


这不是“留”与“走”的抉择,而是“退”与“进”的较量。


他闭上眼,故乡的画面便扑面而来——


老梨树垂着金黄果实,母亲倚门而望,咳嗽声像秋蝉;


兄长举着新刨的梁木,汗水在夕阳里闪光;


妹妹踮脚数糖,桂花香气甜得发腻。


那些画面像温热的粥,一勺一勺灌进他空荡的胃。


“回去吧。”心底有个声音低低劝诱,


“科场黑暗,你已遍体鳞伤;


回家耕读,可安母亲晚年,可护兄妹周全,可远离刀光火影。”


声音柔软,却带着钩子,一寸一寸把他往泥里拖。


他甚至听见算盘珠子落地的脆响——


那是放弃的声音,清脆而决绝。


然而,另一道声音紧接着响起,像铜尺敲桌,像雁阵掠空:


“你若退,黑暗便赢;你若退,火中冤魂便白死;


你若退,柳文翰背后的‘墨门’便再无对手。”


声音带着火场灰烬的余温,带着杜仵作铜尺的冷光,


也带着那枚补全的印章——


“林”字最后一笔,是他亲手用血补的,


若此刻转身,血便白流。


林绡睁开眼,灯火晃了一下,


照出案头那枚象牙扇骨,缺口处仍沾梨花香。


香气钻进鼻腔,竟变成辛辣的硝石味,


提醒他:火未熄,棋未终。


更鼓五声,灯芯终于熄灭,屋里只剩月光。


林绡走到窗前,看远处贡院残墙,像一截被劈开的黑夜。


他问自己三个问题:


一问:母亲真愿我归田,还是怕我再受伤?


答:母亲盼的是心安,不是归巢。


二问:科场黑暗,我一人能改几何?


答:黑暗本无边,一盏灯照一尺,也是光明。


三问:若再败,血本无归,可悔?


答:不试,才悔。


三问三答,像三颗钉子,把摇摆的心钉在原地。


月光落在他掌心,那枚补全的印章泛着幽冷的青辉,


仿佛在说:


“你补的不是纸,是你自己的命。”


黎明前最黑暗的一刻,林绡重新点燃油灯。


灯光只照出一小片圆,却足够他写下决定。


他铺开素笺,先写给母亲:


“娘,儿再往前一步,非为功名,为守一盏灯。


若灯亮,照亮的不止我一家;


若灯灭,儿亦无憾。”


又写给杜仵作:


“杜公,火场之勘,尚未署名;


考场之火,由我亲自点燃。”


两封信封口,他深吸一口气,


把灯芯挑亮,火光映出他眼底从未有过的澄明。


窗外,第一声鸡鸣划破长夜,


仿佛替他宣布:


天平已倾,心秤已平。


卯初二刻,驿馆门开。


林绡青衫依旧,却洗得发白,袖口补丁熨得平整。


他背起行囊,里面只有三样东西:


母亲寄来的桂花糖、杜仵作的铜尺、那枚补全的印章。


晨风拂过,糖纸沙沙,铜尺轻碰,印章温润。


他抬头望向贡院残墙,残墙之上,朝霞初升,


像一场新火,正在黑暗中悄悄点燃。


林绡轻声道:“走吧,去考试。”


脚步踏过青石板,声音清脆,


像无数颗算盘珠同时归位,


像无数盏灯同时亮起。


而灯火的尽头,


是母亲、兄长、妹妹,


也是他自己。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寒绡录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