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卫所练武的校场又热腾起来。
纪伶站在一个遮日的凉棚下,看一个十五六岁稚气未退的小兵练射箭。旁人已经连中几靶,他却每次都“准确”扎进旁边草堆里,急得满头大汗。
“你这姿势不对。”纪伶过去按了按他肩膀,慢慢调整,“沉肩,别僵着……好,放。”
这一箭依旧没中,好歹擦到了靶子的边缘。小兵有些激动,“谢”字才出口,转头一见半圈着自己的人,两颊“嗡”地一下就红了,“谢大人指教……”
纪伶撤开来,“照刚刚的方法接着练吧。”
“是。”小兵应得响亮。
张祈之慢慢晃过来,正好与回到凉棚内的纪伶打照面。
“不知阁下怎么称呼?”纪伶还没翻过名册,对卫所里各职人员不甚清楚。自厅里见着这人便有两分好奇。虽说背着把弓扎在这军队里,可举动间都不似一般武将,纪伶甚至推测他是哪家官贵公子到这儿悠着玩儿的。
“在下张祈之。”他含着笑大大方方应了,悠然自得看对方轻松的表情一时愣住,再匆匆行礼,“参见二殿下。”
“在这里我同他们一样,都是大人下属,”张祈之甚是随和道:“大人不必给我行这礼。”
纪伶仍有些弄不清状况,“殿下这是?”
张祈之似看破他所想,道:“我确是来这儿悠着玩儿的。不过我也是这北卫所里正儿八经的侯卫中郎。”
纪伶还是不太能理解。皇子朝中司职很正常,诸如大皇子,在中枢也有把椅坐。但这侯卫中郎对于一个皇子来说并不多适合。
守墙头的。
不知这位二皇子是怎么想的。
不过人各有选择,纪伶没有多问,只客套地道:“那么殿下的骑射之术想必是一流的了。”
“拙技比不得大人。”张祈之一直微微带着笑,也不知是心情不错,还是一贯如此。
纪伶又注意到他背上那把弓,之前离得远看不清楚,现在近距离一看却是有些眼熟。
“殿下这弓,看着不似俗物。”
张祈之颇为爽快地解了下来给他看。
“这是把古物了,据说是后晋时期某个无名将军用的东西,鬼面将军,好像史书上是这么讲的。这还是去年父皇寿辰时,西北西陵王进献的礼。虽则稀罕,到底是埋于地底多年的煞气之物。天师说父皇体虚怕是抵挡不住,当时便欲转赐他人,被我讨了过来。”
那弓上好的沉铁打造,埋于地下几百年也不曾腐蚀一分。
纪伶仿佛没有听到张祈之的解说,他握着沉甸甸的铁弓,已然失了神。
此弓名“伏光”。
怕已无人知。
张祈之将他神色收进眼底,不动声色道:“大人似乎也对这弓颇感兴趣?”
纪伶收敛神色,道:“这么稀罕的东西,自当多看上几眼。”
张祈之并不觉得他说的是实话,但也没再问,换个口气道:“我听闻大人武试夺魁,骑射一绝,不知大人可能让我见识一下?刚好此刻良弓在手。”
纪伶凝视纹路模糊的弓身,轻声道:“那便献丑了。”
张祈之即刻将羽箭递上。
纪伶转身时搭箭上弓,一气呵成,指腹捻住弓弦,拉满……
日头渐烈,操练的卫兵都停下来歇了,一个个或坐着或站着,都把目光聚焦到正拉满弓弦的指挥大人身上。或玩味,或期待,大伙各怀心思。
然而他们屏息凝神等了许久,却见指挥大人慢慢松了弓弦,跟着手也放下了。
底下窃窃私语。
“怎么不射了?”
“就是,吊我这么久胃口。”
“莫非技术不行,怕出糗?”
纪伶垂着眼,深吸了口气,“抱歉,我没有办法用这弓。”
他将“伏光”交还与张祈之,匆匆离开了校场。
卫兵们操练完毕,开始一茬一茬地交头接耳。
胡子拉渣的屯卫中郎,便是最初撺掇大伙不来校场那人,凑到张祈之旁边,啧了一声,说:“我就说他没什么真货,这不怕出丑,箭都上弦了都不敢放。”
底下又一人道:“还是二殿下行,两下就把人底子探出来了。我看他那武状元头衔也是走了歪路子拿到的。”
张祈之望着人离去的方向却若有所思,旁的不说,骑射这一块,真功夫还是假把式,他一看便知。
纪伶一到热闹街市便下了马,牵着缰绳有一步没一步地走着。
感觉身旁挨过来一个人,偏头一看,却是张祈之。
“二……二殿下?”纪伶好一阵惊讶,“您怎么跟过来了?”
“我可不是跟踪你来的。”张祈之也牵着马,边走边说。
“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纪伶连忙解释。
“你住这一段么?”
