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回 毒盐重现疑云布(下)
书名:胶东儿女英雄传 作者:靰鞡草 本章字数:2272字 发布时间:2025-08-25

焦明志走到李玉星面前,冷笑了一声说道:“你个王八孙子揍儿的,亏你还能认出老子来!嘿嘿……善恶若无报,苍天必有私!你头些日子运毒盐,若无高人相救,差不丁点要了老子的性命!就算老子不计私仇,可你个王八孙子揍儿的要是把那八百斤毒盐运进根据地,还不得毒死几万老百姓呀!你个王八孙子揍儿的说说看你的罪有多大,杀你一百次冤不冤?”

“毒盐?”李玉星的脑子虽快,可这时候才明白他在什么地方惹的祸。李玉星急忙申辩道:“八爷容禀,那八百斤盐可是芝罘陆军特务机关安国特务队队长徐睿罄帮我在日本人开的旭升洋行进的货,旭升洋行可是正儿八经的大买卖,怎么会……怎么会是毒盐?”

徐睿罄和毒盐有关?听到这里,焦明志一愣,不由得和八骁将哥儿几个面面相觑。

烟台城东门的铁栅栏是小鬼子宪兵队警备分队队长吉冈树人大尉追击“铁血锄奸队”的队员时,阻住了他的去路。盛怒之下的吉冈树人,命令手下冒着铁栅栏那边不时飞来的子弹炸毁了铁栅栏。虽然没有追上八路刺客,但是吉冈树人的果断还是值得称道的。铁栅栏炸了容易,可是要想修好,那得白花花的银子,也不是三天两天的事。小鬼子芝罘陆军特务机关机关长影佐了介大佐,不想当这个冤大头,就想让宪兵队出钱修复。宪兵队队长冢本敬壱郎大佐自然也不可能当这个背锅侠,就又把球踢了回去。看起来,修复铁栅栏这件事成了王八蛋,特务机关和宪兵队扯蛋还得扯一阵子。城门是八路炸的,自然得由烟台市府去修了。

焦明志带着八骁将分散开来,很顺利的来到烟台城东门“二狗子”临时建的哨卡。朱大林和秦二河、许四喜、何武魁、吕留顺、施亓谯、张霸先没有受到“二狗子”的盘查,陆续都出了东门。轮到焦明志挑着白菜担子出“二狗子”东门哨卡了,他把“良民证”交给“二狗子”看过之后,就挑着白菜担子晃晃悠悠地走出城去。忽然,焦明志被那个嘴欠的“二狗子”叫住了:“喂!喂!那个挑白菜的,你站住!人家都是挑着菜进城,你怎么出城?”

“哦……今儿个生意不好,把白菜挑回家去,赶明儿再来卖。”焦明志冷静的回答道。

朱大林等人见焦明志被城门口的“二狗子”拦住了,不由得紧张起来。他们互相之间使了个眼色,分散到城门外街道的两旁,纷纷握住了怀中的盒子炮,打开大机头,密切关注着几个“二狗子”的动静,准备随时接应焦明志突出东门。施亓谯一转身,发现一户人家门前放着一个空着的洋铁桶。他摸了摸包袱中的鞭炮,心中立刻有了虚张声势的主意。

那个“二狗子”一听焦明志说话的口音,十分疑惑的望了一眼焦明志,又四处看了看,口气缓和了很多:“我说伙计,你是哪儿的人呀?我怎么听你口音,咱们两家离得不远!”

焦明志不愿横生枝节,把一句“老子掖县焦八”硬生生的吞了回去,说道:“王佳家!”

这个“二狗子”边问,边蹲下身去翻看白菜。突然,他看到了白菜下面露出了一截盒子炮的枪管。这个“二狗子”的心理素质很不错,没有吓得大喊大叫。他十分清楚:只要他乱喊乱叫,惊动了其他同伴,他的脑袋上就会被镶上一颗花生米,看不到明儿个的日头了。

这个“二狗子”脑门上浸出了冷汗,可脑子却飞快的转动着,暗想道:这个卖白菜的汉子是王佳家人,名震胶东的焦明志“焦八爷”也是王佳家人。这个卖白菜的汉子十有八九是八路的探子,没准还是“焦八爷”的手下!前几天,八路刺客在八仙大酒楼杀了宪兵队的犬养一公太君,伤了苑少卿翻译官,可就是从这东门杀出去的。八路刺客都跑出城了,怎么还有没出城的?难道是殿后的八路探子?“焦八爷”惹不起,他的手下也惹不起!今天要是不念老乡的情分抓了“焦八爷”的手下,“焦八爷”明天就能来灭自己满门,日本人也拦不住。

“这下子可完蛋了!”焦明志皱了皱眉头,知道这个“二狗子”发现了他藏在白菜底下的盒子炮。焦明志瞄了一眼城门外蓄势待发的八骁将,心中有了底。焦明志暗暗盘算:只要这个“二狗子”把盒子炮抽出来或是一叫唤,他就出手拧断这个“二狗子”的脖子。

焦明志没想到,这个“二狗子”挪了挪白菜又盖住了盒子炮,低声对焦明志说道:“我家是后马夼的,咱两家离着不到五里地。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我说伙计,你以后就不要再进烟台城了。要是让当官儿的看见,这可是掉脑袋的事儿,我就一当兵的,救不了你!”

就在这时,城门那头似乎是“二狗子”带班的班长嚷道:“我说廖三山,你墨迹啥呢?”

廖三山抬起头回答道:“报告班长,这人是王佳家的,是我老乡,就是唠几句闲嗑儿。”

“王佳家的?那可是‘焦八爷’的老乡。”那个“二狗子”班长停了停,接着嚷道:“我说廖三山,大家伙儿都是乡里乡亲的,别把事情做的那么绝!你想和‘焦八爷’攀亲戚呀?人家‘焦八爷’能看上你吗?那么磨磨唧唧的干什么?你要是再嘚瑟日本人就来了,你就不怕日本人把你请到宪兵队去喝辣椒水?你不要命,老子还想多吃几年白面馍馍呢。”

“中!中!”廖三山笑着答应后,站起身来对焦明志说道:“我们班长是南票的,离你家不到十里地,也是咱们掖县的老乡。我说伙计,以后咱们还是打断了骨头连着筋的老乡!”

胶东当时的实情就是这样。凡事儿不能一概而论,“二狗子”当中的确有一些铁杆儿汉奸,但毕竟是少数。大多数被迫当了“二狗子”,只为混口饭吃,良心未泯。特别是胶东人忠厚,有着悠久的重名轻利的文化传统,老乡的观念特别强,这也造就了胶东人的豪放不羁的性格。两个本来萍水相逢的人,只要一说是胶东老乡,顿时就会去掉戒心,无话不谈。

在胶东一带活动的八路军也好,国民党的游击队也好,就算是“二狗子”,大家伙儿很多都是老乡,很多人还沾亲带故呢。不得已当“二狗子”的只要没有当官儿的看着,对老乡大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留得三分情,日后好见面。哪能一见面还没咋地呢,就往死了掐。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胶东儿女英雄传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