纪伶点点头,“前头就到了。”
张祈之笑了笑,“我也住这一段。”
“那可太巧了。”纪伶说完停了脚步,“我得转弯了,殿下,改日见吧。”
“既然顺道,大人能不能请我杯茶水呢?”张祈之看着人,带了点抱怨的口吻,“顶这么大太阳练一早上,渴得厉害。”
纪伶顿时有点不好意思,早上是他铁面无情下的令,都不知北卫所里头竟有个皇子。
想来皇子总是难免金贵些。
“那殿下随我来吧,不过我那儿地方小,茶也糙,殿下可不能嫌弃。”纪伶笑着将话说前头。
张祈之手一摆,“我也是糙人一个,没那么多讲究。”
纪府确实不大,入大门便是三方屋舍围成的一个院子,种着些绿萝,还有株老槐树。
院落处有个人蹲地上翻翻拣拣,好像在晒什么东西。走近了瞧,原来是些果干。
见纪伶回来,老何拍拍手从地上站起来,“大人还带了客人回来呀?快里边坐,我奉茶去。蜜渍的梅子到日数了,刚好给客人尝尝。”
纪府只这一个仆人。
老何已经五十多了,个头较常人矮些,逢人总是呵呵地笑,是副遇着谁都能唠嗑上几句的热络性子。许是常笑,脸上不少褶子。
“记得拿我新买的茶叶。”纪伶对着背影嘱咐一句,引张祈之往厅里去。
厅里也简单,一套茶几和椅子,一个置物架。张祈之跨进门槛环视一圈,全厅唯一的装点,是副“花开富贵”的字画。
看惯了清雅淡秀的梅兰竹菊,张祈之乍一见着那副画,只觉得眼花缭乱。
纪伶见他端详着画皱眉,问:“殿下,这画,有什么问题吗?”
张祈之回头来看着纪伶,说:“这画,与你不般配。”
纪伶便笑了,“挂厅堂的,又不是衣服,还要讲究与人般配?”
张祈之转进椅子里坐下,依旧瞧着他,目光几分道不明的意味,“回头我送你几副好的。”
“我哪能平白无故要殿下的东西?”纪伶并没有觉出他的目光有什么不对,坐进他对面椅子里,“再说,我觉得这画寓意挺好。”
他喜欢寓意好的东西。
老何很快奉了茶水过来,还带来了碗密渍的梅子。
“公子尝尝这梅子,这是我老家的手艺,跟都城里的可不一样。”他很是热忱地把那碗梅子推到张祈之面前。
张祈之只含了点笑点一点头,并不动。显然不想吃。
老何热情惯了,正要再说道两句,纪伶忙截住他,“老何,你先出去吧。”
“那行,大人与公子慢慢吃。”爽直人倒没多想,收了盘子就退出去。
张祈之才端起茶,吹了吹。
“老何是有些热情过头,但心肠是很好的。殿下不要见怪。”纪伶解释着,把那碗密渍梅子拿过来。刚好猫儿跑进来,一下跳到他腿上,他便随手捡了一个喂进猫儿嘴里。
“没事。”张祈之姿态优雅掠着茶叶,瞟了眼舒舒服服躺在他腿上吃着梅子的猫,“你还养猫?”
“路上捡着,就养起来了。”纪伶摸一摸猫儿支起来好奇看人的脑袋。这家伙最近吃得不错,长了点肉,毛发也蓬松不少。总算不是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
张祈之并不多注意那猫,吹茶的间隙时不时瞧一眼对面人。纪伶顾自拿梅子喂猫,不曾察觉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那目光有如在看一道靓丽风景,赏心悦目的感觉,又带了点咫尺在握的意思。
猫儿忽然从他腿上跳到茶几上,细瘦的腿一蹬,一下就到了张祈之面前。张祈之无防他突然窜过来,手一抖,橙黄色的茶汤就洒了出来。
纪伶忙把猫儿拎开,“对不起,这猫今天不知怎么了,往常不这样的。”他起身去查看张祈之的手,翻过手背,果然烫红了。
“我给你擦点药吧。”
张祈之看他着急地握着自己的手,没有拒绝,只在纪伶转身去拿药时向已经闲卧在地上的猫儿投去个森森眼神。
谢摇坦然接了这眼神。
让你觊觎仙君。
纪伶柜子里翻找了一阵,终于拿出个小白瓶。他回到茶几旁蹲身握起张祈之的手,将那小瓶里的黏稠液体倒至他手上,再以指腹抹匀。
上好药低头一看,那用料上好的浅色袍衫渗了一片茶渍,甚是扎眼。纪伶看着那片茶渍,有点不知怎么办才好。
“无妨,我回去换一身就好。”张祈之看出他为难,无甚所谓地说。
最终二殿下茶也没喝成,只喝了杯水,便回府换衣服去了。
“阿摇,你刚刚做什么?”纪伶蹲到猫儿面前,戳戳他耳朵,有点责怪的意思。
猫儿耳朵一缩,睨他一眼,“你被盯上了,不知道吗?”
纪伶不明白,“我被什么盯上了?”
“狼啊。”
纪伶“哧”一声,“你说二殿下?他不是坏人,你别瞎猜。”
谢摇翻个白眼,“你哪看出来他不是坏人?”
“那你哪看出来他是坏人了?”
猫儿站起来,跳到椅子里,在垫子上悠悠然卧下,“以我游荡人间五百年的经验告诉你,他绝对居心不良。”